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3|回复: 11

昌哥9.18赴成都参加第三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的论文《客家流行歌曲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昌哥9.18赴成都参加第三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的论文《客家流行歌曲初探》


9.18-9.20,昌哥受邀参加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有来自韩国、台湾、香港、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200多人与会,收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80多篇,4篇论文作主题发言,昌哥的论文在4篇之列,受到各界重视和好评。

另外,还有台湾几位学者关于台湾客家地区一乡一特产运动的阐释,四川社会科学院陈世松教授关于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的论文,朱炎强关于客家人基因研究的报告等。


我在下面的论文中提到不能用普通话演唱客家流行歌曲,但一些客家专家反对我的观点,他们认为要用普通话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才能推广我们的客家音乐。我说普通话演唱客家歌曲,还算客家歌曲吗?若没了客家话,还有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本想用客家话做演讲的,可好多专家不赞同,他们认为客家文化研究不仅是客家人参加,客家人应大度包容,要用国语演讲。

     我说,广府人和福佬人为什么就可以那么自觉自信地用他们的母语演唱他们的歌曲,而让非广府和福佬人学唱他们的歌曲,我们客家人为什么要依附普通话?客家文化的振奋,不能只吃祖宗饭,翻唱挖掘客家山歌,也不能丢了客家话而用普通话演唱。饶荣发老师的《山歌唱出好兆头》是普通话的歌曲,很多人传唱,可又有几人知道该歌曲是客家歌曲呢?客家文化是迎合市场和大众弄得没了自己的特质,还是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质,让非客家人惊艳、欣赏、赞叹?

昌哥论文正文内容如下,供有兴趣的乡亲阅读:


              客家流行歌曲初探


            作者:赖广昌

   
   【摘要】客家话成了世界上消失最快的语言之一,客家话流行歌曲是传承客家话的最后阵地和方式之一。本文就客家流行歌曲的定义、历史及现况、前景及传播、推广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客家  流行歌曲 台湾 大陆
   
   近年来,由于客家文化越来越被重视,客家流行歌曲开始在区域性乐坛显现,并在网络中逐步传播。但是,客家流行歌曲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大众的眼里,都还是非常陌生的词语。下面,笔者将从客家流行歌曲的定义、发展历史及现况、传播途径及前景、推广措施等方面加以简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来关注客家流行歌曲。     

    一、客家流行歌曲的定义

   有关方言与流行歌曲的关系,台湾杨克隆先生认为:歌曲是语言(方言歌词)与音乐的结合体,两者必须紧密配合,才能产生悦耳动听的歌曲;语言(方言歌词)的声调,也具有相当浓厚的音乐性,而音乐亦能将语言艺术美化,所以不同的语言可以产生不同乐风的歌曲。台湾知名音乐人刘劭希先生认为客家流行音乐的特征, 不单在词曲上有新创作之处, 还包括编曲跟唱腔也需要有创新。
   从以上两位台湾音乐人的说法中,我们可以明白:方言歌曲,是以方言语音为基础的,结合了方言区域音乐元素,具有个性化的配器和演唱方式,乃至有着族群性歌咏主题的歌曲。而客家流行歌曲则是以客家话演唱为基础,有着客家音乐元素和配器的,既有着音乐人个性风格和情感表达,又迎合民众审美情趣,有着时尚现代韵味的歌曲。因为客家流行歌曲是客家语与流行音乐的组合体,所以一旦没有了客家话,就不存在客家流行歌曲的。客家流行歌曲也可以叫做客语流行歌曲。
   关于客家流行歌曲的几个误区和问题
     客家流行歌曲不是客家山歌。刚接触客家流行歌曲的人,听了之后会误认为是客家山歌,原因是他们对客家音乐的刻板印象仍然没有改变,认为客家人只有山歌而没有流行歌曲。
   普通话翻唱成客家话的歌曲不是客家流行歌曲。有些客家地区的音乐人,觉得一些普通话歌曲很动听,于是就将其翻成客家话来演唱,其实,这是很容易出现倒字的,这并非是客家流行歌曲。

   用客家山歌音乐素材加些流行节拍来演唱的普通话歌曲不是客家流行歌曲。有一些音乐人把客家山歌曲调重新改良,增加流行元素,再用国语来演唱,他们自认为这也是客家流行歌曲,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凡是脱离客家话的流行歌曲就不能够叫做客家流行歌曲,即使是客家味道十分浓郁的,也只能叫做具有客家风味的国语流行歌曲,而不属于客家流行歌曲的范畴。另外有一些人认为,客家歌曲要走入更多人的听觉领地,就得包括用普通话演唱的带客家内容的歌曲,诚然,这样的歌曲是有客家音乐元素,是有客家的主题内容和材料在里面,但却不是客家话流行歌曲。有一些占据着主流音乐平台的非客家音乐人出于自以为是的好心提议,客家流行歌曲要用普通话演唱,才能使其有更多的听众更便于传播。但笔者认为,客家音乐人要坚信用客家话演唱才是真正的客家歌曲的理念。闽南话和广府话歌曲的创作人员历来自信地走自己的方言创作之路,并让非闽南语和广府语的人学唱他们的方言歌曲。所以,客家话歌曲创作人员无须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和动摇。

    客家流行歌手和客籍流行歌手不是一回事。顾名思义,客家流行歌手是唱客家流行歌曲的歌手,这其中有客家人也有非客家人;而客籍流行歌手是只有客家籍贯(身份是客家人)的流行歌手。事实上更多的客籍流行歌手不唱客家流行歌曲,如台湾的罗大佑、林晓培、彭佳慧、罗时丰、江美琪、闪亮三姐妹、彭莉等人都是客家人,但是他们唱的是国语、闽南语歌曲,所以他们属国语、闽南语歌手;又如香港的张国荣、陈小春、黎明等人也都是客家人,他们唱的也不是客家流行歌曲,他们属于国语、粤语歌手;马来西亚、大陆的客籍歌手无不如此,所以这些客籍流行歌手并非客家流行歌曲的歌手。

     客家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应特别关注“倒字”现象。当下客家话创作歌曲中,尚存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倒字现象。那么,什么是倒字呢?让我们举些倒字的例子来说,人们说话是有语调的高低的,类似地,唱歌是从说话发展来的。《诗·大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话的语调的高低,就延伸出了唱歌音调的高低。若以普通话为例,简单地说,倒字就是把普通话的四声搞乱来读。如“黄有异”三个字,念成了“荒油医”,这就倒字了。“黄有异”的客家话语言音高是 256 或 367 或5(有低音点)12,也就是四度二度的关系。这三个字在这些音点上定位之后歌手要怎么拖着音行腔都可以。唱出来的一定是客家话,客家人不用看字幕都能听得懂。如果不是这样谱曲,把“黄有异”三个字谱成 362 或 631 或5(没有低音点)12 等等,出来的音素就不是客家话,而不知道是什么怪怪的语言了。

     三、客家流行歌曲的发展与现状

   客语流行歌曲发轫并繁盛于台湾,延伸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初兴于大陆的广东、江西、广西、福建等地。   客家流行歌曲最早在台湾出现,赋予客家流行歌曲活力的地区也是台湾,到了19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和大陆才有少量客家流行歌曲的产生。1981年(民国70年),阳光合唱团的主唱吴盛智先生(被誉为客家流行音乐之父)率先推出了个人第一张客家流行歌曲专辑《无缘》,并首开风气在综艺节目上公开演唱客家流行歌曲,这一唱不只唱出客家人的希望,也带动了客家音乐走向流行音乐的风潮,从此标志着客家流行歌曲的真正形成。而在《无缘》专辑发行的同时,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客家流行歌曲《涯系中国人》(吴盛智作曲、涂敏恒作词)也迅速随着池秋美小姐的歌声传遍台湾。正值这个时期,吕金守、涂敏恒、林子渊和杨政道等音乐人创作的客家流行歌曲也开始陆续出现,在他们四人的影响下,出现了另外一些客家流行歌曲创作者,如黄连煜、谢宇威、林生祥、颜志文、罗国礼、游兆祺、陈永淘等,由于这些人的加入,客家流行歌曲的创作才真正走向台湾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客家流行歌曲有邓百成《我自远方来》(林子渊词曲)、刘平芳《一支担竿》(林子渊词曲)、刘平芳《客家本色》(涂敏恒词曲)、邓百成《细妹按靓》(林子渊词曲)、黄连煜&刘若英《在这恬静的暗晡头》(黄连煜词曲)、陈志明《客家人》(吕金守词曲)、魏海珊《涯系你个人》(林子渊词曲)、王惠樱《分涯多一些爱》(林子渊词曲)、陈威《今夜月光光》(邱从容词罗佑华曲)等等。

    目前世界上发行的客语流行歌曲专辑有90%以上都是台湾的。这与台湾客家族群意识的觉醒和客家人积极争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是分不开的,特别一些客家政治机构如“行政院”客家委员会的成立对客语流行歌曲的创作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马来西亚的客家人不少,客语流行歌曲却不多,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马来西亚的客家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邱清云、谢玲玲、张少林和唐尼这四位的作品。有客家歌王之称的邱清云,他的客语流行歌曲专辑在全球华人唱片市场有一定的影响。   90%以上的客家人都生活在大陆的赣、闽、粤、桂、川、琼、湘等地。大陆客家流行歌曲创作其实也很早,在台湾客家流行歌曲起步之初,两岸已有合作,当时台湾的“汉兴出版社”就出版有两岸合作的客家流行歌曲,梅州有很多歌手都曾经参加演唱、录音。大概在2000年徐秋菊出版发行《月光光》(客家方言流行曲),虽然是客家山歌基础上的创新,但为客家歌曲走向流行打开了一扇门,后来又有廖芬芳的《客家山歌特出名》摇滚版。2005年、2006年惠州客家流行歌手华D出版发行了《客家人系有料》(客家流行歌曲专辑),梅州出版发行了《客家情》(客家新音乐合辑),2009年年轻的客家流行歌手曾辉彬出版发行了《客家围龙屋》(赖广昌作词、曾辉彬作曲)的原创客家流行歌曲专辑,近年还有徐泰的《梅江水》、《晚饭》,陈昌环的《硬打硬介老乡》,刘谦隆的《冇相干》(黄平波作词、陈的明作曲),侯粤春的《牵挂》(赖广昌作词、彭金灯作曲)。这些客家流行歌曲陆续问世,标志着大陆客家流行歌曲开始突破客家传统音乐的界限向我们的生活走来。

  相比于台湾,大陆客家流行歌曲未能达到繁荣兴盛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大陆国语文化大一统,缺乏自由多元的思想基础,各种歌曲大赛都以普通话的为主;二是专心于客家流行歌曲创作的客家音乐人才缺乏,或者是,虽然身为客家音乐人,但其客家意识尚未觉醒,客家族群认同度不高,因而没能参与到客家流行音乐的创作队伍中来,或许在他们看来,客家话歌曲不能登大雅之堂,出不了名,受众范围过小,影响力不大,但其实不然,普通话歌曲那么多人创作,要想出名才真的有难度,且当下是网络时代,很多普通话歌曲一创作出来就湮灭在音乐的汪洋大海之中,方言歌曲因其与族群经历和情感相连,才使一部分人珍藏于记忆深处;三是因受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的束缚,音乐在形式与内容上没有创新意识,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流行时尚的韵味;四是缺乏资金的支持、缺乏音乐创作和演唱团队的整合、缺乏象台湾客家电视台那样的正规而主流的发布渠道。五是客家地区的政府没重视客家流行音乐的作用,没能大力推进。         

四、客家流行音乐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目前从事客语流行歌曲的创作是赚不到钱的,反而要贴钱的。现而今的客语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客家流行音乐人认识到客家语言文化所面临的危机而创作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通过流行的音乐文化来增强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信心以达到传承客家语言文化的目的。   我们知道,除了国语音乐外,闽、粤方言音乐,都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客家流行音乐由于客家话留存有中州音韵,是大陆所有方言中最接近国语的,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客语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容易于闽、粤方言歌曲,这就决定了客语流行音乐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因为大陆现阶段“客家流行音乐”总体还只是属于随着近几年网络的兴起才刚刚萌芽的“新生事物”,大体上还是处在地下发展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是风行于网络上,通过网站、论坛、QQ等网络工具传播。在现实社会中,没有电视台、报纸等强势主流媒体去推动它,也没有相关政府力量去为它造势,它目前总体还是处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下,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同。客家流行音乐在大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许多有共同心愿的客家人去共同努力。

   为了使客家流行歌曲走上规范和规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在歌词创作上把好口音关,创作出适合流行的好词。流行歌曲之所以会流行主要是它通俗、适合大众口味,在客语歌的歌词创作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客家话通用的词,避免过多使用只有个别地方才有的俚语(乡土用词),同时要注意跟曲搭配通顺,避免“拗口”、“倒字”。当然,写客家话歌词要注重“我手写我口”,用自己最熟悉的话(口音)来写,发自内心,自然流畅。作为客家流行音乐一部分的客语歌,歌词创作在通俗质朴的基础上还要有更能展现客家文学水平的歌词。  
  在曲调风格方面,应更具流行和大众审美心理和习惯。近年来国内流行歌坛原创好曲层出不穷,作曲的技法也越来越成熟。台湾客家流行歌曲创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客家流行词曲作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客家爵士音乐创作者刘邵希,他的《嬉哈客》专辑是以电子舞曲呈现的客家专辑,在专辑中,他以客家话融合Hip Hop、Funk、Shuffle、Trance、Drum & Bass、ROCK跟JAZZ等曲风大玩特玩,彻底颠覆听众对客家的既有印象,让人们听到High、摇到翻,电到人通体舒畅、大呼过癮。客家流行歌曲创作要吸收当今流行歌坛创作经验,以最丰富、最动听的客家流行曲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三,客家流行歌曲要流行起来,就要有媒体尤其是影视传媒的强势推动。客家流行歌曲在台湾已经走过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积累有几千首歌,但只有今天才开始走向成熟,它成熟的动因是因为台湾有了客家电台、客家电视台,还开始有客语电影、电视剧。客家流行音乐要流行起来,缺乏现代传媒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2011年与2012年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就力图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来打造和推广客家流行歌曲,它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发起;由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深圳电视台娱乐频道、惠州广播电视台、河源广播电视台、韶关广播电视台、揭阳广播电视台、江西赣州广播电视局、江西吉安广播电视局、福建龙岩电视台、龙岩广播电台、福建三明电视台、广西贺州广播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的积极响应;规模空前,强力推动了客家流行音乐的流行。如果能得到台湾客家电台、电视台的响应,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客家社团的支持向海外幅射就更有影响力。     

五、客家流行歌曲的推广、传播

 客家流行歌曲在现代社会中开始迅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流行乐坛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政府和客家民众的努力护持下,客家流行歌曲正在以主人翁的姿态向全世界的客家人传播,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客家流行歌曲的传播方式有:

   广电媒体。特别是台湾客家电视台,虽然大陆很多地方难以收看到,但这个台的纯客语节目直播后常常会放在土豆等网络视频上,其还是为客家流行歌曲的传播起到很大的推广作用。目前主要的客家电台有:宝岛客家电台、新客家广播电台、原中广客家频道、大汉之音客家电台、新竹劳工电台、高屏溪电台、高雄广播电台、苗栗客家电台等等,这些客家电台都以点播客家流行歌曲为一个重点,也有一些专题介绍客家流行歌曲的节目,如宝岛客家电台的“Hellonline”、宝岛客家电台的“轻松当昼头”、台北747(原中广客家频道)“Hello Hakka”、台北747的“客家在流行”、台北747的“客语音乐欣赏”、大汉广播电台“大汉好歌声”等。
   电视台方面,随着客家电视台的开播,使客家流行歌曲的宣传管道更为畅通。前客家卫星电视台的“音乐PUB”和现今的客家电视台第17频道的“流行High客秀”都是介绍客家流行歌曲的专题节目,也是客家流行音乐人发表作品的主流平台。特别是现在的客家电视台对客家流行歌曲的宣传更是别出心裁:客家八点档戏剧的主题曲、片尾曲、插曲、整点时段的MV、“闹热打擂台”青少年歌曲比赛都为客家流行歌曲,使客家流行歌曲的能见度大大提升。特别是2004年客家电视台和公共电视台同步推出的客家电视剧《寒夜续曲》的片尾曲“细妹汝看”(林生祥演唱)也随着电视剧的收视长红而走进千家万户,广为传唱。

   但是,相比于台湾,大陆传播客家歌曲的广电媒体比较少,比较出名的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客家乡亲”节目。客家地区偶尔有些十来分钟的客家方言节目,却少有播放客家流行歌曲的,这一阵地,是最需要客家人去争取的。

    网络。网络传播客家流行歌曲是新潮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快捷方便,而且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台湾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早期也建立了两个客家流行歌曲网站,即哈客影音网和哈客音乐网。一些客家流行音乐人如刘劭希、阿淘哥、交工乐队、好客乐队、东东、谢宇威、颜志文、硬颈乐团等都已建立有自己的音乐网站。还有一些客家唱片公司如汉兴、龙阁也建立网站并提供客家流行歌曲在线欣赏。最近“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更是不遗余力,集合了台湾11家客家广播电台建立了哈客广播网,用现代视讯连线把11家客家电台向全球传播,也把客家流行歌曲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报刊。目前客家的报刊杂志都有很大的篇幅介绍客家流行歌曲。如《客家邮报》、《客家》杂志、《六堆风云》杂志、《客台语专刊》、《六堆》杂志等。特别是《客家邮报》(周刊)和《客台语专刊》对客家流行歌曲的宣传更是不遗余力,想了解客家流行歌曲的动态,看《客家邮报》和《客台语专刊》就是一种途径。其他的报纸杂志也都有一些对客家流行歌曲的相关报道。

   唱片公司。汉兴、龙阁、吉声、岚雅、六堆、扬笙等客家唱片公司一直致力于客家流行歌曲专辑的出版发行和推广,这些唱片公司怀着关怀客家文化的心情,坚持自己的脚步,继续创作出版高品质的客家流行歌曲专辑,为客家流行歌曲的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金曲榜、擂台赛、中小学教唱、群众文艺表演。其他方式的传播主要是一些大型的歌唱比赛、演唱会、台湾地区竞选活动上的一些客家流行歌曲的表演。例如台湾的政治选举场合的客家歌曲的传唱,这种方式对非客家族群产生较大的影响。再比如,在客家地区,中小学广播可以大量进行客家流行歌曲的播放,教唱;客属群众性文艺活动,也可以大量地表演和进行客家流行歌曲演唱比赛,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客家社团和老乡联谊会,也可以学唱,演唱,播放客家流行歌曲,以达到联结乡情,族群凝聚的作用。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政府对客家流行歌曲的扶持力量也在加大,大大加速了客家流行歌曲的传播。自1997年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主办、客家公共事务协会协办了客家现代流行歌曲音乐会后;1999年新竹县文化局于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客家新曲奖;2002年7月“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在台北市举办了夏客风演唱会;2003年金曲奖增加了最佳客语演唱人奖;2004年4月,“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在高雄市举办了第一届客家流行歌曲创作比赛,首奖奖金高达50万,挖掘了像曾雅君、邱幸仪这样的新人;2005年的金曲奖在最佳客语演唱人奖的基础上再次增加最佳客语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最佳客语演唱新人奖。
     大陆方面,2010年梅州举办了“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的金曲榜,评出了十大金曲,分别是:余畑龙《海边看飞机》、萧佩茹《金缕衣》、刘谦隆《冇相干》、庄文《月光光, 照茶阳》、李子《沥翻歌》、《送郎》、赖广昌作词、张汉秋作曲的《阿姆的擂茶》、陈正航《流浪》、刘莉汕《晴天》、《唱山歌》。

      台湾方面已经有人对客家流行歌曲的发展进行了省思。笔者认为现今客家流行歌曲的瓶颈在于推广,推广不力是客家流行歌曲在主流乐坛难于生存的根本原因。客家流行音乐创作与出版不应仅仅靠“行政院”客家委员会的一点补助,而应该展开公平竞争,创作出大量的客家流行歌曲,并大量投入市场,只有普遍存在,人们才会知道客家流行歌曲并慢慢接受客家流行歌曲。我们期待客家流行歌曲的数量能够大幅增加,质量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脱离客委会,真正走市场化的道路,引进一些高水准的音乐人的加人,创作出非常流行的客家音乐作品,同时应该开发并占领大陆和海外市场。

   目前的客家流行歌曲演唱,新生代歌手参与不多,年纪在30岁以上的占了大部分,特别是在全球华语流行乐坛还没有具有影响力的客家流行歌手。原因之一是没有打造出客家流行歌曲的天王天后,也就是说在流行乐坛上没有客家流行歌曲的杰出代言人,导致客家流行歌曲在迈入主流乐坛中元气受到很大的损伤。
   现在的客家流行歌曲已经进入主流乐坛,但是在国、英、闽、粤语流行歌曲的强烈冲击下仍是苦战,客家流行歌曲该何去何从是客家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必须重视并应尽快解决的问题。全球各地的客家人,也应该为客家流行歌曲的发展增砖添瓦,买正版的客家流行歌曲专辑,真心实意地支持客家流行歌曲。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客家流行歌曲定能风靡全球。
   


参考文献:
1.刘家丁编 《客家流行歌曲》吉声影视音乐丛书,1992年出版
2.邱从容编 《客家创作流行歌曲》汉兴传播有限公司 1994年出版
3.李宝珍编 《客家创作流行歌曲 龙阁文化公司 1996年出版
4.杨国鑫 <台湾客家创作歌曲的形成与发展>载于《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单篇论文》1998年
5.《 New Standard Encyclopedia 》, Standard Educational Corporation, Chigago, U. S. A., Vol. 13, 1990, P. 484-485.
6.Peter Gammon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opular Mus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New York, US, 1991, P.458 - 466.
7.杨克隆 <台湾流行歌曲研究>  硕士论文 1998年
参考网站:
1.客家风情网 https://www.hakkaonline.com
2.客家电视台 http://www.hakkatv.com.tw
3.哈客广播网 http://www.hakkaradio.net
4.哈家影音馆http://155.hichannel.hinet.net
5.台湾客家音乐网 http://misic.ihakka.net
6.刘劭希疯狂音乐网 http://www.crazystudio.com
7.阿淘哥歌曲网 http://xxx.itaiwan.net/ato
8.颜志文山风音乐网 http://www.mwmusic.com.tw
9.交工乐队网 http://www.leband.net
10.颈硬畅流客家乐团 http://www.yuholife.com/hardneck
11.东东新客家音乐台http://www.dondonmusic.com
12.谢宇威创作客家网 http://www.wadeculture.com
网络参考文章:
黄纯彬:《试论客家流行歌曲》
幽壹:《再谈大陆客家流行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一级作曲家,《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作者,广西贺州客家人黄有异老师对我如是说:



1.客家歌(用客家话的思维写,用客家话唱的歌)
2.客家题材的歌(用非客家话当然也包括客家话来写客家人物和事的歌)
你和那些连这样的常识者分不清的人争论,没有意义的。
语言和音乐形式不能混在一起了。
用普通话来写粤语歌通吗?这和用普通话来写客家歌是一个道理!
我已经没有精神和同胞们争这个问题了。可怜的客家人!



黄有异老师继续说:
所谓美声、民族、通俗。只是人为分出的指某种唱法。
摇滚、....是某种形式。
合唱、独唱、重唱.....是传统的演唱形式。
内容写的是农村的,工人的,军营......这是题材。

这些和所用的语言无关。可以用各种语言来写。

至于倒字,和以上任何一项都扯不上关系。任何一种语言说话和写歌都不应该随意的倒字,四声不分(客家话是六声、粤语九声、广西有一种粤语次方言的次方言有十一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生长在广西博白,他精通客家话和这种地佬话,他的有名的论文写的就是这种语言,这种语言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好听,虽然我听不懂。王力的儿子秦 口生前是广西大学中文系主任,他曾说,只要学会讲客家话和地佬话,中国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分析得出来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北海客家音乐爱好者邓远武说: 昌哥和黄有异老师的观点我赞同,我支持!没有用客家思维写出来的歌与不是用客家话来演唱的作品,真不应该叫客家歌曲!
在当今的歌坛上,国、粤、闽,川等方言的作品能够流行起来,无非是因为大家都创作了很多很好听很好唱的作品,加上由此而造就了许许多多优秀歌手的缘故,北方人虽唱不了粤话,却也有许多人喜欢用国语似的所谓粤语去学唱一些影视插曲还有ktv等。通过大家努力我想客家歌曲也没有理由不能像其他语种那样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语言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严修鸿教授说:

认为客家歌曲要用普通话唱的人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普通话歌曲千千万万,不太需要客家人去添砖加瓦了 而客家话歌曲,刚刚起步,应该全力扶植。 大家看闽南话,粤语歌曲 哪有杂七杂八的。  台湾的林生祥的歌曲已经走向世界了。 不管如何,他们是坚持乡土的。 城市不呆,呆在美浓老家,坚守阵地,为土地歌吟。陈永淘的 童谣,也是走向了大世界。颜志文的《三月介风》,《纸鹞》等歌曲 有民歌风,表现了哀伤,咏叹的比较深邃的情绪。 早秋台北也很好。电白 火曳融 客家涯话歌曲不错,具有流传的质素 。请问,这些客家流行歌曲没能走向市场和世界吗?何况,商业化强的走向了市场的,又能算是真正的文化精品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南康音乐教师曾朝晖说:今天我看了你的文章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客家流行音乐?我觉得,客家流行音乐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1.音乐要有客家音乐的元素;2.演唱要有客家话;3.音乐形式要是流行音乐形式。3个缺了一个都不是客家流行音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电视台音乐节目编导田信国老师说:
最重要的是,着力打造一首代表作,家喻户晓之!如此,客家音乐就有希望“出人头地”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南旅沪时尚办公网CEO王列平说:
个人觉得客家歌曲就是是用客家话唱的歌曲,识别简单。
另外除了客家歌曲,客家音乐有什么特点?
建议每次世客会是否可以将客家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版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兴国民间音乐人饶春兰老师说:看了您的论文《客家流行歌曲初探》,赖老师对客家文化的确是研究至深,在诸多专家争议客家流行歌曲不用客家话演唱意见时,能坚持客家歌用客家话演唱的观点,难能可贵呀!我很赞同、支持!别不多论,正如黄有异老师所说:可怜的客家人!我认为:歌声中没有客家人自己的语言!谈何《客家流行歌曲》?不就是《流行歌曲》了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城在南昌读研究生的黄沛城说:

传播客家精品文化  应该鼓励   我也很喜欢这个
但是我觉得对接市场 是一个难题   比如 一个歌手 普通话的  可以商业演唱机会很多  这对其推广有好处  客家歌曲流行区域可能局限了一点 但是机会是有, 比如石城上次举办的 旅游节   这个本土宣传都没做好
另一个是  可能 这样的精品会曲高和寡  像陈凯歌的电影一样  好但反而不受欢迎
另外 老师看过《神鹿啊,神鹿》吧  我虽然没有鄂温克族人那样强烈的文化迷失的孤独感  但我也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没了精神的归依感 这是个消费文化的时代  人很难不浮躁 至少我是这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5: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防城港籍旅美客家学者火德说:客家流行歌曲就是客家语流行歌曲,没有“客家语”三个字就不是客家歌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8 16: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茶阳(大埔)客家会馆理事曾繁锋先生说:昌哥对客家歌曲有深入分析,我有同感。客家歌应该用客语演唱,但如加一些其他语言在歌词内,也有特色及符合当地文化。如闽南,广东歌曲用普通话唱,那是不是闽南歌?肯定不是,那是华语歌曲。为何闽粤歌能如此流行?他们曲和词普及化,朗朗上口和内容多样化,令不少其他族群也喜欢唱,这是成功的因素。早在05年我回梅州就客家歌曲事项和当地前辈交流讨论,认为符合时代发展,在保留传统客家山歌文化时,应向流行方面发展,让大家能接受和传承语言,歌曲是传承语言最好的途径。现在年轻人多,流行歌曲必然是他们喜爱,前几年梅州也用现场乐队伴奏,可贺可喜,但早在80年代台湾已是那样了。大陆为客家人发源地,是客家人的大本营,我到过多个县也作观察,有各地的山歌剧团,还是搞传统山歌,山歌剧,采茶剧等,我建议在保留传统也注入新流行歌曲,创作新题材及多演出。海外有能力的社团也应主办更多演出,加强交流中给创作人和歌手演员发挥的平台......如08年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便搞过一次两晚的大型演出.....期待再出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3 1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3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