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爱客

梅州市有可能成省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6 2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唱:“我说梅州天生爱做梦,不知道天高地厚,国家的心事,你该知道,其实最不易懂……”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5-27 17: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5-30 15: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有些事情是说不准的!如果我们梅州人在中央有一定势力的话,你们说有没有可能!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5-31 18: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造谣,那有可能,居心不良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2 1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千龙网报道,这是一条假新闻

http://medianet.qianlong.com/7692/2004/05/28/33@2078464.htm[/url]
各位,点击上面的连接可查看那条报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2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日做梦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21: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报告

文章作者:[巡海夜叉]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政治的重要体现。行政区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行政区划从古至今已经历过无数次的变革。总体来说,现在的行政区划基本是比较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但其中也存在不少不尽合理、不够成熟与完善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与调整。

行政区划作为一个政治概念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划分标准应是人口及与之紧密联系的文化、经济等人文、社会因素。这是行政区划标准的最重要因素。而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地域划分,则只是表现划分的方式,根本还在于地域内的“人”。因此,行政区划应以“人”为核心。纵观中国行政区划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行政区划在一定范围内略倾向于地域划分,而忽视了人文因素。某些行政区似乎更多地表现为地区的集中与组合,却对其深层状况有欠考虑。我国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省就有9个,7000万以上的有5个,8000万以上的有3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管辖相当于一个德国、英国或法国的人口,这是否合理?机构的庞大繁琐,权利的专一集中,造成极大的管理难度与弊病。维系了数十年、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现行区划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行政区划改革势在必行!

应该如何改革?请看一组数据:

表一世界14个国家行政区划情况

国家一级区划数面积(km 2)平均区划面积(km2)人口(万)平均区划人口(万)美国50937。26万18。75万27100。0542。00日本4737。78万0。80万12660。0269。40德国1635。70万2。23万8205。751。29法国9555。16万0。58万5870。061。79英国424。30万6。08万5900。01475。00意大利2030。13万1。51万5746。0287。30中国34960。00万28。24万130000。03823。53巴西27854。74万31。66万16179。0599。22澳大利亚8768。23万96。03万1830。0228。75加拿大12997。06万83。09万2980。0248。33俄罗斯701707。50万24。39万14600。0208。57印度28297。47万10。62万93800。03350。00印度尼西亚26190。00万7。31万20500。0788。46尼日利亚1292。38万7。70万12000。01000。00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单位区划平均人口无疑是最多的,而平均面积却不在几个最大国家之列,行政区划的人口集中性很大。而如果仅考虑6个一级区划城市(京沪津渝港澳)之外的28个省,则我国单位区划平均人口更达到4492。36万!天文数字表明,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广的大国,情况复杂,区划改革牵涉利益重大,因此,必须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那么,第一步始于何处?再来看一组数据:

表二我国28个省人口、面积位次

省份人口位次面积位次位较差河南11716

山东21917

四川352

江苏42420

广东51510

河北6126

湖南7103

安徽82214

湖北9145

广西109-1

浙江112514

江西12186

辽宁13218

云南148-6

黑龙江156-9

贵州16160

陕西1711-6

福建18235

山西19201

吉林2013-7

甘肃217-14

内蒙古223-19

台湾23274

新疆241-23

海南25283

宁夏26260

青海274-23

西藏282-26

以每省面积位次减人口位次作为一个参数,称之为位较差(简称位差)。由于以具体数据分析比较甚为复杂且不够直观,故在此仅以相对的位差来进行分析。显然,位差绝对值越小,说明一省土地资源与人口配置相对越合理,位差越大则越不合理。取各省位差绝对值之平均值得9。57,及各省位差偏离理想值0的平均偏差为9。57。由于位差>0说明人地矛盾紧张,位差<0说明地广人稀,人地矛盾较平和。那么,对位差为正值的16个省进行位差排序,最终得出位差大于平均值9。57的省有6个,即江苏(20)、山东(17)、河南(16)、安徽(14)、浙江(14)和广东(10)。这6省地少人稠,资源配置紧张,且一直变动较频繁、争议较大,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第一步,正是起于这6个省。

前面说过,行政区划最主要的根据和标准就是人口、文化和经济等因素。以6省为例,这6省人口除浙江外都在6000万以上,具备良好再划分基础。在文化上,可从方言、风俗、历史传统等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这6省的方言涉及北方官话大区的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吴语大区,粤语大区,闽语大区中的闽南区、雷州区等,客家话大区,徽语大区等10余个方言区,方言复杂多样。方言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多样性,而历史上这6省也长期实行与目前迥异的区划。文化再分划条件同样具备。而在经济上,全国GDP前四位的省均在此列,经济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接受与适应区域再规划的改革。改革这一地区形势紧迫,意义重大。综上所述,行政区划改革在这一地区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结合专家与相关资料文献意见,指定中国行政区划第一步调整改革方案如下:

(1)山东省南部的枣庄、济宁、菏泽及临沂南部地区,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宿迁、连云港,安徽省东北部的淮北、宿州,河南省东北部的永城、夏邑、虞城、兰考四县,以上地区合为一省,省会徐州,可命名为淮海省或徐淮省。新淮海省的成立将大大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并将激活连云港作为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龙头作用,极大带动黄淮海地区的发展。(另有一种划分建议为: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宿州蚌埠淮北亳州阜阳商丘枣庄日照临沂等地级市和凤阳明光滨海微山等县)。

(2)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潍坊东部小部地区(即基本以胶莱河为界、东经119°40′以东地区)划为一省,省会青岛,名为胶东省或滨海省。新胶东省的成立将使整个胶东半岛由此进入一个空前发展、全面开放的全新阶段,成为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和全方位立体交通运输中心,并发展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极。

(3)山东省其余地区,河北省的衡水和南皮、盐水、馆陶、邱县、威县、临西、清河、故城、景县、吴桥、东光、孟村等12县,河南省的长垣、台前、范县三县,以上地区划为一省,省会济南,组成新的山东省。新的山东省的成立将使以济南为中心的华北东南部地区成为工农业综合大省,并可更大程度发挥本省交通枢纽、农业与重工业基地的重要功能。

(4)广东省北部的梅州、潮汕地区及河源以北地区,江西赣州以南地区,福建西南部龙岩等地,湖南资兴、桂阳以东地区,以上地区可根据情况组成以客家、潮汕方言区为中心的潮汕省,省会汕头。作为中国最大侨乡,新潮汕省的成立必将极大促进本地区并带动整个华南、东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吸引大量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带之一。

(5)辽宁省的大连,营口南部盖州等地,丹东的东港等地,以上地区组成第五个直辖市--大连市。新的大连市的成立将极大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与外向经济的发展,成为引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优化的经济龙头。

(6)河南省的信阳地区划归湖北省,从而扩大并融合作为长江中游重要经济带的大武汉经济圈的经济、文化的协调与统一,同时减轻河南省的人口压力。

(7)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海拉尔、扎兰屯一线以东地区划归黑龙江省。新区划可平衡资源比例调整地区分布,从而改善因地域而造成的管理障碍。

(8)宁夏自治区,从其地域、人口、经济等因素考虑,单独分划设省本意义不大。但因其民族特殊问题,故将内蒙古的乌海,甘肃省的张家川以东地区并入本区,从而达到资源、人口的更合理配置。

以上调整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以华东地区为重点,少量兼顾中西部地区,基本争取做到与经济区划一致。经过调整,中国的省份达到31个,直辖市增至5个。总体上说变动较小,影响范围适中,全国版图无较大变化。新成立的区划均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新省市的成立将摆脱原有旧区划对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束缚,极大发挥上述地区的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从而将直接带动上述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核心竞争力最强的龙头地区之一。

现行中国区划制度,自建国初制定至今五十余年无很大变化。而当年的区划决策是在战略性和简明性的原则下作出的,对于今天高速发展、形势复杂的中国社会来说,已不适应时代发展。传统区划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旧体制的区划在某些方面已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行政区划的基础应是经济区划与文化区划。正如山东之称齐鲁,四川之称巴蜀,其实反映了省内的多方面综合差异,这也是区划调整时不能不考虑的。事实证明,行政区划的细微化,亦即部分地区行政地位的提升,将可大大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地位,成为其发展的巨大动力。海南省与重庆市就是成功的典型先例。同时新区划可以成为行政机构改革试点,为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发挥重大作用。

因国力与国情所限,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之路必将艰难曲折,任重道远。它必将带来中国人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大变革,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无止境,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是一条充满荆棘但拥有无限曙光的希望之路!

注:因资料所限,本报告未涉及的地区及所述内容不妥处,望读者补充与指正。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2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2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键入“戴均良+行政区域改革”即可搜索到646项结果。内容从媒体的失
实报道到戴均良的辟谣,其中有媒体关于行政区域改革的报导,称“中国的行政
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8 2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的“多语”:假作真时真亦假


--------------------------------------------------------------------------------

邱丽丽(2004-06-07)
5月10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针对日前有关媒体引用他的话称“中国将设50个省级行政区”的报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辟谣,指出日前部分媒体和网络关于“中国将设50个省级行政区”的报道属“严重失实”,是媒体“断章取义”。并指出,“希望有关媒体尊重事实,不要随意炒作”。[1] 而在此之前,这条消息已经通过部分媒体和网络流传甚广,截止6月5日,在GOOGLE上键入“戴均良+行政区域改革”即可搜索到646项结果。内容从媒体的失实报道到戴均良的辟谣,其中有媒体关于行政区域改革的报导,称“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2] 也有各政治学者的访谈录,谈中国行政区域改革的利与弊,实施的困难性等问题;还有各BBS上网民对此展开的大讨论,其中“欢欣鼓舞”者有之,“忧国忧民”者有之,指出“省份的重新划分,不单单是行政区域的划分,而且是对文化的割裂”,甚至还有的已经在怀旧了。[3] 更让人不得不相信的是新的区域图以及具体的划分方案都已经贴在各网站上。[4] 这一切告诉民众的是中国行政区域改革势在必行,即将启动。而直到5月10日戴均良出来辟谣,广大民众才知道,他们又一次被新闻媒体扎扎实实的“愚”了一回。

然而,这在新闻界却是“有章可循”,“有史可鉴”的。《新闻记者》2003年第一期刊登的“2002年十大假新闻”中即有2002年3月22日, 《金陵晚报》发表报道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拟改名。也是从领导“遇难同胞纪念馆占地太小,建议在保留现馆、现名的前提下,征地100亩建一个公园,名称可考虑叫‘世界和平中心公园’”的讲话中所拟出的报道。

关于行政区域改革报道的这次假新闻,与国际“知名”的《纽约时报》布莱尔丑闻以及其他的造假新闻不同,它不能让人很直接很明显的感觉到其中的造假性,因为其报道连消息来源都是权威的,“近日戴均良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指出”,但是就是这种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的新闻,使新闻的真假更难辩,更严重的混淆了受众的视听与辨别力,同时根据议程设置理论与沉默的螺旋理论,越来越多的公众相信并开始重视这一事件,或欣喜,或“诚惶诚恐”。

行政区域改革是可能的,但是改革的可能性不等于改革的现实性,更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恶意炒作。媒体的这种炒作,有三大弊端:

一、 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核心属性,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深入业界人士的最重要的新闻理念。新闻真实不仅包括事实真实,还要求本质真实。本质真实指新闻要全面反映情况,要对事物的内部矛盾、性质做科学的揭示,涉及到新闻的深层因果关系、意义价值等本质内容。这次新闻界的失职却把另一种新闻真实提到了警醒高度:即新闻的单个真实与整体真实,也指新闻的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关于新闻的整体真实,童兵教授在其《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是这样定义的:“不仅新闻传播的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报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完全一致。”另有学者认为,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其连续报道要反映整个现实真实。

作者认为,这次的假新闻事件是升级了的假新闻,因为我们不能从现有的理论中、假新闻的原型中找到完全的根据。这就唤醒了我们作为新闻学子对于新闻整体真实的另一种的理解:即部分真实与整体真实。对于新闻所要报道的事实,要有全局的眼光,要从整体上理解,而不能从中选择一个脱离原来的语境会产生歧义的部分事实,当作真实的新闻事实,加以放大并堂而皇之的进入传播渠道,戴着“权威”信息的假面具来迷惑受众,误导受众。

记者写新闻时,出于业务的需要,可以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舍,但是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照想象去塑造事物的面目。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就指出:“真实和纯洁是报纸的本质”,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二、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治、司法、社会和个人信息知情权。” [5] 虽然我国对知情权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按照童兵教授所指出的:“在民主社会,公民有权依法闻知政府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一切有利其正当活动的信息。公民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新闻传播者的公开报道才得以实现…….凡政府、公务员及有关人士有意扣押公共新闻,或有意传播虚假信息,便被认为侵犯了这项权利。”这次新闻界关于“中国将设50个省级行政区”的报道,传播虚假的信息,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指出“从根本上说,媒体权利就是为保证社会的知情权,而媒体出于自身的利益,用吸引新闻眼球的手法达到推销自己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媒体在利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谋求私利。”

三、 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如同品牌反映企业的文化,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折射出媒体的存在价值。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而目前新闻界的现实却反映了媒体公信力缺失的严重问题。

据调查发现,在上海市民对“你认为新闻媒体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面貌”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认为“完全反映”的只占2.6%,“大部分反映”的占47.8%,两者相加占调查对象的50.4%。而认为反映了“一半左右”的占35.4%,反映了“小部分”的占13.3%,“完全不反映”的占0.6%。这就是说,只有2.6%的人相信传媒完全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有接近97.4%的人对传媒或多或少抱有怀疑态度。中国传媒的真实性和公信力问题由此可见一斑。[6]

去年5、6月间,《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布莱尔的一系列假报道也引起了全美以及世界报业的震动。“由于布莱尔造假丑闻,《纽约时报》声誉权威已遭受重创”。(《广州日报》2003年6月1日)《纽约时报》执行总编与常务总编双双宣布引咎辞职以期挽回影响。

我国没有明确的制度法规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对造假者的惩罚没有法律的依据,惩罚的力度也不够。法律的缺位,造成了新闻界及社会一定程度的混乱。如非典时期,大家都把信息的不公开归咎为媒体的失语,不可否认媒体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象非典这种传染病,新闻媒体只有得到卫生部门的授权,才可以公开报道。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以及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健全性。可喜的是,非典之后,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国家部委推广到地方区级政府部门。各地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如北京、上海、河南、广州、南京等。前不久,即6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将建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的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有几千人在接受新闻发言人培训,他们至少都是副厅级以上的干部。 此后,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大医院等都将设置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日趋完善保证了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也促进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它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一种对话的机制,媒体除了听政府“说”以外,还有“问”的权利。因而媒体应站在公众的立场向政府提问,将公众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这是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7] 媒体从业人员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多“问”政府,“问”新闻源头,那么“中国两年内将完成设立50个省的改革”之类的丑闻将不会再次重演。新闻媒体也就会更好的实现其桥梁枢纽的作用,起到有效沟通政府与公众的作用,发挥其“公共领域”平台的作用,真正成为社会的公器,环境的守望者。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11 16: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爱客 at 2004-4-26 17:07
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4月初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

老新闻了,已经澄清那只是戴司长的个人看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6-25 2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考虑一下,别太猛下诀论

在人文,经济,治安,交通等等做一下比较,就知道可能性的有无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22: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s23412 at 2004/09/20 23:15
唱:“我说梅州天生爱做梦,不知道天高地厚,国家的心事,你该知道,其实最不易懂……”

造谣,那有可能,it's impossible!!!!!!!!!!!!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9-30 01: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宁一向被梅州压得抬不起头来。如果梅州要成为省府,兴宁最好不在“梅州省”。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发表于 2004-9-30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woodgold at 2004-4-28 17:07
人家温州不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实现飞跃,为什么梅州老要人家扶哩。

胡说,你以为温州会好过我们梅州吗?真是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1 11: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