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44|回复: 18

客家风俗,靠自己的坚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0 1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凤凰卫视的一个有关海外华人的节目,讲的是华人在海外的过年的事,记者采访的是一对20来岁的姐妹,客家人,她们是印度出生长大的,现在加拿大工作,父母在印度唐人街,每年春节她们都会回印度唐人街,她们保留着梅州古老的过年风俗,用她们的话来说她们还是很保守,因为曾经回梅州发现有些风俗梅州现在已经没有了,她们说她们还会继续保留这些,而且还希望她们的下一代能继承这些古老的传统,世界上客家人较少,如果客家人自己都不保留这些风俗,那就不叫客家人了!

   看后真的好感动,特别那句话“如果客家人自己都不保留这些风俗,那就不叫客家人了!”现在很少能看到宣传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媒体,真希望民间能有多些组织来弘扬客家文化,客家精神,让客家精髓发扬光大。
================
原来的题目叫做:有感而发

不够明朗,现在改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16: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强烈支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16: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风俗是什么啊?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跟他们学,恢复原来的风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拜神、祭祖方面的吧,她们没有具体的说出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17: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可能是饮食,起居,称谓,礼仪方面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17: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风俗就要保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2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重情義、重孝道,以下兩個例子,是我們新界的。

   上水廖族原籍福建永定,定居香港已六百餘年。每年農歷二月初二日,在祖祠[廖萬石堂]舉行隆重的春祭,儀式進行前,執事二人必須於祖祠之大門前先謝簡公。簡公係指上水松柏塱簡族人的祖先,相傳簡公初定居於現今上水圍內村,與廖族的祖先為鄰。十六世紀末,廖族第七世祖南沙公精堪輿術,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在族人支持下,南沙遂與其侄潤宇商議共尋村址,於群山環抱之中發現龍脈,乃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建村( 即今日之圍內村 )。為助廖族立圍,簡公乃遷居松柏塱,以助其成。廖族後人不忘簡公謙讓之德,故每於祭祖之時,先拜簡公以表謝意。廖族至今仍保留十分傳統的春、秋二祭。

   西貢坑口孟公屋成姓與沙田大水坑張姓族人,每年春節初二那天互訪拜年,至今已有三百年了。康熙初年,孟公屋成氏開基祖的父親外出經商,歸家途中遇害,其妻梁氏見夫君逾期未歸,到大水坑請到其好友張公一同四處尋找,發現成公身首異處,悲痛欲絕。張公見孤兒寡婦頓失依靠,常予照顧,後與梁氏結為夫婦,生一子。張公待繼子成年後,允其回復成姓,令好友有後,並在坑口助其成家立業,這位孟公屋的開基祖,每年春節均攜妻兒遠赴大水坑給繼父和母親拜年,為報答張公對自己養育之恩,囑其後代年年都要去大水坑拜年。大水坑張氏後人,有感成氏是同母的兄弟,也到孟公屋拜年,你來我往至今有三百年了。以前要翻山越嶺,有了鐵路以後,坐火車到沙田再走一段路,後來通了西沙公路,更方便了,一、二百人坐幾部車,麒麟獅子助興,浩浩蕩蕩,好不熱鬧。成、張兩家親的故事早已傳為佳話,兩族的祠堂還分別立碑,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有線電視台今年春節拍了紀錄片播放,感動了許多觀眾。時代發展卻令親情淡薄,這兩族人如此重情,怎不令人感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23: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啊!,异姓作亲房来往的,在客家有许多。这许多故事都是感人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09: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IN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1 1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張兩姓是有血緣的異姓兄弟,有些是完全沒有血緣的。
我姐公(外公)是沙田牛皮沙姓李的,他們村李姓和鄰村插桅桿詹姓結為異姓兄弟,互不通婚。事緣當年戰亂,兩族人分別挑著先人骸骨南逃,由於兵荒馬亂,可能調錯了,到達沙田以後,共同商議把兩族先人骸骨合葬,結為異姓兄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2 09: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节目说的是印度的客家人。加尔各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2 1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夏荷 at 2004-4-20 22:44
客家人重情義、重孝道,以下兩個例子,是我們新界的。

   上水廖族原籍福建永定,定居香港已六百餘年。每年農歷二月初二日,在祖祠[廖萬石堂]舉行隆重的春祭,儀式進行前,執事二人必須於祖祠之大門前先謝簡 ...


不过上水围姓廖的一早就围头化,讲bat仔话.他们的子孙只知bat仔不知客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2 13: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界客講得對,上水廖族後人已經不會講客家話了。我看到有些文章談界定客家以能不能講客家話為標準,其實應該十分客觀去分析。六百多年前,廖族先祖仲傑公是鐵匠,只身一人南來,娶鄰村侯氏女為妻,周圍都是講圍頭話的,如果是舉族南遷,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仲傑公後來回福建去,他的後代雖然都講了圍頭話,但廖族的發展,很多保留了客家宗族的特點,興文重教是其中一方面,祭祖的時候,先謝簡公,這也是客家人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永遠感激的優良傳統。廖萬石堂的神龕與周圍鄉族的不同,文化博物館前館長查閱了許多資料,才知道那是客家的,他們祭祀時,保留客家的儀式,幾十年前,還能用古老的語話(他們後來才知道是客家話)。改革開放後,廖氏族人到惠陽寶安訪同宗,發現那一帶廖姓的都是敏房後嗣。後來又得內地專家協助,在福建永定尋到了根,並多次回去祭祖。
 上次在電視上看到鄧達智接受採訪講圍村的故事,說他們鄧族是客家人。
 文族也說他們是客家。
 新界客,你是哪個區的?我是西貢人,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4-22 23: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3 0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ohixya,原来你是北方人,怪不得啊。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并不是什么迷信活动,请你不要把我们的必须保持和继承下去的风俗简单地归为迷信活动。还有请你多尊重他人,不用要什么“南方蛮子”、“汉化”等词汇。大家都是中国人,南方人北方人都是中国人,以为自己家乡人才是什么“正宗汉人”,“正宗中国人”都是极其狭隘而且弱智的。

[ Last edited by 天狼吼 on 2004-4-23 at 01:4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5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