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4|回复: 2

客家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导言
邱冰珍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筚路蓝缕、奔波开拓的移民生活中总结了一句豪言壮语: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上世纪,1988年12月28日,在台湾,客家人发起了“还我母语”的游行请愿运动,运动的口号是:“还我客家话!”
这个运动得到了全球客家人的响应。语言的传承与延续是文化多元性的根本保障,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许多母语的延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所以,国际母语日也应运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0年起,每年221日为国际母语日
或许,本书的使命正是推进国际母语运动的一点小小的担当——客家话的文字记录。
客家话,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是现代汉语的重要地域分支,其优美古朴的风韵,滋润、浸淫了一代又一代族民。她的形成起源于客家人的大迁徙——为了躲避战乱,我们客家祖先,离开了最早的中原故土,一次一次迁徙他乡,最终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扎根,形成了客家话。这是中原祖先在南方留下的宝贵语言遗产。
本书记录的客家话是赣西北客家话,分布在江西铜鼓、修水、靖安、万载等相邻几个县,被称为“怀远声”。据了解,紧邻的湖南浏阳、平江等地的客家话也属于这个客语区域。
怀远声的由来,起因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一次移民运动,一批来自于闽西、粤东的客民响应清廷号召,来到当时的宁州地区垦荒。几十年下来,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力量开始壮大,但却不能加入当地户籍,科举乡试受到限制。这样矛盾冲突一起再起,朝廷为了协调安抚,给这些客民另立户籍取名怀远都,以区别于宁州本土民的户籍,从此迁徙至此的客家人被称作怀远人,他们所说的客家话被称为怀远声。
本书并非纯粹的方言学专著,仅是关于铜鼓县及周边怀远声的记录和趣说,是一部在学术思想指导下的通俗客语大全。全书四十几万字,以词条的形式展开。
本书记录的词语,以记录客家人民情风土的特征性词语为多。笔者先后通读过当下较有代表性的客家方言研究著作,既有形成词典的,也有历史理论的,对特征性的客家词语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因而在收集、选择词条时,笔者力图避免选择时的随意性,更多考虑词条在各客语区的实际运用,将词条的高频与特色相结合起来。比如客家人第一人称“我”读作“ngai13”,第三人称“渠”读作“ji13”, “鸟”读作“diao24”,“儿子”称作“裔子”,“儿媳”称作“新妇”,“头”称作“头颅”,“脸”称作“面”……
记录方言,最先遇到的难题是用字。本书力求使用本字。客家话代代口语相传,但一个音对应着一个字。这个音对应着哪一个字,经过几百上千年的音变,在当今普通话的淹没之下,人们无从知道,却又迫切的想要知道。笔者参考学术界的科研成果,几经甄别,选定本字。比如客家话称“妇女”为“bu24娘子”,这个“bu24”字被写成各式各样,有写“布娘子”的,认为女人属于裙布系列,天生职业为“织布的娘子”;也有写作“晡娘子”,这是陪夜的娘子;也有写作“哺娘子”,这是喂奶的娘子;也有写作“餔娘子”,这是做饭的娘子……这都是臆想。其实 “bu24娘子”就是我们熟悉的“姑娘子”,极其有趣。如果本字还尚待考证、不能确定,本词条则采用同音字替代,这个同音字音义也非常接近于本词条,词条右上方作“=”符号标记。个别字,比如表示绑、缚的“tiag1”,无同音字可替,则用“囗”表示。
本书每个词语,都配有客家话注音。本书注音方案,由长期从事客家话调查研究的严修鸿教授提议和拟制。它以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为蓝本,以铜鼓客家话的语音为依据,力求做到简洁而准确。这样,读者只要以现代汉语拼音知识为基础,根据本书注音方案说明介绍,就能够拼读和拼写出本书所有的客家词汇,同时学到一个客语区的完整音系。本书单元内容分类后的词语就按这种拼音方案的音序来排列的。
本书最大亮点是释义及举例的部分。释义采用散文笔法,赋予词目袖珍小品形式,深入浅出,探求词语本源、发展以及当下的运用。每读一个词条,就相当于读一篇小品文。词条中有很多小故事,全是笔者个人生活经历,带有浓烈的时代性、乡土味,其选材宗旨均在于力图展示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心理及人文精神。
在探求词语本源的时候,笔者着眼于文字象形、造字本义以及组词特点的分析,目的在于介绍客家词语的理据与辞趣。让客家朋友以及热爱客家文化的朋友,在品玩客语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客家语言的魅力——简洁、洗练、形象、生动、活泼、幽默、古朴、典雅,既充满智慧,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读者触目所见的将是一个陌生而奇异的语言世界。这些字认识又不认识,好像在古文里见过,又好像从不曾接触。这正是客家词语的显著特点,很多在普通话里早已销声匿迹的古语词却完好的运用于客家话的日常生活中。有人把客家话誉为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汉语这个大花园中古老而又灿烂的奇葩。
这别样的方言解读,是知识的分享,又是精神的共鸣。像是在读一本辞书,更是在读一本散文集。笔者在撰写的时候,极力融知识性,社会性、文学趣味性为一炉,同时情含于中,言近旨远,希望读者能揣摩和感受到笔者颇有用心的精神指归。
全书共收录词语1270条。词条内容涉及人物称谓、人物活动、人性、物性、食物、屋舍、 物什、 器具、时空、 度量衡 、抽象名称、习俗礼仪、讳称、谦称、敬称 、含蓄与直骂、身体与疾病、动物与植物、山水田野、天文气候、鬼精怪、词头与词尾、笑话、谜语 、俗语 ,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可以根据目录指南,寻找和阅读自己有兴趣的内容。
由于怀远声来自于不同的客语区,每一个怀远人的客家词汇表里既有来自于粤东,也有来自于闽西的客语词,其水乳交融,分不清彼此。
几百年来,怀远人在赣西北这片土地上谋生存求发展,长时间与本地居民生活交流,怀远声自然而然受到赣语影响,带有赣方言成分的客家话也是赣西北客语区的一个特色。
但无论怎么影响,客家话还是客家话,客家话自有独特的音系和特征词汇。作为客家后代,笔者受命于客家精神,忠实地记录下这个方言岛上的客家乡音,客家乡情。
精神的价值,大于物质。语言表达感情、记录思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的是感情联系。作为物质的祖宗田产没有了,但祖先的语言,虽天涯海角,而乡音不变。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是一个族民对自己母语的敬畏和忠诚,表现为在逆境中对可爱母语的传承与发扬。任何一个族民,都能从他所属的母语中获得一种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撑。唯有母语才能更好地组织族人,团结族人,这是几千年来艰苦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一种母语就是一个语言集团,她是联系传统的载体,也是预示未来的强大力量。这或许就是语言的生命哲学。
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正在冲击和破坏乡土语言,冲击破坏乡土精神。有些宝贵的东西,在离我们渐行渐远,那恐怕是维系我们生命的氧吧,她亟需要我们去抢救,去拯救。作为汉语的重要分支,继承客语无疑是维护汉语大花园中的奇花异草,是特色与文化的保留,与推广方便于沟通的普通话并不相违背,相反,可以充实和壮大我们汉语的言语力量。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在保护母语、维系母语呼声日渐的今天,唯有这种坚守自我的精神,唯有这种逆境求存的意志,才能克服母语延续中遇到的困境,让我们优美的客家话代代传承,绵延不绝。
但愿这本书,能在这个时势下作出她绵薄的贡献。
                                                           写于江西铜鼓
2013年10月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3: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閣下的著作是要賣錢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06: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竭力而为,把客家词语做了系统的梳理,想还客语本来面目,让客家人认识并且能书写自己的母语。经过整整两年的日夜奋战,该书即将有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