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06:30

白鹭一飞赣州生

明清建筑保存完好
    潘少平说,白鹭村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落。这是客家先民留下来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潘是白鹭乡党委书记,刚上任半年,但是对白鹭的古建筑群落却耳熟能详。他带着我们从乡政府的大院向西走,不到200米便进了白鹭村。顺着白鹭村的古道而行,时光就像倒回了古代,一切都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主街道两旁是梳式民居分布,屋栋之间的界隙形成宽窄不一的小巷互相连通,以1.5米宽的巷道为主,构成错综复杂的街巷网络。道路都是鹅卵石铺砌,呈龟背形。站在附近的山顶俯视村落,错落有致的4条主要街道,极似一横置的“丰”字。
    在潘少平的带领下,记者步入一家民居。大门入口是一个呈八字形的门楼,门外框用青石平墙而砌,外抹一道灰浆,一个高约30厘米的门槛横在那里。这是一个标准的“四水归堂”式建筑。“四水归堂”是白鹭村古建筑的一个特色,白鹭人认为雨水是财气的象征,所以在建房屋的天窗时,就修成四边高,呈一个倒立的漏斗形状,以利于雨水流回屋内厅堂的池子,池子下面有一个管道,通向自家的田地,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走出民居,潘少平说这是一个标准的清代的建筑。在白鹭村,像这样的明清时代的建筑就有69座,都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它们大多保存完整,而且都还有居民居住,这在全国都很罕见。潘少平说,白鹭还是赣南久负盛名的东河戏的发源地,“打轿”“烧瓦塔”等客家民俗风情延续至今。另外,白鹭村还保存着中国第一座以女性命名的王太夫人祠、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而且,白鹭古村落的民居和古建筑,为了解和研究赣南古代的村落形成、布局、建筑、艺术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其建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具有显著的社会应用价值。赣县客家研究会主任汤正明说,赣州作为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曾经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停留大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再次迁徙往外地。这批留下来的客家人被称为“老客”,而白鹭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座客家古村落。白鹭村的独特价值,正是它自南宋形成至今,基本上没有外来移民杂居,形成了同一祖宗的钟氏家族村,也即是一座所谓“老客”意义上文化相对纯粹的古村落,它对研究赣南客家史的发展以及新、老与土、客之间的文化交融现象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07:25

白鹭一飞赣州生

白鹭古村的“未来”
    白鹭村现有村民2500多人,主要以种地为生,也有一部分外出做生意和打工,经济因为交通的闭塞而落后于其他村子。但是白鹭人的思想意识很开放。
    潘少平说,白鹭村的开放意识源自古代。在村子中央的钟氏祠堂前面5米左右,有一个用鹅卵石铺成古钱币形状的东西,潘解释,那是曾经的白鹭首富钟正英铺的,他因为做生意发了财,据说他在分家时,一口气为子孙们盖了17座豪宅,后来就在钟氏祠堂前铺了这样一个标志。古人都是藏富,白鹭人却露富,这不仅有激励后人的意思,也充分证明了那时客家先民思想意识的开放。至今白鹭的村民还保留着开放的民风。我在上午的采访中,随着潘少平串家进户20多处住宅,所到之处的居民都敞开着门,看到陌生人进入也毫不介意,甚至有很多住宅家里没有一个人,大门也不上锁。
    “一部以白鹭村为实景拍摄地、30集电视连续剧《云端的白鹭》,剧组明天就要来了。这是白鹭一次绝好的走向外面世界的机会。”聂道英告诉记者,县委宣传部和福建电视台已经达成了协议,以白鹭的古村落为主要场景的电视剧将于近期开拍。
    其实,这几年白鹭因为古建筑的独特特色而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曾慕名来采访,还吸引了法国远东学院院士劳格文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客家历史。
    潘少平说,白鹭现在已开始向着旅游品牌村方向发展。曾经辉煌的白鹭因为近几十年来交通、信息的闭塞,经济逐渐衰退,然而可喜的是,白鹭村的祖先们为后人留下的一大片宝贵的古建筑遗产。
    夕阳西下,古老的白鹭在晚霞的照耀下光彩灿烂,宁静而美丽。我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

◎之四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08:33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七)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5日)
来源:郑州晚报
   
围屋文化
    人类生存有两个必要环境,一是建筑环境,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建筑环境又是社会文化环境的舞台和载体,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建筑环境就突出地反映出社会文化生活的种种特点,沉淀积累了许多历史印痕和信息。欧洲一位思想家曾说过,建筑是最为神奇地东西,把没有灵魂的石块、泥土、木头,按照一定的方式搭在一起,它们便活了起来,而且那么生动,远远胜过那些珍藏在雕花木柜里的文献资料。
    自从踏上赣州这块热土,我就一直在思索,作为一个独立的民系,赣州客家人是用什么样的建筑来体现自己独特的生活?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能承载客家人的精神和文化?赣南客家联谊会副主任廖军说,是围屋,只有围屋才能代表客家人建筑文化的鲜明特色。2003年9月18日,我沿着客家人的足迹一路南行,车过“脐橙之乡”信丰,就进入了“烟云缥缈千山回”的龙南,来到了被国内外客家研究专家学者称为“客家围屋之乡”的小城。当听到该县县委宣传部廖彩新介绍说,这里保存着风格迥异大小不一的围屋就有370座时,我再也坐不住了,谢绝了廖“先休息,第二天再去”的建议,一路探寻,只身走进了充满客家风情的围屋中。
   走进围屋,就走进了历史的客家;走进围屋,就走进了客家的历史。
   
◎之一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09:13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沧桑可歌燕翼围
    对于龙南县杨村镇杨村的赖力一家来说,2001年7月1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他家世代居住的“燕翼围”榜上有名,和同县关西镇的“关西新围”一起成为了赣州客家历史上仅有的两座“国宝”。
    2003年9月18日上午10时,我乘车来到了距县城约60公里的杨村镇。随便向路人打听燕翼围,都会给你指点方向,燕翼围在这里妇孺皆知。
    从镇子的中心市场西行500米左右,一面墙壁上醒目地标着燕翼围的方向,在一大片建筑物中,燕翼围被掩藏其中。顺着一条狭窄的巷道而行,燕翼围的围墙渐渐出现在眼前。站在燕翼围的正门前,古老的门楼、高耸的墙体、丛生的杂草、灰冷的格调将一种沧桑感呈现了出来。一旁的墙壁上一块牌子很是入眼,上面提醒进入围内的游客要购买门票,落款为“杨村围屋保护委员会”。
    在门口,围子的主人赖力接待了我,并带着我登上了围子的最高层。顺着有点破旧的木梯而上,他说,原装的梯子已经坏掉,这是1958年重新修建的,梯子没有栏杆,到了第三层就只有一个直上直下的简陋云梯。站在四楼,整个燕翼围的内部一览无余。这是一座四层悬挑外廊式土木建筑,依四周围墙而建,四面相通相连,形成围子。在四个转折处,还有向外突出的炮楼,专门用来防卫、监视围子外面的情况。赖力说,四楼平时为储物层,战时为射击层。在外围墙壁上还有很多4个斜面形状的小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围子外面的任何一个角落。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09:54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燕翼围因其东北角、西南角炮楼突出墙体,鸟瞰如一只展翅的飞燕,故得名。围子以极其强悍的军事防御功能著称,围屋的下层用花岗岩砌筑厚2.5米、高3米的石块墙裙,异常坚固。惟一的大门有三重防御机关,第一层为钉有铁板的大门,第二层门内砌有护墙,用粗大的门杠横拦大门,第三层为从二楼贴墙放下的沉重的千斤闸,最后是厚重的便门。在大门入口处,记者看到,只有一层钉有铁板的大门,内侧还留有一道深深的小槽。大门顶上还设计有漏斗,防止敌人用火烧门时以便放水。
    赖力说,这座围屋是先祖赖福之建于公元1644年。赖福之在外面做木材生意发了财,年老时就回到老家,建造了这所住宅。围子总长41米,宽31米,占地1200余平方米,总共四层,每层有房间34间,共有房间136间,还有祠堂、炮楼等专用房间,是当时村子里面最豪华的围屋。赖福之是老三,在燕翼围的北边还有哥哥建筑的两座围屋,但是规模小多了。这个建筑一直传了赖家十二代人,在古时受过土匪的攻击,解放前受到日本侵略者飞机和炸弹的侵袭,但承受了359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固若金汤。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0:29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燕翼围里的生活站
    在燕翼围的四楼向下望,原本空大的院子被两间瓦房占满,在一楼、二楼的栏杆上还搭晒着很多衣服。赖力说,围子里现在还住着自己一大家子,80多口人。“我有5个儿子,9个孙子,都是这围子的风水好啊。”今年54岁的赖力谈起自己的家庭,一脸的幸福。
    那平时都靠什么生活呢?赖力说,种地,但是这里的土地已经不够用了,每人只有三分地,还不够口粮,大部分孩子都去广州打工了。从院子里走过,房间都有些陈旧,但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没有上锁,我随便走进一间房间,正在忙碌的主人看了我一眼,就继续干自己的活了。因为经常有一些陌生人来参观围子,大家都习惯了。
    在大门口,我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正在照看一个幼儿。老人耳朵已经有些不灵了,本想询问一下她的生活情况,可费了好大劲,她也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赖力说,那是他的母亲,今年81岁了,自从嫁到这里,就很少出过围子,根本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更听不懂外来人的说话。在这个围子里,女人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看看孩子、做饭,偶尔才去赶集。这几年因为围子的名气大了,有很多人赶来参观围子,去年就有美国、法国、日本的专家来考察,国内、省内的就更多了,因此大家也都长了一些见识。走出燕翼围,突然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这么庞大的一座建筑,随着年代的久远,它的维修和养护必定会越来越重要,那么赖家靠什么维修保护它的完整呢?
    赖力解开了我的疑问。他说,都是靠自己一家人的共同努力来修,哪里漏水了,哪里塌了,实在顶不过去了,就请人简单修修,但是由于没有资金,所补修的地方都与原来的样子相差很远,导致现在有很多地方失去了原本的风格。
    走出围子,在一处高坡上回望燕翼围,在大片现代建筑的包围之下,高大的围屋显得格外的古朴,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古老的城堡,更像一个传说……
   
◎之四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1:48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28年建成乌石围
    “如果说燕翼围是客家家庭在异乡生存艰辛的一种体现,那么乌石围则代表了客家家族在面对外来侵犯时的智慧和力量。”此次探寻客家围屋出发前,龙南县县委宣传部的廖彩新曾这样告诉我,看过了燕翼围就没有理由错过乌石围。
    从燕翼围出来,乘客车南行不到10分钟,便到了杨村镇乌石村,一个著名的围屋群落———乌石围就坐落在这里。下了车,还站在大路上时,一片城堡似的围墙便出现在眼前,不用问,那便是乌石围了。9月18日中午,我信步迈向了这个藏在山峦之中的客家围屋。
    2001年2月4日上午8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尹莉,身穿大红休闲装,站在一座围屋前,兴奋地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一个独特的民居。当日,央视《直播中国》栏目将直播的镜头对准这个“隐居”了390多年的建筑,从此,乌石围的名字伴随着这期名为“客家人的围屋”的节目传遍了世界,“一朝成名天下知”。
    在村口,我遇到了村民赖允伦。这是一个在乌石围生活了62年的老人,在他的讲述中,我完成了对乌石围的历史掌握。
    乌石围是客家赖姓子民的民居,赖氏祖先早在三国末年,就从中原迁徙来到赣南宁都,至南宋高宗年间,宁都赖姓一分支迁到龙南,为客家龙南桃川赖氏始祖。到明永乐年间,也即公元1403年,一位叫赖海清的又从龙南迁到今天的杨村镇东水村开基,“乌石围”客家人的祖先赖绍先在粤赣通道横岗隘任私隘官,主理盐道商务关卡和御贼之事,世代经营木排生意。二世祖思章公曾因放排九江将老木曲杉送给皇家建行宫,被授予“天下老人”封赠,官加三级。六世祖元宿公遵祖俗放排行商,家财日聚渐丰。万历三十八年前后,已40岁的元宿公便与66岁的老父商议,请来广东名匠黄师傅,开基建围。先立祖厅,定好中轴线,后建房。连年续建。元宿公9个儿子长大后又接续兴建,经28年工夫,历三代之力而建成,耗白银1200两。
   
◎之五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2:42

围屋围满沧桑文明

防御体系固若金汤
    最神奇的是乌石围建筑本身。乌石围里,前有三栋祠堂四院旁屋,后有环形居室,并在后院挖出一口甘泉供围子里的人饮用。围屋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四周有厚厚的围墙围住,墙高8米,仅有3个出入大门,每门二栅一板三道,两边有炮楼守角,枪眼炮眼密布,可居可防,既是居室又是防御工具,可让人高枕无忧。而且整个围屋形状奇特,前面是方形,后面是半圆形,方形是雄伟建筑,半圆是高墙环绕的门前院落,院落有乌石身影花草园地,还有水榭亭台,气派非凡。
    赖允伦说,一般来乌石围的客人都要选择高处俯视。在他的指点下,我登上附近一处山顶,举目远望,山下的圆形乌石围与方形老围呈“月”字形与“日”字形,黑瓦白墙,在苍穹下密密集集。
    从山上下来,我绕着高高的围墙寻找大门,围屋的外墙高六七米,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刺目的枪眼炮门,有的在碉堡上还建有一单体小碉堡,可见其最大特点当数“防御性”了。整体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门前是一片很大的空场,孩子们玩耍着,不时有身穿蓝色粗布褂的客家妇女挑着担子经过。
    围屋里面大多是二层砖房或石屋,用木梯上下,路面很窄,以土石铺成,行至其间,感觉有点像开封的小胡同,不同的是两边房屋是二层的,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而且常会看到养得非常肥大的母鸡。赖允伦说,乌石围“外圆内方”,周边房屋做成圆形,围着祖厅,意即盘龙状。地理名师认为,此围“来龙”很远,龙头在广东连平州,龙尾在此结穴,所以乌石围是块风水宝地。
(注:本文为“探寻客家历史足迹”大型系列报道最后一篇)

◎之六

特派记者尹海涛 晚报见习记者游晓鹏文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5:01

松口之恋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一)
松口之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0日)
来源:郑州晚报
 
完好保留的传统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客家人做到将1000多年前社会生活的自然状态完好地遗传下来?而且,这个自然状态的构成要素——语言、建筑、信仰、风俗以及重文习武的风气,移自数千里之外的中原地区。
  这是一个奇迹。
  9月7日至9月25日,记者走进南粤客家,感受客家的点点滴滴,对所到之处总会发出由衷感叹:他们为什么能保持传统,而不是本土化或另外一种样子呢?
  先是语言。粤东北的客家人都讲客家话,连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也设客家话频道。行走在街头乡村,听到的都是似曾相熟、似懂非懂的话。原因是,客家先祖从中原迁至异地时,始终使用故乡的语言,“宁卖田,不卖言”,千载之下,竟无改变。北京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古汉语的教授走进客家后惊称,客家话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入眼尽是围龙屋。就其形状来看,隆起的平面是两个半圆,一个是灰瓦重重叠叠覆盖之下的房屋,一个是清水塘。屋舍后面是竹子和树,池塘前面是菜地。这款款散布在粤东北独特的客家建筑,历数百年不变。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围龙屋随处可见,蔚为壮观。围龙屋曾经聚全族而居,深深几进庭院,仍留当年族权的余威。而且,屋宇构建将“风水”发挥到极至。
  客家的信仰佛教居首。庙庵林立,香火旺盛。寺址多在深山陡峰奇谷。比如灵光寺,位于阴那山的密林深处。毗邻密林是一片连绵不绝的稻田,顺着村落往下走,忽然峡谷紧收,仅留30米左右的深壑容泉水飞落。有的尼姑还可结婚。位于长潭高山的一座庵里,30岁以上的尼姑都结婚生子。
  逶迤在粤东山区的梅江像一条白练,夹岸的客家人房子宛若白练的镶边。他们一路走,一路学,从淮南那里学会种稻子,从福建、江西那里学会种茶、蚕桑,织出的绸缎做贡品,百姓平常穿的是用棉花、苎麻纺织的“家织布”。
  这就是记者眼中的客家。一个愈了解愈让人着迷的地方。
  从中原洛阳到梅州松口,2000余公里的路程,却让离乡的人走了千年,一直走成“客家”。

◎之一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5:42

松口之恋

梁家故事
  27岁的梁庆宜正做着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在离梁家宗祠40公里的梅州城内,开了一个网吧。生意好得天天爆棚。
  一千多年前,他的祖先梁祖芳做出勇敢的举动,携妻带子,从京都洛阳南下,渡过淮河,到了淮河南岸。时间是公元317年。梁家族谱如此记载。
  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西晋的皇帝无能,五个支派的胡人趁势起乱,一直打进皇宫,整个洛阳城无论布衣白丁、贵胄巨贾一齐遭殃。为了存续香脉,梁就一咬牙,舍弃雕梁画栋的楼房,尽拣细软,领着家人往南奔。见山就翻,见河就过,一口气摆渡到淮河南岸。
  那时淮河水又急又宽,没有结实的钢筋水泥桥,守在河对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简直是天然的屏障。梁觉得这样很安全,加上家中老小连日喊累,索性定居。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五胡”乱到淮河北岸,自知天堑难接,遂收兵。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一年不到,梁再举家南下,一直到钱塘合浦间,这里人文、地理与淮河南岸差不多。又过了许多年,梁祖芳的后裔数次举族搬迁。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梁氏宗族由钱塘合浦间,到福建三山里,再移至泉州淡村。还不停,又迁到广东顺德,再走就走到了福建宁化石壁。最后一站是广东梅州松口镇,此时约公元1312年。当时的族长是梁孟坚,梁祖芳的第31世玄孙。
  这次真的不走了。松口在梅江的下游,背依大冈岌山,是一个盆地,利于农耕,又利于水上交通。当时有少数的非汉族居民散住其间。这一住就是几百年,经历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然后是民国,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梁氏一族在松口散枝开花。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6:19

松口之恋

异乡为客
  多年的背井离乡,辗转数地,梁家这支族脉被称为客家族。
  松口的客家族还有李家、邱家、徐家、饶家等数十个家族,他们同样来自中原河洛地区。
  据《松口李氏家谱》记载:其家族于元大德年间迁松口,现已传世30代。李氏后人说,李家落户初期,并未及时安居乐业,而是受生态影响,频繁迁徙。记者在其家谱第65~68页看到,“二世祖讳贤德,承父荫赴任五羊。道经于程,见人和地利,风俗恂美,任满,归,就丰顺乡之琵琶布居焉”。迁到琵琶布也不遂愿,“三世祖讳敬宗,贤德公之长子,时于琵琶布有何(河)溢之患,乃迁于夏天顺巡简(检)司侧居焉”。但他儿子嫌居闹市太嘈杂,“又迁于河塘背家焉”。
  邱家、徐家、饶家等家族也是前后不等时间定居松口。虽然“定居”,仍然是客。这些成为客家来源的缩影。
  做客还是没有走到尽头。
  松口地肥水美,到清朝中期康乾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更是快,养家糊口的耕地却没法增加。怎么办?这时客家族的迁移谋生性情又露出。在公元1800年前后,松口客家人陆续迁居至南洋群岛一带定居,其时去南洋的人不止松口一个地方,梅州其他地方也有大量人口外出。这些是主动离家的,还有一次是逃难。1865年,太平天国十万大军兵败梅州,许多客家人受到牵连,被迫逃到南洋。
  南洋是哪里?现在的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去的人叫华侨。客家人去的有多少?据记载,松口仙溪村的华侨“断家不断屋”。村中的华侨都是通过“水客”或亲朋好友帮带,或“卖猪仔”到海外做工的。
  去南洋走的是水路,首先要过梅江河上的滩险。梅江是韩江的上游,流经五华水寨、兴宁水口、梅州市区、梅县松口,到大埔三河坝与福建流来的汀江、梅潭河一起汇入韩江,全长180公里。一路恶滩、险浪、怪石不断,古称梅江为“恶溪”,“其恶有三:瘴雾毒恶,鳄鱼狞恶,滩石险恶”。87岁的李氏告诉记者,她这也是听上辈人讲来的,谈江色变。从李家、温家、邱家等的族谱里,当年过江遇难者多得触目惊心。
  初到南洋的日子并不好过,客家人到南洋去当地企业主开的矿山、工厂做苦工、修铁路,有的在橡胶园里做工。
    不过到异乡谋生的客家人秉承开拓进取精神,聪明勤奋,有些人经过多年创业,而成为工商业家、庄园主。发迹之后,客家人争相回家捐资建设村中公益事业。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7:08

松口之恋

崇文尚学
  梁家到松口来,带来的除了稻种,还有迁徙数年未改的重视教育文化的传统。据《梁姓渊源》记载,将家族率领到松口的梁孟坚的三个儿子,均以读书出身而入仕途。
  由于客家人出走河洛时往往是大户人家,或者是书香门第,或者是商贾之家,是以居住松口的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据一些族谱记载,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有些地方因缺少资金,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
    现存的松江书院,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创设。清朝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松口李家李士淳在原址上重建松江书院,而且亲自讲学,教化乡人子弟。李士淳有多大学问?崇祯年间,是太子的老师。后来到清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村里又兴办梅东书院,此时松口的“书斋”和私塾已遍及各乡村。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松口在乡里企业界人士和华侨的资助下,建造了许多学校。
  据介绍,松口一个7万人的小镇,就有5所中学,34所小学。9月8日,记者达到松口后,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学校。“在松口,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梁德新说。在梁氏宗祠,一间名为“仰川学堂”的屋子陈设古旧桌椅,据介绍是梁孟坚的第14世代后裔梁仰川创建。
  松口仙溪村口的文魁塔,高五层,立在青草红土之中,已有400多年历史。据梁德新介绍,以前村子里的人出门赶考,都要前来拜揖许愿,考中后再来还愿跪拜。尽管年久失修,但文魁塔威严不减。
  客家的教育之风淳朴由此可见一斑。如今的松口虽然富足,人们出行都是以摩托车代步,但学校仍然要求学生骑自行车到校。松南中学的大门外就赫然写着“学生不得骑摩托车到校”。“教育是扎实厚道的功夫,学生应要艰苦。”松南中学的校长说。
  所以,松口学生考上大学的超过4000名,其中考进清华7名。民国时,松口出了63个留学生。再往前,仅明清两代被皇帝钦点翰林的就有4名,考取进士7名,举人27名。

◎之四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18:38

神秘围龙屋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二)
神秘围龙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1日)
来源:郑州晚报
 
围龙屋:历百年不毁的客家奇观
  围龙屋,是散布在梅州的山丘和平地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客家建筑。
  从高空看围龙屋,其隆起的平面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一条十几米宽的大灰场从中间将其分开,灰瓦重重叠叠覆盖之下的房屋和清水塘,构成了两个半圆。屋舍后面是竹子和树,池塘前面是菜地,这一款款客家建筑,历时数百年不毁,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奇观。   

可以没有田产却不能少了围龙屋
围龙屋寄情安居愿望
    “围龙屋有数不完的秘密。”仁厚祠是围龙屋最著名的代表作,该祠最年长的老妪李氏这样告诉记者。老人今年94岁,她的儿子带领记者参观了古色古香的仁厚祠。
    这是一个宗祠与住宅合一的围龙屋建筑。其庞大无比,四进三堂八横四围,共计398间。从温家12世祖传至今,前后经历了16代,400多年。初建时间约在公元1558年。丙村温氏仁厚祠族人曾经集中居住在围龙屋内。记者于9月9日造访时,这里还有21户,计78人。
    离仁厚祠不远处是徐姓的诒创公祠,结构为二堂一斗方三横前三围龙。往东走,是陈家的围龙屋。其间小规模的围龙屋稀疏可见,零星散落在碧天白云之下。  
    “家族可以没有田产,却不可以没有围龙屋。”出身客家,后来又专心研究客家文化的谢剑说,围龙屋体现着客家人生活安定的愿望。但他也有不解的地方。他说,像仁厚祠之类的围龙屋,建构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且合乎科学,这是巧合,还是以前真有那么高明的房屋设计者?

◎之一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4-8-25 at 00:21 ]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23:39

神秘围龙屋

生活富足催生传世房屋的诞生
“围龙”工程造于400年前
    住在仁厚祠里,温新中过着清教徒一样的日子。中午是一小碗干饭,半碟水煮白菜;早上和晚上更为简单,一碗米粥,就着腌制菜。贫穷,使他直到50多岁还是一个人。相较当地温家的大户声望,他仿佛是外族人。
    早年,他的父母闯南洋,之后回到温家的围龙屋——仁厚祠。他就在这间屋子里出生、长大。建造了围龙屋的是温家12世祖太婆,神位目前供在仁厚祠里。
    温新中的生活比较单调——干活、吃饭、上床睡觉。
    但在400多年前,他的先祖们从地里回来,匆匆吃几口饭后,还得拿起挖锄、夯板,去盖大屋子。
   “监工”是温家12世祖温世溪的夫人颜氏。温家初到梅州时,傍山依树结庐。数载后,人丁兴旺,聚了些钱财,他们开始计划着盖一座能传千秋万代的大房子。

石灰、黄泥、沙石、糯米加固墙面
建房原则遵循实用第一
    那么,房子应盖成什么样的呢?先祖们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讨论,温家的族谱对此有记载。
    “实用第一。先保证安居,得有去米皮的舂房、磨房,有养鸡、圈猪、拴牛的耳房,另外,柴房、谷房仓、水井也一样不能少。”
    “整套房子里得有龙厅、花胎、上堂、中堂、下堂、天街(天井)、南北厅、花厅、门廊、后廊、伸手廊、正堂间、横屋间、围龙间、浴室、厨房。祖宗堂要盖三个厅:上、中、下。中厅要容160至200名族人就餐,摆20至25张八仙桌,可以在这里办红白事。上堂供祖宗牌位。”
    为了盖得结实,他们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特别严格:地基为石砌,受风雨面的墙得到了特别加固——在石砌墙以上是三合土夯土墙,除用石灰、黄泥和沙石搅拌,还放入适量的糯米、红糖掺在一起。
    为了节省材料,墙体不厚,一般仅0.2米。夯土墙并非一次夯到顶,而是干一层再夯一层。这种墙体非常坚固,其耐久程度不亚于水泥。温家第28世的温带玉告诉记者:“要在墙上钉个钉子都不是容易的事,普通钉子根本钉不上去。”
    对不受风雨的墙,则用泥砖砌筑。其他结构为木桁条,木阁板,瓦屋面,木门窗,三合土地面,黏土、石灰砂浆批挡。材料都是就地取的。
    整个工程进行了5年。
    温家围龙屋的建成,让周围的谢、邓、房、陈等各姓坐不住了。他们也跟着盖围龙屋,但毕竟人丁不足,财力不够,堂、围、横、厅就少建了几间,但气势也是不凡。
    客家人兴建围龙屋之风盛行多年不衰。奇怪的是,围龙屋仅在粤东可见。从各个族谱的资料来看,现在看到的围龙屋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4-8-25 00:24:38

神秘围龙屋

自然山水是仁厚祠不可或缺部分
依天字岌建成完美建筑
    温家人说,他们先祖的最大功绩,就是为子孙选了一个好的风水屋场。
    仁厚祠94岁的李氏说,风水屋场选好了,一代人做不完,后代人可以接着做。单做横屋还不行,必须做围屋。因为从结构上来说,配上围才好看。温家大围屋因厅堂很大,两边横屋多,如果祖堂后边没什么建筑,则整个屋场显得太白(太空),故必须建围屋。
    这算不算围龙屋的设计思想?
    古人将家族的兴旺发达寄于神明的保佑。民间认为,理想风水的空间模式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李氏说,仁厚祠是依天字岌而建的,而天字岌是聚落所依,龙脉所在,人运所系,对宗族的兴衰成败影响尤其深远。仁厚祠的龙脉在屋后的天字岌。山势雄伟,有如龟背,且来势辽远,有“玄武”之气。祠之前方开阔秀丽,有“朱雀”之象。
    但为什么建成半圆形,而不在屋后建一横列民房代替围屋?“这与整个屋场院的结构风水配置有关。”李氏说,12世祖相信这里风水好,住进此屋后,人财两旺。她同时说,在整座大围龙屋里,风水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据介绍,梅州山区深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每到台风季节,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流从南向北劲吹,有些屋瓦面都会被掀掉;而到冬天,北风劲吹。这种环境对老人、小孩、孕妇来说很不利,很容易感染风寒。而通过在屋后兴建围龙,可有效地减缓台风、寒流的风速。
    梅州建筑设计院对仁厚祠大围屋进行考察后认为,不论是结构上还是质量上,不论是采光还是通风,它都合乎科学。宅外大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成为仁厚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之三

特派记者杨万东文/图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