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08:36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

六月初,我曾將去年鄭州舉辦第十八屆世界客家懇親大會發出的報道,把[河南報業網]與[中原新聞網]的文章集合在一起送帖,現為方便網友們閱讀,把中原新聞網的[探尋客家歷史足跡]另開專題。

中原新闻网
郑州晚报记者 
杨振东[河南]
   也许我的探访太迟太迟了,纵然望穿双眼也难以触及客家先人的背影。那巍巍然飘忽于史册之上的背影啊,他的精神和气魄令我震撼。
   在专家的引导下我走访了众多客家先人遗址,历史的震撼使我激动不已,以几乎一天一篇的速度记录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为了尽快赶到下一个地方,在多少个静寂的深夜里,我只身向火车站急奔。有3个夜晚我都是在网吧和火车上度过的,难得合上一眼。
    “河南大地本身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不经意地一翻就会触及影响深远的史事。客家南迁更是这一史书中的浓重一笔,这一历史事件修改了福建、广东等南方许多省的历史,地位不可小视。”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学者张宝明的这句话让我一切的困累顿然消散。

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江西]
   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这次采访让我第一次如此亲近地了解了一个陌生的民系,深入到了江西的山村,看到了古朴的客家人的生存和生活,这种经历足可以让我骄傲很长时间。9月的江西天气非常闷热,我常常带着一身汗水,但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郑州晚报记者
杨万东[广东]
   到处都是山,这是我在广东的感觉。在采访的20多天里,我每天乘车,常常在山道上行驶,有时是穿山而过,有时路的一侧是江,另一侧是山。1000多年前,客家的先祖从中原跋山涉水到这里,有了山,就可以躲避外族的入侵,山也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取暖可以就地取柴,搭房到处都是木头。而且,山中往往有溪,山下江水奔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这是不是客家人能将中原故土的风情原汁原味儿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郑州晚报记者 
张锡磊[福建]
   除了坐在车上赶路,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和在一些建筑前想象客家先民的生活外,我每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躲坐在网吧的一角写稿、查资料。几乎每天上网的时间都在5个小时以上。在上杭县,中午进入网吧,从网吧出来已是晚上9点多钟。走出网吧时,眼前是黑糊糊的一片,因为长时间打字,稍稍一抬胳膊,就能感到一阵酸疼。有几次从网吧里出来时都暗暗地发誓,明天不再写稿,可到第二天,采访结束,腿却不由自主地往网吧里迈。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12:15

中原祖根地客家渊源长

中原祖根地客家渊源长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7日)
来源: 郑州晚报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据史考,客家先民的“祖根”,大多集中在河南省,即河洛中原。据郑州大学崔璨教授介绍,“河洛”之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河洛地区的范围,是以豫西为腹地,西起陕西华阴,东到豫东平原,北至豫晋交界,南达伏牛山麓。
   1600多年来,仅仅为了寻求栖身之地,客家先祖经历了3次大迁徙,两次再迁徙,从河洛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走了出去。而今,8000万客家人早已广布世界各地。
    “八王之乱”平息后,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匈奴贵族刘聪,率军攻陷京师洛阳,杀3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此后,一直到316年西晋灭亡,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一直战伐不休。大批汉民因此背起行囊,从洛阳南下,远的到达江西、福建等地,近的,则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这就是客家先祖的第一次南迁,当时他们被称为“流人”。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这次迁徙,中原汉民多从信阳、南阳出发,少数到达广东惠、嘉、韶,多数则留居福建汀州,还有江西赣州等地。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中的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明末清初,抗清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地,重建家园。
   第五次迁徙,在清后期。这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客家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糊口。于是,客家人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至港澳台,甚至远赴欧美等地。经过多次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终成今日中华民族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这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移民运动史,一支中原人不屈奋争的命运自强曲,流离歌哭,风雨飘摇,令人闻之唏嘘。
   今天,我们沿着先民的足迹,走进河洛中原,走进客家祖根地。在这片热土上,在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洛阳、三门峡、开封、南阳、信阳等地,我们为每一次和客家有关的发现而激动,为每一个颠沛流离的故事而动容。故乡也许不是最美好的,但绝对是最难忘的———现在,就请拿出时间,听我们叙述。

郑志刚 游晓鹏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14:19

我从客家走过

我从客家走过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6日)
来源:郑州晚报

河南
你的背影令我震撼
晚报记者 杨振东
    在初秋的暖阳里,我怀揣客家南迁的路线图,在中原大地上游走,试图找到1600多年前客家的先人们离开故土时留下的遗迹。半个月来,我沿着时光的隧道一路追行,一路唏嘘。
    在九朝古都洛阳,我曾手抚汉魏故城感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苍山环抱的灵宝杨公祠,我曾默念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警言叹服杨氏客家先人杨震的凛然正气。
    荥阳市东南一段极不规则的残墙,曾令我纳闷:区区千余米古城墙怎么令海内外的郑氏宗亲如此魂牵梦萦?在湮没于繁华市井的新郑黄帝故里祠,我追问:那长眠了数千年的黄帝始祖啊,您可知道你旅居环宇的客家后人们在因您而自豪?
    登上开封市中心巍巍龙亭举目四望、侧耳倾听,我仿佛洞穿那被黄河泥沙堙没于地下8米深处的北宋古城,看到了那“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华,听到了客家人第三次南迁时的凄凉悲歌;走进禹州市仰望大禹治水的巨雕,我好像嗅到了洪荒遍野的泥腥,看到了大禹立国的豪壮。正是从这时起,客家人与中原土著一样有了自己的国家。
    邓州八里王村高大的邓国侯吾离陵前,我惊讶于历史竟赋予邓姓人如此相似的性格,不屈不挠、不胜不休;分别安葬于上蔡和新蔡的两位春秋豪杰,则让我折服于蔡氏先人对待多蹇命运的从容、挑战命运的大勇……
    也许我的探访太迟太迟了,纵然望穿双眼也难以触及客家先人的背影。那巍巍然飘忽于史册之上的背影啊,他的精神和气魄令我震撼。
    在专家的引导下我走访了众多客家先人遗址,历史的震撼使我激动不已,以几乎一天一篇的速度记录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为了尽快赶到下一个地方,在多少个静寂的深夜里,我只身向火车站急奔。有3个夜晚我都是在网吧和火车上度过的,难得合上一眼。
    “河南大地本身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不经意地一翻就会触及影响深远的史事。客家南迁更是这一史书中的浓重一笔,这一历史事件修改了福建、广东等南方许多省的历史,地位不可小视。”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学者张宝明的这句话让我一切的困累顿然消散……

◎之一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15:03

我从客家走过

江西
淌着汗水的快乐
晚报记者尹海涛
   
   说实话,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像这样的大型报道,我是第一次遇到。第一次一个人奔赴千里之外“单打独斗”,第一次深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孤军奋战”,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地面对一个陌生的选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采访对象。
    9月7日凌晨3时,列车在赣州停下,把我从资料中的客家带到了真正的客家土地上,开始了为期20天的江西客家采访和生活。
    采访是辛苦的,而且苦不堪言。赣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居住地,有800多万人口,所属18个县、市、区,有17个是纯客家县。按照原来的计划,至少要在半个月时间内,采访15个县,也就是说每天要换一个县。这样一来,我必须提前一天赶到采访地,先找宾馆住下,然后联系当地的客家研究专家或者宣传部门,了解当地的客家情况,掌握足够的资料,以确定第二天的采访目标和计划。第二天上午按照计划进行采访,奔波在客家人足迹所到之处。采访结束后,利用别人中午吃饭的时间乘车赶往另外一个县。由于地处山区,山路难行,一般情况下,赣州的县与县之间都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找宾馆、吃饭、冲洗胶卷、扫描照片,安排妥当之后再去联系宣传部门,确定采访计划,最后才是找网吧写稿,常常忙到次日0点左右。很多时候,我是饿着肚子工作的。
    然而采访又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客家人继承了中原好客的传统,我所到的大部分县,客家人都给予了热情的欢迎,虽然语言还有些障碍,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交流。
    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这次采访让我第一次如此亲近地了解了一个陌生的民系,深入到了江西的山村,看到了古朴的客家人的生存和生活,这种经历足可以让我骄傲很长时间。9月的江西天气非常闷热,我常常带着一身汗水,但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之二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4-8-24 at 21:16 ]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15:49

我从客家走过

广东
新奇的历程   
晚报记者杨万东
   
    正如我所期待,这是一个充满新奇的历程。
    9月6日,我背起行囊,带着傻瓜相机,去采访一个不知谜底的地方——广东客家。
    经历23个小时的火车时程,先到龙川。这是广东东北部的一个县城。出站后举目四顾,远处是一圈的青山。汽车站就在山脚下。
    到处都是山,这是我在广东的感觉。在采访的20多天里,我每天乘车,常常在山道上行驶,有时是穿山而过,有时路的一侧是江,另一侧是山。1000多年前,客家的先祖从中原跋山涉水到这里,有了山,就可以躲避外族的入侵,山也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取暖可以就地取柴,搭房到处都是木头。而且,山中往往有溪,山下江水奔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这是不是客家人能将中原故土的风情原汁原味儿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语言上的顾虑很快就打消。在汽车站,售票员通常操着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站里可以看到中年女子挎着竹篮卖牛筋糕,虽然用当地的话,仍能模模糊糊听得懂,不过还是差点闹了笑话。有一次从梅州到松口的中巴车上,邻座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大约两岁的孩子。孩子一直天真地盯着我,我有意地看着他的脸庞,心里琢磨:应该是中原人的轮廓吧?孩子母亲拍拍孩子说:“叫‘爸爸(音似)’。”什么意思?我蒙了。后来我才知道,指的是叫“伯伯”。
    按照采访计划,驻留梅州两天之后,我应该沿东北至西南的方向一路到海南。但走进梅州之后,我发现当初的想法应该改变。这里是一座涵盖客家人一切的“富矿”:建筑、文化、名士、华侨、风俗、宗教,等等。每到一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所想所思,都有新奇的东西。
    我也因此而常常陷入困境:如何描述我所接触的一切?
    比如建筑。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围龙屋了,非常独特。当时我和江西、福建的两路记者通过QQ联系知道,他们那里都有形式各异的屋子。福建的是圆形,叫土楼;江西的是方形,叫围屋;广东东北这些独特的半圆建筑则叫围龙屋。为什么叫围龙屋呢?我找不到答案。
    9月16日开始,我离开梅州到广州、茂名、湛江等地,直至海口的对面徐闻县。徐闻不是纯客家县,客家人已经完全本地化了,讲的是雷州话,我根本听不懂。仅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虽然讲的也是雷州话,但有一个“中”字河南味十足,令我欣喜若狂。

◎之三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4-8-24 at 21:17 ]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17:48

我从客家走过

福建
夜宿普陀寺
晚报记者 张锡磊
   
    9月8日下午3时20分坐上由郑州飞往厦门的航班,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华灯初上的傍晚6时30分。当时正值厦门召开投资洽谈会,酒店早已爆满。在市区内奔波了3个多小时,住宿问题仍没有落实,最后在一位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位于厦门大学附近的南普陀寺,在那里借宿了一夜。
    到福建才发现语言不通问题并不那么严重,无论是长途客车的司机还是小吃店的老板,他们对于外地来的客人说的都是普通话,连土楼里的老人普通话也能说上几句。听说我是从河南来的也特别热情,采访起来特别地顺畅。
    但仍感到时间的紧张。每天5点多钟起床后,便直奔车站,赶往另一个地点,福建虽然属于沿海省份,闽西的交通并不是很发达,如果错过一班车,到下一个地点就得等上几个小时甚至耽误一天时间。上杭和长汀两个县城之间只隔着一个连城县,9月12日,我只因为在上杭错过了中午12时30分那班开往长汀的汽车,只好在上杭县又住了一夜。因为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到处是山,山便成了眼中最常见的事物,每当看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都会勾起思乡的情绪,很容易地就想到了中原。我不知道,当年的客家先民刚刚从中原地区迁到这里时有没有这种感觉。
    除了坐在车上赶路,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和在一些建筑前想象客家先民的生活外,我每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躲坐在网吧的一角写稿、查资料。几乎每天上网的时间都在5个小时以上。在上杭县,中午进入网吧,从网吧出来已是晚上9点多钟。走出网吧时,眼前是黑糊糊的一片,因为长时间打字,稍稍一抬胳膊,就能感到一阵酸疼。有几次从网吧里出来时都暗暗地发誓,明天不再写稿,可到第二天,采访结束,腿却不由自主地往网吧里迈。

◎之四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21:48

河洛孕育客家先民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一)
河洛孕育客家先民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6日)
来源:郑州晚报

    这是洛阳故城目前能看到的最高最长的一段城墙。
    1600多年前的连年战争使得近百万河洛人背井离乡客居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大规模南迁的浪潮。这第一批先民便是今日世界各地客家人的先祖。
    在离开河洛故土时,他们无限依恋地频频回望自己的国都洛阳———作为一方士绅和子民,这座城留下了他们几多辉煌和留恋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23:05

河洛孕育客家先民

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造就“世界级”城市
一个属于祖辈的辉煌
    9月13日下午3时许,穿过洛阳城中一个深深的小巷,记者轻轻叩开一间老屋的门,满额刀刻般皱纹的华发老者微笑着把记者迎了进去。让人惊讶的是,小屋内满是发黄的古籍。
    徐金星,河南省中原客家研究会副会长,洛阳白马寺、汉魏洛阳故城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领路人说,他研究了大半辈子的汉魏洛阳故城,对客家人的这个“老家”分外深情。
    一杯清茶,香气袅袅。徐老小酌一口,纯正的洛阳话拉出了千年前古城的惊世繁华——
    客家首批南迁的汉人生活在洛阳城时正值西晋末年。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灭蜀后,国力迅速上升。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并出现了短期的和平安定局面。
    那时,这个城有城门12座,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25~30米;西城墙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这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城内有宫城、衙署、苑囿、市场,建筑布局有序,街市相连,四通八达。宫室主要有南北二宫。南宫在今龙虎滩村西北部,是皇帝接见臣僚的地方,殿阁鳞次栉比。北宫则是皇帝嫔妃的寝居,在今金村南边。这里不但宫殿林立,崇楼连栋,金碧辉煌,而且风景优美,有金泉玉池,奇花异草,珍鸟名禽,以供玩乐。中有名殿14座,以德阳殿最为奇观,有“珠帘玉户如桂宫”之称。南郊有东汉时建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国家天文台灵台及明堂、辟雍,城西有我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等。当西晋王朝在自己的太学中培养着“研究生”的时候,周边许多地方还蛮荒未开。
   在城市发达的同时,西晋的文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这令河南大学中文系专门研究魏晋时期文化的彭广明老师赞叹不已。在记者拨通了彭老师的电话后,他不无感慨地说,出现这一现象,缘于到了西晋年间,文学脱离了以往的史学与诸子百家的范畴,开始单独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了。
    他说,“洛阳纸贵”的故事就出于这个时期。故事说的是西晋统一后,成都、建业、洛阳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作家左思就下决心以赋的文体写一篇描写此3个都城的文章。为创造优美的文句,左思在室内、庭院、厕所等处的墙上,都挂了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出了好词句,就随手写在挂着的纸上。当时西晋有名的大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准备写《三都赋》,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不怕嘲笑,仍决心努力,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写成后受到朝内一些大家的盛赞。当年曾嘲笑左思的陆机,读后也大吃一惊,他原来想写洛阳赋,现在也不敢动笔了。《三都赋》传出以后,人们争相传阅,京城里的文人和富豪贵族,都争着买纸来抄写阅读,一时把洛阳城里的纸都买光了,洛阳城里的纸价因此突然大涨。
    在文学方面,左思与同时代的刘琨一起都突破了诗文多重词藻雕饰及写作技巧的老套路,使文风为之一新。陆机与潘岳的作品更是以艺术技巧取胜,成为《文心雕龙》与《文选》的先驱。在史学研究上,陈寿推出煌煌巨著《三国志》。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24:13

河洛孕育客家先民

为争权夺利,数十年混战苦了中原百姓
战乱引发“汉人南迁”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引发“汉人南迁”,是史学界和客家研究者的共识。说起“八王之乱”,徐金星老先生不由得口若悬河———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他们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齐王、赵王伦、成都王颖、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公元299年,赵王伦杀贾后及其党羽,独揽大权。其后,又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惠帝自立为帝。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16年混战,数十万人命丧战火。直至公元306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拥立武帝司马炎第25子怀帝司马炽继位,“八王之乱”才结束。随后,匈奴族刘聪派兵攻陷西晋首都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因为此事发生在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所以历史上称为“永嘉之乱”。长期的战乱使得以皇室、士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中原人不得已纷纷南迁较为安宁的江淮地区,异乡作客,成为“客家人”。
    对这次南迁的动因,老人说,曾在我省社科联供职、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的王大良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中原地区4月大水,5月地震,6月大蝗,入冬大旱,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是逼人南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起这次南迁人数,徐金星老先生拿出一本《中国史纲要》说,按此中说法,此次南迁到达长江流域的至少有70万人,另有20万人没有到达长江,聚集在今山东境内。
    9月14日下午,夕阳西下时,记者站在位于偃师市寇店乡水泉村南的大谷关遗址———当年由京都洛阳通往南方的要道。只见一条土路从两堵山崖中蜿蜒穿过。路上行人匆匆,没有人留意打量这条如今看来毫不起眼的山路。
    他们哪里会想到,1600多年前,多少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也是行色匆匆而过,把多少辉煌和凄凉留在身后,去追寻心中的乐土……

◎之三

特派记者杨振东9月15日发自洛阳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27:09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二)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7日)
来源:郑州晚报

客家人中原人同祖同源
    秋高气爽,远山如黛,初秋的洛阳城在夏日残存的燥热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9月16日8时许,当记者又背起重重的行囊踏上访史问古之路时,无意中放眼一瞥,发现这个古老的皇城在现代建筑的包围中,竟是那样的迷人。
    整日穿行在这个都市的人们是否也有此感受呢?无论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坚信,那些散居他乡的客家人是多么迷恋他们这个久远的故都啊。“客系何来?本黄裔汉胄,三代遗民,世居河洛。”当代客家诗人黄火兴的短诗饱含着他们对这片故土的几多深情!
    远方的游子啊,是什么让你如此坚信你与我同根同祖,真的没有什么不同?
    “是姓氏,无可置疑地时时证明着客家人与中原人的同源同祖。这一点,是河南印在客家世代人身上的胎记,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磨灭。”也在洛阳寻访客家人足迹的谢钧祥老人,他的回答更像一句诗文。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个,占有姓氏来源可考的4820个汉族姓氏的38%。当今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考证出全起源于河南者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有44个,共计96个,占120个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03%。两项综合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
    客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
    在南方,要断定某人的祖籍,几乎无须打探,只需问一下其姓氏即可,因为姓氏就带着先辈给他亘古不变的胎记。
    从两晋开始,几次大的南迁,使客家人散布全国各地。他们的后裔移居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海外各国也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成文已是深夜,推窗远望,中秋刚过,月儿依然又亮又圆。那些客居他乡的亲人们,是否也曾与我一样,面对着这轮亘古不变的月儿,回望起悠悠千年之往事。而当年我们共同的先祖,他们对月敞怀之时,又可否知道千年之后子孙花开五洲之景呢?
   
◎之一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32:49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120个大姓,96个源于河南
多数姓氏根在河洛
    谢钧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一直致力于姓氏研究。在客家姓氏渊源的研究上造诣颇深。
    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并参考当代研究成果,从宏观数据到具体的每一个姓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进行考证和研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出许多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姓氏研究的空白。他从地缘、史缘上进行研究,考证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个,占有姓氏来源可考的4820个汉族姓氏的38%。他重点研究了当今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考证出全起源于河南者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有44个,共计96个,占120个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03%。两项综合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在王城公园一个绿阴匝地的垂柳下,面对着“河图洛书”石雕,谢老向记者娓娓讲述他对客家姓氏和方言的不解深情。“客家人有多少个姓氏,难以进行精确统计,但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大约有200个!”深吸一口烟后,老人缓缓地说。他拿出一本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办公室和梅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纂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及第二集的《导言一》,念道:“梅州客家姓氏,据初步统计有180多个姓,各姓大都编有族谱或家谱。”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33:44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在这两集书中,记者看到一共收有客家姓氏67个,并选摘有每个姓氏的族谱、家谱资料。
    所列67姓是:刁、王、丘、伍、朱、李、何、沈、吴、林、范、姚、徐、凌、黄、陈、张、郭、曾、汤、杨、叶、刘、邓、黎、卢、钟、缪、谢、魏、罗、萧、蓝、饶、丁、卜、文、孔、古、冯、邬、江、池、庄、邹、余、宋、巫、袁、郑、练、洪、胡、侯、高、唐、梁、曹、温、赖、彭、雷、廖、薛、戴、韩、欧阳。
    除此之外,有谱牒资料可考的客家姓氏还有:赵、周、孙、程、许、傅、吕、苏、蒋、蔡、潘、汪、田、姜、方、熊、陆、毛、贺、龚、詹、颜、翁、卓、涂、严、阮、童、韦、华、房、甘、利、官等。
    以上姓氏,有相当一部分起源于今河南。谢老屈指数了起来:黄姓出自今潢川;林姓出自今淇县、卫辉;陈姓出自今淮阳,李姓出自今鹿邑;郑姓出自今新郑、荥阳;叶姓出自今叶县;谢姓出自今南阳;刘姓出自今鲁山;王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卫辉;张姓出自今濮阳;周姓出自今汝南、临汝、洛阳;孙姓出自今濮阳、淮滨;胡姓出自今淮阳、郾城、洛阳;郭姓出自今陕县;宋姓出自今商丘;唐姓出自今方城、唐河;冯姓出自今荥阳、西平;程姓出自今洛阳;袁姓出自今太康、洛阳;邓姓出自今邓州;许姓出自今登封、许昌;傅姓出自今安阳、新蔡;苏姓出自今温县;蒋姓出自今淮滨;潘姓出自今固始;戴姓出自今商丘;范姓出自今范县;方姓出自今固始、唐河;熊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新郑;陆姓有一支出自今嵩县;孔姓有一支出自今商丘;毛姓有一支出自今宜阳;邱姓有一支出自今淮阳;江姓出自今正阳;侯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雷姓出自今登封;汤姓出自今商丘;赖姓出自今息县;龚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文姓有两支分别出自鲁山和滑县;洪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庄姓有一支出自今商丘;翁姓有一支出自今禹州;温姓出自今温县;巫姓出自今安阳;童姓出自今新安;韦姓出自今滑县;华姓出自今商丘;房姓出自今遂平。“这表明客家人与中原尤其是现今河南的广大土地,在血缘、史缘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人说。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34:33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独特的堂号、堂联习俗
客家人保留河南传统客
    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接着,谢老述说了客家人独特的堂号、堂联习俗。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据《金紫方氏宗谱》载,两汉末年汝南尹,河南固始人方绂,避乱南迁,至唐代,其裔孙方廷范,因在福建做官而定居于莆田刺桐巷,他的6个儿子皆以固始籍第进士,时称“六桂联芳”,方氏以此为莫大荣耀,于是便定堂号为“六桂堂”。椐《宋史》记载,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祜,曾在开封自己的庭院亲手种植3棵槐树,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官到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于是,“三槐堂”便成了他家的堂号。兴宁庆源王氏以王旦为51世祖,以59世王钦哉为迁兴宁始祖。客家许多姓的堂联,更可以直接说明该姓与河南的关系。例如,陈氏的堂联有“东山世德,颍水家声”;赖氏的堂联有“松阳世德,颍水家声”。为何称“颍水家声”呢?因陈氏,赖氏的郡望均为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至今河南许昌),而颍川郡以颍水而得名。在南方,要断定某人的祖籍,几乎无须打探,只需问一下其姓氏即可,因为姓氏就带着先辈给他亘古不变的胎记。

◎之四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35:19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西晋到唐末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1:36:40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第三次在唐末至五代的黄巢大起义时期,迁往江南,主要是福建。这次大起义,历时10年,遍及今12省区。从唐末至五代,有一批人参加起义军至福建,还有一大批人为避战乱而持续南迁,分别徙居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其中,固始人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约有5000人,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共有27姓,即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在福建定居。迁入四川的河南人,主要是于公元907年在成都自立为帝的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王建及与其有关的一批人。迁入湖南者,主要是公元907年,被封为楚王的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及与其有关的一批人。自河南迁入湖北、安徽、江西者,有的是因称王或做官而留居当地,有的是避乱迁去的。
    从唐初到五代,中原人南迁持续将近300年。唐初与唐末的两次入闽中,由于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及他们所率领的部众,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入闽,而又为开发和建设福建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他们皆以“唐朝军人”为荣。加之,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所以,他们的后裔移居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海外各国也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之六

特派记者杨振东 9月16日发自洛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