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中午,寧化縣石壁鎮石壁村。
看著小車不斷開進院子,楊洪輝心情很好。“上午就來了1000多個客人,70%是江西的。”這位石壁現代農業公司的老板說,公司的農業觀光園生意是越來越好。
幾百米外,恢宏的“客家祖地”沐浴在陽光裡,顯得格外神聖。楊洪輝說,這是他好生意的由來。
改革開放后,不斷有海外客家人到石壁尋根,“客家祖地”的文化品牌在這裡逐步孕育。上世紀90年代初,石壁客家祖祠建成,從此,每年10月,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都在這裡舉行,1995年至今已有18屆。
寧化縣客家辦主任朱建華說,18年來,石壁客家祖地接待海內外客屬人士超過50萬人次。石壁已成為全球客家人尋根謁祖的聖堂。
去年11月,寧化又成為第25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主要活動地,海內外數千名客屬鄉親來到石壁謁祖。今年海峽論壇期間,寧化客家祖地被國台辦定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客家祖地”,經過10多年的培育,名頭已叫響。更重要的是,如今“客家祖地”已不僅是地點的代稱,還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成為寧化謀求發展的一張世界級燙金好牌。靠這張牌,這個曾經水頭電尾、經濟滯后的山區縣正打出進位趕超的好局。
在寧化縣城東部,錯落有致矗立著一片客家風格的建筑群。這是寧化的新地標之一——海西(寧化)客家美食文化城。
美食文化城建筑面積204800平方米,總投資約9.5億元,包括客家美食商品文化區、客家文化游覽區及旅游度假區三個功能區。“去年國慶,美食商品文化區首期一開盤,100多間鋪位就被搶購一空,業主來自全國各地。”投資方立泓(福建)置業總經理朱國生說。今年8月,美食商品文化區二期將開盤。
立泓(福建)置業是立泓(澳門)置業控股的企業。外地客商怎麼會到偏遠的寧化投資?“寧化客家祖地聲名遠播,未來,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朱國生說,出於這個考慮,2009年寧化縣政府提出以BT模式建設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時,他們公司就積極參與投標並中標。2011年,他們公司又競得客家美食文化城項目開發權。
(上接第1版)
看好寧化前景的,不隻立泓置業一家。2009年,被列入海西《規劃》的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園開建后,除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之外,擴建石壁客家祖地、翠江綠水工程、江背生態綜合服務區等子項目,也吸引了眾多投資商參與投資建設。
去年,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建成,獲得海內外客屬鄉親的充分肯定。中心裡的閩贛義烏小商品城上月25日開盤,800多個小商品業態商鋪當天就被買走600多個,許多業主是外地人。
寧化縣委書記肖長根說,小商品城明年將全面開業,預計年交易額可達20億元。這是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在全國縣級地區設立的首個分市場,其看重的不僅是寧化地處閩贛邊界的有利地理位置,還有客家祖地、客家文化的影響力和由此帶來的人流、商機。
客家文化,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寧化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寧化順勢而為,提出建設閩贛邊界中部工貿文化旅游強縣的目標,有色金屬材料制造業基地、有特色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重要物流集散地、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加快推進。
這些項目建設,為當地群眾創造了致富條件。以小吃為例,去年,寧化在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中大力發展小吃業,以客家元素為核心,注冊了寧化客家小吃品牌,制定了行業標准,並為群眾提供免費相關培訓。
“現在,寧化客家小吃店已有上千家,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據測算,每個中型店鋪年利潤可超過10萬元。”客家小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按計劃,10年內小吃店將發展到3萬家,從業人員達到6萬人,成為群眾致富的主渠道之一。
(來源:福建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