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网讯
前天,本报报道了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汴梁晚报》“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从开封到封开(广东)”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报道组,对扬州的客家人遗迹进行寻访的消息。
得知本报受《汴梁晚报》之托征集扬州及江苏境内客家人的消息后,如今在扬生活的81岁老人张跃忠报名,希望能够有幸参加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
1
如今扬州有纯正客家人吗?
“我们是纯正的客家人,从广东五华过来的,祖上是从中原迁徙过去的,我们到现在还是讲客家话。”张跃忠告诉记者,他不清楚扬州是否还有其他和他们家一样纯正的客家人。
张跃忠称,他早年参军,又转到东北,因为侄女在扬州,10多年前,他和家人来到扬州定居。据其透露,他们还保留了很多客家人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和扬州人不一样。尽管已经在扬州生活了10多年,但是,在扬州生活,最大的就是语言障碍。因为年事已高,在扬州的朋友也少,因此,他一直不会说扬州话,也听不懂扬州话。
昨天,张跃忠老人看到本报受《汴梁晚报》之托征集扬州及江苏境内客家人的消息后,感到很亲切,赶紧报名,希望能够参加明年金秋举行的客家人的聚会。
他至今保留客家人生活习惯
2
生于开封的史可法是客家人?
不是,但其后人中有客家人
很多人都知道史可法是开封人,那么,史可法是不是客家人呢?史可法纪念馆工作人员王争琪说,史可法不仅是一名廉明清正的好官,更是抗清英雄,每年都有各地游客慕名前来瞻仰,更有不少专家学者将史可法的爱国情怀书写在笔下。
近日,《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报道组特意来扬,在本报记者陪同下参观了史可法纪念馆。就史可法是不是客家人,记者专门采访了专家。
“史可法本人出生在河南开封,不是客家人。但他的后裔有迁到南方的,那算客家人。”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指出,开封人不一定就是客家人,不能混为一谈。而史可法的后人,也有成为客家人的,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史坚如烈士,出生于广东番禺,其墓碑记载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
史可法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听说史可法是客家人,尽管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拜谒这位民族英雄,但也没有听说有客家人来这里寻踪。
3
扬州历史上有过客家人吗?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就是
纯正的客家人有何特征?韦明铧表示,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客家人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传承优秀的汉族文化,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支流,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一样,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在相互融合中产生的特殊文化。
扬州历史上曾有过纯正的客家人吗?韦明铧认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就是客家人,因为他的祖上是从北方迁到福建的。
那么,扬州还有客家人吗?韦明铧认为,扬州有关这方面的史料很少,只有在家谱一类私人文献中有涉及,但要看遍扬州的所有家谱极为困难,因为家谱一般不外借,都是子孙秘藏之物,家谱中详载家族迁徙的经过,会有客家人迁徙扬州的信息。
此外,记者还采访了我市一些文史专家和民俗专家,他们都对客家人在扬州的情况表示“不清楚”,一直没有研究过这个话题。
4
扬州和客家人有何渊源?
客家人迁徙过程中重要驿站
关于客家迁徙,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的大迁徙,主要有5次。
客家人与扬州的关系,在宋室南迁之前,也许可以追溯到晋代的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那时北方贵胄向南迁移,经过广陵,然后继续南下,成为客家人。扬州应该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的重要驿站。
当初,客家人是怎么来到扬州的?对此,韦明铧告诉记者,北方金兵进攻宋室即宋代的皇室,宋朝廷就带着大臣和亲兵一起向南逃亡,途中经过扬州,曾经住在扬州建隆寺。当然,在他们到达南方沿海之前,还不能算是客家人,要等这些来自北方的宋人迁移到南方,才称为“客家人”。
韦明铧指出,宋室南渡,是从扬州过江的,当时沿途也有土著随着宋室南迁,以至于把将江淮一带的文化习俗也带到了沿海地区,例如将江淮的方言、饮食、音乐等等,传播到了广东、福建。据日本汉学家研究,在广东音乐中就有扬州音乐的遗音。后来少数客家人也会返回北方寻根,扬州也许就有南迁而又北返的例子。 记者 陶敏
【人物小传】
客家人黄慎
黄慎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乾隆三十五年(1770)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自幼家贫,因无钱读书,遂随父自学,后父早世,为赡养慈母,放弃举子业的愿望,学画谋生。黄慎的诗文、草书、绘画被称三绝。他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扬州很长时间,与郑板桥、金冬心等一同称为扬州八怪。他的书画在扬州很受欢迎。
来源:http://www.yznews.com.cn/lypd/yzlyxw/2013-05/22/content_4433379.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