复制人 发表于 2003-9-23 22:59:41

复制人 发表于 2003-9-23 23:06:14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3 23:06:38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情形就像福佬客,被同化了。以前梅州还是潮州管的呢。关于族谱和姓氏你可到潮人网问。闽越的陈,黄姓就顶了半边天,极不寻常。//// 如果有数量很多的“福佬客”被同化,为什么没有出现“异化”现象?为何仍是特色鲜明的闽南系文化?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族群来源会更加多元,但是,潮汕文化虽然较发达,也不可能像汉越融合那样,出现文化一面倒的情况。因为客家有汉文化为根基,那时的客家文化落后吗?翻翻历史记载就知道,不落后。潮州管辖梅县管了千百年,同化了吗?何况还有历史上民系隔阂的因素。陈、黄是福建、广东的大姓,有什么不寻常?我怀疑你把闽南说成“闽越”,把很多和汉文化有关的东西都看成是“客家文化”的影响。就像开贴文章的河南作者,把南方的许多东西都看成“客家”独有的,写多错多都不知道。当然,这种小错漏是无关大碍的。


几是广府人开始和客家人拼赣人了?哈哈。////如果你能证明客家话和赣、粤方言之间没有关联,推翻刘镇发先生关于赣粤客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共同点,否定宋代以后江西移民取道珠玑巷南迁,在珠三角开发的史实(这是区域经济历史地理教程的重要内容),再来坚持你的“客家人是北方人”的高论。

连“畲”都要用替代拼音,有何必要?三大民系与畲族均有血缘联系,其中,客家最为密切,大部分族谱都有畲族特有的郎名法号,而且是连续多代均有(说明这种血缘与文化的痕迹之深)。


我的中文输入打不出这字,只好用拼音了。之前都是剪贴这字的。 ///这是一个常用字,如果连这个字都没有的拼音输入法,建议你别用了。推荐用“中文之星智能狂拼”或“黑马输入法”,字词很多,而且可以整句输入。

郎名法号,都是泊来品。发号,猜想和道教有关系。朗名,古时就有以数字命名方式。这个对于家族人数众多的最为便利,可以一直排下去,即便到了百位仍不会弄错。想想西游记里的二郎神吧。另外小日本许多名字都有二郎,三郎的,怎么不说他们是畲族。 ///从来没有专家说这是“舶来品”,不能凭猜想说“法号”源自道教。郎名法号正是畲族和客家特有的,资料来源:客家论坛;客家风情客家论文集。不是简单地排一二三,而是按辈份有不同的字和数字组合,相隔若干代后同名的现象比较多。

畲族,专家认为属于泰寮人种。从照片、电视看,畲族是带有比较明显的南亚蒙古人种特征的,与古羌人种的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不同。潮汕人与畲族的关系,仅次于客家。


那位专家,说来听听??你有看过泰国人吗?你应该先研究畲族和客家的关系,他们称客家为什么人。 ///泰国、老挝(过去叫寮国)人属于南亚蒙古人种,和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华南人)是非常相似的。华南人种主要是古代北方汉族与土著民族(泰寮人种)融合而成。“客家人”这个称呼不是畲族取的。清代移居四川的梅州人的自我认同是“广东人”,建有“广东会馆”;清代台湾的闽粤武装械斗,“粤”指的是广东梅州大埔一带的移民。“客家”用于专指客家民系,始于广东本土,是源于清代社会剧烈动荡时期的土客冲突乃至局部地区的械斗,“土”“客”之分是按户籍分的。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也有“土客矛盾”的问题,“客”是指从广东梅州迁至的农户。三峡移民,有一部分广东客家人的后代,兴高采烈地迁回广东老家,并和其他移民一起,在这片热土重建新家园。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9-24 00:03 最后编辑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3 23:14:44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据我以前看过的资料:泰国人主要是傣族南征,与当地民族融合而成的新的民族。傣族与壮族有较亲的血缘关系,约有一般以上的语言可以相通。壮族与侗族(干越后裔)也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3 23:53:07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南洋客
中级会员



发帖 189
积分 189
IP源 210.186.*
来自 malaysia
NO.22323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 2003-9-23 10:11 )

有的人总是说从前客家不会和畲族通婚,从前“广府”也不和壮侗瑶畲通婚,而且居住地没有与上述少数民族杂居,而客家则有,难道客家就没有壮侗语族的遗传基因?外貌就是血缘的体现。无须多说。



"客家不会和畲族通婚"是畲族自己说的。详情自己可以上网找,不用我浪费时间再找一轮。

因为已经没”少数民族“,当然就不通婚了。总不能老远跑去广西西部找吧。////显然,你是知道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同化和通婚。 总不能对“广府”“福佬”是一套标准,对“客家”又是另一套标准吧?

你见过几个客家人的样貌?和越南人像吗?////// 我国的北方同胞在人种上,与朝鲜、韩国、日本人,以及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是非常接近的类型;我国的南方同胞尤其是华南同胞(包括客家人),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国家的人种是非常接近的类型,与东南亚华人是血脉紧密相连的同胞。客观地说,总体上都是相象的。我见过的客家人很多,各层次的人都有,在五星级酒店和霜雪封山的山区都见过。南方人具有南方人的体质特征,有什么大不了的?和马来西亚人的差别是较大,但西方学者只知道马来人,有时也把南亚蒙古人种称为“马来人种”,正如将东亚人种称为“蒙古人种”一样。如果因为越南曾经与我们为敌、残酷迫害我们的华侨华人同胞而义愤填膺,我们有同感。如果是因为贫富原因、种族主义原因而产生浅薄丑陋的想法,请你深思。

我实在不忍心跟帖,但我还是坦诚地告诉你,你发在客家名人栏的贴子,可能是是孙穗芳女士感于多年来客家人的盛情,真情难舍,感动中采取的折衷说法,也可能她本人对族谱了解不多。


这只是你的瞎猜。你如何知道人家对族谱了解不多?新闻也写她自动去的,并没什么邀请涵。

那些专家研究得出的定论就给人家后代看,别收起来自己爽。已有定论她还去就非常搞笑了。

你看图说故事的能力真是无人能及。佩服。(记者。。哈哈) ////请你看看孙中山族人的看法,孙乾是亲房中的长子嫡孙,他的看法如何?孙科先生和孙穗芳女士是常年在外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士,对族谱是了解不多的。我的看法是:可能是孙穗芳女士感于多年来客家人的盛情,真情难舍,感动中采取的折衷说法,也可能她本人对族谱了解不多。不要乱用轻佻的字眼,无论是孙中山先生族人,还是孙穗芳女士,还是河源紫金客家人,他们的感情,我们都要尊重。在这个前提下,尊重专家严谨的考证结果。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9-24 00:15 最后编辑 ]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9-24 01:57:35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复制人 于 2003-9-23 22:59 写道:
客家人居然是“蒙古眼”,照照成吉思汗的镜子吧,你瞧瞧你的眼睛有那一点像他。除非,你老爸和北妹生了你。希望不是。

这是最后一次回应“笨蛋”的言论。以后一概不理会。

你去网上找副马来眼照片看看。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9-24 02:02:50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古代数字名

张自中

  我国古代常见用数字给人取名。清代阮葵生所著《茶余客话》中说,这种情况最早见于春秋时代。据说吴王有个女儿就取名“二十”。我国古籍中大量见到以数字命名的是在唐代。即所谓“以行第系于名者”。行第就是排行。如唐代李白又称李十二,杜甫又称杜二。不过这种排行不是以同父所生的兄弟为序,而是以同曾祖兄弟的排行为序。白居易兄弟四人,而其行第却称白二十二。排行的第一人称“大”,如王昌龄称王大昌龄;此后则以序数字排列,最多的如杨赞图称杨五十一。唐代这种以行第称呼的习俗,延续至宋代仍颇为盛行。如苏辙又称苏二,秦少游又称秦七,欧阳修又称欧阳九等。

  唐宋时代女子一般都不取名,而以排行作“某某娘”。杜甫有《观以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韩愈有《祭周氏二十娘子文》,唐从小说中有黄四娘、荆十三娘故事。仅少数知识分子妇子例外取名,如蜀妓薛涛、唐中宗昭容上官婉儿等。

  在宋代,一般平民也常以数目字作为自己的正名,但只以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为序。如梁山泊好汉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民间多有张三郎、李四郎的。

  宋代小说《夷坚志》等书中的人物,就有许多是以数字取名的。到了元代,又出现了另一种以数字取名的方法。据清代俞樾的《春在堂全书》记载,元朝的制度是普通老百姓都不能取名,只能用行第和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所谓“以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就是“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这个制度在《元史》里并无记载,但有大量的史实可为佐证。这还可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的家庭来看。

  朱洪武撰写的《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中载,朱元璋祖宗五代名字都含数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名叫仲八,生三子,第三子名百六。百六为朱元璋高祖。朱百六养两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即为朱元璋曾祖。朱四九有四子,长为初一,次为初二,三为初五,四为初十。朱初一即为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仅两个儿子,大的称五一,小的叫五四。五四是朱元璋之父。五一、五四各生四子,五一之了名字依序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五四之子名字依序为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之父后改名“世珍”,母名陈二娘。朱元璋原名重八,也是在打下

  大明江山后才易名的。

  这种数字取名的习俗一直保持到晚清。清末的武训在家排行第七,人称武七,发迹后才另取官名为“训”。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6.25

http://lifebeauty.51.net/article/oldstory/numbername.htm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9-24 02:12:59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从来没有专家说这是“舶来品”,不能凭猜想说“法号”源自道教。郎名法号正是畲族和客家特有的,资料来源:客家论坛;客家风情客家论文集。不是简单地排一二三,而是按辈份有不同的字和数字组合,相隔若干代后同名的现象比较多。

如果简单的排一二三,那整个家族不就同名同姓的一大萝吗?想像在一个姓叶的土楼,那家家户户不都有一个叶一朗?简单的逻辑都不会,还称专家。。哈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9-24 02:25:25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不知道你住在马来西亚哪里?你可以把贵国的华人肤色分辨得怎么清楚还真是令人呸服啊

首都吉隆坡。我没说人人长的黑,只是比例高而已。

台湾南部人都长的较黑人人都知道??是你想当然的吧!?请问这是哪里的检查报告??台湾北部也大多是

闽南人,你是不是也要说北部比较白是不是被客家人还是外省人染白啊?
对。

本土闽南人偷渡到马来西亚?把新闻连接打出来啊!闽南有走私的风气不假,但很少听说偷渡,福建人中偷渡的主要是福州的下属县份,但他们偷渡也是以美日为主,很少听说落魄到偷渡去马来西亚,

可能真的落魄了。自己去看。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6-17/26/314919.html

说话之前最好经过调查,不要单纯的想当然,否则像你这种人只会让人觉得很反感

这是我心里想对你和老猫说的。看看你们先前的言论。

[ 本帖由 南洋客 于 2003-9-24 02:45 最后编辑 ]

南洋客 发表于 2003-9-24 03:06:37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老猫。只选择性回你数个论点,其他废话就不回了。

但是,客家人是南方人中的华南人,请留意至关重要的第一项指数,和南方人、南方少数民族没有什么区别

第一项是什么指数?请指教。

如果是陕北人到广东来,喝白开水也会长得身材偏高,这是遗传的规律;

已经说了N次。现代的北方人不一定像古代的北方人。

说明广东汉族和广西汉族在体质上是有差异的

他们也是说粤语的,别只顾者把广州人当成正宗广府人。

客家人这个称呼不是畲族取的。

我是说“汉人”。你到畲族网看看。

陈、黄是福建、广东的大姓,有什么不寻常?我怀疑你把闽南说成“闽越”,

因为我认识姓陈的福建人就多过我认识的所有广府人。闽越是剪贴错误,应是闽南人。‘闽’这字就有问题了,门下有个虫。那里有闽语网好介绍,好让我查闽南人来源?
[ 本帖由 南洋客 于 2003-9-24 04:24 最后编辑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4 06:52:21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南洋客
中级会员



发帖 194
积分 194
IP源 210.186.*
来自 malaysia
NO.22398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 2003-9-24 02:12 )

从来没有专家说这是“舶来品”,不能凭猜想说“法号”源自道教。郎名法号正是畲族和客家特有的,资料来源:客家论坛;客家风情客家论文集。不是简单地排一二三,而是按辈份有不同的字和数字组合,相隔若干代后同名的现象比较多。


如果简单的排一二三,那整个家族不就同名同姓的一大萝吗?想像在一个姓叶的土楼,那家家户户不都有一个叶一朗?简单的逻辑都不会,还称专家。。哈
-------------------------------------------------------------------------------------------------------------------------------------------------------------------
就是有普遍的同名情况.通常是相隔几代从头排序.例如"念三郎",排序与古汉族取名的排序是不同的.后来,这种取名法已消失.请你看看客家族谱研究资料.喜欢推崇"正统"论的人是会回避这个问题的,或者说是畲族依汉人进山顺序赐予的称呼,但专家研究否认定了这种说法.在客家风情的网页和论坛有关族谱的资料中都可找到相关资料.不是逻辑推理游戏.
你是客家人,本来应该比我了解的更清楚.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4 06:56:34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南洋客
中级会员



发帖 194
积分 194
IP源 210.186.*
来自 malaysia
NO.22399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 2003-9-24 02:25 )

不知道你住在马来西亚哪里?你可以把贵国的华人肤色分辨得怎么清楚还真是令人呸服啊


首都吉隆坡。我没说人人长的黑,只是比例高而已。 ////想当然.

台湾南部人都长的较黑人人都知道??是你想当然的吧!?请问这是哪里的检查报告??台湾北部也大多是

闽南人,你是不是也要说北部比较白是不是被客家人还是外省人染白啊?

对。 //////痴迷.

本土闽南人偷渡到马来西亚?把新闻连接打出来啊!闽南有走私的风气不假,但很少听说偷渡,福建人中偷渡的主要是福州的下属县份,但他们偷渡也是以美日为主,很少听说落魄到偷渡去马来西亚,


可能真的落魄了。自己去看。 ////幸灾乐祸,枉为华人.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6-17/26/314919.html

说话之前最好经过调查,不要单纯的想当然,否则像你这种人只会让人觉得很反感


这是我心里想对你和老猫说的。看看你们先前的言论。 ////请你反思.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4 07:13:08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老猫。只选择性回你数个论点,其他废话就不回了。

但是,客家人是南方人中的华南人,请留意至关重要的第一项指数,和南方人、南方少数民族没有什么区别


第一项是什么指数?请指教。
--------------------------------------------------------------------------------------------------------------------------------------------------------------------------
这篇文章,研究的重点是少数民族,对汉族的资料是比较粗略的,例如"客家人"的抽样研究的范围包括哪些地域?"广西汉族""湖南汉族""南方汉族"的范围包括那些地域?看不出.
第一项是什么指数,没看到注明.很可能是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头骨指数.

该文原文如下(要点摘录,你转帖的时候为什么删去那么多?):

体质人类学研究结果显示,黎族和高山族与大陆中国人一样,同属亚洲蒙古人种。据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曾昭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振标等比较研究,海南黎族12项体质特征与我国华南汉族,包括与台湾高山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兹将有关主要指标表列如下:
黎族、高山族、客家人与南中国人体质比较
民族(系) 指数 体高(m) 鼻指数 眼型 肤色 发型
黎族 80.34 1.63 74.09 马来眼 偏黑 直发
高山族 80-85 1.56-1.65 70-85 马来眼 黄棕 波及直发
客家人 80.5 1.65-1.58 80-88 蒙古眼 黄色 直发
南中国人 79-80 1.61 70-99 蒙古眼 黄色 直发
另外,民族学者选取包括高山族在内国内9个主要少数民族15项头面部测量性特征与黎族比较,结果是“黎族与广西汉族最接近,其次与湖南汉族以及台湾省的高山族和台湾平埔族也都较接近” 。
当然,也有研究指出,无论黎族还是高山族都有南方黑人某些特征。近年有论着用聚类统计方法研究黎族指、掌纹,认为“与其他东亚、南亚的沿海居民一样,黎族的个别掌纹特征表明存在着黎族和某些黑色人种混血的可能性” 。而台湾高山族为岛上最早居民自无可置疑,但其来源也流行不同说法,其一说:“台湾最早居民中,一如菲律宾有小黑人存在的事实” 。即黎族和高山族的来源都不是唯一的,可能有多个来源。实际上,我国南方汉唐以来普遍蓄养“昆仓奴”,即南方黑人,其血统当然会融入汉人中。所以黎族、高山族一如岭南其他民族(系)一样,具有黑人血统并不奇怪。但不管怎样,从人类迁移和历史发展趋势看,原始人类从中国大陆迁往海岛应是主流,上述“南来说”并不能改变这个总的方向,倒为这些民族多源说增添了新的内容。

考古:均属于同一古文化体系

近年考古发现显示,在我国大陆南方、海南和台湾都发现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这些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内涵均属于大陆古越族之前的古人类和古文化,且组成一个完整古文化系统。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4 07:57:28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如果是陕北人到广东来,喝白开水也会长得身材偏高,这是遗传的规律;


已经说了N次。现代的北方人不一定像古代的北方人。 //////不准确的话说一百遍都不能证明其正确.北京老山汉墓的研究证明,古代北方汉族基因与现代北方汉族相同.古代长沙国丞相利仓夫人辛追墓的研究表明,辛追为蛮越美人,带有较多的百越血缘.

说明广东汉族和广西汉族在体质上是有差异的


他们也是说粤语的,别只顾者把广州人当成正宗广府人。//////全广西都说粤语?想当然很不好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三大民系体质特征的研究(在本论坛,这是点击率很高的帖子),"广府人"的重点研究范围当然离不开珠三角.广州是在珠三角的基础上崛起的,"土著"广州人不是以"广府人"为主,难道是以客家人为主?即使是习惯于说"大部分是客家人"的客家网友,在讨论广州市的客家人(包括城乡)时,根据资料都得出客家人只占很小一部分的结论.广州城乡居民的构成以"广府人"为主,这是历史形成的.

客家人这个称呼不是畲族取的。


我是说“汉人”。你到畲族网看看。//////我和朝鲜族同胞一起攀登朝鲜金刚山的时候,挎着笨重的摄影器材,硬着头皮冲上山顶看稍纵即逝的风景,朝鲜族同胞对我说:你们汉族特别能吃苦.我们老广到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称呼我们什么?汉族.但若论血缘,朝鲜族和北方汉族的血缘更接近.      说句题外话,有的人对朝鲜情况了解的不全面,只知道一些不足的地方,总认为朝鲜什么都比不上中国.其实并不知道朝鲜国民的素质.放眼朝鲜原野,乡间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生的比例居于世界前列.国民文明程度也较高.   中国的朝鲜族,平均受教育程度也是很高的.朝鲜族同胞对中国人的认同感很强.尤其是个别韩国人对中国籍朝鲜族人的态度,使朝鲜族同胞的中华民族自尊心和奋发图强精神更强.当然,朝鲜族同胞也有自己的民族认同,韩国的现代化道路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陈、黄是福建、广东的大姓,有什么不寻常?我怀疑你把闽南说成“闽越”,


因为我认识姓陈的福建人就多过我认识的所有广府人。闽越是剪贴错误,应是闽南人。‘闽’这字就有问题了,门下有个虫。那里有闽语网好介绍,好让我查闽南人来源?/////陈姓在广东的影响是巨大的,由陈家祠为证.陈家祠(陈氏书院)是重点保护文物,由清末广东全省各县陈姓族人合资建造(共同认同的祖先是舜帝),是岭南高水平的民间建筑.体现的是主流的广府文化,有少量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痕迹我看不到(应该是有的,可能是太少了,而且我不是客家人,不容易感觉到)."闽""粤"的简称均和古代百越有关.占主流地位的民系独享这一简称,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但客家人"崇正"过度,反而觉得很不错.结果造成省籍认同的尴尬.现在很多客家朋友都响亮地说出"我是广东人","请品尝我们广东客家菜"等等,这就是一种自信.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3-9-24 08:31:32

RE: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

有研究认为,畲族是山越的后代.山越十分骠悍,曾经把孙权搞得狼狈不堪,有便捷的陆路走不了,要兜一个大圈走海路.据说三国时期吴国国力衰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不懂处理民族关系,后院起火.

有懂行的网友指出,研究客家离不开"客畲关系",但如果只局限于"客畲关系",容易步入误区.
汉越关系\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与汉族其他民系的关系,视野更广.

关于黎族的那篇研究文章,体质数据的排序就是黎族\高山族\客家人\南中国人(请注意,不是"南方汉族",而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南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南洋客先生在认识上有很多的误解.当然这不是个人的问题.也许只有我才会这样耐心地指出来.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我是不想说的.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