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12-12-7 09:32 编辑
我从禁忌方面去论述,,不知当否,如果有明显错误或牵强,请大家指出来,我就唔怕"出六"了,希望高人指点一下.(若有错,定会修改或删帖)
---------------------------------------------------------------------------
芋,客家话多读为“雾(vù)”,这是否古音的遗存乃不得而知。不过,多数地区的客家话都缺撮口呼,正如“于”“吁”“迂”等字一样,客家话均读“yi”,而不读 yu,据此也应称芋头为“意头”。但是,从禁忌角度分析,此称显然不妥,我们通常都把番薯、芋头比作愚笨和晦气的东西,且定要刨皮,再焖、煮或炸,最后把它“消灭”掉的;芋皮、芋荷(梗)粘到皮肤更会引起搔痒,惹来晦气;俗语“熻(hip)芋卵一样”亦是表示受欺侮的晦气。因此,“芋头”的确不是好“意头”。“意头”与“雾头”有何关联呢?其实,古语里“雾”即含“晦”之意。雾,【尔雅•释天】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晦本是雾笼罩、灰暗之意,也表示衰败之象,继而晦气也引申为倒霉。因此,芋头(意头)被称作“雾头”(晦气)也有一定的道理。中秋时,人们都要吃芋头、吃芋丸,以除晦、避邪和消灾,其道理正在于此。(是想象,也是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