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公”
村里的精壮小伙,合举百根竹竿,齐刷刷,顶住欲强行冲关的“石佛公”轿子。一冲一拦,场面格外欢腾。
原来,被打的“菩萨”,是一块被村民供奉在神龛中的“石头”,裹着红布,被敬称为“石佛公”。
当天鞭炮声阵阵,村里的其他神像走大道进村,唯有这“石佛公”,被四个素食三天的勇士悄悄扛着,走小路绕弯道,想越河进村。
不过,在河岸对面,一众精壮小伙已经持竿等候多时。轿子刚离水上岸,百来根竹竿便齐刷刷顶了上来。霎时间,呐喊声四起。
轿子要朝前冲,扛竹竿的小伙则拼命顶住,拦着不让其挪步。有人叫着喊着,有人摔进了水里,有人扯破了衣裳,但是闹得越凶,气氛越欢乐。
打打停停,“一冲一拦”的对抗经数小时、几十个回合,“石佛公”这才进了村,接受村民的祭拜。
传说:神石送水,供奉祈丰 “打菩萨”的民俗,在渔溪村已经世代相传数百年。“打”石佛公,其实是“拦”。这习俗,得从一块石头的传说讲起。村子里,关于这块石头的传说也不一,不过都跟水有关。 一个说法是,据传很久以前当地久旱无雨,一位老人发现田间小水沟里有块大石头四周水源不断。老人嫌石头阻水搬开,谁料水立刻消失。老人方知此石有灵气。消息传开,小河两岸人家纷纷用重礼请“石佛公”。请的人家一多必起纠纷,有抢的也就有阻拦的,以至大打出手。 村中长者出面协调方平息混乱,而一抢一拦,也就演变为今天的“打石佛公”习俗,表达人们对“石佛公”的热情邀请和诚挚挽留之意,争抢得越激烈,来年收成越好。 而另一说法是,这块石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当时的渔溪村山高林密,但连年水患,粮食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有天晚上,一位叫邹老汉的田主被托梦告知,在一个叫“下湾”的地方,有一块“田缺石”,只要村民把它找出来并在渔溪河边建座庙,石头就会自动升降调节水位,确保无旱涝之患。 邹老汉把梦讲与村民,于是全村人倾巢出动,到第二天天亮时,终于在一处田边发现这块后被称为“石佛”的“田缺石”。村民们依法建庙取名“镇溪庵”。说来也神奇,自此渔溪村很少发生旱涝灾害,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网络来源:http://fj.sina.com.cn/news/city/ ... -19/0921838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