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桃花盛开的成都龙泉隆重召开。这是21世纪首届国际 客家学术盛会,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国际客家学会(香港)共同主办的。来自全国11个省 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美、韩等国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会议主题“四川与 客家世界”,分七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现将各问题,尤其是有关四川客家的论 点作一综述。
一、客家研究概述
(一)四川客家研究回顾。与会学者认为,四川客家的开创性研究可以追溯到钟禄元先生,他 率先于1943年写成《东山客家风俗》。到80年代,他先后发表了《成都东山客家人》(1986) 和《漫谈客家山歌》(1987),成为四川客家研究的先驱。随后崔荣昌的《四川方言与巴蜀文 化》中辟专章论述四川客家方言。刘正刚的专著《闽粤客家人在四川》较全面地探讨闽粤客 家移民在四川的规模、分布、经济活动和社会组织等;孙晓芬的《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开创了四川省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客家学的先河。1999年8月,四川省社科院所属四川客家 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客家研究走上新的发展阶段。短短的两年内,四川客家研究中 心作了大量意义深远的工作。由该中心主办的《四川客家研究通讯》刊登了四川客家研究 的 最新成果,以及海内外有关客家研究的讯息。中心积极参与同国内外客家学术界的交往联系 ,先后召开了“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和“东山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中心与香港中 文大学历史系合作,组织开展了“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状”研究计划的田野考察活动,并 出版了《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丛书》,为客家学界提供了解、认识和研究四川客家文化的基本 资料,其中初步成果《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四川客家民俗文化》和《四川客家历史与 现状调查》已经问世。中心组织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四川客家风采》画册,从整体上生动形 象地宣传四川客家形象,加强了四川客家与海内外客家的联系。这一切推进了四川客家学术 研究,扩大了四川客家影响。正是这些努力和影响,才引出了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四 川成都的隆重召开。
(二)四川客家研究展望。四川是客家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然而,长期以来四川的客 家人和 客家文化一直鲜为外界所知,以至成为客家世界中一个被遗弃的角落。近两年来,四川客家 学术研究蓬勃兴起,引来了国内外客家学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对四川在客家研究中的价 值 和潜在优势作了充分肯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四川为数250万客家人和他们所保存的客家文 化本身就是滋养客家研究种子的嘉壤,也是四川客家研究最宝贵的资源,四川在客家移民中 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史实角色,如能善加研究,可以为客家学提供有价值的实证资料;四川 是客家学研究的一个“聚宝盆”、“天然富矿”。在客家学研究中,四川应列为一个重点。 四川在客家研究中的价值,一方面,是由四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特别是清初移民中的地位 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与四川客家文化的特色,以及四川客家人在近现代中的作为分不开 的。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国内罕见的跨省际的移民浪潮。其影响所在,不仅深入到近 代乃至今天四川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与当时移民输出地的十余个省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更与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的客家文化既是连接客家民 系的纽带,又是客家民系发展扩散后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于孕育期的闽粤赣客家文化,处 在扩散阶段的四川客家文化,具有更加成熟完美稳定的形态。所以学者们认为,研究客家文 化,不能忽视四川在客家移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能忽略四川客家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二、客家移民与四川。与会学者认为,古代四川是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明末清初的兵燹 之灾,使其严重破坏。四川人口损失严重,引发了清前期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运动。这 次大移民运动,不仅使四川战乱创伤得以迅速治愈,人口增加,荒地日辟,农业经济得到恢 复 和发展,而且移民还带来了耕作技术,生产经验,生活习惯,语言风俗。不同省籍的人在巴 山蜀水间交流融合,辛勤劳作,共同推进了四川新一轮的大开发,缔造了新历史时期的巴蜀 文明。各种地域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交叠、沉淀和重新排列组合,客家文化在这里呈现 出一种奇异的特色。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色彩斑烂,交相辉映。
三、客家社会组织与族群关系。与会学者认为,为了纪念客家移民入川和后人集会,需有流 芳百世的场所。早在清朝,很多客家移民的地区和乡镇,都修建了同乡会馆,作为当地各省 客家移民聚会的场所,是以客家移民原籍地同乡为纽带的民间互助组织。会馆的功能大致分 为两类:神道功能与互助功能。神道功能是指同乡们在所谓的“乡土”前祈福,在神前娱乐 和社交,以求得共同团结的精神和力量。各会馆均与神庙合一,是共同特征。互助功能又可 分为商业(生产)互助和生活互助。商业(生产)互助主要是调解纠纷,维护同乡人的经济利益 。生活互助大致包括丧葬、祭祀、医药、娱乐、社交、教育及养老、育幼、恤贫、社会公益 等项内容。四川各地的同乡组织所依存的神道、互助功能,在创设初期大多仅限于同乡,社 会作用较为消极。但因同乡人士寄居他乡日久,与所在地区的人们共同生活、融合,逐步土 著化,同乡组织由当初的狭义互助转入社区建设,并进入全盛阶段。
四、客家文化传承与经济开发。与会代表认为,在客家聚居区,客家文化随子孙的繁衍一代 代传承下来,显示了客家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一颗亮丽夺目的奇 葩,这在当今全球化和我国的旅游开发中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客家文化源远 流长,它在客家人的不断迁徙留转中积累、沉淀,经受了各时代的改造和不同地域的影响, 最终以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衍化为中华文化的独特一支。客家文化的传播极为广泛 , 它涉及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和我国的10多个省份,其播衍的广泛性所蕴涵的丰富文化要素 ,以及它对客家人观念的深远影响,使这一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大家 一致认为,客家人在世界各地,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客家人的乡情 观念和由此散发出来的凝聚力,使大量的海外客家人回到故乡,帮助祖国进行经济文化建设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经济格局日趋全球化,开放的市场体系将使客家文化 的桥梁沟通作用变得更为明显和重要。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势头的日益强劲,为西部旅 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客家文化作为我国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五、客家人物。与会学者认为,客家民系作为一支独特的民系,已成为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 ,在近现代革命斗争中已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如以四川为例,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 第;率众反抗清王朝的四川义和团首领廖九妹;辛亥革命后,以“收功弹丸”被追认为民国 大将军的彭家珍;抗日战争中血战台儿庄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王铭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共和国元帅朱德;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国家领导人的郭沫若;著名美籍 华人作家韩素音;著名天文学家刘子华等等,不胜枚举。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壮 丽的篇章。
六、客家与港台及海外华人社会。与会专家认为,客家源自“河洛”,中原汉人南迁至闽粤 赣边境与当地畲、瑶、苗等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随着人口增加,再迁 徙至湘、鄂、川、桂、琼等省地域开创新天地。自宋朝末年,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闽粤赣 边境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纷纷流向港、澳、台、东南亚以及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 家 和地区发展,为侨居国的经济繁荣作了应有贡献。侨居海外的客属华侨华人,涌现出一批批 企业家。他们不忘祖籍国,无私奉献,兴办各项慈善事业报效中华。尤其带头投资并引进外 资举办各类企业,为祖籍国的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中 国西部的大开发,正吸引着众多客属企业家前往投资,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潮,西部经济将 出现新的飞跃。
七、客家民俗与文化艺术。有的学者认为,客家谚语是客家先辈长期劳动的体现和对人生的 感悟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蕴蓄着人类社会广博的智慧和科学知识,在历史的进 程中不断锤炼、修饰,使其语言形象、韵味隽永、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它具有经验性、哲 理性、讽劝性、文学性、自修性等已成为世世代代客家人认识自然、改造社会、融洽人际、 陶冶情操、发家致富的指南与格言。有的学者谈到了客家山歌擂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 展 现了客家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会学者谈到了客家围,认为它是多种多样客家居 民中的典型。它是四周封闭,以前门为主要出入口,有些还带有碉楼,用泥土或三合土夯筑 ,泥砖、卵石或青砖砌筑的防御性很强的大型客家屋,它是中原建筑的承传,聚族而居的躯 壳,小农经济的基地,滚动发展的宿营,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和传统文化的宝库。形式多样 ,文化内涵丰富的客家围,与周边不同民族和民系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的现象也颇为明显 ,成为我们研究客家源流、经济文化与民族、民系关系的活化石。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大会围绕四川与客家世界的专题设七个分题讨论,工作很细致, 研 究方法很好,研究成果多,文章精彩,显示了专家们的学养好。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黄石华 先生、国际客家学会会长郑赤琰教授对这次盛会赞誉有加,认为会开得非常成功。他们对四 川客家研究中心的工作非常满意,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能做出如此骄人的成绩,可敬可佩!
(魏红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在读文学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