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粉墙、栗色窗,天井、内廊、对称房——这就是位于涪陵西南的大顺村特有的移民建筑群。自明清时代起,南北方不断移民入川,不但带来了各地的生活方式,更是为远在涪陵西南的大顺村带来了闽、粤、湘、鄂、渝、黔、滇等地的特色建筑元素。
经过村民们长久的保护,大顺村境内有保存完好的碉楼、角楼、台阙等特色建筑40余处,建筑年代从清代迄今,跨度200余年,使得这里成为了移民建筑的聚宝盆。
昔日巴蜀第一场 而今大顺半边街
清末民国匪患猖獗的枪声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然而,曾以“巴蜀第一场”著称的大顺老场,如今只剩下半边街依旧繁华。
自小在半边街长大的赵书良老人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但是回忆起当年的老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据他的祖上相传,当年乡人为了抵御匪患而修建此场。大顺老场分为上、下两场,在下场口阳沟入阴沟,明水入暗道,阴沟直通水田,富肥污水灌溉的稻田产量特别高。上场口与下场口的两檐廊相交处建门廊相衔接,其下本是栅子门,一旦有急事,将上下场口门关闭,护场乡丁据守在场的四角碉楼,通过碉楼与场内巷道檐廊的通达,组织有效的防御体系可保全场300多米的场市民居无虞。
可以想象,以碉楼防御为主的大顺场为大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晴不晒日头,雨不湿鞋袜”的全封闭式檐廊街又成为商业发展最好的温床。每日,迎着第一缕阳光,勤劳的半边街居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前店后坊,在喧嚣中经营着各自的小家,巴蜀第一场至今仍独具特色。
历史民居交辉映 红色文化代代传
在这个具有典型移民文化的村落,碉楼、角楼、台阙随处可见,如《鲁班经》记叙的民间建筑框架格式中的“正三架式、”“正七架式”建筑实体,以及庙宇道观、钟鼓楼、祠堂式、秋千式、桥亭式等10余种建筑样式,以及皖南、湘赣民居、方形土楼、四合院等建筑实体,堪称移民建筑文化博物馆,体现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文明的融合与交汇。
说到大顺的古建筑,最有名的莫过于客家土楼瞿九畴故居。其特点在结构与空间上四角都有微凸的碉楼将土楼间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有中轴线、天井、内廊、对称房间若干,内部木构架,有土夯墙围护,边长都在八丈以上,高在三丈以上,各层布置有若干枪眼、炮孔。内空间有相互支援互通有无的空间联系,里里外外设计,着眼于整体防御。屋顶脊相联,四水归池于内庭天井,封闭性能良好,依靠天井采光。
另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顺古建筑就是鼓舞着一代人的李蔚如烈士旧居,如今的李氏祠堂。“苔砌楼观群蚁阵,花房嫌听乱蜂衙”的石刻篆体门联依旧在李蔚如烈士旧居伫立,李氏家族三位为党和人民捐躯的烈士在此长眠。他们是李蔚如五弟李仙舟,早期中共产党员,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主任干事、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兼共青团中央特派代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于武汉;外甥陈寿珉,中共产党员,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干部,抗战时牺牲在江苏淮安地区;侄子李庆赤,又名李步尘(李仙舟烈士的独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保持老街古朴态 民居院落旧颜在
大顺村的大部分老建筑始建于清朝时期,随着时间流逝,木结构建筑或已倒塌毁坏,或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其余建筑的围护结构和构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建筑风貌逐渐衰败。现存的传统建筑也存在着较多的改建现象,原有民居的院落结构多被破坏,对大顺的传统场镇格局、建筑文化内涵是一个难以挽救的损失。
基于此,在涪陵区城乡建委的具体指导下,将在保持大顺村原有传统村落格局风貌的基础上,对部分濒危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延长使用寿命,延续古朴之态,以实现大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升华。
涪陵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长期的调研,我们对大顺古建筑群及其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将保持历史的原真性,保持大顺村貌的完整性,保持生活方式的延续性。”
(来源:重庆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27/c87228-219861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