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金水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生)】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社區大學推動客家民俗教學為內涵,緣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受到現代化文明及強勢主流文化的衝擊,面臨逐漸的博物館化。為挽救客家民俗文化,延續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能在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中傳承與推展,落實客家民俗,社區大學推動客家民俗教學是必要的趨勢。本研究以社區大學推動客家民俗教學的教學現況、課程設計、課程編排、教學方法、教學評量、師資培訓及未來展望,對於擔任社區大學客家民俗教學與學習相關人員做調查。採用參與觀察法、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進行探究,並以北區兩所開設客家民俗課程的社區大學作為個案研究範圍。
研究發現北區兩所社區大學推動民俗教學的學習成效,包括:1.學員主動積極的參與相關的活動;2.學員積極研習客家文化相關課程;3.學員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4.務實的面對民俗學習與應用;5.民俗研習以應用、有發揮的空間為主;6.綜合學習效果,學員均滿意。而在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發現,包括:
1.傳統民俗被簡化:(1)定婚習俗被簡化;(2)結婚習俗被簡化;(3)喪葬習俗被簡化;(4)黃道吉日習俗被打破;(5)午前習俗被打破;(6)傳統習俗信仰日漸流失。
2.社區大學民俗教材仍然未跳脫行政的鑲嵌,弱化族群的認同。
3.客家民俗結合地方特色。
4.在多元文化的潮流中民俗保有客家文化的特色。5.民俗師資跳脫父子相傳或師徒制。6.現階段民俗文化學習者的學習意願不高。7.行政部門的政策可以左右習俗的改變。8.民俗生命力的傳承與推展要靠教學。
關鍵詞:社區大學、客家文化、客家民俗教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