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2|回复: 0

发展汉乐 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0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10-29 00:00:00 来源: 梅州日报  
  ●本报记者 范永奋
  近日,在2012CCTV 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间器乐组合总决赛上,由广东汉剧院9名乐手组成的广东汉剧院乐团,以一首广东汉乐《翠子登潭》夺得该组别第一名,让全国亿万观众领略了我们客都梅州中州古乐的风采,连主持人都惊叹道:第一次听到广东汉乐很好听,这在我省尚属首次。日前,记者走进广东汉剧院,采访了载誉归来的广东汉剧院乐团,听他们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
  三次参赛 终获成功
  在广东汉剧院一团办公室,一团团长张广武和广东汉剧院乐团部分成员仍按捺不住夺冠后的喜悦心情。见到记者,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据参加此次大赛的发起人熊长江介绍,他关注央视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已有多年了,能登上央视大舞台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2007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自己一个人报名参加了比赛,结果初赛的第一阶段便遭淘汰。2009年他邀请了4位乐手与其一起再次参赛,进入了初赛的第二阶段,但又以失败告终。熊长江在困难面前不言低头。此次大赛,他与8 名乐手一同参加,终于获得了成功。
  反复排练 打造精品
  广东汉剧院乐团成员年龄跨度大,从事汉乐演奏时间最长的有25年,最短的有7年。在挑选参赛曲目上,他们认真酝酿。广东汉乐又称中州古乐,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传统曲目就有800首。为了从中挑选出最适合他们演奏和表现的乐曲,他们作了反复商讨。在中国客家堂网中发现《翠子登潭》是广东汉乐爱好者上传较多的乐曲,当选来试奏时,感觉演奏的整体效果不错,于是选定它为参赛曲目。“为了演绎好这首乐曲,我们请了国家二级作曲、原广东汉剧院头弦领奏张优浅老师到排练现场作艺术指导,在节奏的把握和转换上,张老师要求我们 要轻重缓急互相结合,使乐曲更有表现力。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排练,终于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乐手陈述强说。
  《翠子登潭》由慢板、中板、快板构成,由慢至快将乐曲逐渐推向高潮。在乐曲的处理上,前段用提胡主奏,显得轻巧纤细、深情婉转,后段由头弦主奏,气氛热烈、高亢激昂。头弦和提胡是广东汉乐、广东汉剧特有的乐器,将这两件乐器融入其中,既丰富了乐曲,又体现了我们客家音乐的特色。短短不到4分钟的演绎,便把翠鸟雀跃的生趣展现得一览无余,生动地表现了翠鸟在碧波潭中轻巧飞翔、来往觅食的情景。在当日的总决赛上,他们胸有成竹、配合默契,把乐曲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获得该组别最高分——9.886分。
  团结协作 渡过难关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广东汉剧院乐团9名乐手团结协作,在《翠子登潭》的排练期间,适逢广东汉剧院正紧锣密鼓地排练汉剧《金莲》和将在梅州市客家艺术节上亮相的百人汉乐之夜晚会的排练,他们只好加班加点练习乐曲。在本月18日上京的参赛途中,他们带着笨重的乐器和行李,坐汽车到龙川,再坐火车至北京。因受北京干燥天气影响,有几名乐手都流了鼻血,有的腿上痒得难忍,把皮肤都抓烂了。“我们19日下午到达北京,晚上便进入了紧张的排练。20日上午8点多就出发去摄影棚录VCR,去到后看见很多选手,只好排队等待化妆,下午录完像,回到宾馆已是晚上7点了,饭堂已没得吃,大家随便吃点东西又继续排练。21-23日大家仍积极排练,备战24日的总决赛。尽管很累,但当夺冠一刻到来时,我们都太激动了,”饶锦丰如是说。
  领导支持 充满信心
  广东汉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大赛是民乐界的顶级盛事,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在北京学习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章新,听到广东汉剧院乐团赴京参赛后,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望他们,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广东汉剧院领导要求我要做好工作的安排,参赛乐手遇到困难要尽力协助解决,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使乐手们全力投入到比赛中,”张广武说。
  乐手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大赛夺冠,对广东汉乐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信心百倍。
作者:范永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