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9|回复: 2

[原创] 营前“聊斋”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9 15: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秋 于 2017-5-24 17:17 编辑

营前“聊斋”故事
(黄义苏)
      明清时期,南方沿海地区内有匪患,外有倭寇,上有台风,下有水灾,真可谓十室九空,万户萧疏。为了生存,一群群来自广东福建的客家人风餐露宿、筚路蓝缕,一路向北向西寻找他们心目中的“桃花源”。当看到营前地区山环水绕、环境优美,便在此地安顿下来,开始了他们的生息繁衍。很快他们便发现,营前并非他们理想中的“香格里拉”,客家人既要面对狭窄贫瘠的土地,复杂多变的气候,又要面对官府的盘剥和“土著”人的刁难、欺凌,生活的重担逼使他们要发挥极限的潜能和匪夷所思的智慧,来迎接不可回避的挑战,因此营前便有了这样一批奇人奇事奇闻。这些留传下来的传奇,可能真有其人,也可能是人们心中的譩想,记录在此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一、“闹黄鳅”
客家话“闹黄鳅”、“闹鱼子”的“闹”是把各种土鱼药投入水中,使水中的鱼轻微中毒而失去知觉的意思,土鱼药包括鱼藤、榉烟等中草药,也包括石灰、茶枯等。
营前山区盛产茶油,木籽榨油后,剩下很多茶枯饼,茶枯饼碱性重,除了用它洗头洗衣服外,还可以用它来“闹黄鳅”。 “闹黄鳅”前,把茶枯饼放在火上烧一烧,捶成粉,装进水桶,再倒入一锅开水进去,将茶枯饼泡熟泡透。
选一块面积大、肥泥深,长时间浸泡过的水田,堵住上、下田缺水,先沿田边每隔一段距离用水田中的烂泥筑起一个个高出水面一、二寸的泥窝,再把茶枯水均匀泼入水中,直到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切记有泥窝处千万不能泼上茶枯水)。
待过一两个时辰后,水中的泥鳅为了躲避碱性的茶枯水,全部钻进田边的泥窝里头,同时在泥面上留下一个个的透气孔。人们只需扒开泥窝,捧起泥鳅往水桶里放,每个泥窝都会有不少的收获。

二、钓“绝潭鱼子”的人
古时营前的河水清清,河水较深的地方称之为“潭”,潭里有许多鱼,怎么才能把潭里的鱼弄上来呢?除了“闹”,还有网、钓等方法,至于电鱼、炸鱼都是后来才出现的。
传说中有掌握了钓“绝潭鱼子”的人,他们钓鱼的方式极为独特:找一个僻静而又多鱼的水潭,念上一番咒语,丢下鱼钩和鱼饵,第一条鱼很快就被钓了上来,这条鱼被钓鱼人做上记号后重新放回水中。接下来发生的事令人不可思议——水潭中的鱼像被冥冥之中的手掌握着,排着队儿一条条上钩,最后被钓上来的又是那条被做了记号的鱼,钓鱼人仍然要把那条鱼放回水中,这个水潭里就只剩下这一条鱼了,所有的鱼都被钓绝了。
人们只在口头上有这个传说,从来就没有谁见过现实中的人,只因为“钓绝潭鱼子”的做法过于极端,同时也怕被别人学了去,所以“钓绝潭鱼子”的人一定要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条是不到穷得揭不开锅绝不使用这个办法,第二条是实在要用这个办法必定要选个私密僻静处,防止他人偷窥,第三条是第二年春天要把一批鱼苗投放到原来钓鱼的水潭中,再念上一番咒语,以取得“河神”和鱼儿的谅解。
三,“隔江打”
相传以前有学“隔江打”的人,功夫练到十分者,并不需要直接与人对阵,只需随手采上一片树叶,念上符咒抛在地下,待仇人从树叶上跨过时,树叶上带的意念和气场即能致人以死地,受伤的人并不当场发作,但不出一月,必暴病身亡,即使请高明医生诊断,也查找不出原因,更谈不上对症下药了。更相传学“隔江打”还要做许多下作之事,如:经常故意把米谷倒到粪坑里,在封建社会里粮食十分紧缺,这种行为视为天打雷轰的大逆不道行为;功能在身后不能不用,每月至少要无故伤害一人或一生灵,所以虽然“隔江打”很好使,但良家子弟都不愿学,最后失传了。
四,“黄牛松轭”
古时营前地区地狭人稠,生存环境恶劣,且天高皇帝远,地域之间、族群之间经常发生械斗。家族中为了保护族中利益,除了鼓励青壮年闲时演练武艺外,还会请外地武师传授技艺,外地武师来到后,万一当地发生械斗,也应当仁不让充任首先出场的“打手”。
且说一位外地师傅来营前传授技艺不久,即发生了一场械斗,与外地师傅对阵的是一位营前师傅,外地师傅用的是一枝钩镰,营前师傅用的是一枝尖枪,两人功夫果然十分了得,几十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最后,外地师傅的钩镰搭在了营前师傅的后颈上,营前师傅的尖枪顶在了外地师傅的喉咙上。此时两人谁也不敢再动,一动就都有了性命之忧。也不知僵持了多久,正没得主意,旁边一位看客点了一句“用黄牛松轭啊!”营前师傅立即明白了,把头猛地一低,手中尖枪顺势送了出去,外地师傅的钩镰把营前师傅的后脑头发削去了一大片,而营前师傅的尖枪却刺穿了外地师傅的喉咙。营前师傅赢了。
五、营前圩上的“裸奔”
古时营前邻近的山上盛产杉木,杉木伐下后在河边扎成木排,通过营前河漂浮外运,专门做这行手艺的人称为“放排佬”,放排的人长年在水上谋生活,衣服难免溅湿,加上那时人们生活艰难,布匹衣物都是紧缺物质,有些“放排佬”在河上劳作时,干脆就不穿衣服,于是就流行一句顺口溜:“河下卵,无人管”。但也有约定俗成之处:放木排过营前圩时因这里人群密集,男女众多,为防风化,必须穿上衣服,要不能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日放排佬甲和放排佬乙在圩上喝酒,酒至半酣,甲对乙说:“你敢不穿衣服从圩上跑过去,又不受责罚,今天的酒钱我出了!”乙是个鬼点子多的人,仗着酒胆应战。只见他扛着一根竹篙,赤身裸体,一路飞奔一路大叫:“让一让,木排散掉了!”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放排佬乙已从圩上跑过去了。事后,也没有受到处罚:木排散了是个紧急事故,不穿衣服追着去处理是正常的,至于从营前圩上“裸奔”了一回,是事出有因,不能追究。放排佬甲只好付了酒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5: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秋 于 2014-6-19 15:43 编辑

                      六、偷锅头的故事
    旧时营前农家都是柴火灶,灶上使用的是直径二尺六的大铁锅,一口铁锅算是家中的“贵重物品”,买口锅算是较大的一笔开支。有户人家的铁锅烧破了,又没有钱买,主人男甲十分苦恼。一日,男甲人从圩上回家,看见男乙买了一口铁锅,为便于携带,在锅上搭一根木棍,两头捆紧,再把铁锅翻过来顶在头上赶路,因为人头在锅内,视野十分有限。男甲见状心中忽生一计,紧跟在男乙后面,走了几里山路后在一个拐弯处,男乙把锅放在地上,转过身去在路边撒尿。男甲偷偷过去,把锅顶在头上,也装做在路边撒尿。男乙尿完转过身来,发现锅不见了,急得大叫。男甲反而一本正经地“教训”男乙说:“这个地方经常有小偷趁别人撒尿时偷锅,你怎么能把锅放下来撒尿呢?要象我这样,始终把锅顶在头上撒尿才行啊!”男乙急问:“偷锅的哪去了?”男甲方:“逃前面去了,还不快追!”男乙信以为真,追了几里路,一无所获,回过头来再找男甲,男甲早已不见踪影。
                        七、天子山上的倒生竹
    堪舆学说认为:父母去世以后要请风水先生择个“吉地”安葬,吉地选得好,既可使去世的父母安心,又保佑后世吉祥安康,丁财兴旺。吉地最上乘者称为“生龙口”,但此种地方极为稀少,可遇而不可求。
却说有一人家家境尚可,父母去世后不惜血本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寻找“生龙口”,几年过去终于打听到五指峰对面有一座山叫“天子山”,连忙赶了过去实地踏勘,忙了一天终于选中了一个地方,风水先生信誓旦旦,说这就是最为金贵的“生龙口”,无奈天色已晚,无法继续施工,为稳妥起见,风水先生折了一根竹子,倒过来插在选中之地作为记号,以便第二天过来寻找。
第二天一大早,主家和风水先生带了一批工匠返回山上准备施工,寻找昨天倒插在地上的竹子时才发现,这座山上所有的竹子都是倒着生的,“生龙口”自然就再也找不到了。无奈之下的风水先生来了一首顺口溜:“五指峰边天子山,天子山上龙气生。昨日看中生龙口,今日无缘竹倒生。”一直流传至今。
                    八、舅妈的“上花”颂词
    旧时结婚日的前一天男方家叫“暖轿夜”,这晚有一重要的仪式是做舅舅的要为新郎的礼帽“上花”(客家话念shǎng,戴的意思)、身上披红,类似于现在的成人礼。上花和披红前都要说上几句赞叹语,以示祝贺。赞叹语要喜庆吉祥,还要顺畅押韵,最好还能诙谐有趣。
    有一户人家男孩娶亲,偏偏舅舅出门在外,只好由舅妈带着礼品到外甥家作贺,上花披红仪式当然得由舅妈唱主角。那当舅妈的虽然文化不高,口才却十分了得,心理素质也好,只见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先为外甥上花,口中念念有词:“舅爷不在家,舅妈来上花。”第一句便说明了缘由。接着第二句:“娶得妇娘转,添丁又发家。”虽是大白话,却是吉庆词,赢得众人叫一声好。做舅妈的又取过一匹红往外甥身上披,口中连连说个不停:“手捧红绸九尺长,祝贺外甥当新郎;明年定得麒麟子,中得状元登朝堂!”众人连声叫好,把上花披红仪式推到了喜庆的高潮。
                       九、巧嘴婆赞“红樑”
    客家人建土木结构住房,门口正上方有一弯弯的木樑起装饰作用,因为漆成红色往往简称为“红樑”。红樑安装之前要举行一个仪式,由尊贵的客人说上一些喜庆话,以示吉兆。
    有一户人家建房,红樑已准备妥当,就等举行上樑仪式。隔壁邻居老婆婆有急事路过没看到放在地上的红樑,一脚便跨了过去,旧社会妇女地位低,建房主人见状十分不悦,连声斥责,认为此事触了“霉头”,不想那老婆婆脑筋急转弯特别快,知道解决此事的唯一办法就是说一些即景的“赞叹语”,既祝贺了主人又解脱了自己。只听老婆婆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跨红樑怕什么?做官做府的,都从这里出,你的子孙还不是这里出?”老婆婆是双关语,本意是指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妇女生的---“都从这里出”;寓意是指建房人风水好,将来要出做大官---“子孙也是这里出”。主人一听大喜,连忙包红包酬谢。
                          十、山野人外婆
    古时营前四周高山环抱,山上古木森森,经常有猛兽出没,据说还有“山野人”。山野人模拟能力强,但还未进化,以野味野果为食,偶尔也吃人。
    有户人家女主人外出做客,当晚不能回家,只得交代两个女儿:“晚上我叫外婆来带你们睡觉,不是外婆不要开门。”那山野人看女主人走了,傍晚时分来敲门,大女儿听到敲门声问:“谁呀?”山野人答:“开门开门,外婆来了。”大女儿隔着门缝看见山野人一身黑毛,说:“不是外婆,外婆的围裙是绿的。”山野人随手扯了一片芭蕉叶围在身上又叫:“开门开门,外婆来了。”大女儿又说:“外婆脸上有颗痣,你不是外婆。”山野人把一只田螺肉粘到脸上,又叫开门,大女儿没有看出破绽,把门开开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山野人睡中间,小女儿睡里侧,大女儿睡外侧。半夜时分,山野人偷偷把小女儿吃掉了,嘴里咬得咯咯响,大女儿被吵醒了,问:“外婆,你吃什么?”山野人说:“吃炒黄豆。”大女儿说:“我也要吃。”山野人说:“吃完了,睡觉吧。”大女儿睡不着,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但怎么才能逃出去呢?大女儿想起有人说过:山野人最喜欢抓人的两只手臂,抓住后仰天大笑,顿时有了主意。大女儿把两根竹筒套在手臂上继续睡觉。天亮了,山野人果然来抓大女儿,它抓住了两只竹筒后笑个不停,大女儿趁机把手从竹筒里退出,逃到屋外,把门反锁逃跑了。
    人的智慧毕竟不是动物可以学得来的。到了现在,原始森林砍伐殆尽,自然环境急剧改变,营前地区的虎豹象熊等珍稀动物早就绝了种,“山野人”更不见了踪影。据说湖北神农架地区国家每年还得拨专款花大力气去寻找“野人”的踪迹,希望能找到一只活体,以保存这一宝贵的基因库,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一点线索,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2014年6月14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2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民间乡土故事。

山野人,有些地方讲 人熊;熊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