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31:55

吾离陵前的悠思

邓氏祖根在邓州
    9月22日正午,出邓州市城区东南3公里,到一个叫八里王村的地方,我站在一个高大的陵墓前。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邓州邓姓研究会副会长门书华说,这就是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的陵寝。在邓州,这是惟一一个邓氏知名先祖的坟茔了。它见证了古邓国的历史。从邓国到邓姓,门局长如数家珍。
    他翻开《山海经》和《列子》,里边记载了“夸父追日”的神话。在渴死时,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密广数千里”。夸父弃杖所化的“邓林”,就是今邓州市林扒镇,古代即称邓林镇。“邓”由此而来。邓州市历史可谓悠久。夏、商、周三代为国,春秋入楚,置穰邑,秦设县,隋开皇三年(583年)设邓州,1913年改州为县,1988年11月,复称邓州。
    按传统的说法,邓姓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起源。一是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二是出自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三是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在邓国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32:55

吾离陵前的悠思

  如上三种说法无论以哪一种为准,都能表明邓氏祖根就在邓州。于去年9月15日召开的专家邓氏宗亲研讨会得出了一致结论:邓氏乃黄帝的直系后代。专家们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情况认定,邓国的建立应自夏始,而且邓姓是黄帝的直系后代。据《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自此始有邓国,距今已3000多年。仲康是大禹的后代,大禹是颛顼的后代,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因此说邓氏是黄帝的直系后代。
  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登(邓)命名的远古部落已出现在今邓州市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随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后来,夏朝时,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距今约4000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公元前1264年,将其叔父曼封于邓地,为一世邓国侯,国都在今邓州城。其后,子孙即以国为氏而姓邓。邓国第十九世邓侯,名宣,字吾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大国争霸的形势下求生存,曾多方与大国交好。吾离是第一个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在邓国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公元前705年,邓侯吾离又与谷伯绥去今山东曲阜朝拜鲁国。此时邓国中兴,国势昌盛,屹立于列国之林,史称吾离为邓国中兴之君,约于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国都南郊,即今八里王村。历经沧桑,陵存至今,世人皆谓“邓氏第一陵”。
  邓国袭侯22代,历时586年(自夏代起约为1300年)。子孙在亡国后,大多仍安居故土,有的还在楚国做了官。战国、秦、汉,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邓氏有移居于今四川、陕西、江苏等省者。西汉中叶,邓氏一支徙居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邓禹(曼公第47传孙)为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显赫的家族。至安帝时,因有人诬告邓悝、邓弘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邓氏后裔开始了不间断的痛苦外迁。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33:35

吾离陵前的悠思

从中原走向四方
    邓姓的大迁徙就始于东汉安帝时这次劫难。此后,邓氏后裔随中原人口的大规模迁徙,至少有5次。其中第二次是在唐朝初年,皇命陈政、陈元光大将军带领中原84姓包括邓姓,迁闽南的漳州、泉州;第三次是在唐末,王审之、王潮率兵并中原民众包括邓姓,迁福建;第四次在北宋至南宋期间,迁徙人口众多,往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无论迁到何处,邓姓人都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最终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具体而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的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唐朝初年,迁至闽南的漳州、泉州。唐末迁福建。北宋初,南唐后主李煜的侄子李天和,为躲避宋室缉捕,逃到安化(今属湖南)改为邓姓,为邓姓家族增添了新的属员。北宋至南宋期间,又有邓姓迁居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明末,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姓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广东及香港一带的邓姓,其先祖的播迁路线,就是由邓州到新野,或经江西、或经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台湾的邓姓,多是由福建及广东两地迁入,据台湾《邓氏族谱》记载,最早入台的是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清代康熙末年,又有一位福建泉州人邓旋其迁台。其后,还有广东人邓彦等入迁台湾。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发展,邓姓人如今已遍布全国。
    如今,邓姓已成为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总人口大约有700万,在我国13亿人口中,邓姓人群大约占0.54%,在我国当今常用的3000多个姓氏中,邓姓居第34位。分布最为集中的是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邓姓总人数的56%,其次是湖北、河南、江西、云南、广西、福建、海南、陕西等省。在香港、台湾两地,邓姓亦是名门望族。此外,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都有分布。

◎之四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35:05

吾离陵前的悠思

邓氏代有英杰出
  邓姓历史名人众多,彪炳于史册者有200余人。
  最早扬名于史的邓氏先人,是春秋末期的法家先驱、名家邓析子。邓析子,为郑国大夫。他创办私学,以所做“竹刑”(一部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治。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对后来辩者颇有影响。汉时大夫邓通,汉文帝赐给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邓氏钱遍于天下。三国时的曹魏大将邓艾,蜀汉大将邓芝,都是声誉卓著的人物。晋时的邓攸,官至尚书右仆射,南下时携一子一侄,途中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为时人称赞。
  明清之际,先后涌现出明末福建农民起义将领邓伯孙、首领邓茂七;清末海军将领邓世昌,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两广总督、与林则徐协办整顿海防、查禁鸦片的邓廷桢;著名作家邓显鹤、诗人邓辅纶。现代的邓发、邓中夏、邓拓、邓子恢、邓颖超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出色业绩,赢得了世人的敬仰,成为邓姓中的佼佼者。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邓小平,则是邓姓人永远的自豪。
  9月23日晚,当我背上行囊,准备踏上返程时,不由对这个古城产生了莫名的依恋。回首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遥遥的历史长河中,面对挑战,它绝不屈服,以卓然之势屹立于诸侯之林。直至今天,这些黄帝的后裔们啊,仍在这片热土上苦心经营并走向四海,创造着无尽的财富和希望。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的一句话:邓国,是夏五朝遗民居住的地方。夏人为政,崇尚忠厚朴诚。至今,这里还葆有夏先王传下的遗风……

◎之五

特派记者 杨振东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39:56

客家民系的摇篮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一)
客家民系的摇篮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9日)
来源:郑州晚报
 
推开客家之门
    时光淌过,悠悠千载。一代代黄河子孙,一代代客家先民,溯赣江而上,历尽艰辛,来到赣州。在这里,他们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新的历史。于是,赣州成为接受中原南迁汉民最早、最多的地区,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
    2003年9月7日凌晨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0:48

客家民系的摇篮

从秦末到明清的2000年间,躲避战祸的中原汉民陆续行至此地
客系摇篮
    石城虽小,却饱经沧桑。据《石城县志》记载,春秋时石城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先属吴,次隶越,后归楚。秦代束于九江郡,三国时则为揭阳县境地。隋时因“山多石,耸立如城”而得名。那时,这里地广人稀,还是一片荒凉闭塞之地。而今,记者穿行于石城的大街小巷,试图寻找这个曾经被称为“蛮荒之地”小城的苍凉遗风,却怎么也寻不到。
    “那些历史早过去了,客家人改变了这里的一切。”走在崎岖不平的城区民居便道上,石城县政协主席黄光庆谈起客家的历史如数家珍,“我们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摇篮和第一个中转站。”
    的确,这里是千里赣江的发源地,县内琴江河又是贡水的二级支流,境内群山环绕,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对于想要躲避战乱、平平安安繁衍生息的外来移民来说,实是理想之地。从秦末到明清之际,2000年间,躲避战祸的中原汉民陆续行至此地,一部分人就选择留在了这里。
    “秦统一中国以前,石城并无汉人居住。”黄光庆说。秦汉时期虽有少量中原汉民迁入,但直到唐宋时期,他们才开始大量拥入。民国三十八年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考》里有这样的记载:“夫民即畲即瑶也。”意思是指此地当初最早居住的是畲族和瑶族。汉人定居此地之后,很快就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并一起开发了闭塞荒凉的石城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2:03

客家民系的摇篮

带着“中原望族”的身份,携着较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迁徙的路上,他们“很骄傲”
反客为主
    一条条狭窄、破旧的古通道,穿过古朴的瓦房别院,一直伸向远方。站在保存完好的巷道中,记者实在想象不出,当年南迁的中原汉民背井离乡,走过这样的道路来到一个陌生的荒蛮之地,他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悲伤,恐慌,还是无奈﹖
    “不,是骄傲。”黄光庆的说法颇出记者意外。他说,一般被迫迁徙时的无奈和凄苦,在那时的汉民身上并没有多少显现。
    首先,当时由于大量的汉民都是集体迁移,不少都是一个家族、村子的人一起走,他们在迁徙过程中通常能够互帮互助,克服困难。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时的中原汉民,拥有较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有一种“中原望族”的身份,所以在迁徙的路上,他们甚至有“一种骄傲的心态”。进入石城后,他们很快就与当地数量极少的畲瑶族人融合在一起,不断改造、兼并、同化、创新。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到宋朝时,初步形成了石城客家民系,并最终成型于明清时期。身份为“客家”的中原汉民反客为主,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这种自豪感在客家人的历史上是无法忽略的。
    黄的说法在1991年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客家源流考察纪行》一书中得到了佐证。这本书中写道,当年汉民从开封南下,行程500多公里,一路上所见所闻均为异乡情调,不胜新奇,进入江西南部的赣南地区时有了亲切感,而到了石城,竟有回到了家乡的强烈感觉。
    由此可见,当年中原汉民南迁,除了躲避战祸的无奈,竟也有一种犹太人迁徙世界各地的达观?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2:57

客家民系的摇篮

从九江、南昌南下进入福建要走石城,从兴国、宁都去福建也须经过石城
闽粤通衢
    坐在石城县文化馆馆长黄泳川的摩托车后面,在县城和村镇的巷道上疾驶,感觉就像穿行在客家人的历史中。
    黄馆长对客家的迁徙路线颇有研究。他说,石城是通往闽粤的咽喉之地,从九江、南昌南下到抚州经广昌进入福建要走石城,从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须经过石城。
    摩托车在一面古城墙下停下,记者看到斑驳的墙体上刻着“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虽然经历了多年风雨的打磨,这些石刻的文字依旧显得苍劲有力,沧桑如歌,似乎总有一种力量从字里行间凸显出来。黄馆长说,这就是客家精神的体现,也是石城被称为“客家摇篮”最有力的依据。当年南迁的中原汉民到达的第一站就是石城,大部分汉民都聚集在这里。但是,由于石城是山区小城,空间十分狭小,对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客家先民来说,难有发挥自己能力的余地。较为安定的时候,这些人开始重新举家外迁,寻找更好的发展地。“这些人主要是向闽西、粤东地区迁徙,从石城迁往闽西宁化和长汀的姓氏就有几十种。在石城,像这样的通衢有三四条,都是当年客家人走出石城的主要通道。”黄馆长介绍道。
    1998年,广东书法协会副会长廖钺来石城寻亲。在这里参观后,写下了“族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的感慨。这种感慨很快在客家人中流传开去,不少客家人近年来都到石城“闽粤通衢”探访旧土,抚今追昔。

◎之四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3:47

客家民系的摇篮

客家人在此形成独特风俗习惯,同时继承了中原热情好客的传统,待客以菜多为耀
石城风物
    走进石城的农村,所见的民居建筑多为“厅屋室”,还有少数的土围、土楼等,古风浓厚。千百年来,客家人在此已经形成了有别于家乡与本地的独特风俗习惯。客家人的主食是大米,辅以番薯、大豆、小麦为补充。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主要菜馔有:东坡肉、肉丸、鱼丸、油炸鱼、酱豆子、萝卜干及各类蔬菜。比较有特色的副食有擂茶、米茶、薯粉水饺、米粉等。客家口味以辣为主,做菜比较讲究,他们继承了中原热情好客的传统,待客以菜多为耀。
    石城客家民间文艺十分丰富,最具特色的是客家灯彩。这种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共包括龙灯、船灯、茶篮灯、马灯、狮灯、八宝灯、板桥灯等几十种。黄泳川介绍说,石城自明朝以来,新春佳节舞灯之风盛行,开业、生子等喜庆日子也有灯彩表演。石城灯彩融汇了中原的龙灯、狮灯传统与当地土著艺术的风格,形成了如今的特色,因而被誉为灯彩之乡。

◎之五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4:54

小城宁都的自豪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二)
小城宁都的自豪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0日)
来源:郑州晚报
 
    一个伟大的民族或者民系背后,总有一些同样伟大的人物,在历史的星河中发出最为璀璨夺目的光芒,支撑着整个民族或者民系历史的脊梁。客家民系也不例外。
    岳飞、文天祥、孙中山、邓小平、陈寅恪……在客家民系多灾多难、坚强不屈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这些名人的存在,历史变得厚重起来。一踏上赣州这块凝聚着客家人精魂的红色土壤,我就隐隐感到一种别样的人文底蕴,让人自然而然地充满敬意。特别是走进宁都后,这种敬意不仅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可以很清晰触摸到一个又一个客家星空里光芒四射的“明星”。每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是一部光辉的历史,解读他们就是解读客家历史。
    从石城乘车向西北而行,两个小时后客车便驶入一个宁静的小城,一条大河将小城拥在怀内,武夷山脉环绕四周。树木郁郁葱葱,将小城掩藏在一片绿色之中。千里赣江在这里无声流淌,落日的余晖漫过武夷山脉,一派宁静、苍凉。
    客车乘务员说,宁都到了。
    2003年9月9日,记者漫步走进小城。站在一段斑驳凹凸的古道上,迎接记者的宁都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主任邓文钦说,这里曾经是客家人迁徙必经古驿道的三岔路口,从这里往东经石城可以进入闽西宁化;南经瑞金转闽西南长汀,也可直抵会昌,寻乌通往粤东梅州各地;西经于都,兴国可达赣州;越过梅关,可达闽北南雄各地。
    在走向县城时映现的一个小山坡上,一座座石碑排列在上面,很是惹眼。邓说,那都是客家先民的坟墓,从大量的谱牒和古墓证实,客家民系中唐宋时南迁汉民大多是沿着抚州的宜黄、乐安、吉州的吉水、永丰进入赣南的北部,首先在宁都落脚,成为客家先民早期聚居地。
    “宁都是一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纯客家县,宁都三魏、易堂七子、堪舆鼻祖杨筠松、孙中山远祖孙俐都出自这里。”邓文钦用这样的开场白向记者介绍宁都。
   
◎之一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5:42

小城宁都的自豪

宁都三魏
    夕阳西落,一群中原汉民奔波在明朝末年的迁徙路上,他们成群结队南下躲避战乱,从开封一直往南,一路穿山涉水。
    携带着3个儿子的中原贤士魏兆凤,夹在熙熙攘攘的流徙人群中,显得格外忧郁,虽然饱读史书,但看着国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急人之难甚于己的他拒绝了朝廷的封赏,随百姓一起南下迁徙,背井离乡。就这样一路忧虑着,魏兆凤到了宁都山区。到宁都后,魏潜心隐居,传史书给3个儿子,大儿子魏际端自幼好学,20岁时所著诗文已过3尺;二儿魏禧秉性仁厚,精研史书,造诣很高;三儿魏礼喜欢游历,足迹遍全国,在游记方面有建树。三兄弟天资敏捷,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刻苦自励,俱善诗词古文,成了著名的散文家,古时人称“宁都三魏”。
    邓文钦对宁都的客家文化潜心钻研了很多年,在赣州是有名的专家级人物。“客家先民来自中原文化发达地区,落籍宁都后,仍秉承中原遗风,以耕读传家,形成了崇文重教的民风,遂造就了在文化学术领域,客家人英才辈出,延绵不绝。”
    随着邓从1.5米宽的客家居民的小巷道蜿蜒而行,一边是车水马龙的人流,一边是璀璨如星的客家先民,古代和现代就这样在眼前交会,历史和现在就这样在时空碰撞,10万人口的宁都小城不知不觉中变得厚重起来。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6:23

小城宁都的自豪

易堂九子
    “去翠微峰看看吧,来宁都,那里是绕不过去的。”邓文钦建议。遂出城向西北方向乘车行约5公里,抬头仰望,翠微峰便呈现在半空中。翠微峰以峰险、洞幽、泉美而闻名于世,被称为道家第三十五福地,翠微峰名在奇特,胜在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势险峻,四面均是悬崖,顺着惟一的一条道拾极而上,“易堂九子”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
    明末清初,因为战乱,“三魏”均无意仕途,终身以布衣结交天下贤士。明亡后,“三魏”举家迁到翠微峰上,并派人守住要道,不受乱兵侵扰,在山上谈学论文。一时,吸引了不少士友加入,其中有南昌的林时益、彭士望,宁都本县的李腾皎、彭任、曾灿、邱维屏等当时有名的文人。这6人和“三魏”在这里聚堂讲《易》,相互切磋,人称“易堂九子”。易堂诸子在魏禧为首的领导下,九家平时躬耕自食,亲如骨肉,被当时的后人传为佳话。
    站在易堂面前,想象着易堂九子坐堂论学的影子,记者深深感动,淡泊名利、相敬互让的中原传统,在易堂九子的血脉得到传承,他们把这些也带到了客居的异乡,把很多人感动得无法言表。号称“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亲临翠微峰后,就曾站在记者脚下的方石上千年一叹:易堂真气,天下无两。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7:10

小城宁都的自豪

风水始祖
    客家名士总是钟情于灵土,“三魏”前脚刚走,杨筠松又来了。进入黄昏的唐朝,黄巢领着一帮子农民,挥舞着反唐大旗,将唐僖宗李俨赶得狼狈逃出长安。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务的杨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衰败,弃官为民,千里奔波来到宁都隐姓埋名,悉心钻研堪舆术。
    杨筠松在民间几乎是一个神话。记者在宁都肖田乡王泥排村探询杨的足迹时,该村年过七旬的老汉廖震虎这样讲述:杨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和借出藏书的便利。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堪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等一大批珍贵古籍。在他决定弃官的时候,将库中的所有经典风水地理秘籍带到民间。以他的堪舆术,浪迹各地,为世人勘探风水宝地,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墓。他平素布衣芒靴,深入民间,怜贫惜苦,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
    在杨筠松以前,看风水只是皇宫的专利,而杨开创了民间看风水的先例,并且技艺高超,是东南风水文化的创建者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7:59

小城宁都的自豪

总统先祖
    不管“三魏”还是杨筠松,到宁都时都有点“狼狈”,相形之下,孙中山先祖孙俐就从容多了。别人都是被迫或者带着无奈“流徙”此地,孙俐则威风八面地进军宁都。
    唐中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84年,黄巢的起义大军正风风火火之时,有着百胜将军之称的孙俐奉命率兵抵达当时宁都虔化,带着大批军队浩浩荡荡走进宁都。未等到灭黄巢,孙俐就定居宁都了,客死后葬于著名的县城南郊马家坑。经过许多客家学专家考证,认定孙俐就是孙中山的先祖。
    在邓文钦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孙俐的墓地,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一个饱经风雨侵蚀的墓碑静静地立在那里,但可以看出,很贵族气的一个墓地。邓说,1986年,宁都县政府拨款重修了这个墓,当年11月15日,在这里隆重举行了“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孙中山先祖孙俐墓修复竣工揭幕仪式”,中央、省、市100多位领导参加。可以看出来,孙俐和孙中山让宁都的客家人很是骄傲了一把。

◎之五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8-24 23:49:12

将星璀璨耀兴国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三)
将星璀璨耀兴国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1日)
来源:郑州晚报
 
    客家是汉族中一支优秀的民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或者民系的文化特征。近年来,由于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影响渐大,引起中外不少学者的注意,对客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的学者对于客家精神的认同几乎如出一辙。美国传教士肯贝认为,客家人的南迁是不肯屈服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了爱国爱族的精神和同仇敌忾的心理。英国学者布肯顿则在著作中说,客家人有着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认为,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
    从赣州的土地上一路走来,我一直在心底叩问,到底是什么力量,几千年来支撑着客家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民系逐步壮大?蕴藏在近亿客家人灵魂深处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究竟谁才有资格体现或者代表客家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当我探寻的脚步踏上纯客家县兴国的土地,这些疑问获得了初步的答案。
    2003年9月10日。
    按照采访计划,我乘车从宁都赶往兴国。一路上风景宜人,两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客车刚进兴国县境,一股“霸气”便迎了上来。
    一面10多米高、20多米长、呈旗帜形状的红色影背墙,就横在进入县城的必经之路上,上书3个金黄色大字:将军县。没有县名的任何提示,没有任何多余字样,就这3个气势磅礴的大字竖在那里,将一种霸气洒向来访的每一位客人。
   
◎之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