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2-07-02
内容摘要: 经过2、3年的努力,陈科发跑遍了龙南18个乡镇,收集了1000多首山歌,根据客家山歌手的演唱编辑整理了20多首客家山歌曲谱。为了让客家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陈科发将山歌的内容编成短剧,并制作了多首山歌MTV。
中新社江西龙南7月2日电题:龙南客家山歌大王――陈科发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五月荷花艳/六月杨梅红/竹林里山歌如美酒/叫人醉心头……”,伴着清亮的歌声,6月29日下午,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桃江乡桃江河畔的竹林里,被当地民众称为“山歌大王”的71岁老人陈科发,讲起了最近几年来跑遍江西赣州龙南县18个村镇收集山歌的故事。
3年前,一直做花卉苗木生意的陈科发将生意交给了儿子,自己则办起了乡村剧团。“参加剧团的这些人没有舞蹈基础,只能唱歌。”说起收集山歌的起因,陈科发讲道:“2009年6月,创办剧团后,参加龙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唱会并获了奖,觉得要将客家山歌继续发扬光大,就要学会更多的山歌。”由此,陈科发开始翻山越岭收集客家山歌的歌词曲目。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江西省龙南县,属典型的纯客家县。自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是闽粤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
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起源于中原古代民歌,由中原汉民南迁时带到就客居之地与当地土著民歌音乐融合而成,在艰辛的南迁之路和开垦劳动中,龙南客家先民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他们用唱山歌的方式缓解劳累、驱除恐惧、抒发感情。
“妹子下河洗衣裳/挽起裤腿脚白白/青蛙见了翻筋斗/乌龟见了打寒颤”,陈科发说,这首山歌是从桃江乡窑头村92岁的老人唐阿婆那里收集来的。
“山歌很难唱,现在龙南会唱山歌主要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再不传承下去客家山歌恐怕就会失传。”陈科发说。
经过2、3年的努力,陈科发跑遍了龙南18个乡镇,收集了1000多首山歌,根据客家山歌手的演唱编辑整理了20多首客家山歌曲谱。除了山歌外,还收集了大量的客家民间歌谣、童谣和谚语。
刚刚演出完的陈科发脸上还涂着厚厚的油彩,他指着设在竹林中的剧团地上一袋袋材料说,“这些都是我收集的山歌素材。”打开一个厚厚的本子,是一首首被反复修改的山歌歌词素材和曲谱。
“每首山歌一般有四句,但很多时候,一位客家老人只能记住一、两句,一次收不完整。唱山歌,由于每个人的心情不同,唱出的曲调也不同,山歌收集整理很不容易。”陈科发说。
为了让客家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陈科发将山歌的内容编成短剧,并制作了多首山歌MTV。
“失掉的狮子四方的围,彩雕的门楼宽敞的围……”一曲山歌,唱出了客家围屋的厚重。据统计,赣南现存客家围屋600多座,而地处赣粤交界的龙南县最为集中,有376座,被称为“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为了让客家文化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客家文化,目前,赣南市已经正式启动了赣南客家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