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92|回复: 0

梅县足球将军黄任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8 0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27 08:41 编辑


郁卿黄公祠内景(刘奕宏/摄)

89年历史的郁卿黄公祠门廊上的少年与足球壁画(刘奕宏/摄

黄任寰戎装像(中)
  【人物】
  ●本报记者 刘奕宏
  这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壁画,画里的一片草地上,一位运动着装的少年盘腿而坐,怀里抱着一个圆圆的皮球。这位画中人和他心爱的足球,已在梅江区西阳镇黄坊的一座客家民居大门旁经历了89个春秋,成为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在文化之乡梅州蓬勃开展的历史见证,它也是迄今为止记者发现梅州年代最久的足球题材绘画作品。
  保留着这幅足球题材壁画的客家大宅,名叫郁卿黄公祠,在岁月的风雨中已经显得有点斑驳苍老,平时很少人光顾,更是少有人知道它的老主人曾经辉煌的人生。然而,大门廊上的足球少年是个不老的历史老人,曾见证众多的军政、文化、商界等社会名流络绎前来的车如流水马如龙,也目睹今天的门前冷落车马稀,铭记让“他”来到世间的主人——民国将军黄任寰的传奇人生。通过它,我们或打开一扇历史之门,去了解一位将军的足球之缘,窥探梅州作为足球之乡兴盛的原因。
  将军出身行伍
  为何热爱足球?
  今天提起黄任寰,梅州的读者大都非常陌生,但很多人应该不会对梅城东校场公共体育场、蕉岭公共体育场和千佛塔感到陌生,因为它们依然是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这些场所的倡建人和文物修复者之一,就是上面提及的壁画主人——民国将军黄任寰。
  黄任寰,字旭南,西阳黄坊人氏,早年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堂,1909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民国成立后,他任广东陆军混成协排长、连长。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桂系入粤,他率部响应,加入林虎率领的广东护国军第二军,任第二混成旅第二团团长,后兼两阳警备司令。日后统治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当时在其部下任连长。1925年后,黄任寰历任粤军旅长和师长,郁卿黄公祠正是他在这一人生第一个高峰期间兴建的。郁卿黄公祠以纪念黄任寰的父亲命名,从建筑上众多的壁画落款可知,房子在1924年已经完工。
  作为军人的黄任寰为何对足球运动情有独钟?甚至将它作为绘画题材放在自己居所大门廊的显眼位置?89年前将军的内心世界已经难以揣测。
  黄任寰成长的西阳是个古老的历史名镇,早在明代就以文化兴盛著称,先后涌现父子进士张文宝、张纲,以及丘俊、陈国宝、丘大彰、丘玉光、李素、陈一厚等文武进士、举人。讫至清末,西阳在卢耕甫、胡俊卿、黄郁卿等一批有识之士的引领下,开始兴办新学,开学习新事物的风气之先。西阳镇也一直是足球运动开展较好的乡镇,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涌现国脚黄德保、健力宝球员陈文奎、深圳平安球员赵朋文等足球运动员。
  崇文尚武的传统和开放氛围,也许熏陶了黄任寰对包括足球在内的现代体育运动的热爱。据史料记载,清末,黄郁卿的老朋友兼同乡卢耕甫曾在丙村三堡学堂任教并创办梅东中学,其时,留日学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修明也在该校任教,擅长现代体育课程。而在叶剑英元帅的三堡学堂毕业证上,体育教师一栏又可看到黄任寰哥哥黄振寰的名字,西阳与丙村相邻,这些人脉关系可能使黄任寰10多岁时就接触到足球运动,从而养成终生喜爱足球的兴趣。
  驻防家乡期间
  兴建体育设施
  1925—1928年,黄任寰曾经历宦海生涯的低谷,随后由于他的老部下陈济棠的崛起,他再次涉足军界,直至1936年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
  1931—1936年,黄任寰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三军第一独立师师长、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军长。期间,驻防蕉岭和梅县,积极参与地方公路、梅城市政、古塘坪机场(军用)、学校等多项建设。出于对足球等体育运动的热爱,黄任寰为蕉岭县立中学和附城各小学兴建蕉岭公共体育场,同时组建独一师足球队,不惜投入邀请一批足球好手参加。黄任寰听说梅县强民足球队开展足球运动后,热情邀请对方到蕉岭比赛,首战4∶0大胜梅县强民队。尽管如此,他对家乡球队高看一眼,时常出资邀请强民队前来切磋球技,提高双方的水平,尤以强民队获益更大,水平不断提高。
  1932年,黄任寰又出资1000毫洋给梅县强民足球队,支持温集祥率队远征汕头,走出山门向足球强队学习。强民队出征首场比赛虽然不敌以旅汕松口人士领衔的汕体队,但次仗以2∶1击败英国舰队足球队,大大提升了强民队的信心,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久梅县强民体育会成立,黄任寰又捐出1000豪洋给予支持,在他和一批热心人士的关心下,强民足球队迅速壮大,1934年省运会在广州举行,梅县强民足球队首次组队参赛,一路过关斩将捧起冠军奖杯。
  1931年,黄遵宪的孙子黄能立向梅县县长彭精一建议在东校场兴建体育场,这一动议得到彭精一的赞成,但耗费巨大。黄任寰知悉后出手相助,决定由所部士兵以兵工义务修筑,迁移坟地和平整山坡,开辟出一片南北长300米、东西长200米的场地,可设置3个标准足球场。公共体育场建成后,黄任寰倡捐部分经费,并请“南天王”陈济棠拨助5000元,仿照南京体育场大门图案,在公共体育场南端建了一个气势雄伟的大门。这座位于现市广播电视台附近的建筑目前仍保留完好,一些市民通俗地称它为“小天安门”。
  东校场公共体育场和附近的民众教育馆成为老梅城的地标性建筑,为梅城的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训练和比赛场地,有力地推动梅县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热爱桑梓文化
  保护地方文物
  足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真诚热爱足球运动的人,往往也敬畏文化、尊重地方风物,喜爱足球的黄任寰对整理地方文献和保护文物也极为热心。
  南汉千佛塔是梅州最古老的历史文物,在清末被毁坏,残片由黄遵宪先生在世时捡拾,保留在人境庐内,一直未能修复。黄任寰得悉情况后,与彭精一商量修复,残缺部分依照广州光孝寺铁塔为蓝本加以恢复原貌。在东山岃选址修建八角亭,安放修复后的千佛塔,并在旁将黄遵宪的千佛塔诗勒石竖碑                                                                 
  在整理乡邦文献上,黄任寰倡议纂修《西阳乡志》,虽然该志书最终未能定稿,保留下来的稿本仍收集大量丰富的历史资料,是难得的乡镇一级历史文献。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梅县的修志局先后刊印了宋湘、吴兰修、叶钧等人的诗文集。其本人曾手辑梅州乡贤著作40余种,专人抄写成70余册,其中包含著名词人、学者吴兰修有关经学方面的论著,从未公开面世,是由彭精一从南海学者、学海堂学长曾勉士家中所得。可惜这些文献要么毁在日军侵略香港的战火中,要么在后来的社会动荡中流失。
  黄任寰对自己老家住所的文化元素也精心打造,他所建的郁卿黄公祠除有大量的绘画外,室内外的石柱刻有9副书法精湛的对联。屋旁一纪念其父的纪念亭,竖有一块端溪石碑,由国学大师章太炎撰文,另一位国学大师钱穆书写。如今这块石碑早已隐身人世间,只有那幅少年足球图画和那些古朴的长联,在见证着一位将军身后留下的足球和文化情结。



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梅州千佛塔与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是同一历史年代的遗物。梅州千佛塔按每一面计算,第二层有77尊佛、第三层67尊佛、第四层57尊佛、第五层37尊佛、第六层12尊佛,合为250尊佛,四面共计满千佛。第四层的佛像中,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莲花池座上,它们是东方善德佛、南方施坛德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相德佛。第七层是合尖顶,塔旁建有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丘逢甲的《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等碑刻,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354-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