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4|回复: 0

從日治時期出版的客家唱片看當時客家音樂的發展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6 0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徐美慧 (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前言

一、作者劉楨先生接觸客家音樂的過程
  年幼及青年時期無接觸,民國83年才接觸客家音樂,並跟鄭榮興校長及曾先枝先生學習客家音樂。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民國48年出版之美樂唱片是最古老的客家唱片。因與李坤城先生合作讓他對客家音樂的發展深具信心。

二、日治時期台灣唱片從出版到結束之時代背景及出現客家藝人概述---參閱一串蓮的故事
三、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代出版唱片之客家藝人概況及出版內容分析
(一)、從李坤城先生整理之日治時期客家唱片總目錄得知,當時(1914年)赴日錄製59張客家曲盤之藝  
人共有15人,這15位藝人,非常有音樂才華,客家八音、北管、三腳採茶戲等樣樣精通。
(二)、這15位藝人都是北部的客家藝人,全是男性,推測可能是戲班人員,但無法確知其在戲班內
之身分為何。當時之唱片圓標只列出7位人名。
(三)、根據文獻尤其是方志書和文人筆記書考證,台灣三腳採茶戲和大陸南方諸省流傳的採茶歌舞或
採茶小戲確有淵源。普遍也認為本土之歌仔戲和客家採茶戲有關連。
(四)、從文獻得知

    地區

時代

演員

提出論證者

台灣、
大陸各地
的劇種


日治時期

男性,出現乾旦

文獻

清末

確定有女旦出現

鄭榮興教授

乾隆中期

禁女性伶人

周象耕

同治年間

出現女班

周象耕

民國20年

一男一女

連橫-台灣通史

1930年

客家採茶戲在唱片史上首次出現女性旦角

李坤城

四、試以日治時期出版唱片較多之客家藝人蘇萬松及梁阿財為例,針對其時代背景、唱片內容進一步分析


             蘇萬松

             梁阿才

其人其事

苗栗三湖村東三湖蘇屋人。
享年62歲,有獨特的重鼻音
唱腔,世人稱蘇萬松調(腔),
兼走唱替藥商宣傳賣藥,以
小提琴伴唱勸世文造成轟動。

師承何阿文,青壯年時期聲音最佳
,年紀與蘇萬松相近,卒於1960
年代。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是個
全才的表演者,流傳至今的作品包
括北管、採茶戲、小調、歌仔戲等。

作品分析-1
有聲出版作品

至少17張,大多集中於1930
-1940年間。

至少86張,大多集中於1930-1940年間。

作品分析-2
由曲調、
內容
分析有聲作品

曲調-早期以老山歌為主,1933
年後融合傳統與創新,眾人皆
稱為蘇萬松調(取代老腔平板)。
內容-1.短篇勸世文
2.長篇說唱戲劇或生活描述。      

曲調-能演唱各類型民歌小曲、戲曲
尤擅北管、採茶戲,唱片以此兩類
為主。與妻遊走各家公司。
內容-1.北管、採茶戲各劇目皆有。
2.改編當時轟動的社會故事。

附註:文章摘錄自劉楨先生之著作

五、客家傳統民歌在日治時期美樂唱片之系列呈現
(一)、日治時期的美樂唱片純粹出版客家音樂。出版之唱片依不同音樂分別編號:編號「1」字頭為傳統小調,「3」字頭為用閩語新編的歌仔戲,「5」字頭為北管(均為梁阿才主唱)
(二)、可由唱片封面註明的「純古時廣東採茶」或「古時廣東採茶」可以得知當時所出之唱片,以傳統客家民歌、三腳採茶戲為最大宗。
(三)、流行用閩語將一首創作音樂新編為客家歌仔戲、採茶戲、流行歌、小曲、或山歌版本演唱。
(四)、將歌仔戲做實驗’把《陳三五娘》用採茶調唱,或就地取材改編《山伯英台》〉作風前衛。
六、日治時期出版之客家音樂受當時台灣唱片圈文化之影響及互動分析
(一)、在樂器使用方面:1914年以漢樂(八音、北管)為主。1930年以實驗方式用西洋管弦樂伴奏。
(二)、在唱腔變化方面:不論戲曲或山歌小調大多以演唱「純古時採茶」、「純古時勸世文」或「改良採茶」之民歌、小曲為主,已顯現老腔唱法過渡到現今之平板、山歌子、勸世文的新式唱法。
(三)、在曲調變化方面:仍以演唱傳統北管、客家民歌、小曲為主,將當時流行的其他劇種曲調或民歌、小曲會先以戲劇方式呈現再轉成客家話演唱。
七、結語
日治時期客家音樂出版品豐富且有深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希望後人能以他們的探討為基礎,做更深入的研究,挖出更多的寶藏。客家音樂對本土文化非常重要,我們這一代客家人有義務將美麗的客家聲音在多元文化的寶島上發揚光大。
八、閱讀心得

  以前只要是聽到客家音樂就不想再聽下去,因為都是客家山歌或是類似歌仔戲的唱腔,完全引不起興趣,直到近幾年聽到很多不同的創作,才開始接觸客家音樂,認識一些客家歌手及他們的創作,雖然有些創作實屬佳作,但是有些真的是無法理解,不知道是自己跟不上時代還是他們太先進了,個人覺得音樂要讓各個年齡層都能接受方屬上品,唱腔多變可以接受,但是咬字不清楚或是自創讀音的方式有欠妥當。個人也和劉楨先生一樣,希望我們這一代客家人,能將美麗的客家聲音在多元文化的寶島上發揚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16: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