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黃雅鈴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隨著時代變遷,族群之議題一直存在於每個國家當中,台灣之族群運動以1980年代最具有規模性,並且由此開始客家族群議題亦在台灣開始占有重要之一席之地。經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之設立,一切相關之客家事務均另外由客家委員會來全權處理。更由於台灣之選票制度與族群議題之間的密切關聯性,使得客家一詞常在選票時期,成為一重要關鍵。台灣過去之客家庄由10縣(市)、60個鄉(鎮、市、區),增加至11個直轄市、縣(市)、69個鄉(鎮、市、區),此些客家重點發展區是以客家基本法之訂定而劃分。
通霄鎮在99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公布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中,為全苗栗縣唯一非屬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鄉鎮,而在100年公布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中則轉變為客家庄。通霄鎮在此爭取成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值得探討,且通霄鎮之客家語言使用人口雖占有重要部分,但受其地緣環境之影響,其鄉鎮地區大部分還是使用閩南語言溝通。最後透過客家委員會之政策影響,使得通霄鎮在族群議題當道的時代環境下,選擇成為客家庄之一員,是族群認同轉變的過程。
通霄鎮過去隨地緣產業等因素,人口逐漸流失且福佬化,但該鎮仍有多數人認同自己為客家人,亦認為全國客家日之天穿日是屬客家人所獨有,而我認為該鎮雖是主動爭取成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但應是受到客家政策之利益影響,再舉辦客家傳統活動與節慶方面,於爭取經費部分能夠更加合理化。在未來若有機會則會以量化問卷之方式,以進行瞭解通霄鎮之居民對於成為客家重鎮之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