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56|回复: 12

烈系文振公,文亮公兄弟二世還是四世之考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11: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4-8-14 02:11 编辑



躲世围位于兴宁市
黄陂镇五星村。钟氏先祖宋代自福建长汀迁广东蕉岭,元顺帝时迁五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文振、文亮兄弟俩迁今兴宁岗背开基,传至今二十四世。躲世围建在钟氏所属田畴之中,是为钟氏族人躲避长毛(太平天国义军)所建,距今150年左右。
(注:以上部分文字摘自《客家围屋》)
http://www.hakkasky.cc/wiki/doc.php?action=view&docid=2971
網友留言:你好,你说的,例如兴宁躲世围正确位置应是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而不是文章介绍的岗背镇。他确实在岗背镇,只不过是岗背镇在零几年并入了黄陂镇,所以说现在是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
一世祖壁公即提齡公(號應朝)﹐生於宋理宗紹定二年己丑歲,卒於元仁宗延祐二年乙卯歲(1229-1315)
元顺帝(1333~1368在位)時,提齡祖已不在人世???
明洪武二十年戊辰歲1387年江西安遠人周三率兵犯興寧三年全縣不死則遷僅存二十餘戶,歸附長樂縣代管,明洪武二十三年辛未歲(1390)朝廷派夏則中任興寧知縣招民復縣,文振文亮二公年事已高,各攜眷由五華鐵爐壩(提齡祖開基之地)劃籍遷入興寧縣,文振公是長房因居馬臍塘寨仔腦祖宅,後裔分遷各地摘居,其弟文亮劃籍入興寧崗背

上述文振文亮兄弟的叙述来源兴宁躲世围宗亲,估计文振入兴宁时间从1380-1390间,因明朝洪武后才有布政使司的官衔,提龄祖与文振文亮祖间距超过百年达三至四代,提龄祖以下文字辈整体考证总排不上二世。



蹤合所有史料考証,文振,文亮二公不可能是提齡公之子,應為提齡公孫或曾孫。

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有座被当地人称为"躲世围"的独特房子,这其实就是客家民居建筑中的"四角楼"。其特点是能增强村屋自卫功能,防匪防盗,打击外侵,是客家山区民居建筑的一大杰作。传说中,每逢战乱或土匪猖獗时附近的村民便迁入楼内躲避固守。躲世围"占地4亩多,房屋的四个角(即楼角)高至四层,内屋均为三层,房间128个。其四周外墙厚实高耸不开窗,对外封闭,对内敞开。楼角加建高出房屋一层的炮楼,炮楼内广设枪眼,可居高临下对房屋四周及瓦面进行监护,四周的每个房间外墙都只开防御枪眼,便于防御外侵,打击匪盗,保卫自身。现仍住在楼里的六十岁老人钟文伟介绍,这座楼建筑年代久远,由钟氏四兄弟合力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现还住着几户人家。
  据了解,这种围屋式造型的独特防御功能,适应客家人聚族而居、对内开放、对外封闭及山区社会环境恶劣的特殊要求。我们的祖先,带着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一千多年的南迁中,为了在客居地求得生存和发展,建造居所的目的除了要应对环境的威胁外,还要应对来自于人类自身的殊死争斗,中原村屋中城堡式居所形式--四角楼便应运而生,"躲世围"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建成的。目前在兴宁罗浮、罗岗、黄陂、刁坊等镇均可见到保存完好的四角楼,但不少已经因风雨侵蚀,部分楼角坍塌,“躲世围”占地4亩多,楼角高至四层,内屋均为三层,房间128个。
史料顯示,提齡祖(號應朝﹐1229-1315年),文振祖(1309-1400年)?

興寧奉文振文亮祖為二世
岗背镇位于兴宁市东北部,距兴城25公里,东边与梅县相接,北连黄陂镇,西接坪洋镇,南通龙北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群山环绕,黄陂河由北向东南流经岗背镇。岗背镇于2004年并入黄陂镇管辖,现有五星、学士、桥尾、虎留、土墩、樟坑、春群、寺光、振江、联丰、留陂、黄石等十二个行政村和一个岗背居委会。岗背方圆十余里,一河两岸,青畴沃壞,地肥水美,有丰富的石灰岩层和煤炭资源。元朝末,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石灰石就成为开发的首选项目。在“石忽里”开采石灰石,烧石灰谋生,在“灯盏窝”开采煤炭,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工者众,带来啇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了信息交流中心,商品集散地,圩场也应运而生。由于地址在岗之背面,故名曰“岗背”,岗背也因圩场而得名至今。
岗背是 750 年前钟姓入粤始祖提龄公从长乐“铁炉坝”再次迁徙的开居地。宋朝末年,提龄公第五子二世文亮公辞去河南“布政使司” (此职位是地方的行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省长职务 )官职,回到“大平湖”,同哥哥文振弟弟文康公一起,从此开创了提龄公系在“大平湖”开居以来新的篇章。以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置办家业、田地、谋福址,为子孙的发展沤心沥血,拓地农耕发展生产,开采石灰石资源烧石灰,做生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终于在岗背这块多姓氏聚居的土地上站稳了脚根,成为当地经济上举足轻重,地位显赫,人丁繁衍最快的旺族。文亮公享年99 岁, ( 卒后葬在大平湖畔 ) ,生下 3 个儿子法保、法生、法旺,法保公开居五华“西林垻” 、法生公开居“锡坪”。法旺公住岗背。
根据2008年的统计,原岗背镇的在册户籍人口有26105人。其中,黄石村1789人、留陂村2048人、联丰2701人、振光村2119人、寺光村 1752人、春勤村1353人、桥尾村1327人、学士村2948人、虎留村891人、五星村3637人、土墩村1115人、樟坑2212人、岗背居委 2213人。
钟姓是岗背的旺族大姓,在岗背2.6万户籍人口中,钟姓人口2万有余。近几百年间,由岗背外迁至海外、港、澳、台湾地区。赣、闽、湘、桂、鄂、豫、川、滇诸省及广东各县、市丁口,数十万众

考証承宣布政使司,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機關,元朝只有行中書省,無承宣布政使司之官職,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元朝的行中书省為承宣布政使司,裁撤行中書省主官行省平章政事與左右丞,将行省参知政事改为布政使,秩正二品;左右參政,從二品;改行省左右司為經歷司。原行中书省職權至此分割为三,布政使司專責民政事務。承宣布政使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於有司」。自此,承宣布政使司即取代行省,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名稱。南京(南直隸)不設承宣布政使司,由中書省直轄,故名「直隸」。

即文亮祖最早也得1376年後才任官。
總譜和紫金均奉文振文亮祖為四世祖
1,从提龄系发源地的老、新谱记载比对,提龄公是公元1200多年南宋至元朝的人物!
2、广东龙川鹤市谱载:提龄祖(有甲系)五世孙应铭生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五月初九日。
3、广东五华提龄(壁公谱)97页载:提龄祖八世孙器宝公将在西林酒坊大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正月与昆季及堂弟、侄等签订划分墩上屋清单。
4、五华璧公谱99页载:十一世思茂公生于明隆庆三年(1569)。
5、五华公谱65页载:提龄文振系七世孙(等于十一世)宜公,生于弘治十年丁巳岁(1497年)。
6、兴宁1997年版(锺泽民主编)族谱48页载:九十六世理公生一子大相,大相生三子天槛、天柱、天栋。天柱生朝政、朝壁、朝清。朝政生任、远、响,一百世响公生提、遐、祯、祥、瑞龄。
7、兴宁谱49—50页载:二世文亮字六二,县贡生,贡大学。按公生卒时间各说不一,据江西寻乌讲士锺荣光所修谱载:“文亮辟授河南布政使司经历,见金氛甚恶,故辞归营别墅……”一语,似是南宋人,然而他所任之官,宋无此官制,仅明清才有,因此推理是出生于元末而任官于明之人。文亮生子志聪,志聪生三子,长、应乾、次应通、三应和,应通生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
8、广东博罗泰尾良田种观灵宗亲研究提龄史料十多年,于2003年编成的族谱第43页载:五十六世理公生大相,大相生天柱,天柱生朝政,朝政生响公,响公生五龄公。
9,兴宁谱奉文振二世,紫金谱奉文振四世,世辈至今无定版说法

从瑞龄公(名堂)发源地的五华县老、新谱查看(1993锺汉贤所主编)虽记载是理公生下五龄公,但从瑞龄后裔任官、迁徙等分析,瑞龄公也应是公元1200多年的人物!
1、五华堂公谱7页载:四世文宣于明永乐四年(1406)任湖北荆南道(今石首)知县。
2、五华堂公谱13页载:十一世祖道公元明嘉靖十五年(1536)任直奉大夫,南京户部职

紫金蓝塘谱
提龄之孙文亮从兴宁龙洞太平湖迁永安县蓝塘汗塘立基。提龄之孙文亮从兴宁龙洞太平湖迁永安县蓝塘汗塘立基。
紫金南岭谱
遐龄从长乐县铁炉坝挚眷择居于齐昌十二都蚕施村东坡岭,后又于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移居琴江都南岭立业,其后裔分居于今苏区的炮子、小北、石阶子、永坑、青溪,龙窝的上、下慎田及茶松、茶园、桃君塘、龙光、仕前、高坑,洋头的大小布、朱坑、栏麻坑、上下小磜、黄沙、五星,上义招元,古竹雅色,瓦溪,九和,黄塘庙前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6: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7-4 09:30 编辑

http://www.zupulu.com/zupu.php?z=2319族譜錄瀏覽密碼:
1244008010
天柱公妣合葬東莞清溪鎮大利葵湖村蒲蘆嶺五十五世祖天柱公(1144-1217),宋孝宗淳熙二年乙未科(1175)进士,以讨逆战功封广州刺史,加镇蛮大将军衔,妣何氏,李氏生朝政,朝璧,朝清。天柱公妣合葬东莞清溪镇大利葵湖村蒲芦岭,坐北向南丙山午向右水倒左水走辛戌会壬午局广大旗峰朝拱喝蒲芦形,碑高四尺五寸,碑文大始祖考天柱钟公妣李氏夫人二位坟墓,原老碑文刻明子朝政孙飨曾孙提遐祯祥瑞龄。墓额书“威震华夏”,左右联为“江南领袖,越国簪缨”1993天柱公总祠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礼坑村,始建清咸丰十五年1860年,坤山艮向大睡人形心穴座胃宿四度壬子合水两水分金,流水走申,1993年癸酉岁重修



宋史对孝宗评曰
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间父子怡愉,同享高寿,亦无有及之者。终丧三年,又能却群臣之请而力行之。宋之庙号,若仁宗之为"仁",孝宗之为"孝",其无愧焉,其无愧焉!”

歷代名賢錄: 姓名   籍贯   何时在何地任何职务

钟文楷
叶南瀚塘围
清代进士,任广东化州府儒林士正堂
钟成槐
叶南瀚塘围
明代,任永乐四年长乐岁贡任知县
钟彦良
叶南瀚塘围
任龙川县轻车都
钟崇富
叶南瀚塘围
任明锦衣卫指挥使景、锦衣前营轻车都尉
钟天锡
岗背五星村
清代岁进士
钟景熊
岗背五星村
清代,任布政司理问
钟元经
岗背五星村
任布政司理问、兴建后街祠倡仪人之一
钟俊旺
岗背五星村
授州同,兴建后等祠倡仪人之一
钟泰阶
岗背五星村
任云南省石屏州左堂
钟晋阶
岗背五星村
考授州右堂、任贵州思南尉经务,建后街祠倡议人之一
钟景寿
岗背五星村
布政司理问、兴建后街祠负责人之一
钟清瀚
岗背五星村
任布政司理问
钟廷宇
岗背
明朝岁进士,嘉靖廿年(1541年)恩授巴陆训导
钟天佐
岗背
任广西桂林县承
钟  弼
岗背
任罗岗及兴城护城营把总
钟  洗
岗背
任指挥史
钟启安
岗背
清代监生,乾隆年间监生、任兴宁县知事
钟泮槐
岗背
清代监生
钟启任
岗背
清代监生
钟匡槐
岗背
清代监生
钟国球
岗背
清代监生
钟国瑚
岗背
清代监生
钟国珊
岗背学士村
清代监生,任布政司理问
钟启传
岗背五星村
清代监生,(乾隆年间)
钟裕槐
岗背五星村
清代,任州同
钟国标
岗背学士村
清代监生
钟国勋
岗背学士村
清代监生
钟启仲
岗背五星村
监生
钟国员
岗背学士村
监生
钟仁槐
岗背学士村
清代监生
钟国经
岗背学士村
监生
钟仰槐
岗背五星村
监生
钟荣光
岗背五星村
清代进士钟连章叶南瀚塘围
1927年任东征军营长,在攻惠州城时阵亡钟希亮
岗背五星村
国民党七十一军任(上校)军需主任
钟耀球
岗背五星村
国军七十一军中校人事科科长
钟善芳
岗背五星村
中央陆军军校十七期毕业,任少校参谋长副团长等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华塘湖歧岭钟氏源流考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17 18:42 编辑

钟姓五华、兴宁肇基祖,讳壁,字提龄,南宋后期由梅州溯江而上,然后在古长乐县华城禅定村定居。又到兴宁岗背“鸿基再拓,丁口蕃盛,代启贤良” 。真可谓:一枝六叶、叶叶芬芳、中原望族、南国大光。
长房有始公,生于铁炉坝,立业铁炉坝,玄孙钟文进元朝至正二十年庚子岁(公元1360年)前后,为谋求发展,祖居由胞兄文俊居住,西上岐岭另立新基以图发展。德配谢、余两妣。生得洤、得浦、得清三子。因岐岭矮岭坝地域小,族姓多,不足于发展。得洤公后裔,部分到龙川发展。得清为谢妣所生,母子出华河,溯琴江而上另觅宅场,在琴江上游,大河旁有一片绿洲,只见四面青山,一湾绿水,方圆十数里,形似圆盆。圆盆中间,自东而西有七个小山丘,神似七星伴月。山丘二侧是平坦的谷地,谷中池湖星罗棋布,波光闪闪,不下百口,是一处理想的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建立新家,遂取名“塘湖” 。塘湖山清水秀地处“三市四县”接壤的山区,是五华琴江流域除横陂外最大最平坦的山间盆地,因此也被称为“上山明珠” 。
先我钟姓来“塘湖”开发者,有朱、宋、谢、甘、黄、李多姓,他们的住宅都建在沿河的坝上,村中心的塅上,我祖妣祖孙三代只好在东边独岭山下结庐暂住,披荆斩棘,开荒种植,一天晚上,郭孺人梦中得白衣妇人指点:“你母子在此立居甚佳。妣问:何处最佳” ?白衣人曰:“面向南山之表,后座独山” 。妣又问:“何以为记”?白衣人答:“结草为记” 。晨起观之,草房旁边有一丛草头被扭成结样。站在此地,遥望南天,双峰直插天际高耸入云,秀美异常。于是就筑室于独岭山下。(现为道山公祠)。
谢妣成为我塘湖钟姓开基祖妣。祖考文进公在岐岭矮岭坝建老屋“文进楼” ,现改名为“文进祠” 。文进公由提龄公六世孙,转为塘湖一世祖。现已传二十六代,有一万多人。鱼米之乡
登独山,望南天,云嶂、圣峰作镇;观北阙,来石铁扇双关;东方莲花山脉,如屏似幛,群峰罗列,林木葱茏。双髻山、杜坑嶂两边卫拱;西面马鞍山、鹰塘岙松涛阵阵爽气西来。琴江河从村东山脚流过,塘湖人住在大河边,入村不见河,水土不流失。腑瞰全村,村似圆盆,池湖如珠,田畴滴翠。田产优质米,塘养肥美鱼。大河背,塘湖前坝,柳树坝,石下坝,所产柑、蔗果菜质优味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清末上山诗人,名士古柳石曾作诗赞曰:“大似辋川风景好,王维图画入山云” 。
还流传几句俚语,专道塘湖农副产品之优良:“塘湖米,可剥三层粥水皮;塘湖鱼,一摔二截最肥美;塘湖柑,州里县里都有名;塘湖糖;味道清甜色金黄” 。上世纪50年代末,《五华文艺》在五华“特产”栏目中也称:“龙村蜡蔗下坝糖,塘湖柑桔有名扬,金黄桔子销全国,远销苏联出外洋” 。文化之乡
塘湖人最重视教育,英才辈出。始基祖例授文林郎。任广西河池县正堂。二世得清公敕封文林郎,郭妣为海丰炎水场户部侍郎郭元泰之女。三世道生公、文林郎、文渊阁篡修。福建汀洲府、韶安、宁化二县县令。后再任广西河池县正堂,是有名的廉吏。至清代乾嘉年间,入泮而高中者,科科不断,自秀才至翰林,各级品位都有,十四世钟丕谟进士及第,官至翰林院检讨。为五华清代文官第一人(五华文史称)。民国钟问陶,读书过目不忘。诗、词、文俱佳,任河源、五华两县县长。当代,塘湖是五华上山最早办新学,设完小的地区。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活跃在省、市、县各级政坛和科教技界精英就是当年的小学毕业生。以学位而论,有博士、硕士,职称而言有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主任医师等,以职务而论,有厅级、处级干部,有广州市委组织部长(正厅级),清远市委副书记,省公路局长,大学校长,军界有大校、中校、师长、团长、后勤处长。就办学规模而论,有中学一间(学子1000多人)、小学3间(3000多学子)适龄儿童入学率超标,上山第一位北大学生还是塘湖中学所出。高考时梅州市数学满分第一名。真可谓人杰地灵、人文蔚起。美称“小兴宁”


石显足迹话若仙,地脉钟灵天河连。
天公为解民疾苦,长留甘泉在人间。

二、冲天蜡烛与夫子弹琴
西边有水,水为仙泉。东边有山,山有龙穴。琴江边之朱屋坝上,有一高、尖、秀之山峰,峰巅下,有一石岩,不须人工雕琢,天然生成坟茔形状,这就是塘湖钟姓二世祖妣郭太孺人墓,形似光焰冲天之蜡烛。更奇者是裔孙扫墓时,无论春秋季节,烛火直指蓝天,风吹不灭。据说夏秋之夜,常自然发光。能见此光者必富必贵。固诸峰皆低矮,唯我独尊,故名为“冲天蜡烛” 。登上此峰,可腑瞰塘湖全貌。农舍俨然错落有致,阡陌纵横,田畴滴翠。微风过处,碧波万顷。收割季节,稻浪千层,一片金黄,琴江河似罗带从山脚流过,河边翠竹万竿,花果飘香。
相传我祖妣后裔,怀妣金骸从此路过,偶遇暴雨,见峰有石岩,即上山将金骸置于石岩之下。天晴后视之,见整个金罂已被山蚁含泥掩之。后经明师证实为生龙口。据传,下葬当晚,朱屋坝之朱、谢等姓鸡不啼、狗不吠,后遂迁他处。而钟姓却日见兴盛,成为村之大姓,占全村人口九成以上。诗云:
一峰如笔指太空,都说蜡烛冲天宫。
最是石岩龙穴好,开创塘湖万世钟。
同在琴江边,离冲天蜡烛一公里的琴岭上,为祖考得清钟公墓地,形曰“夫子弹琴” 。而且形神兼似。山名琴岭,水为琴江,坟曰:夫子弹琴,乃大自然之杰作。诗曰:
琴江琴岭琴作茔,三琴三景天生成。
高山流水情无限,夫子弹琴谢知音。
腑看流水仰看松,水声松韵意融融。
夫子抚琴无日夜,只缘斯民尽姓钟。
两间之灵气,好像对我们塘湖钟姓情有独钟,先我钟姓到塘湖开居的许多姓人,都是迁徙他乡,现在的塘湖3个行政村,12000人左右,有毛姓约1000人、黄姓100多人、刘姓300多人、李、魏、胡等姓都只有几十人,钟姓有10000多人。因山川秀美、地灵人杰,代启贤良,在朝者能忧国忧民,在野者能爱国爱家,从明代以来,600多年。翰林、进士高学位者历朝皆有。各级地方官都政声绩著,清正廉明,现时在各级政府任职的都能克己奉公,局级以上的行政,技术干部没有一个受党纪国法处分者。每一年考上大专以上各类院校的有20多人。详细情况,在本谱人物部分之各县市明清以来科举及民国以来到共和国任正科以上部分人物表。这里不再一一重述。

注:紫金奉提齡祖長子有始公為二世祖,其長子升達公為三世祖公妣与有始公共墳,升達公妣黎氏生文振,文亮,文康三子。
譜載有始公葬五华县潭下镇新田小左鸡栖角山顶“金盘载宝” 形壬山丙向碑镌九位佳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0: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17 18:35 编辑

源于子姓,出自战国时期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

从遐龄(名毡)发源地谱载 1、遐龄与兄弟于宋理宗淳祐八年庚申岁(1248),遂由闽江迁广东五华铁炉坝。居住十五年后,先迁东莞后,才迁紫金南岭石下开基
  2、遐龄公懂“地理风水”,于宋景炎元年丙子岁(1276),带孙应时,应举到海丰高螺港寻到“生龙口”,被自行吞葬。
  3、遐龄的6、7、8世孙等,于明永乐七年(1409)七月十一日签订租用锺子高田地合同。
  4、遐龄的8世孙羡宝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任江西石城县知县。
  5、遐龄的8世孙羡寿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行先徙丰顺,后徙普宁后溪开基。
  6、遐龄的15世孙锺丁先于明宗祯壬午科(1642)到广州乡试考上举人第一名(解元)。
(遐龄系史料详见紫金南岭锺法云所编石城围族谱)
1248-1380年相130年,文振,文亮兄弟不可能是提齡公之子,時間上就是最明確證據,照五華老譜則文字輩是提齡公曾孫。

五华堂公谱7页载:四世文宣于明永乐四年(1406)任湖北荆南道(今石首)知县。

烈公祖系世代排列混乱 建议两广学者研究编写定版
  从《锺姓通讯》2008年第二期“五龄公”之父是谁一文,以及两广各地出版发行的锺氏族谱来看,均发现烈公祖系世代排列混乱之篇幅,无法确认烈公祖系近百代的各祖辈属于那一世代祖公。例如广东版乾隆石印本,从气公为大始祖至友武公历代段为八十九世祖,广东版乾隆石印本,从气公为大始祖至友武公历代段为八十九世祖,气公生于公元前225年,友武公生于公元1040年,辈代相距12.65年,平均代距为14.2年,重代太多;广西灵山出版新编烈公至友武公为46世代,烈公于公元前283年定居许州,定居时至友武公的出生年,长达1323年,平均代距28.3年,以烈公出生年计算,可达29年。漏代可能性较大。
  广东紫金版族谱于一九九八年出版发行,秉承乾隆石印本,以气公祖系为基础作个别修改调整,把原本九十一世祖锺理公生大相、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六子,新版改为锺理公生大相公一子,大相公生天褴、天柱、天栋三子,天柱公生“五龄公”,天柱公(1144-1217),至二00八年相距800年,后代发展平均26.2年为一代,符合各地人口发展标准代25年,发展快的23年,慢的27年的客观规律。如果把“五龄公”的出生年提前150年,以31世代计算,不符合客观规律。我认为紫金版族谱编定的“五龄公”出生时间比较准。
“五龄公”之父是响公的研讨综合意见
  自2006年12月下旬在广东河源市召开“锺氏五龄公世辈研讨会”统一认定的研讨结论,得到了中华锺氏宗亲总会及老会长振声宗亲的重视和支持,在总会所创办的《锺氏通讯》、《锺史论坛》上,多次转戴有关宗亲所送的“肯定与否定”的研讨论述,对进一步论证“五龄公之父是响公”有了新的认识。现对“两种意见”综合如下:
  一、认定“五龄公之父是响公“,要将五龄公各系的后裔发展情况整体综合起来分析,通过整体分析五龄公是公元1200多年的人物!
  (一)从提龄系发源地的老、新谱记载查看,提龄公应是公元1200多年的人物,宋元时之人!
  2、广东龙川鹤市谱载:提龄(有甲系)的五世孙应铭出生于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五月初九日。
  3、广东五华提龄(壁公谱)97页载:提龄的八世孙器宝公将在西林酒坊大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正月与昆季及堂弟、侄等签订划分墩上屋清单。
  4、五华壁公谱99页载:十一世思茂公生于明隆庆三年(1569)。
  5、五华壁公谱65页载:提龄文振系的七世孙(等于十一世)宜公,生于弘治十年丁巳岁(1497年)
考之岗背老谱云:四世祖应通公,志聪公二子,邑庠,妣曾氏,生二子:晓、曜。公生于明代洪武十三年庚申岁(公元1380年),卒于正统九年甲子岁(公元1444年),享阳寿六十五岁。但其他谱文字辈全是四世,显然落差一百年以上。
  兴宁县志 - 元
  元初霍山东境地划归龙川县。陈维贤为元代举人(中举时间失考)。元末,本县仅存1697户,仍隶属循州。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远人周三率兵进兴宁,与官军交战,持续3年。本县人民或死于战乱,或避难流亡,仅存20余户编为2图附于长乐,由长乐知县习韶兼管。同年,兴宁驿迁于长乐南门河边,改名长乐驿。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县夏则中招携流亡,佃耕官田,并上疏朝廷,请准减轻官田租税,使农民得以安业,短时期内户口大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遵朝廷令编制册籍。全县设7里、70甲、160保,有722户、2626口(适龄赋役对象)。全县有田地山塘48655亩,应纳税粮:秋粮米1280石,夏税米8.1石鍾氏遷徙方向基本是自北而南,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年)
是年起,兴宁、长乐县大批人迁居永安县即今之紫金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烈公祖系世代排列混乱 建议两广学者研究编写定版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6 21:12 编辑

转载宗亲意见欢迎研究,发表意见共同完善你我有份的族谱
来源:利川钟氏 责任编辑:admin


从《锺姓通讯》2008年第二期“五龄公”之父是谁一文,以及两广各地出版发行的锺氏族谱来看,均发现烈公祖系世代排列混乱之篇幅,无法确认烈公祖系近百代的各祖辈属于那一世代祖公。例如广东版乾隆石印本,从气公为大始祖至友武公历代段为八十九世祖,广东版乾隆石印本,从气公为大始祖至友武公历代段为八十九世祖,气公生于公元前225年,友武公生于公元1040年,辈代相距12.65年,平均代距为14.2年,重代太多;广西灵山出版新编烈公至友武公为46世代,烈公于公元前283年定居许州,定居时至友武公的出生年,长达1323年,平均代距28.3年,以烈公出生年计算,可达29年。漏代可能性较大。
广东紫金版族谱于一九九八年出版发行,秉承乾隆石印本,以气公祖系为基础作个别修改调整,把原本九十一世祖锺理公生大相、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六子,新版改为锺理公生大相公一子,大相公生天褴、天柱、天栋三子,天柱公生“五龄公”,天柱公生于公元1204年,至二00八年相距804年,后代发展平均26.2年为一代,符合各地人口发展标准代25年,发展快的23年,慢的27年的客观规律。如果把“五龄公”的出生年提前150年,以31世代计算,不符合客观规律。我认为紫金版族谱编定的“五龄公”出生时间比较准确,肩负历史检验。再看友武公至天柱公四代人,代代当官,一代单传,出生年相距164年,当官者及单传者生育较晚,应当理解,看起来存在漏代可能,但与锺齐公的后裔,分布在广西灵山,浦北等地的祖系世代排列校对,理齐两公祖系世代排列平衡,排除漏代疑虑;如锺理公的第九代后裔,转世始祖十五郎,与锺齐公的第九后裔,义明公之子十五郎同代、同配偶、同郎号、同属一个人;义明公生七子,第六子云映十六郎的后裔分布在灵山、浦北等地;第五子风采十五郎,过继给祥龄公的第五代逸文公为子,立转世始祖十五郎,后裔分布在广东、江西、台湾、广西防城、浦北、宁明、扶绥、上思、钦州、上林及陆川(法茂公祖系)等地,至今延续26世代,裔孙成群,人口众多。如果按照乾隆石印本排版锺理公是“五龄公”之父的记载,则与锺齐公后裔世代排列比较,就减少了两代,理齐两祖系世代排列不平衡,从人口发展客观规律和与锺齐祖系世代排列来比较,天柱公是“五龄公”之父合情合理,符合规律。希望紫金族谱主编利用锺姓通讯版面刊登修改说明,可澄清“五龄公”之父是谁,以后不再争议。
大始祖烈公自许州定居以来,经历了约百个世代2294年,直至友武公历代段一说九十二世代,又一说四十六世代,各说繁乱,友武公至今经历968年35个世代(按防城宗支世代计算,其他宗支有快有慢),代距27.6年,世代排列比较准确。前世代排列混乱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历史悠久,后裔聪明好学,各族系或家庭都建立原始记录族谱,代代相传,但有些族系史记不全,不够系统或世遭劫,部分资料根据各历史段收集传说追述,整理而成,建议两广学者共同努力,精心研究,编写出一部符合人口发展客观规律,比较理想的颖川堂锺氏族谱,以供几百万烈公后裔共享。
  “五龄公”祖系(基)二十六世孙锺恒全 稿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侨兴街99号
  电话:0770-3262909

http://www.zhonghome.com/story/zatan/2011112466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2: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家大瓦房:钟子期的后裔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6 22:38 编辑

   在柏合万亩梨园的村落中,有一坐座北朝南,用土坯砖和小青瓦修筑的老式平房,这就是有名的客家祖屋——“钟家大瓦房”。据 钟氏谱牒和有关史料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钟姓客家始祖荣昌公率族人入川,因种粮致富,在柏合镇修建了这座2000平方米的钟家祖屋。现在大瓦房里仍居住 有钟姓族人15房共60多人,据说都是钟子期的后裔。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 汉阳龟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躲雨,心里寂寞,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恰在此时,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在附近躲雨,听到伯 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琴。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 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异常惊喜。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染病去 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这便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来历。

  从此以后,由于朝代更迭,战乱不断,钟子期的后裔也开始了四处漂泊,有一支为躲避战乱而逃到了湖广地区。到清朝“湖广填四川”时,钟子期的一支后裔便迁移到了龙泉。
如今在钟家大瓦房的祖堂正中挂有“琴墨堂”的匾牌,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故事中的听琴高手钟子期。

 2004年4月3日,俞伯牙的后代、现居郫县红光镇84岁高龄的蜀琴派代表、古琴大师俞伯孙老先生,来到龙泉钟家大瓦房与钟家重续友谊,轰动一时。 2003年10月,钟、俞两家的后人就在钟家大瓦房举办了古琴演奏会。而俞伯孙此次光临钟家,则是前来收徒,以延续钟、俞两家二千多年的友谊。

 钟家的两个女孩,一个8岁,一个16岁,在钟家老者的“口令”下正式向俞伯孙行了三拜大礼。俞伯孙也十分高兴收她们为徒,按照规矩,他为两个徒儿现场发蒙弹琴。一曲《高山流水》有如清泉流淌、碧水缠绵,更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再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至高境界。

到蔡甸,不能不访钟子期。

     在21世纪的今天,寻访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应该是很不现实的,而且,弄不好还有自诩俞伯牙之嫌。好在祖籍汉阳,老家离钟先生故居不是很远,钟先生不在了,但钟先生墓尚在,踏访一遭,也算是乡里乡亲晚生后辈崇谒先贤的意思。

     这是一座圆形的墓冢,墓碑上“楚隐贤钟子期之墓”几个字,传达出若干沉重的信息:这是一位隐贤,生前不喜张扬,身后诸事从简。然而,或许,让这位隐贤没有想到的是,他,虽然死了,可是,他,还有他的故事,仍在这块土地上行走——

     公元前2000多年前——具体到何年何月,笔者非史家,不敢妄言——应该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个年月吧,那年月,神州大地,若干政治板块,正处于急剧震 荡和频繁整合阶段。姬周王朝建立的君臣之制礼乐之仪,似乎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无尽的贪婪被释放。贪婪和野心营养出一批满肚子坏水的政治流氓,他们驾着马 车,极辛苦地在驿道上掀起漫天的烟尘,摇唇鼓舌,朝秦暮楚,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政治才华和厚颜无耻……当然,这也正是出思想的年月,出诸子百家;也出艺术, 也出诗三百和编钟,但比起战车搅起的惨淡民瘼,实在显得太另类也太过寂寞了。

     于是就有了俞伯牙的出走。

     二

     应该肯定,俞伯牙到汉阳蔡甸寻觅知音,这选择没有错。

     从历史传承看,武汉的地域文化应该是楚文化的延续,换言之,武汉历史应该是楚国历史的延续。如果我们可以穿过时间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追寻汉江蜿蜒灵动 的身影,我们就会看到,我们的楚先人,拉着柴车,披荆斩棘,寻找生息繁衍之地,终于,在这汉江环抱的荆山,住柴屋栖岩穴以安身,伴熊罴友凤鸟而为乐——在 楚人的记忆底片上,青春的岁月,如火的激情,曾有多少横无际涯跌宕多姿的浪漫想象,楚国的士子文人们,有过太多峨冠博带佩兰戴菊倜傥潇洒徜徉高歌的日 子……

     汉阳地处楚中,濒长江而临汉水,造就了百里湖乡水灵灵的环境。楚人善歌舞。楚先人勇于开拓的顽强与剽悍,笑面艰难而不辍歌舞的乐观与浪漫,勾兑成至今仍流淌在汉阳蔡甸人身上的人文血脉。

     三

     看来,俞伯牙驻足蔡甸,在紧挨着蔡甸的汉江边弹琴以寻知音,绝非偶然。

     史传俞伯牙虽是官身,但“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六马仰秣者,似为让不少于六匹的马在进食的当口仰颈而啸。可能,俞伯牙的遗憾也正在于此:我之鼓琴,能 让马儿产生共鸣,而和之以“仰秣”,可人间居然就没有一位为之“仰饭”之人,此我之悲耶,或人之悲耶?于是,音乐家的出走,就是必然的了。当然,可以理解 成俞伯牙先生是采风去也——俞伯牙音乐大师所追求的,早已不是“人籁”、“地籁”之类水平了,他要追求的,当是“天籁”。

     天籁生存之处,必当是一个和谐的环境。

     钟子期生活的蔡甸,一半山绕,一半湖围。摘果采樵,捕鱼挖藕,果腹之余,亦吸纳了山峦的雄峻,碧波的灵秀。那年月,虽无改革开放好政策,亦无电视机卡拉 OK之类高享受,亦且少不了兵荒马乱赋税盘剥,但蔡甸人与所有老派国人一样,是苦惯了的,且培植出苦中作乐一切向前看的乐观精神。蔡甸这方土地,盛产音 乐,歌谣遍地。插秧车水薅草割谷,婚丧嫁娶四季八节,无事不可歌,无物不可咏。

     由此可见,蔡甸出钟子期,当是必然。

     四

     紧挨着钟子期墓冢处的马鞍山,是蔡甸区的大集。

     这古为集、后为镇、现为街的大集,是眼下蔡甸很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样两个数字很能说明大集之“大”:十年前,大集镇财政收入为500万,今年,大集街财 政收入5000万——十年翻十番!从钟子期墓下来,到大集歇脚的时候,见到了大集街的副主任辜建屏和街文化站的宋祥运站长。辜主任说,街书记李新军刚上调 区政府任副区长;主任姚小华在区里开会去了,他和宋站长领我到街辖区随便转转——

     三多桥,古貌苍顔的身骨,仍硬朗地站立在现实的阳光里;熊伯龙墓,陵园无拱卫,几株翠柏,似在昭告后人,这里的长眠者,生前坚持无神论,辞世一个土馒头, 而已而已。大集街开发区,入驻企业,楼宇林立,在建项目,视野开阔。京珠高速横贯大集,极气派的大沌公路似纲,宽阔的村级公路如网,编织出大集奔小康的豪 迈……

     随转随聊,辜主任谈今,遍赞历任街书记主任的敬业实干;宋站长说古,历数大集人文掌故。午间,主持街工作的姚小华主任从区里回来。姚主任一脸英气,一身干练模样,握手互道辛苦之间,竟是湖北大学校友。

     五

     知音故事中的钟子期,其出身底细史传阙如,大致上只晓得他是个砍柴人。既然是个樵夫,戴斗笠披蓑衣扛冲担持柴斧,没有什么特别的状貌形象可供探究。没有具 体的钟子期,其实也很好。从大集出来,我就想,这大集人,在新时代为新生活不断创新的大集人,他们,不也是在各行各业各自的岗位上,续写着子期先生当年赞 之为“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的新乐章么!如果说,当年的俞伯牙还有点儿曲高和寡的遗憾乃至摔琴绝弦的偏执,如今的大集人蔡甸人,他们,谱曲且 知音,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钟子期。

     我忽然悟出,我是真的访到钟子期了。



钟子期墓,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新农镇马鞍山南凤凰嘴上。该墓历经修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汉阳知县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4年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钟子期是知音文化由来的关键人物。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史载,伯牙鼓琴于汉江之滨,子期闻声引为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亦终身不再鼓琴。2008年7月14日湖北省文物局介绍,为了让高山流水的故事流传更广,钟子期墓已升格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阳也有座钟子期墓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被称为“隐贤”的钟子期墓,除了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马鞍山南麓凤凰咀上的那座外,在安徽省凤阳县门台子镇的蚂蚁山下,也有一座钟子期墓。
  墓地处高坡,座南面北,为土堆石圈,立有一碑,下辅基座,正文书:“先贤钟先生子期之墓,中华民国十九年双十节建”,下刻:“缉商缀羽高山志,晓律知音流水情”,背文书:“葺铭:先贤陵寝,久弃不营,坟垒坍圮,碣横墓门,睹此荒冢,凄惋油生,适逢吾氏,续谱敬宗,族人慨然,捐资缮陵,复立是碑,葺饬斯茔,勒石以志,慰荐其魂,兼示来者,无忘期公。”
  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姓钟氏。楚有钟仪、钟建,又钟子期与伯乐为友。项羽将钟离昧,昧中子楼(应为接)亦单姓钟氏。”
  这里所说的“宋微子”是殷纣王的哥哥,西周初期受周公旦之封,在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宋桓公是宋国第19位国君,他有曾孙叫伯宗,在晋国任大夫,被称为“晋之贤者”,但因忠直敢谏,得罪了执政的却氏,结果被杀。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后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其子孙以邑为氏,分为两姓,一支为钟姓,一支为复姓钟离。是故自古即有钟子期为钟离人的说法。此外,据说门台子相对而望的大青(琴)郢村与小青(琴)郢村即为俞伯牙当年摔琴之处。
  
  
(来源:凤阳县委宣传部新闻办 张树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天祥南岭屯兵事迹与藏宝之谜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10 15:31 编辑

文天祥南岭屯兵事迹与藏宝之谜

蒋武生

(2010年10月10日)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五月二日出生于江西吉州庐陵县(今江西吉安)淳化乡富田里。文天祥一生坎坷,然挽救国家危亡决心不变,民族气节永为后人景仰,其平生事迹,后人多所褒扬。河源大地也曾留下了文天祥战斗足迹、祭祀祠庙和神秘藏宝传说。经翻检历代典籍,结合文物普查资料,现逐条整理记录于此,与读者共同缅怀这位史存千秋的民族英雄。

江西省吉安市文天祥纪念馆前文天祥塑像

一、南剑开府,聚兵财为收复江西计

前事不表。景炎元年(1276)5月26日,文天祥经虎口脱险,九死一生后到达福州,被偏安福州的宋端宗赵昰小王朝任命为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由于左丞相兼枢密使陈宜中居中用事,陆秀夫签书枢密院事,苏则义为殿前指挥使,文天祥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于是便连上两道辞章,请辞右丞相之职。6月中旬,帝昰改授枢密使、同督诸路军马。在陆秀夫、张世杰的劝说下,文天祥为大局计,接受了帝昰的诏命。

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为端宗,改元景炎,时有宋兵17万余。其兵权掌握在陈宜中手中。陈宜中心胸偏狭,无识大体,惟恐文天祥再有建树,而方显自己无能。文天祥到福州行都任职后,提出许多兵策,均不被陈宜中采纳。期间,文天祥除到张世杰府上讨论御敌之策外,便在家静思读书。在这短暂的时间,文天祥便利用闲暇功夫整理编辑《指南录》。韩志远在《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中评述,“《指南录》是文天祥反元斗争的忠实记录,是激动人心的壮烈史诗。它通篇闪耀着爱国思想的光辉。《指南录》是文天祥留下的一生宝贵精神财富”。韩氏的这段评述,客观中肯,揭示了文天祥《指南录》的精神价值。后人在编撰客家名人名篇中也多录入《指南录》,成为客家名人经典之作。

文天祥绝不会在福州赵昰小王朝安于享乐,一心在谋划收复南宋失地。他在《己未上皇帝书》里说,诸州之义甲,诸峒之壮丁,其间有豪武特达之才,“山岩之民,市井之靡,刑余之流,盗贼之属,其胆勇力绝,足以先登;其智辩机,足以间谍”, 遂决意离开福州行都前往南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县)募兵。他在自传体《纪年录》记述:“七月四日,发行都,十三日到南剑聚兵”。

文天祥在南剑州建立督府,高举抗元大旗,募集兵马,派人到各地筹措粮饷。杜浒是浙江天台人,被派往温州、台州等地活动。吕武是太平(安徽当涂)人,被派往江淮联络反元武装。泉州老儒陈龙复、赫山义军首领林琦、荆湖老将巩信、宋朝宗室赵时赏等等投入文天祥麾下,分别委以督军、督咨或将一军。正如他在《集杜诗·南剑州督》序中记述的那样:“乃出南剑开府,聚兵财为收复江西之计。于时幕府选辟,皆一时名士”。 文天祥督府已聚集一批高层战斗团队。

经两个多月的募兵筹饷,景炎元年(1276)10月,文天祥移兵汀州,一时声势颇张。特别是幼时伙伴刘沐率赣州起兵的老部下来投奔,令文天祥信心倍增。他在《集杜诗·刘沐》序中记述:“宣教郎、督府机宜、带行太府寺薄刘沐,字渊伯,予邻曲朋友,以勤王,补官。予陷渊伯领诸军还。及予归国,渊伯收部曲赴府,会于汀,专将一军,为督账亲卫。沉实有谋,图机应物,凡江西忠义,皆渊伯所号召,昼夜酬应,精力不倦”,对刘沐募兵筹饷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宋史·忠义传》亦有刘沐传。至景炎二年(1277)6月,文天祥麾下已攻克兴国,收复吉州所属县之半,亲自驻兴国指挥攻打赣州城,开创了江西抗元大好局面。

二、空坑战败,屯兵南岭图谋固守

景炎二年(1277,元至元十四年)8月,元兵副元帅李恒率骑兵驰救江西危急,文天祥苦心经营的江西抗元局面急转直下,进攻赣州的张汀、赵时赏部,进攻吉州的邹鳳部,均被元兵击溃。元兵穷追不舍,在石岭和空坑(今赣县空垌山)的战役中,宋军大败,张汀、刘沐、巩信、吴文涣、林栋、缪朝宗等一干将领遇难,军士牺牲者众,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次子佛生,女儿柳娘、环娘也被元军掳去。

空坑战役,成为宋军走向劣势的重大转斩点,抗元斗争转入不利的形势,南宋王朝灭亡已不可逆转。

文天祥在空坑战败后,率残部退至汀州、龙岩等地。此前,原循州知府刘兴以城降元。11月,文天祥沿途收容散兵经梅州入循州,并光复循州。稍作整顿后即向广东潮阳移师,途经长乐县廉峰嶂(今五华县与紫金县交界之五顿山),闻深林黄麖鸣而循声沿石阶进入南岭。明万历《永安县志》卷一山川志记载:“宋文天祥驻兵于巅(今紫金县廉紫嶂),闻黄麖鸣徙南岭阶石尚存”。

南岭今位于紫金县东北部,周围深山峻岭,属狭长状盆地,易守难攻。清康熙《永安县志》卷三山川志记载:南岭在“骆老坪东去城东南八十里,其高四百丈,周百余里,四高中衍,唯一路通,险阻可据”。文天祥进兵南岭后,一面收容残兵,一面屯兵训练。终因南岭封闭,与福州南宋小王朝失去联系,便作了长期作战的固守准备。这年冬天,大雪漫山,文天祥的部属便在南岭山中度过。

三、移兵潮阳,英雄落难五坡岭

元至元十五年(南宋景炎三年,1278)3月,文天祥率部由丽禾石关隘进兵海丰,派遣弟文壁、文玮率军收复惠州,并以文壁知惠州。然其弟文壁节操有失,据《惠州市志》记载,“文壁知惠州,至元十六年纳城服元”。文玮率其子女出走宝安县,今深圳市宝安区一带文姓人氏均为文玮后裔。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一带文姓人氏则为文壁后裔。

5月,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拥立的帝昺朝廷取得了联系。6月,帝昺朝廷迁至新会崖山。8月,文天祥移师至归善县南海滨之船澳(今惠东县稔山地),上表自劾兵败江西之罪,请求入朝晋见帝昺,陆秀夫居中用事,优诏不许,加封少保、信国公,实为空头官爵,并无半点粮饷拨给。鉴于此,从战略角度考虑,文天祥于11月移兵潮阳,意凭潮阳山海之险,招兵屯粮,图谋中兴。原在空坑战败失散的刘子俊、邹鳳闻讯也率部进入潮阳与文天祥会后,一时兵势稍振。

12月,元兵都元帅张弘范(字仲畴,河北定兴人,在元军中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副帅李恒(字德卿,以张弘范荐为副元帅)率水陆步骑大举进逼。文天祥得到谍报,度势不敌,中兴计划无法实施,乃图谋入南岭固守,于是移师海丰向南岭退守。十二月二十日中午,文天祥部正在海丰县五坡岭用饭,元兵突至围攻,仓卒不及战,拒守至次日上午,刘子俊、陈复龙等将领壮烈牺牲,部属邹鳳自刎不死,被人扶入南岭十日后伤重身亡。据明万历《永安县志》卷二人物志记载,文天祥被元兵千户王惟义俘虏。被俘时,即服脑子(冰片多服有毒)二两自杀,昏眩两个时辰,竟不能死。遂被押往潮阳见元都帅张弘范,求死不能,羁于潮阳。元至元16年(南宋祥兴2年,1279)正月初六,被元军押送离潮阳,坐船行海于十三日经零丁洋至崖山,写下脍炙人口和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诗。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成为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和外族侵略的至理名言。

刻于珠海市香洲东南部外伶仃岛的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四、南岭事迹,流传千古祝芳声

南宋景炎二年(1277)11月,文天祥率部由汀州、梅州入循州后移师驻南岭,屯兵训练。其兵力如何?驻扎在何处?至今已无法考证。翻检历代县志,亦无明确记载。然而,文天祥在南岭驻兵期间,仍留下许多事迹,惠州府和永安县历代典籍都有记载,经归纳整理,主要有三条:

(一)甘泉胜迹,毒井化甘泉。明万历《永安县志》卷一山川志记载:“毒井,在南岭,相传岭北有泉甚毒,文丞相驻兵或饮以死,丞相祝之变为甘液”。清康熙、道光年间编撰的《永安县志》亦据此记载,内容大同小异。

毒泉,在岭南其他地区亦有记载。长乐县志记载,境内曾峒嶂下有毒泉,宋时有山贼铁板僧据其地,文天祥部属邹鳳引兵征剿之,邹以剑刺地,毒泉随剑入地遂不为害。其事为清道光《永安县志》卷二建置条目引述。

紫金县南岭毒井为文丞相祝之变为甘液之说,实为后人神化,不足为信。然文天祥所率将士多为江西人,屯兵南岭期间将士肠胃不适,喝了该处山泉水而好转,应是当时事实。文天祥闻之大喜,欣然在泉井上方大石上写下“甘泉胜迹”四字,后经当地工匠镌刻而成。

现今遗存的甘泉胜迹石刻,位于紫金县南岭镇水口村南岭中学门前河边的一块大石上,该石块高约2米,长约4米,“甘泉胜迹”四字阴刻,遒劲有力,有魏碑遗风,无落款。因下游10米处修筑河坝,沙泥淤积,河床抬高,石下泉井已无存。

(二)广南竹。又名江南竹。紫金县历代县志均有记载。清康熙《永安县志》卷一五物产类也有记载:“广南竹本文丞相所然以代蠋者”。文天祥屯兵南岭时,军中无蠋可用,遂命军士砍生竹燃之,竹燃之火光可照人,今南岭所产山竹仍有纹斑,亦可生燃,县人为纪念文丞相,名其竹为江南竹。

(三)白颈蝈。南岭山区多蚊,军士多不得寐。清道光《永安县志》卷二建置条目记载:“文天祥祝之遂绝,至今无之”,又南岭“多蝈闹耳,丞相以纸为枷逐之,今山下蝈有白颈痕,皆忠诚之所感”。文丞相对南岭之蚊“祝之”,对南岭之蝈“枷之”,始见于清道光年编《永安县志》,明万历、清康熙版本未见载之,显属后人编撰之,不足为信,然足以说明文天祥屯兵南岭之事迹历久弥新,根植于老百姓之间,凭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五、禄马朝堂,隐含埋藏军饷玄机

南宋景炎元年(1276)7月,文天祥离福州开督府于南剑州,派人募兵筹饷,一时号令直抵江淮,士气大振,军响充足。刘子俊、邹鳳、刘沐、吕武、杜浒等人,既是督府高级幕属和一军将领,更是募兵筹饷的高手。而赵时赏、谢翱等人更是倾尽家资随府典兵。在南宋小行朝只有空头官爵没有任何恤军行动的情况下,文天祥部属孤军奋战,既使在空坑战败以后,也无粮饷之虑,得益于其本人的运筹帷幄和部属的筹饷之功。

驻潮阳图谋中兴,退南岭据险图谋固守,是文天祥的重大战略部署。景炎三年(1278)3月,文天祥率部出南岭击海丰时,已将军士所带军饷埋藏于南岭,并剑刻“禄马朝堂”于山石上作为藏宝记号,以作日后固守之用。

“禄马朝堂”石刻远眺

“禄马朝堂”石刻刻文

该石刻遗存位于原大忠庙正背(今南岭中学校园后背)一形似马头的山石上,“禄马朝堂”字体至今仍清晰可见,阴刻,无落款。从字面理解,有祈福迎禄和期望前程万里的意思。河源地区在逢年过节的醒师、舞龙表演和祭祀民俗活动中,往往都有在门口朝拜的动作和仪式,即取“禄马朝堂”之意。考究这种习俗渊源,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唯有“禄马朝堂”石刻可证。可以认为,这种在门口朝拜表演的艺术动作和民俗祭祀仪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蕴含和延续了民俗学意义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紫金县南岭一带,历代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即谁能破解“禄马朝堂”所藏玄机,就能找到文天祥当年埋藏的军饷。至今,这个传说仍在流传。

从“禄马朝堂”石刻字面布局看,石刻平面长度与宽度足可刻下“禄马朝堂”四字,而刻者却将“朝堂”二字并列横镌。如有玄机,则可能在“堂”字。此堂应非一般之厅堂,推测指文天祥屯兵南岭的督府之堂。据明万历《永安县志》记载,宋时南岭有古寨三十,而言文天祥驻于何寨,其督府之堂建于何处,今已无法考证。

传说“禄马朝堂”石刻隐含了宝藏玄机,可以耐人寻思。而从潮阳转移至南岭作长期固守准备的军饷埋藏于何处,则更显得神秘莫测。

南宋景炎三年(1278)11月间,文天祥率部进驻潮阳。时潮州土匪十分猖獗,匪首陈懿弟兄五人,人称潮阳五虎。文天祥率部征剿之,深入匪之老巢,缴获大量物资,充为军资,同时招兵屯粮,作中兴根据地之筹划。

是年12月初,文天祥获元军水陆步骑并进的谍报后,便作了撤离潮阳退而固守南岭的准备,一批粮饷已由军士先行转移至南岭。其数量之大,远甚于年初出南岭时所留军饷。这批军用物资转移,推理为邹鳳负责统筹安排。

邹鳳 ,字鳳叔,吉水人,其貌不扬,为人慷慨,素有大志,以豪侠行于乡里,随文天祥起兵勤壬,以武资王将军,任寺丞兼领江西招谕副使,以领兵入广会文天祥于潮阳后,被任命为殿前事出仓卒,负责屯兵和筹备粮饷,成为文天祥的军需官。在12月20日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后,一些散兵仍退至南岭。明万历《永安县志》卷二人物条目记载:“邹自刎扶入南岭逾十日死”。可见向南岭退守是有计划的战略转移。这批军饷转移至南岭后埋于何处?当属军事机密,随着邹鳳自刎扶入南岭十日后而死,便杳无信息留存。

六、丞相祠庙,令人千古吊忠魂。

对民族英烈和先贤立祠以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天祥是大忠大义之人,其平生经历之地多有祠庙祀之。清康熙《永安县志》卷八祠祀类记载:“永安之俗虽尚鬼祟巫而丛祠颇少,民之滛祀者在家而不在邑,正祀城隍山川社稷而外,惟文信国祠屹然於地方七百里之中岩岩具瞻。”可见,立文天祥祠以祀之,在当地有广泛的影响。

此处所言文信国祠即为南岭文丞相祠,当为明隆庆三年(1569)置永安县(今紫金县)之前所建,属长乐县(今五华县)王琴江都地区,是故此祠建于何时何地,查遍紫金县历代县志,亦无明确记载。唯清道光《永安县志》有“丞相殉节灵爽常见于南岭,乡人异之,立祠以祀,有祷则应”记述,仅此而已。

明万历元年(1573)正月,惠州府在南岭文丞相祠周围划建通判公署,作为永安县城屏障,筑砖城50丈许,设抚民通判、守备各一人戍之,明万历四年(1576)建成,此城位于新田(今高新村、瑞丘村一带)。

清康熙七年(1666),井在(今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人)以进士知永安县,康熙十三年(1673)土寇李唐宗等人居通判古城为乱乡里,井在请调惠州府兵剿灭土寇,并夷平古城,唯独古城中文丞相祠独存,与海丰县五坡嶺表忠祠岿然相望。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道光二年(1822)撰修《永安县志》时,已将南岭通判古城和文丞相祠列为古迹。

由上述可见,最早的南岭文丞相祠与通判古城为同一遗址,即今高新村、瑞丘村一带,现为水田一片,仅少量城基可考。

清道光二年(1822)《永安县志》卷二建置四记载,“文天祥庙在南岭南…乾隆十四年绅士重修,以邹鳳刘子俊配享”。此庙在清道光二年(1822)以后的历代县志中又称为文爷祠、太忠庙,属易地重修,由原通判古城(今高新、瑞丘村一带)迁建于今南岭镇小口村南岭中学现址。

太忠庙原建筑毁于20世纪60年代,原地改建为南岭中字,现仅存碑刻二块,花岗岩石柱阴刻楹联三条,石柱础等建筑构件一批。按县志记载和年长者回忆,该庙由门楼、前厅、正殿构成。正殿前设祭坛,殿正中供文天祥塑像,两侧供邹鳳、刘子俊塑像。大门石柱阴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钟时行撰写的对联:“蒙难已三年,想粤北艰贞,只觉陆死海,张死山,尚逊从容就义;驻师才八月,数南岭事迹,军如韩寓潮,苏寓惠,同流尸祝芳声。”祠内正殿门柱刻有五华县进士温太和撰写的  两副对联。其一为:垂戴数年,写我一生读书史;划石四字,令人千古吊忠魂。其二为:正气不随元日月,丹心独照宋山河。

时至今日,文天祥的大忠大义气节仍为我辈所景仰。挖掘和弘扬文天祥之事迹,激励后人,对于推动河源文化崛起,提升河源地望,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市委书记陈建华多次观察太忠庙遗址,要求恢复重建。而该遗址保留的对联、碑刻和建筑构件,对研究文天祥生平和重建太忠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作者系河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http://www.hynews.org/Culture/2010/1015/article_1460.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6: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粵客家圍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19 21:50 编辑

圖書: 南粵客家圍
作者:深圳博物館(編) 語文:中文
出版地:北京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8 頁數:370
ISBN:7501012768
序 頁1
緒言 頁2-3
概論 頁6-49
一、南粵汉族三大民系的關係 頁8-9
二、客家人 頁9-10
三、客家圍 頁10-16
四、粵東、粵北客家圍的分類及流變 頁17-27
五、深、港客家圍的分類與特色 頁28-35
六、从山里來到海濱的客家人 頁35-49
樓譜 頁50-345
一、方樓 頁52-65
蕉岭北磜郭氏方樓Ⅰ 頁54-55
蕉岭北磜郭氏方樓Ⅱ 頁56-57
饒平饒洋詹氏大夫第 頁58-59
大埔湖寮藍氏泰安樓 頁60-63
大埔湖寮藍氏繩武樓 頁64-65
二、圓樓 頁66-83
大埔大東林氏花萼樓 頁68-69
大埔桃源陳氏祥發樓 頁70-71
大埔桃源范氏福庆樓 頁72-73
大埔桃源钟氏祥和樓 頁74-75
饒平饒洋詹氏新彩樓 頁76-77
饒平上饒張氏鎮福樓 頁78-79
饒平上善許氏啟明樓 頁80-81
饒平上善許氏潮源樓 頁82-83
三、半月樓 頁84-93
大埔桃源謝氏德馨堂 頁86-87
大埔桃源郭氏敦裕堂 頁88-89
饒平饒洋藍氏宗祠 頁90-91

饒平上善林氏半月樓 頁92-93
四、椭圓圍 頁94-109
梅縣隆文黃氏新圍里 頁96-99
大埔湖寮黃氏中宪第 頁100-101
饒平饒洋藍氏泰華樓 頁102-103
興寧黃陂石氏中山公祠 頁104-105
興寧羅崗劉氏恒豐圍 頁106-107
翁源江尾陳氏宗祠 頁108-109
五、八角樓 頁110-115
饒平三饒黃氏道(音勻)樓 頁112-113
饒平饒洋詹氏听捷樓 頁114-115
六、圍龍屋 頁116-163
梅縣松源蔡蒙吉故居 頁118-119
梅縣丙村仁厚温公祠 頁120-121
梅縣大坪丘氏老祖屋 頁122-123
梅縣南口潘氏德馨堂 頁124-125
梅縣白宮丘氏棣華居 頁126-129
興寧寧新羅氏東升圍 頁130-131
興寧寧新劉氏大劉屋 頁132-133
興寧福興王氏永思堂 頁134-135
興寧新陂劉氏彭城堂 頁136-137
興寧龍田羅氏德慶堂 頁138-139
興寧刁坊曾氏义隆圍 頁140-141
興寧刁坊黃宏昌圍 頁142-143
興寧寧新陳氏柳溪堂 頁144-145

五華華城李威光故居 頁146-147
惠阳秋長叶氏始祖祠 頁148-149
大埔西河楊氏青云世第 頁150-151
大埔西河張氏光祿第 頁152-153
蕉岭文福丘氏培選堂 頁154-155
平選超竹姚氏厚和堂 頁156-157
東源仙塘潘氏新樓 頁158-159
和平彭寨陳氏衍慶堂 頁160-161
增城福和陳氏圍龍屋 頁162-163
七、四角樓及其他角樓 頁164-216
興寧站前陳氏國善圍 頁166-167
興寧崗背钟氏躲世圍 頁168-169  注:
正确位置应是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
興寧羅崗袁氏善述圍 頁170-171
興寧羅崗劉氏翼寧圍 頁172-173
興寧大坪羅氏大安圍 頁174-175
五華錫坑李氏聯慶樓 頁176-177
東源仙塘潘氏單角樓 頁178-179
東源双江黃氏師善堂 頁180-181
龍川東田邓氏四角樓 頁182-183
紫金中坝張氏銘慶樓 頁184-185
紫金藍塘邓氏壽康樓 頁186-187
新豐梅坑潘氏儒林第 頁188-189
新豐黃磜廖氏福显樓 頁190-191
英德橫石水林氏九龍樓 頁192-193

英德橫石水林氏新生樓 頁194-195
翁源龍仙李氏水口圍 頁196-197
翁源龍仙李氏建昌圍 頁198-199
翁源龍仙張氏盘安圍 頁200-201
翁源南浦黃氏德耀樓 頁202-203
翁源南浦謝氏司馬第 頁204-205
翁源南浦陳氏榮華樓 頁206-207
翁源坝子劉氏燕桂樓 頁208-209
始興隘子官氏滿堂圍 頁210-211
始興司前温氏燕翼樓 頁212-213
龍門龍江钟氏守安居 頁214-215
八、堂橫屋 頁216-229
大埔湖寮藍氏衣德堂 頁218-219
大埔湖寮羅氏靜圓公祠 頁220-221
大埔西河張氏光裕樓 頁222-223
梅縣白渡宋湘故居 頁224-225
梅縣松口宋氏榮祿第 頁226-227
興寧新陂劉氏五堂屋 頁228-229
九、杠式樓 頁230-241
梅縣雁洋叶劍英故居 頁232-235
梅縣松口謝氏愛春樓 頁236-237
梅縣南口潘氏五杠樓 頁238-239
梅縣白宮丘氏大夫第 頁240-241
十、城堡式圍樓 頁242-281

深圳龍崗羅氏鶴湖新居 頁244-245
深圳坪山曾氏大万世居 頁246-249
深圳龍崗李氏正埔岭 頁250-251
深圳龍崗陳氏大田世居 頁252-253
深圳龍崗賴氏梅冈世居 頁254-255
深圳坪山黃氏豐田世居 頁256-257
深圳坑梓黃氏新乔世居 頁258-259
深圳坑梓黃氏龍田世居 頁260-261
深圳坑梓黃氏盘龍世居 頁262-263
深圳坪地蕭氏吉坑世居 頁264-267
惠阳鎮隆叶氏崇林世居 頁268-271
惠阳秋長叶氏桂林新居 頁272-275
惠東大岭胡氏培德居 頁276-277
龍門永汉王氏鶴湖圍 頁278-281
十一、圍村 頁282-301
深圳橫崗西坑圍 頁284-285
深圳崗劉氏田豐世居 頁286-287
连平陂头謝氏永興圍 頁288-289
翁源龍仙李氏華隆圍 頁290-291
翁源江尾張氏葸茅圍 頁292-293
曲江灵溪黃氏翰亨圍 頁294-297
豐順建橋張氏建橋圍 頁298-299
始興太平曾氏棋盘圍 頁300-301
十二、碉樓 頁302-311

始興太平曾氏永成保障樓 頁304-307
始興太平曾氏憩春閣 頁308-309
始興太平曾氏万福攸崇樓 頁310-311
十三、中西合璧式圍樓 頁312-329
梅縣程江夏氏万秋樓 頁314-315
梅縣程江陳氏濟濟樓 頁316-317
梅縣南口潘氏南華又庐 頁318-321
梅縣城北李氏聯輝樓 頁322-323
梅縣白宮丘氏聯芳樓 頁324-325
大埔湖寮陳氏紹德堂 頁326-329
十四、自由式圍屋 頁330-333
梅州梅江黃遵宪故居人境庐 頁332-333
十五、香港客家圍 頁334-345
荃灣陳氏三棟屋 頁336-337
沙田曾氏山厦圍 頁338-339
元朗坳头潘氏荫華庐 頁340-341
上水松柏朗黃氏江夏世居 頁342-343
迆灣羅屋 頁344-345
后記 頁346-349

http://hakkalib.ncl.edu.tw/search/detail.jsp?xmlid=000001779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6: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12 17:29 编辑

大埔钟氏祥和楼
       钟氏祥和楼位于大埔县桃源镇新东村。据说钟氏从饶平迁来已近200年,祥和楼由十世祖章明、日山公同建。
       祥和楼是坐南朝北的三层圆形土楼,每层28间(一层含门楼和正对门的中厅)。一层每间以一房一厅作一单元,其中个别有三房一厅作一单元的,每个单元自有木梯登临。外墙厚1.2米,墙基为大卵石砌筑,夯土墙,木瓦作结构。中厅为卵石铺地,有一口水井。全楼半径23.4米。(文章摘自:《客家围屋》)       山下五叉路口,在一条百米街衢的尽头,有一座依样客家圆楼建造的土圆楼——祥和楼。筹建人钟荣堂,中年时期身体力行,对人对事公正,受族人敬重,有一定的号召力。他号召五房族人集资共建祥和楼,即得五房人等赞同,纷纷出钱,资金很快到位。1819年破土动工,1820年竣工。计有面积三千多平方米,重檐门楼23间。此楼延续居住钟氏后裔,全盛时期23户110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固守着数以百年的历史,演绎着代代兴旺,在民国年间这个土楼里走出了黄埔军校毕业的少将钟键飞。
       百年后祥和楼开始走向低落。透过2000年7月强台风摧毁的两间断壁残垣,似乎能看到经济浪潮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一些观念: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或许现代住房已被现代人所接受,或许过去圆楼的一些功能(如防盗)已经逐渐丧失,因此,现代建筑的百米小街衢与旧土楼成了鲜明对比。今天土楼沧桑斑驳,老态龙钟,不禁使人感慨万千。诸多不利因素,致使祥和楼的生存环境有着从未有过的尴尬:一方面受现代住房的冲击,另一方面却因为缺乏必要的资金保护,那末祥和楼在自然和人为因素面前就显得那么无助和脆弱了。
       120多年的祥和楼,几经岁月磨砺,繁荣不再,着实让人深思。

钟健飞(1914—1995),原名甘常,字达经。桃源新东村山下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军政部通信兵团教导大队毕业。历任准尉通信兵,军训部参谋,青年军总监部通信队长,陆军连长、营长、团长,教育组长,军法学校副处长,台湾当局"国防部"第五厅参谋、咨议等职,1971年,以陆军少将衔退役。健飞幼时曾随岭名画师习鸟虫花卉,后专攻人像画,中西合璧,独具一格,政要名流央其作画者甚众,蒋介石、蒋经国、谢东闵、薛岳、刘安祺、宋长志等人像均为他所作。1995年2月3日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2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wugang
祥和楼
又名“永发楼”,俗称“山下楼”,于清朝嘉、道年间在桃源山下钟姓十二世祖章明公昌议下合四大房梓叔所建,至今已经历风雨近两百年。 (纠正9楼之误:章明公为十二世,不是十世,"日山公"应为"日三公"讳成章,字佐才,亦为"章"字辈,但他是桃源高权人,不是山下人,山下祥和楼与他无关.)
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海盗、倭寇猖獗,闽、粤交界处客家居民为防海盗、倭寇侵犯,遂结合当地地形及文化习俗,创建土围楼。
祥和楼位于桃源山下钟姓聚居地中心,据传当年建楼时楼基为沼泽地,人站其上便可陷入泥中,然而因“风水”好,坐向亦佳,又可补祖祠“敦本堂”白虎片之不足,于是以大石、木桩等打入沼泽地中以实其地。以大量石头及木桩等堑实地基后再于其上加以沙土,为防水份上渗土墙,墙基建一米余高的石墙。据说当时垒土墙时把牛牵上去踩,直至四、五米高牛不敢走动时才完全用人力。楼墙墙基厚约一米五,墙顶厚近一米,高约十米。垒墙所用泥土均来自于山下洋“塘仔窟”,楼内木结构所用木材均由火烧斗用人力运出。楼分内外两圈,外面一圈三层,一层多放杂物,二层卧室,三层仓蓄或卧室;内圈一层,为厨房。楼内天井用石头铺成,有古井一方,井口直径约三米,井深五米余,井中有泉眼五个,水流四季如常,甘甜可口,冬缓夏凉。
楼内有26户人家,盛时有人口近两百人,均为钟姓后裔。他们合族而居,相安无事。旧社会时,社会动荡不安,楼门每于夜间上栓,次晨方开。随着社会变化,八十年代后楼门二十四小时洞开。
风霜似剑,岁月无情,悠悠古楼,终抵不过岁月的洗刷。因扩路时左边楼依排水沟被缩小,以至排水不畅,雨水倒灌入楼内,楼墙渗水而软,墙体塌陷,后长年经雨水浸泡,楼墙瘫塌严重,以至于此!
百年古楼,当日的辉煌不再,留下些残垣断壁,让人不堪怜惜、痛心。身为楼中一员,曾记孩时在楼内追逐、嘻戏的时光,还记得左邻右舍互帮互助的往事,眨眼间,岁月已远。多年漂流在外,回来见此残山剩水,怎不让我痛撤心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2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重申:桃源山下祥和楼筹建人不是什么荣堂公,也不是日山公,而是山下四房三派下十二世祖章明公.
荣堂公为桃源高权十一世祖(其八世祖由山下迁高权),讳:学文,其字成章公,号:日三(不是日山),官名:佐才.
山下祥和楼约建于清朝嘉\道年间,距今约有180年至200.
国民党少将钟健飞,浮名:甘常,其有三兄:奕谦、荆树、良桧。是桃源新东管理区山下村钟姓十五世孙。为祥和楼筹建人章明公之兄章启之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源山下钟氏非饶平迁来,而是由梅县迁来,年代约是明朝成化年间,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祥和楼倡建者为十二世祖章明公合四大房梓叔同建,而日三公乃高权十二世祖,讳"成章",祥和楼与他无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1: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4-8-14 02:13 编辑

多谢文渊宗兄详实补充,族史源流非本支宗裔确是难考其详!南粵客家圍文章可能还多有缺误,请各地宗亲仔细校正,例如兴宁躲世围正确位置应是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而不是文章介绍的岗背镇。


網友留言:你好,你说的,例如兴宁躲世围正确位置应是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而不是文章介绍的岗背镇。他确实在岗背镇,只不过是岗背镇在零几年并入了黄陂镇,所以说现在是兴宁市黄陂镇五星村!
回复 点赞 0 拍砖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