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清风妩媚,碧水逶迤,夕阳西下,片片银鳞般的涟漪跳动着橙红的余晖,水草在小溪底下轻轻摇曳,偶尔几只小鱼小虾在这片“水底森林”灵动地穿梭着,薄荷叶和九层塔的阵阵芳香弥散在老屋后,寂静的大山里,客家妇女已经开始准备制作擂茶了。
也许是从前从未到过揭西,也许是自己对客家文化并不熟识,生活在大山以外的我从未听过一种食物叫“擂茶”,更不知道它是热情的客家人用来款待贵宾的必选菜,直到一年前踏足这片土地工作,直到有一天也被用“擂茶”热情招待之时,我才见识了传说中擂茶繁琐的制作工序。“擂茶”的制作并不复杂,然而却考验着人的耐心和体力,首先要把茶叶、花生、芝麻、薄荷叶(或香菜、九层塔)等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酱,记住是擂哦,即研磨,而非像我第一次见到时兴冲冲拿起擂茶棍就做舂米状,着实把客家女主人吓了一跳,因为如做捶打状,擂钵或许会成我“棍棒下”的牺牲品。只有用双手持续用力旋转研磨十几分钟待钵内材料全变为糊状才算成功,而后加入少许盐,将沸水冲进钵内即可。然而这并未算完成了,吃擂茶的配菜少则三五道,多则二十余道,大部分以素菜为主,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切工精细。把炒熟的虾米、萝卜干、青葱、韭菜、瘦肉丝、鱿鱼、大蒜等分盘装好上桌,擂茶舀进米饭里,混成粥状,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加入配菜即成。
一勺笊饭,一把炒豆,一股馨香,可作正餐开胃,亦可为点心敬客,“擂茶”是代代客家人心中的一朵奇葩。风轻云淡的傍晚,燕子呢喃,斜阳绕画栋,阿妹洗菜,阿公擂茶,婆媳炒道道配菜……一家老少共同享受劳动生活所带来的美好,其乐融融。芳草萋萋软如绵,落英缤纷秀若锦,鸡犬相闻闹阡陌,黄发垂髫展笑靥,大山里,祖祖辈辈辛勤劳作,阳光在他们脸上烙下黑斑,岁月在他们的眼角刻下皱纹,时光随着小溪水静静地流淌,一钵擂茶,几度春秋……
常常在想,饮食往往是一个族群特征或精神的印记。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子曰“贤哉回也”。在揭之西,接触了很多在大山以外我从未接触过的美食,他们并不华丽,甚至可以说是低调朴素的,而非光彩夺目,但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真材实料、丰富饱实,来不得半点哗众取宠之态。
还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有同事请吃“细粄、圆印粄”,听说要吃“板”我云里雾里地充满忐忑,等到见到实物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是“粄”,跟潮汕片的粿很像,亦有不同之处。客家粄跟潮汕片粿条的制作材料同为米浆,只是它的衍生品有太多了:包粄、细粄、圆印粄、碗粄、甜粄、草粄、水粄、红桃粄、黄花梦粄等。这些粄常见于客家人的三餐,材料均为日常时蔬。包粄馅料有很多种,有包豆角、咸菜、包豆干的,亦有包饭匙菜、苦笋、鸡蛋的等等,包粄皮很薄而清透,馅料一览无遗,碧绿油亮的“饭匙菜”,掺着爆炒后橙黄的豆腐丝,以及少许虾仁,趁热一咬,饭匙菜滑嫩的味道直透心里,油绿的菜汁从手掌指间流出,嘴角边也会挂上几滴;细粄状如饺子,馅料也多为豆干、葱、蒜、虾米、猪精肉混杂着为主;圆印粄状如潮汕片的圆粿,但圆印粄的馅料多为捣碎的花生、切丁的萝卜干、鸡蛋等混合物,而潮汕片的圆粿馅料多为糯米、香菇、虾米等混合物或韭菜、包菜之类……然而最喜欢的还是“黄花梦粄”,不仅是因为它有一个充满田园风光的名字,更是因为它独特的香味,用经过初冬小阳春爱抚又经历寒风细雨洗礼之后的田艾(又称黄花梦)研成粉末,混合粳米粉,煮熟成糊状,再用花生、糖混合作馅料包捏好,然后采取一种特殊木刻模子压印成形,再经蒸笼蒸熟,其味芳香可口,具有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几块钱的粄制品就可以饱腹,再叹一杯当地人居家必备的“布惊”茶,坐在夕阳下,看鸟儿在菜园嬉戏,看蝶儿恋着鲜花,岂不美哉?喜欢这些大自然馈赠的食物,因为它取材于大自然,制作又尊重食物独特的秉性,保留着食物的原汁原味,正如客家人一般淳朴、自然,和这个族群一样真实、动人。
夏日的落霞总是很美,一行行白鹭鸶在蓝天白云下展翅高飞,站在树底下仰望落日余晖,片片绿叶晃动着银白色的星星点点,青山隐隐依旧,流水迢迢如故,在揭之西,代代客家人依山而筑,取山泉而饮,饮食用料多取鲜嫩、野生之物,讲究原汁原味、实惠量足,不讲究奢华,却喜欢像制作艺术品一样去对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半壶浓醇香甜的客家糯米酒,浅斟慢酌,在馥郁的酒里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逸,体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豁达,静静享受味蕾上绽放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恩,对人生的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