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3|回复: 1

【原创】窥看的锋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4 21: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摄影散文集《永远的家园》评析

   
时间跨过百千年,它的身影缥缈而虚无。
躲在某个时光背后的某个角落,摄影家曲利明和作家何葆国,秉承一种历史的责任和内在的沧桑,以窥看的视角,对抗闽西南地区土楼群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及随之而来的朴拙、沧桑之美带给艺术家的烁烁锋芒。
我接过厚重精美的摄影散文集《永远的家园》。我感到了历史的凝重、人文的深厚、光影的灼目以及思想的光芒。
历经沧桑洗礼的古民居,全无遮掩的进入了我们关注的视野。
“终于,在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看到了山坳里一块开阔的盆地,面向一条潺潺小河,一里平川,十里林涛,百倾荒原,四周围的山岭犹如屏障,把北方的兵祸与动荡阻隔在千里之外。这块陌生的土地静静地躺在大山深处,似乎一直在等待拓荒者的到来”,“清除杂草和灌木,平整地面,然后用土块垒起土屋,这支流离失所的客家先民第一次有了安身之地,大山深处升起了一缕缕炊烟……”(《永远的家园》——楔子:千秋家园梦)
作家生动、细腻的文字,率先为我们打开了思绪之门。我们站在时空的高处,看见一族古老的客家先民,艰辛而坚定的步伐,夹杂着沉闷的夯基垒墙的声响和婉转悠扬的山歌调子。辛劳与幸福拔地而起。时光沧桑刻划在混黄的土墙深处,岁月铅华撒落在黑黑的瓦片之上,有时甚至扎伤赏读者与摄影者的目光。我知道,曲利明和何葆国起初并没有想到对这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土楼做些什么。不是他们没有这种冲动或欲望,而是土楼们傲然世态的姿式深深地震慑了他们。土楼群象一群睿智的老者,冷峻的审视着来来往往的纷纭人间如过眼云烟。他们深感不安。他们内心的躁动搅得山响。
于是他们远远地躲在僻静的暗处。
摄影家开始以不同的姿式和角度与这些土楼对阵,他把它们切割并锁定成艺术的方块。曲利明的内心是紧张而痛苦但又喜悦的。许多人并不了解他的这种紧张与痛苦。作为阅读者,我们只有赏读的快感和别样的喜悦。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此毫不理会。作家何葆国为摄影家与观赏者(阅读者)对土楼的某种意义的窥看,作了一种高明的苟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摄影者的紧张与痛苦。
在声名远扬的永定振成楼前,摄影家并没有单纯、一味地去表现它的庞大气势,而是首先展现了它的浑圆与突兀——圆的黑瓦顶、圆的光影线、圆的八卦碎石坪,以及干干净净空无一人的寂静。很是耐人寻味的意境。在奎聚楼里,摄影家巧妙地用层层叠叠繁复的屋瓦顶和深浅明暗的光影衬比,把一个宫殿式的奎聚楼内景和盘托出。还有“古镇榕荫”:一幅乡村市井的恬静风情,不由得叫我们回到了恍若昨日的童年——买卖的吆喝、潺潺的流水、斑驳的阳光、惬意的榕荫;“龙见楼内景”:一溜黑瓦筛滤过蓝天白云,广场般的天井旁若无人地袒露眼前;“半月楼”前一位耕者置身水田中央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鸡犬声中晨曦笼罩的“山寨初晓”。如此等等。
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曲利明还用他的镜头,全景式地记录了整个动态的土楼人家的劳作场景、四时风物和生活气息,以及土楼内中每一个精雕细琢的目光所能及之处。它们都是闽西南土楼精彩动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我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仔细阅读作家慢条斯理、有声有色的记述和激情。何葆国以其身陷其中的深刻体验和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展现出一幅土楼人家的风俗画卷和一首土楼民居的建筑史诗;引领我们审读着土楼的古往今来与兴衰成败,审读着土楼的雕梁画栋与悲欢离合……。严谨的脉络结构,不厌其烦的平实语气,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触手可及的真情实感,和深深蕴藏其中的澎湃激情,这些都是作为小说家何葆国在本书中的语言艺术的精到之处。
“大大小小或圆或方千姿百态的土楼、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飞鸟野花、层层梯田、阵阵林涛、潺潺小溪、缕缕炊烟,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着田园牧歌的诗情画意。
“当你走进土楼,你首先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家族之城,然后你才看到一个个单独的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楼是一个扩大的家,又是一座缩小的城。” 〔《永远的家园》——第一章:走进土楼(永定)〕
我已不再想揣度摄影家和作家更多的神思妙想,但他们谨慎的窥看姿态肯定至今残留。无论如何,摄影散文集《永远的家园》的应时出版,多少肯定搅动了崇山峻岭间土楼群的千年之梦。
闽西南土楼是否会因了窥看的锋芒而有些许不安?或者我们久居闹市而略微木然的心灵,是否又因之有了一种窥看或被窥看的欲望?
“在千山之上
在梦里故乡

我的爱
枕着她温暖的乳房

犹若天堂”(黑马:《火焰里的村庄》——家园故国)
我们可以想到的是,闽西南土楼是客家人生息繁衍的永远的家园,它将无数个客家子弟血脉相连,它将一如既往地安居在山脊水脉之间,看护着客家人代代相传的光荣与梦想。在此,我且录下永定振成楼后厅中那副长联,与君共勉:
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
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但时间再过百千年,谁又将窥看我们内心沸腾不止的锋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30 0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黑马兄也在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08: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