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9|回复: 1

连城芷溪,客家大宅门(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 23: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存到相册
芷溪的古民居。
保存到相册
保存到相册
飞檐、斗拱、隔扇、栏窗,精雕细琢,仿佛走进了一座客家文化的“大庄园”。
保存到相册
古民居里洋溢着生活气息。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这个因古时流经村子的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名的古村落,从宋代客家先民在此扎根起,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的艰辛经营,到清末民国,成为近千户人家的大村落,而今人口已达1万多人,被称为“千烟之家”。2010年9月,芷溪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客家大宅门:74座古宗祠,139幢古民居

  一路走去,芷溪村保护协会会长黄福锦向记者介绍村里最著名的几座古宅

  保存最为完好的是黄氏家庙,门楼前面有一对石狮子,一只小狮子依偎在母狮身旁,憨态可掬,舐犊之情栩栩如生。据说,自建造以来祠堂内从无蜘蛛结网,周围虽有水草,夏天也无蚊蚋,堪称芷溪一奇。

  集鳣堂,又称渔溪公祠,为祠居合一的复合式民居建筑,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造,具有四进四直三开间的“九厅十八井”规模,以上、中、下三厅为主体中轴对称分布大小房间101间,建有内外门楼、雨坪、月池、两口水井、内外文武学堂和后花园,建筑面积达5356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

  客家人慎终追远、敬祖睦宗,丰富的宗祠文化是芷溪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明清以来,芷溪先民先后建了74座古宗祠,139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并保留至今的明清建筑,被客家研究人士誉为“客家大宅门”。

  这些古建筑除一部分专门用于祭祖联宗,其他的都是祠居合一的复合型建筑,普遍采用客家地区“九厅十八井”结构布局建造。宗祠祖屋内,有黄庭坚、何绍基、林则徐等名贤墨宝,还有众多朝廷所赐的功德牌匾。

  芷溪书院文化又是一大亮点。芷溪人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明朝中叶创立了当地首家书院桃源精舍,至清康乾盛世,陆续创建种石山房、琢玉山房、蹑云山房等多家书院和10多家私塾。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至民国时期,芷溪出了文进士4人,武进士2人,举人40多人,秀才数百人,赴法国留学3人,赴日留学2人,黄埔军校学员5人。

  在芷溪的民俗文化中,农历正月有犁春牛、十番音乐、走古事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有300年历史的芷溪花灯,内藏99盏小灯,点灯用特制琉璃杯装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每年正月,芷溪按姓氏轮流出灯,花灯由各自房屋抬出,配以苏州锣鼓和十番乐队,走街入巷,前呼后拥,在漆黑的夜晚,形成一道精美的火树长龙。

  “卖了自己,也不能丢了祖屋”

  “还是老房子住着舒服,冬暖夏凉。”在渔溪公祠,71岁的黄季菊和老伴从县良种场退休后,便放弃在城关的生活,回到年轻时居住的祖屋。老人说,渔溪公祠人多的时候住着80多户600多人,如今只剩不到10多户,而且大多在外打工,“老房子要有人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所以我们决定搬回来。”

  芷溪之所以能保存如此多的古民居,得益于“民间守护”。“老房子有人气就不会破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态。”黄福锦说,客家人一向注重传统,就是“卖了自己,也不能丢了祖屋”。到今天,尽管村里许多人已经发财致富,但他们不会遗弃传承了数百年的祖屋。

  故园难弃,但并不是人人对未来都有个清晰、长远的认识,芷溪的保护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不强,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开始在古民居周围建新房,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更令人痛心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宗祠牌匾、祖宗画像等文物被盗事件。

  痛心之余,当地一些村民及在外大学生等开始自发行动起来,组建古民居保护协会,积极搜集古民居内的文物并加以保护;宣传文物保护法,制止部分村民违法建房,恢复古村落的原始风貌……芷溪籍在外大学生杨天鑫、邱志鋆等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建起“芷溪网”,通过网络向外界介绍芷溪厚重的客家文化。

  2008年起,有关部门对芷溪等6个建制村进行全方位普查造册、登记,编写芷溪明清古宗祠、古民居调查表和参观路线示意图,重点对7座古宗祠和21处古民居(包括名人旧居)进行挂牌保护。

  为解决村民违规建房问题,当地政府专门划出一块集体土地,用于规划建设新村,同时积极生成项目,筹措资金,对一些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复。

  尽管如此,“对芷溪的保护已错过最佳时机,大部分古民居现已被现代建筑包围”,黄福锦认为,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仍任重道远。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查看热评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7: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图/位置: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