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我觉得客家话里的有个词很奇怪,今天就更大家探讨探讨。这个词就是“肚 shi3(肚子)渴”,意思就是口渴的意思。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口渴会跟肚子之上关系,究竟是什么样文化影响到的呢,这个我一直都想不通。
”渴,证名。出《灵枢·五味》。即口渴,系自觉之口咽干燥。多由肺胃有热、津液耗损(或血虚)所致,亦可因脾虚失于运化,肾阳不足、气化失调,使津液不能上承、导致肺胃有热而渴;而水湿、痰饮、瘀血阻滞,也可影响正常气化和津液蒸腾的功能而产生口渴。(摘自百度百科)其中说到口渴, 系口咽干燥之感,但这基本与肚子没什么太大关系,但有为什么就会有这样一个词汇长生呢?我还是疑惑,于是再查,找到此文章: 《人为什么会渴》(作者:岭南)——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老鼠肚子里的一根最大的静脉血管(下腔静脉)用丝线牢牢结扎。这样一来,所有从后腿和肚子里来的血回不到心脏,心脏等于丢失了40%的血液,老鼠就陷入了低血容量状态。等老鼠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喝水,而且狂饮不止。这就是说,血量不足,是渴的一个原因。现在问题来了:血量少,为什么会引起口渴?于是医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的一个实验,最让医学家吃惊:切掉了肾脏的老鼠,即使结扎了下腔静脉,它们也不会狂饮,似乎并没有口喝,这是为什么呢? 接着,医学家把摘下来的肾碾碎,滤掉碎屑,提取出液汁,再注入到那些老鼠的血管里,你猜怎么着,那些老鼠开始拼命地喝起水来。医学家从肾脏的液汁里发现,有一种称之为“血管紧张素”的化学物质,正是这东西使缺少血液的老鼠发生口渴。这样,问题似乎就清楚了。我们在大热天,使劲地跑,满身大汗淋漓,我们的血量就会减少。血量一少,肾脏就产生这种血管紧张素,口渴由此而生。
实验做到这一步,该结束了吧?不,医学家还要追问,血管紧张素为什么会引起口渴?除了这种血管紧张素,还有没有别的东西能引起渴感?
不少科学家想到,血管紧张素一定是从肾脏产出后,随血流进入脑内,脑内多半存在对这种化学物敏感的部位(医学家给它取名为“血管紧张素感受器”)。医学家又在动物脑内寻找这种感受器。可是,寻找的结果,却引来了争论。不少科学家认为这个感受器在脑的第一脑室前面,一个名叫“穹窿下器官”的地方。可是,有好几位科学家把老鼠的这部分脑组织毁掉之后,再给老鼠注射血管紧张素,按说老鼠不该再渴了吧,可是过了一两个星期,只要再注入血管紧张素,老鼠立刻渴得要命。还有一些医学家认为,穹窿下感受器不是惟一能激发口渴的部位,脑内肯定还有别的部位也可以激发口渴,只是现在还无法找到它!另外一些科学家,把老鼠腹内靠近横膈下方的迷走神经一一切断。等老鼠恢复正常之后,再用各种办法(包括上面说的减低血容量的办法)引起老鼠的口渴,可是,老鼠竟然一点口渴的反应也没有。于是这几位科学家就说,口渴不光是脑所决定的,应该还有别的部门在参与渴感的产生。
血量不足可引起渴感,这一点没有人反对;可是,它是怎么引起渴感的,说法就多了,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围绕着渴的争论还有不少,目前还没有一种说法能让大家一致接受。
可惜啊,还是没找到,但欣慰的是者编文章证明了中医的观点是对的,哈哈,因为我是个中医爱好者。另外,我也找了些其他方言有关口渴的说法:白话——颈渴,很奇快吧,脖子会渴?湛江话就说的过去了——喉渴,挺有感官上的感觉。
最后,请教一下大家,你们那边的客家话是否有这个词呢?若有,请大家各抒己见,来探讨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