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尸的写法似乎由来已久,但引起了争议,但究竟何种合适,尚无最完美的论证. ------------------------------------------------------------------------------------------------------------ [客家方言] "懒尸"应为"懒疏" 发布时间: 2005-12-23 来源: 梅州日报 谢崇德 近阅谭元亨《客家圣典》和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这两本书在提到客家妇女时都引用了一首客家传统童谣,童谣云:“勤俭叔娘,鸡啼起床。梳头洗面,挑水满缸。……” “懒尸妇道,讲起好笑。半昼起床,喊三四到……”我认为,这两位教授都搞错了,其中的“懒尸”应为“懒疏”才对。“懒疏妇道”是指不肯做事而又不受约束的妇人家,首先,妇人家是人,不是“死佬”,岂能称为“懒尸”。
从词性结构上来分析,“勤俭”和“懒疏”都是近义并列词,“勤俭”可以拆开为“勤”和“俭”,勤为勤劳,俭为俭朴。“懒疏”亦可拆开为“懒”和“疏”,懒是懒惰,疏是懈怠。《礼记·祭义》云:“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懒疏”亦可调换位置,写成“疏懒”,查《词源》,云:“疏懒,懒散不受约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云:“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这种“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正是“懒疏妇道”的具体形象。所以,我认为“懒疏”是标准的书面语,不是写不出字的方言,这也是客家人是中原士族后裔的文化表现。但愿,“懒尸”从此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