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8|回复: 6

【转帖】台北市/客家文化巡迴展 自玉成國小起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9 1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記者廖武龍/台北報導

為普及國小學童對客家文化的認識促進長久的族群和諧與互相尊重,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策劃於台北市各國小巡迴辦理「客家文化週」活動,活動內容包含每校一週的客家文化展覽及實際教學課程,4月8日自玉成國小起跑,預計兩年時間內巡迴北市150多所小學,讓首都的所有國小學童認識台灣台灣第二大族群客家文化。

市長馬英九表示,臺北市是多元文化的國際性都會,多元文化的教學就是希望學生了解到多元文化社會形成發展的歷史背景,認識多元文化社會的精神與理念內涵,期望能透過課程幫助學生發展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接納與欣賞。「客家文化週」展覽配合教學課程,讓小學生從「做中學」,進而認識台灣客家文化,希望所有的小學生不分族群踴躍參觀展覽,把握認識客家文化的機會,放開心胸、快樂學習,最終希望台灣族群和諧相處、互相尊重。


客委會表示,此次舉辦的「客家文化週」活動,是客委會的傳承客語的核心工作之一,由會內同仁以客家文化認識為基礎設計生活化的課程,希望透過富趣味性的學習內容,提升學生對客語學習的興趣及建立融入多元社會的良好態度。這個計畫將維持2年,從玉成國小第一站到94年12月為止,預計巡迴北市150多所小學,全台北市的國小學生,不論是不是客家人,會不會說客家話,都經過我們的展覽及教學課程對客家文化有一個入門的認識。

本學期4至6月,3個月的時間裡間,將巡迴20所學校,包括玉成、雨聲、溪口、忠義、胡適、萬芳、福林、明湖、萬興、萬大、太平、雙溪、舊莊、松山、河堤、古亭、景美、靜心、興隆以及陽明山國小, 預計服務2萬154位小學學童。

「客家文化週-文化擔頭扛到ㄒ一ㄠ、」計畫將持續辦理,93年下學期巡迴展接受各校申請時間為9月1日至9月10日,到校服務時間為10~12月,歡迎台北市國小踴躍申請,詳細內容請上網http://www.hakka.gov.tw。


来源:http://www.ettoday.com/2004/04/07/330-16126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0 2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台北客家

客家人在台北已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例如內湖陳家、公館廖家),然而,這群「台北客家原住民」多半融入福佬社群之中,變成「福佬客」,族群認同愈來愈淡薄。目前我們討論的台北客家,屬於戰後的二次移民。近四、五十年來,因為城鄉移民運動愈來愈激越,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紛紛離開農村「原鄉」,進入大台北都會區,因為族群文化的陌生與誤解,客家人起初並不見容於其他族群,離鄉背井的客家鄉親為了取得一絲絲族群溫暖,因而形成客家人據庄而居的現象。在都市邊緣地區,如南機場附近的克難街、三張犁附近的通化街、松山附近的五分埔,漸漸成為北遷客家人的跳板,親戚牽親戚、朋友引朋友,只要能有一席之地遮風避雨,遷徙便能成立。
以舉辦客家街路文化節的通化街為例,通化街原為一處潮濕的濫仔地,老一輩的人甚至說「通化街原為一個大埤塘」,既不適合耕種也不適宜居住,物質環境比起客家人的桃竹苗原鄉實在相差甚遠,例如,因為地勢較低每做大水居家經常淹水,可是可供耕作的農田卻位於缺水的高地,必須踩水車才能取得灌溉用水,過來人每每提起往事都不勝欷噓。雖然如此,卻也因為有相當多元的謀生機會,因而吸引客家人前仆後繼湧入而成庄。
尤其羅斯福路拆遷之後,市政府為了安遷戶所營造的簡陋竹造寮屋,雖然無法滿足福佬籍的安遷戶,卻給窮困的客家人一次進入城市的機會,客家人不敢嫌棄惡劣的通化街居處環境,一間一間從原來的福佬屋主手上頂讓下來。終於變成著名的「客家街路」,據說在菜市場買菜用客家話都說得通,據說用客家話買五金建材能打折,據說連當地的信仰中心「通化福德宮」,曾一度被福佬人稱為「客家廟」。種種的「據說」,在客家街路文化節期間都成為可以切身領略的文化氛圍。
如果客家人果真驕傲到想要建立自己的族群王國,恐怕就不會有今天的通化客家街路,很可能因為過激的族群關係,不同族群之間早就打起來了;通化街客家街路的形成與其說是基於族群自尊心,不如說是緣於委曲求全的生存哲學。通化街的客家人個個都是溝通高手,不但擁有十分驚人的語言學習能耐,也很能照顧到他人的想法,也有許多人為了爭一口氣,能夠忍人所不能忍,以長時間的拼命和努力,去證明自身與族群的優越性。
台北的客家人,因為和其他族群有充分的互動關係,已和原鄉客家形成不同的性格表現,原鄉的「硬頸」,如今變成「圓融」。為了適應新環境,也逐漸放棄原鄉的居住習慣,熟悉都會的居住文化。甚至連信仰習慣也有因地制宜的現象,連祖先牌位也慢慢遷上台北,然而,對於一年一度的掛紙(掃墓)祭祖,卻十分堅持,使得多數人一年至少仍能回鄉一次,感受家族的集體力量。只不過年輕的一代對於上一代人的祖先認同觀念,似乎漸行漸遠,未來的城市客家恐怕又將有更大的變異性了!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4-10 at 20:2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0 2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時住景美東園街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0 2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侄子就讀台北縣秀朗小學,雖然有母語教學,我看要說客語還是有困難度的,畢竟在生活的周遭環境沒有客家話可以對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0 2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alfo at 2004-4-10 21:19
我侄子就讀台北縣秀朗小學,雖然有母語教學,我看要說客語還是有困難度的,畢竟在生活的周遭環境沒有客家話可以對話

對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1 00: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alfo at 2004-4-10 21:19
我侄子就讀台北縣秀朗小學,雖然有母語教學,我看要說客語還是有困難度的,畢竟在生活的周遭環境沒有客家話可以對話

聊勝於無:z::z::z: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1 00: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數十年前,我一個親戚就移居到通化街開業,現在也還有親戚住那兒。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