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2|回复: 4

[香港] 香港在抗战以前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7 17: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港在抗战以前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体,由于日本入侵,广州轮陷,原居住广州居民大批量逃避香港。第二次是1949年广州解放,出次大批量广州居民迁居香港],[原来本土香港客家人就少,二次人口的大迁移的冲击,慢慢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现在香港]。情况和现在的深圳类似[深圳原本是客家人为主体,原因大家知道不多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7: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和客家简史(转)
香港的客家话本来是一种在香港流行了200多年的汉语方言,比广州话和英语在香港的历史更悠久。直至1970年代,新界大埔、元朗、上水等乡镇仍然可以听到人们用客家话来讨价还价。但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客家话迅速衰退,目前很少有人会想到香港有人讲客家话,甚至认为香港只有粤语,不会有客家话。造成这个印象的原因是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以后,客家活基本上从香港的传媒和公共场合绝迹,以致人们错误地认为香港从来没有存在过客家话。

  笔者首先从香港的历史出发,看看客家话在香港的盛衰。并且具体介绍香港客家话的内容。

  (一)香港人口的组成与香港的汉语方言

  香港历史上属于宝安县,在唐以前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虽然在今天九龙的李郑屋村附近,发掘到东汉时代汉人的墓穴,但却没有汉族居民生活的证据。到了唐代,开始有军队在今天的“屯门”驻守,也就是这个地名的由来,但还是没有常住人口的记载。到了宋代,江西吉水人邓符协,也就是锦田邓氏的祖先,看到锦田风水不错,于是决定在退休以后来那里开垦,成为定居香港的第一批移民。同时期的内地移民,还有上水的侯氏、粉岭的彭氏,宋末又有移居新田的文氏,加上明初来到上水的廖氏,他们合称新界五大家族。但这些早期移民讲的方言是一种类似广州话的土粤语方言,跟客家话的关系不大;而他们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本地人”。

  香港的客家人和客家话是随着“迁界事件”来到香港的。据说清代初年,满清政府不堪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武装骚扰,命令沿海居民分两次后撤五十华里(约三十公里),到八年后的1669年才“复界”,准许居民回去。但由于迁界时造成不少人口伤亡,很多居民不愿回去。到了1700年以后居民的数目还是偏低,严重影响广东珠江口以东海岸几个县份的生产秩序。1727年,署理两广总督何克敏建议从其他地方招来人口恢复耕种。结果,大批居民从广东东北的五华、兴宁和梅县等地来到宝安、惠阳和东莞一带开垦。由于在考试名额上不能占本地的名额,只能采用一个被歧视的“客籍”名额,土客的矛盾开始产生,而且在19世纪以后演化成身份认同的矛盾。

  在香港,客家人遍布香港岛、九龙、新界山间和海边的谷地;而本地人则集中在元朗、上水和沙田等比较肥沃的平原。虽然他们之间没有发生像在粤西般的械斗,但在过去几百年间,两个群体之间却很少通婚,而且好像有点隔阂。客家人以为本地人属于少数民族中的畲族,称呼嫁到客家乡村的本地籍妇女为“蛇嬷”。另外,香港的渔民也讲疍家话或福佬话,但这些水上居民更不会跟客家人有什么交往。

  英国人在1842年强占了香港岛。随后广州人也逐渐来到香港,他们住在市区,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1898年,英国人“租借”新界。为了安抚民心,英国人将新界的农民全部定义为“原居民”,“原居民”享有多项权利。这样,在住在市区、不了解新界历史的广州人眼中,新界人全部都是“客家人”。

  由于早期的香港交通不便,市区的人跟新界人可以老死不相往来。这对于新界的经济发展来说可以说相当不利,但新界原居民的语言文化却因此得到完整的保存。根据1911年的人口统计,香港的客家人大约占当时人口的15%,而操福佬话的只有一个百分点。虽然新界的“本地人”被混合到广州人中一齐计算,但根据早前《新安县志》的资料,“本地人”的人口应该和客家人相若;也就是说,从1842到1911年的短短70年间,广府话已经成为当时香港的主要语言了。

  到了1920年代,由于香港市区的发展需要,又从潮州输入了大量的劳工。这些人到了后来竞然超越客家人,成为香港的另外一个主要方言群体。不过,香港经历了抗战、国共内战以后,在1950年代初,随着来自全国各省各地的移民拥至,香港成为一个多方言群体并存的地方,包括广府、四邑、潮州、客家、闽南、上海和国语,以及原来的“本地”和“疍家”。其中讲广府话的最多,大概有49%;讲四邑话的人口约有19%;讲潮州话的有11%;讲客家话的有8%;讲闽南话的有5%;讲上海话的有3%;其余都在一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到了1970年代以后,这些方言群体的孩子都以广州话上学读书,加上传媒、公众场合都只使用广府话,来自非广府话地区的人,在家里渐渐放弃了自己的家乡方言,包括在全国内地通行的普通话。

  到了80年代,放弃母语方言的风气渐渐蔓延到新界,所谓“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神话开始破灭,新界客家村庄的小孩已经不会讲客家话了。到了1990年代,香港客家人跟孙子沟通的语言,十居其九都采用了广府话。客家话在香港的消亡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回归以后,广府话虽然继续保持了它的强势,但随着香港跟内地的紧密联系、合作,普通话已经由陌生的语言变成熟悉的声音。

  (二)香港客家话的种类和分布

  上面说过,香港境内的客家话主要是在清初的时候,从粤东的五华、兴宁和梅县等地方迁移过来的。当时的客籍移民在港九新界建立了400多个村落,遍布香港的每个角落,而客家话更一度成为香港新界人之间的沟通语。这些人到了香港以后,除了互相之间通婚以外,也和附近的惠阳、东莞等地的客家人通婚;所以这几个地方之间的口音差异很小。但跟“原乡”的客家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一定的差别。

  除了这种“新界客家话”以外,还有一种流行于元朗南部几个乡村的“平婆话”。这种方言跟客家话的差别不大,基本上可以互相通话,所以他们也认为自己讲的是一种客家话。但他们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福建西部,而非粤东地区;在音系和词汇上也反映出这个特点。可是懂这种客家话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大部分都不认识汉字,他们只在内部使用这种客家话,对外一律采用新界客家话和广州话。他们有强烈的自卑心态,不愿意多提有关自己方言的事情,因此我们取得的资料相当有限。

  另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也有一些来自粤东的客家人在香港谋生定居。这些人大部分住在市区,少部分则和新界客家人杂居,更有些自己形成新的客家社区,例如新界粉岭的崇谦堂村和元朗的崇正新村。此外,在市区也有零星的客家人聚居点,如拆卸前的九龙寨城。他们在家里使用的是直接从粤东乡间带来的口音,比较流行的有梅县、兴宁、五华和河源等口音。这些方言除了河源话比较独特以外,跟新界客家话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大致可以相通。不过,由于香港出生的人口大都会讲流利的粤语,不同口音之间的客家人也懒得去研究对方的方音,发现用客家话沟通不来的时候,索性便用粤语算了,这也加速了客家人作为一个语言群体在香港的消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7: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客家村落文化 (转)
(一)客家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演变

  元朗区位于香港的西北部乡郊,由六个乡组成:即八乡、十八乡、锦田、新田、屏山和厦村。其中八乡和十八乡是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保留了多个客家村。由于受到香港都市化的影响,位于八乡横台山客家村村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因受到冲击而有褪色的现象。

  首先,在客家方言上,今天能够说客家话的村民大致上只限于30岁或30岁以上的村民。年纪在40岁以上的均视客家话为客家人的主要标志,例如,其中一位60岁受访者特别强调对客家话的重视。他指出其妻子原非客家人,但在他的影响下,不单精通客家话,更对客家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深刻的了解,无疑已是客家人的一分子。此外,他在家刻意教育子孙不但要会说客家话,而且达到“精通”的水平。他希望子孙经常说客家话,从而提醒自己作为客家人的身份。这位受访者认为“只有子孙精通客家话,客家民系才能历久不衰。”此外,同是散村居民的另一位40多岁的邓先生亦表示十分重视客家话,并且会刻意教导儿子说客语。

  不过,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说客家话已不再是必然的事。例如,一位80多岁受访者即表示他和子女用客语交流,可是孙儿已不懂说而只会听客语;另一位70多岁的受访者与儿子用客语沟通,与孙儿则只能用广州话。另一方面,亦有受访者表示,虽然夫妇都是客家人,会说客语,但在家中与配偶和子女都主要以广州话沟通。其中一位受访者的子女就不会说客家话;另一位所持的理由是:由于子女在市区上学、多与村外人接触,反而少与村内居民来往,因此也就少用客语而主要说广州话了。

  客家语不再受到年轻一辈村民重视的原因,明显是因为客家村民与外界接触频繁。过去交通闭塞的情况,随着香港现代化的步伐而大大改善。原本僻处一方相对与外界隔离的客家村落,由于与外界接触往来增加,村民与外界居民融合机会随之而频繁;于是,客家传统文化——首先是客家方言——开始渐渐褪色,主要表现为客语受到香港主流广府方言的影响和同化。

  客家人祭祖的传统则仍然保留下来,例如村民在旧历新年时到祠堂祭祀。据其中一位受访者提供的资料,横台山以前每年都举办太平清醮,热闹情况与长洲相若,后来因为村民之间发生摩擦和争吵而取消。由于各个姓氏都有饲堂,到了旧历新年村民都会到自己姓氏的祠堂拜祭祖先。横台山永宁里客家村的传统规定在农历新年时,由除夕至年初一清早,每户村民最少派一名男丁到祠堂参与祭祀。村民强调到祠堂拜祭祖先的习俗会一代一代传下去。有受访者表示,虽然村民仍重视祭祀礼仪,不过热情已较以前减退;亦有村民指出长辈仍然重视祭祀等客家传统习俗,至于年轻一代则已经没有那么重视。

  村内另一个有关迎娶媳妇的传统习俗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包括由舞动着的麒麟引领迎亲队,新娘穿戴裙褂、乘坐花轿入门,整个队伍浩浩荡荡游行到村内直到新娘下轿为止。接着是迎入祠堂拜祖先和燃放爆竹,婚宴亦会在祠堂摆设,由村内兄弟准备食物,或以到会形式。其中一位受访者回忆当年他本人到屯门龙鼓滩迎娶的情况,迎娶队伍约有二三十人,同样由麒麟在前引领。到了今天,传统的迎亲仪式如花轿迎亲已无法保留,都改用汽车了,而婚宴亦改在酒家摆设。不过,舞麒麟、拜祠堂和燃放爆竹则仍然维持下来。

  (二)原居民与非原居民之间的关系

  横台山客家原居民一直以来都是互相扶持、守望相助。附近一带五个村曾经组织了一个义裕社的村际组织,负责区内治安、筑桥修路和扶助有需要的村民为致送帛金。此外,设有更夫制和自卫队,由每个村派出二人担任村内巡逻工作。

  随着香港都市化以及政府发展新市镇计划,近数十年来,村民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疏离。尤其是近十年,由于政府征用土地而向村民作出赔偿,村民较以前富裕了,却亦变得事事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以致大家的关系显得有点紧张,因而影响了村民的团结和谐。

  至于客家人与非原居民的关系一般是融洽。除了年长一辈由于不懂广府话,因而通常只和客家人原居民来往外,年轻一辈交朋结友大多不会计较对方是否客家人。两位年龄分别是60岁和70多岁的原居民对下一代的婚姻对象是否客家人抱着十分开放的态度。前者更加认为不久之将来,客家人会与本地(广府)人同化。

  不过在有关参与村内事务上,原居民一般认为非原居民可以拥有投票权而非参选权。他们提出的理由包括:由于村长才有权决定谁享有“葬山权”(土葬),如果一旦由非原居民出任村长而拥有土葬决定权,他们认为传统便会被打破。因为一向以来只有原居民才享有土葬权利;只有原居民才熟悉村民和村内事务,由他们来处理原居民的切身问题才不会出错。

  此外,元朗八乡和十八乡的客家村落也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例如崇正新村内崇正公立学校校训题为“忠信笃敬”,出自《论语》“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村名崇正,乃取客家族群“崇尚正义”的精神;而学校校训则取自《论语》,说明崇正新村客家人秉承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精神。

  崇正新村于20世纪中叶才成立,并没有像当地“原居民”村”所展示的浓厚民间传统儒家文化色彩,如修建祠堂、关公庙等传统建筑等。然而新村所办学校以孔子格言作为校训的事实,显示村民对儒家思想的景仰。

  在十八乡其他历史较悠久的客家村落,即称为“原居民”村的,例如水蕉老围村的东西两边进口都分别竖立有牌坊。东边进口的牌坊题有对联:‘水星耀门官,瑞霭祥云集千户;蕉红照地主,神灵显赫护万家。”正中横额上书:“水蕉老围村。”背面则题:“东来紫气。”至于西边进口的牌坊则题有对联:“老物藉春风,东来紫气绵世泽;围场罗远岫,西接祥光振家声。”正面题:“水蕉老围村。”背书:“西接祥光。”散发着传统儒家文化的气息。

  进村以后,有一座显眼的关帝宫,坐落于村前,其前方是禾坪、池塘(现已填平,作为公园休憩用)。宫门两侧的对联题为:“精忠昭日月,义勇贯乾坤。”水蕉老围村民议事即假关帝宫举行。此外,八乡长莆村亦有一座关帝圣宫,宫门两侧悬有对联:“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八乡和十八乡客家人的关帝信仰反映他们崇敬忠义关云长的传统。

  此外,水蕉老围村原来有八个姓氏,包括简、曾、陈、张、杨、林、程和谢,各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祠堂,另外还有一个属于全村八姓人士的总祠堂。其中曾氏祠堂名“三省堂”,即取曾氏祖先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之意。祠堂大门两侧对联题为:“南丰世泽,东鲁家风。”祠堂内侧题有对联:“南丰世泽千秋盛,东鲁家风万载兴。”反映曾氏村民缅怀原乡和景仰祖先的情怀。

  元朗客家族群对有功名的族人崇敬有加。例如,水蕉老围村内的谢氏祠堂大门题有对联“金凌世泽,宝树家声”;祠堂内悬有匾额,上刻“文魁”二字,乃光绪十五年(1889)该村村民谢铭新高中恩科乡试第14名。而在邻近八乡横台山永宁里的祠堂内更悬挂有5块匾额,其小3块刻上“文魁”,另两块分别刻有“进士”和“兄弟联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居民的来源(转)
(一)香港居民的来源和定义

  香港本来是新安县的一部分,1842年英国占领了香港岛,当时人口只有2000左右。1860年割让九龙半岛,居民也不多,但在1898年租借新界的时候,新界的居民则有10万左右。目前香港全境的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香港现在常住居民大约有700万,其中98%是不同时期进入香港而具有中国人血统的内地人,且大部分是广东人;外国人占的比例相当小。

  从1842年开始,大量人口从广州移民到香港。到了1900年左右,市区的人口已经以广州人为主。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居民来自广东省其他地方,少量来自外省。此外也有2%左右的外国人,以英国人和印度人为主。

  一般对于香港居民的定义相当宽松。至今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条件,是在香港连续常住7年以上,没有注明种族或国籍来源。但有些外籍人士如果只是拿某种工作签证,例如是家庭佣人(保姆),就可能不符合资格。总的来说,香港政府对大部分华人血统的移民,都采取欢迎的态度,而且他们很容易成为香港居民。

  其实大部分香港人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进入香港的。1951年5月以前,香港和大陆之间并没有任何关卡,两方的居民可以自由来往,香港居民的定义根本没有意义。国共内战期间,大量难民涌入香港,香港政府可以说来者不拒。战后人口在短短几年间从不到100万涨到200万。后来虽然设立了关卡,但却有不少人成功“偷渡”。根据1983年以前的法律,凡是成功到达市区的偷渡者,都可以获发香港身份证。这些人居住满7年以后,即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虽然后来偷渡的人不获发证,断绝了这类港人产生的来源。但在1984年开始,香港政府提供每天150个名额让香港人的内地亲属来港定居,取代了“偷渡”的移民方式。

  因此,香港的居民人数一直在增加,而香港人的定义也一直较为宽松。

  (二)按照移民时间不同而区分的香港居地

  目前香港居民的种类有二:香港居民和香港永久性居民。但如果我们按照其祖先到达香港的时间,我们可以讲香港居民分成两类:原居民和非原居民。而香港的人口主要由后者组成。

  1.香港原居民

  香港原居民是一种相当特殊的香港居民。缘起于英国人“租借”深圳河以南这一片中同领土(日后被称为“新界”)的时候,受到与地人士一定程度的抵抗。1898年英同租借“新界”99年时,当地大约有居民10万人。他们不愿意受英国人统治,组织了武装反抗,后来虽然给英国人打败,但英国人为了安抚民心,承认他们和他们的后裔为原居民,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传统;男性原居民会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拥有祖先的土地和按照男丁的数目建造自己的房子。目前有原居民身份的人口大概有80万左右,但其中过半数已经移居海外。

  值得留意的是,当初英国人占领香港岛和割让九龙半岛的时候,那时居住在香港和九龙一些村庄的居民,并没有得到“原居民”的身份,尽管那些村庄可能比新界某些村庄建立得更早。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反抗,没有争取自己的利益。

  对大部分非原居民的香港人来说,香港原居民是一群受保护、享特权的居民,受到不少市民的嫉妒。这些住在新界的人甚至被媒体丑化,非原居民对原居民有一定的误解。而一般市民也不会去深究,原来原居民可以细分为“本地”和“客家”两个曾经是互相敌视的群体。

  (l)本地人

  很多人以为,所有新界人都是客家人,因为按照罗香林的定义,宋代从中原南迁的人都符合客家人的定义。但在香港新界的原居民中,本地人和客家人有明显的区分:

 1.本地人的族谱清楚地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宋初到明初期间来到香港;
 2.他们占领了香港大部分肥沃的土地;
 3.他们说的“本地话”和广州话可以直接沟通,但跟客家话相差比较大;
 4.他们在清代的科举中换得本地的名额;
 5.上一代的本地人明显对客家人怀有敌意。

  确切地说,本地人是在清初“迁界”以前便来到香港定居的居民。最早定居在香港的居民大概在宋代初年迁入,都住在元朗、上水、大埔、沙田等比较肥沃的平原上。他们及其后裔在香港有接近1000年的历史。

  目前拥有香港土地最多的五个家族:邓、文、廖、侯、彭,都是本地人,号称五大家族。本地人操一种属于粤语系统的方言,他们自称“本地话”;香港市民一般称之为“围头话”。

  本地人迁入香港时,祖籍一般是江西、广东、福建。表面上看来跟后来迁入香港的客家人籍贯相差不远。但是他们迁居香港的时候是宋代,.带来的是宋代的官话;再跟附近的东莞、广州人接触,通婚嫁将近1000年,结果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跟珠江三角洲的广府人相差不大。虽然客家人后来在清初迁入香港而开始跟他们接触,但由于两个人群有敌对的情意结,因而往来不多,导致本地人受客家人的影响不大。

  (2)客家人

  大部分新界的客家人来港都在“迁界事件”时或以后。有关“迁界事件”的细节已经在其他的章节交代,在此不赘。简单地说,客家人就是因为新安县的居民不够而被招来开垦的“客籍”居民,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香港客家人多半是在1700年至1750年间从粤东移民到香港的,但也有少数在1800年以后才迁入。他们的祖籍地一般是五华、兴宁、梅县,也有少部分来自福建和邻近香港的惠州一带。由于他们移民来港的时候数以万计,建立了400多座村庄,在人数和经济能力上可以和本地人抗衡,因此没有被同化。

  直到1970年代以前,客家人在香港新界的乡村居住,过着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本地人艰苦,比较乐于外出谋生。客家人的主要特征除了讲客家话以外,建筑、服饰、饮食和一些节日也和本地人有明显的差别,而两个群体之间也很在意这些差别。例如说,虽然香港的客家和本地女人都戴凉帽,但帽上的装饰有一些差别,而她们非常注意这些差别,深怕错戴了对方的凉帽。因此,将所有的原居民当作客家人,既漠视两者的区别,也忽视他们各自的认同感情。另外,客家学先驱罗香林也曾经指出,最早进入香港的客家人缘起于迁界事件,根据香港崇正总会前理事长黄石华引述,“此亦为客族第一期首批迁入香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04: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2)客家人

  大部分新界的客家人来港都在“迁界事件”时或以后。有关“迁界事件”的细节已经在其他的章节交代,在此不赘。简单地说,客家人就是因为新安县的居民不够而被招来开垦的“客籍”居民,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香港客家人多半是在1700年至1750年间从粤东移民到香港的,但也有少数在1800年以后才迁入。他们的祖籍地一般是五华、兴宁、梅县,也有少部分来自福建和邻近香港的惠州一带。由于他们移民来港的时候数以万计,建立了400多座村庄,在人数和经济能力上可以和本地人抗衡,因此没有被同化。

  直到1970年代以前,客家人在香港新界的乡村居住,过着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本地人艰苦,比较乐于外出谋生。客家人的主要特征除了讲客家话以外,建筑、服饰、饮食和一些节日也和本地人有明显的差别,而两个群体之间也很在意这些差别。例如说,虽然香港的客家和本地女人都戴凉帽,但帽上的装饰有一些差别,而她们非常注意这些差别,深怕错戴了对方的凉帽。因此,将所有的原居民当作客家人,既漠视两者的区别,也忽视他们各自的认同感情。另外,客家学先驱罗香林也曾经指出,最早进入香港的客家人缘起于迁界事件,根据香港崇正总会前理事长黄石华引述,“此亦为客族第一期首批迁入香港”。........

很多都不講客家話了,只能説是浪漫客家人了,現時有二百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