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03|回复: 10

向前村—并不遥远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8 21: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前村—并不遥远的地方
(上犹县营前中学   黄义苏)
(写在前面:国家之古今大事,称之为“历史”;地方之风土民情,称之为“方志”。乡村一级地域太小,事件人物不多,写上一段不怎么长的文字说它是“史志”肯定不妥;说它是“记略”,则以前和以后都不可能有“详记”;说它是“传记”,又没有文人雅士来给它题跋作序。尤其现在的人生活都很匆忙,甚至浮燥,一看到题目显示什么“历史”的话肯定马上刷新页面。思来想去正没得办法,无意中听到电视里正在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忽然灵机一动,就叫《向前村—并不遥远的地方》好了。)
响塘.jpg
燕子岩1.jpg
燕子岩2.jpg
燕子岩4.jpg
向前村地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村位于平富乡西南部,分布在平富河两岸的狭长地带,东连平富,西接上寨,北靠信地,南邻崇义,约北纬25.9度,东经114.2度。范围包括六条山坑(沙坪-浊水坑,下庵-中庵-上庵坑,下寨坳,两卡水-白水洞,曾屋坑-庵子里,雁鹅坑。)三个盆地(下弦塅,上弦塅,圆潭-响塘塅)。解放前叫“上弦”或“象形”,合作化时有人嫌这个地名不够“革命”,逐按谐音改为“向前”。
几十年来隶属关系也几经变化:解放前属平富乡第十、十一、十二保;1958年属营前公社,称“向前大队”;1961年属平富公社,分为向前,沙坪两个大队;1968年平富公社又并入营前公社,向前和沙坪合称为“向前大队”;1979年复属平富公社。改革开放后称为“平富乡向前村”至今。
穿越1.jpg
穿越2.jpg
电站2.jpg
电站门口1.JPG
电站门口2.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是个山村,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相对保护了它原生态的面貌,这里的山青翠欲滴,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山上长满了松、杉、竹、枫、樟等木材,还有檀木、栎木和猪血木等珍稀树种;这里的水清彻透亮,燕子岩以西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少有人类活动,水质极其干净,上山劳作的人们口渴了,就近在山泉边掬水止渴,从来就没有人因为喝了山泉水闹肚子。这里的山高落差大,水流湍急,山石岩性不一,悬崖峭壁急流瀑布奇松怪石随处可见。
瀑布1.jpg
瀑布2.jpg
瀑布3.jpg
千年古枫.jpg
渡桥1.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犹,燕子岩峡谷的奇美风光几乎无人不知,但知道这景区就位于向前村的恐怕不多。燕子岩是一段长约二十公里的河流深切的神秘峡谷,说它“深切”,是因为峡谷内山顶与谷底落差达数百米;说它“神秘”,是因为河流两岸十分陡峭,无路可循,只能泅渡,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徒步进入峡谷内部走完全程。山腰以上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V字形的峡谷中间山清水秀。最让人惊奇的是,坚硬的花岗岩石河床上,分布着一个个类似于古代舂米用的“石臼”,大者几米,小者仅容放下一只拳头,有些相邻的石臼底部甚至已经连通。有中国“冰臼之父”之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教授认定这些石臼是距今大约二百万至三百万年前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滔滔的河水在峡谷的约束下,咆哮着,挣扎着,犹如万马奔腾滚滚奔流。上世纪九十年代,龙潭电站建成以后,把平富河一截两断,暴烈的蒙古汉子最终变成了温柔的江南少妇。
除了燕子岩峡谷以外,还有白水洞瀑布、千年古枫平、富河奇石等自然风光;龙潭和圆潭电站、客家门匾明、清古民居、灌溉输水渡桥都是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观。
石臼1.jpg
石臼2.jpg
石臼3.jpg
石臼4.jpg
石臼5.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向前村有村民1500多人,以明清时期由广东迁入的客家人的后裔为主。有历史记载的迁入最早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有一曾姓人家从广东兴宁迁来定居于浊水坑,清朝康乾时期迁入的客家人最多。主要姓氏包括黄曾肖李邱田赖刘钟戴邓邹……客家人长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锻就了他们不畏艰险,不屈不桡,坚持正义,敢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就是根据地的大后方,人员和物质转运的大通道,向前村的先民们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流过血出过汗,甚至于为国家和民族大业而勇于献身,他们有在八一南昌起义牺牲了的英烈黄邦逑,有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曾庆梅,在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都有人参军参战。向前村的先辈们为建设共和国的丰碑默默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
两卡水1.jpg
两卡水2.jpg
烈士碑1.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长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客家人的祖先开荒辟土,筚路蓝缕,传承了悠久、浓厚的客家风情,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居,磨形黄屋就是这种民居的代表。这组民居建于乾隆五十二年,由三组横向、四组纵向房屋对称相交组合而成,构成九厅十八井的棋盘模式,中轴线上由下厅、上厅、后花池组成,两翼又各有六个小厅,历经两百多年,仍然能看出木质构件严丝合缝,石质构件平滑圆润;顶板彩绘颜色鲜艳,繁复精细,木石雕件造型优美,刀法流畅。从整体来说,属近代仿古建筑中的成熟之作。中轴线上的大门口是最能体现客家文化的地方,大门上宽约半米的一块长方形区域,称之为“月印”,根据主人的姓氏、祖先的功绩、典故、姓氏的发源地等,题上四个大字,如黄姓题“春申垂裕”、“山谷腾飞”等。一个内行的客家人来到外地,从门楣上的题字,一下子就能判断出主人的姓氏,从而找到自己的“本家”。客家民居青砖黛瓦粉墙,影衬着青山绿水蓝天,既体现了客家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态,又与当地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是客家文化中一首独特的山水田园诗。

磨形黄屋1.jpg
磨形黄屋2.jpg
磨形黄屋3.jpg
石雕1.jpg
石雕2.jpg
客家门匾.jpg
斗门1.jpg
斗门2.jpg
斗门3.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村除了大片山林外,还有 960亩耕地(人均只有半亩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山上零星种有油茶,脐橙等经济作物,燕子岩风景区的开发也已经列入计划,近年来有人开始在两卡水连片开发栽种乌龙茶。
改革开放以来向前村的交通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条382县道(营前-崇义的水泥路)贯穿全村,马上就要修筑的是遂川龙市至大余的“龙大”国道,这些公路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向前这个山村与外界交往的便利性。人们期望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春风能够尽快惠及这里,摆脱贫困,早日过上好日子。
木雕1.jpg
木雕2.JPG
奇石1.jpg
奇石2.jpg
奇石3.jpg
奇石4.jpg
奇石5.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2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向前村的山既不高也无名,水既不深也不灵,它平淡得就象一日三餐的白米饭,但吃了几十年后才发现,“家乡”---不管我在哪里,它都在我心里。这片故土正如仓央嘉措在他的诗句里所写的那样:“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2013年4月28日
山不在高1.jpg
山不在高2.jpg
山不在高3.jpg
水不在深1.jpg
水不在深2.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9 2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山好水,泡茶抚琴,涤凡忘忧之仙境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2: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没有错的(客家话---嘿冒错格勒。)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3: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冇错!冇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