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60|回复: 28

揭开爱国名将故里神秘的面纱(三):樟嘉古村的风和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13: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9 21:36 编辑

揭开爱国名将故里神秘的面纱(三):樟嘉古村的风和水(图/北海风景 吉他新声等)
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5640761.html


揭开爱国名将故里神秘的面纱(三):樟嘉古村的风和水

文/罗小群 图/北海风景 吉他新声 黎发祥 越州魂 孤风自吹 陈海春




站在陈氏祠堂门前的台阶上,环视围绕祠堂而建的樟嘉客家民居及土围墙,不禁感叹客家文化的向心力。望着气势恢弘的祠堂建筑和砖瓦结构的古民居,似看到百年前小村的富裕和繁荣景象。沿着陈将军儿时走过的村中巷道离开时,民居的部分破败,又让人感叹岁月的沧桑。陈海春先生一边走一边向我们指认一些房屋外墙和环村围墙上被枪击后留下的点点痕迹。想起江西某地的客家人曾为落居入户,争得税收上的平等与当地官府所作的长达50余年的斗争,及客家人一路迁徙所受到的歧视和袭击,深知客家人在建此类封闭式围屋围村时,是多么地无奈。而此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部分围墙的断垣残壁状,又昭示着客家人与周边异族、异族群的最终和平共处。


当我们踏上前去瞻仰曲璋陈氏共同的祖先念邦公的船时,回首岐山背樟嘉村,陈先生说村的两旁有两条江环绕。“樟嘉陈氏宗祠依岭岗坝而建,岭岗坝丰满圆润,象一条巨龙从北奔腾而下,是谓山势丰满圆润敦厚;周围内层有横鬼坝、绑排岭、摩田坝,外层有高石岩山、佛高山、耥耙嶂等,紧紧拱卫岭岗坝这个中心,是谓层次丰富,环卫中心;从东北、西北流来的两条溪圳汇合贯通在岭岗坝面前,构成一个大写的“人”字形状,活灵活现,是谓水灵;宗祠座北向南,背靠大山,地势高爽,负阴抱阳,是谓阴阳分明,凹凸有致。可谓‘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美俱备,极符合‘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客家风水理论的要求。的确是一到理想的风水宝地。”他说。


念帮公的墓位于曲樟南部,自樟嘉岐山背村前去有七、八里的水路,即六湖水库水路。六湖水库由官塘湖、养珠湖、深湖、黄泥湖、青湖、赤子湖等6个天然湖泊沟通及淹没附近村庄而成,非天然湖泊。为60年代初引南流江水兴建的合浦水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合浦县曲樟乡辖区,长约20公里,最宽处约1.7公里,成河道状。
站在行进中的船头,只见六湖两岸绵延起伏百余里的大山,峰峦叠彩,葱翠竹木如绿浪翻滚。位于北岸的海拔近千米的高,叫“大廉山”,为广西南部的一座名山,号称“桂南第一山”。原名“望海嶂”,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东汉时,有史记载以来有姓名的第一位合浦太守费贻在合浦太守任期满并因病辞官离职时,老百姓攀辕百里扣留,一直送到今合浦东北部的一座大山即望海嶂的天马岭脚,方肯洒泪惜别。


后人为了纪念费贻的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遂将此山命名为“大廉山”。唐朝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因“大廉山”之名将合浦改为“廉州”,以树清廉勤政之风气。清代吴廷举有《大廉山》诗说:“行李纷纷游宦子,几人不愧大廉山?”可见,费贻的影响之巨。雨天时云遮雾绕,别样美丽。“廉山时雨”曾是合浦的“廉阳八景”之一。

廉山最高峰天马岭,海拔近千米,东西跨度十余公里,犹如一匹腾空仰天长啸的天马,高耸入云傲压群峰,四面崎岖险峻。踩着浮云登临山顶,方圆百里的北海、合浦、博白和浦北等市镇、田园美景尽收眼底。山腰南侧涌出的一股强大的瀑泉,飞流直下天马瀑。飞瀑溅起的水珠如飞花散玉,声如钟鼓擂响,动人心弦。此情此景此气势正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下的天马潭将天马瀑分两支流,东流博白乡村,西溪直奔六湖垌。除了天马岭,另有如古代猛将,像烈马飞奔,蛟龙升腾的笔架山,天鹅岭、望海峰等27处景点。


大廉山历经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曾留下古今许多名人的足迹。明朝廉州府推官刘子麒有《廉山时雨》诗一首说:“层叠峰峦峙翠城,大廉还自郡侯名。夜来忽见月离毕,流作清泉濯我缨。”表达其对费贻钦佩,要让星光化作清泉洗濯其冠缨,要作清官的愿望。
六湖垌两岸有多处古文物景观,明朝著名的海溟禅师创建的是中国四大灵隐寺之一——廉山灵隐寺,为中国佛教文化的接传地,与龙王庙、护国寺、三宝岩仙人洞及樟嘉陈氏宗祠等,或在青山绿水间,或在古老喧闹的村落中,构成六湖垌另一道风景线。


站在行进中的船头,60里六湖像轻铺两山之间一条绵长的青缎,波光粼粼。湖面散发出清爽的气息,清波下有水草小鱼在游来游去。湖边高山岩缝涌泉四季长流,清澈透明,甘凉泌人,是含锗低钠的珍稀淡泉水。可使人增智商,容貌增美。沿湖掠过湖心岛40余个、港汊30多处,有鹤雁在蓝天白云中飞翔,野鸭、水鸡、鸳鸯水面嬉戏。六湖中最大的岛是由3个相邻的岛组成的,叫惊鸣山。山岛鹤立在辽阔的官塘湖中,如芙蓉出水。岛上芒果树青黛成群,捻子树亲密相拥。惊鸣山与官塘湖有“仙山”“瑶池”美誉。六湖的沿岸的景像打开的画卷,随着船的移动,一幅幅展现在眼前。山水相映,碧波欢歌,船踏浪而行,人游画中仙境。传说西王母居住在此地,人称“南国瑶池”。


陈铭枢和小伙伴常在此山上放牛、读书、嬉戏,排演岳飞尽忠报国、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英雄故事。后来,陈铭枢在北伐战争、“一二八”淞沪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惊鸣天下,六湖的父老乡亲于是给此山取名“惊鸣山”。当年跟随陈铭枢从军报国的伙伴们,或在北伐战争中壮烈阵亡,或在淞沪抗战中血浴国土,而永载共和国的史册。


在大廉山六湖垌,在天马瀑流过的乡村,走出一代代风流人物,除历任北伐“铁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十师师长、十一军军长、广东省主席、十九路军总指挥、京沪卫戍司令长官、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代院长的客籍爱国名将陈铭枢外,合浦北海地区的客家将领超过三十名。仅十九路军的珠乡将领及人物就有邓世增(十九路军参谋长、中将)、沈载和(十九路军广州办事处主任、广东银行行长)、张君嵩(十九路军团长、中将);其他少将以上的将领有:范德星(中将)、范汝云(少将)、张枚(少将)、林翼中(上将)、张国元(中将)、黄质文(少将)、张绍勋(军长)等(非客籍有广西省“共运”的先驱和领导人朱锡昂烈士、解放后广州市首任市长朱光、北伐军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张国元、原国家司法部部长邹瑜等)名流。
陈先生说,因山青水秀,景色优美,是一方极富灵气的沃土,故日“嘉”;似一块精雕细琢的美玉,玲珑剔透、纯洁无暇,是为“樟”,故名“樟嘉”。


站在行进中的船头 ,任清新和煦的山风拂面,任思绪飞扬:美丽的樟嘉,令人敬仰的大廉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六湖如画仙境,是爱国将领陈铭枢生长的地方。我似看到将军儿时与小伙伴在大廉山打柴、放牛,辛苦劳作的身影,又似听闻儿时的将军与伙伴们 在湖中摸鱼捞虾,凫水嬉戏的欢笑声,和那余音绕山世代吟唱的客家童谣.....



尽管身为客家子弟,但作为唯物主义者,我并不相信风水迷信之说。然而,亦并不否认其中包含着的科学成分。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的居住地,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智慧的发育成长。包含客家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了客家人的灵魂。因此 ,饱尝丧失故土家园之痛的客家人,最懂得反抗强权,反抗外来侵略,保疆守土义不容辞;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帮助自己的同胞兄弟,从来就是份内之责。个人的勤奋是自己成长的内在因素,时势则在提供了展现个人才华能力的机会的同时,造就了时代英雄。这就是樟嘉真正的风水,是樟嘉及大廉山下的民族英雄成长的摇篮。

我们到达位于六湖南部的一个半岛陈氏六湖始祖陈念帮公的墓时,六湖陈氏在此举行的祭祖仪式刚结束,祭祀陈氏先祖的祭品尚未撤走。明弘治十八(1505年),念邦公携妻挈五个儿子,从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来苏里州试街瓦子巷,迁徙广州,后经广东吴川,至廉州府合浦县兴中里六湖垌九塘下村(今合浦曲樟乡)定居。当时,这里尚是一个没有人烟且野兽出没的蛮荒之地,其开基创业之艰难或想而知。经过十数代人的努力,曲樟成为崇文尚武,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念帮公的子孙达十数万之众。
在念帮公的墓前,我想:78年即1932年,日本侵略者来犯我国时,当长眠在地下的念帮公听到他的第18代子孙陈铭枢,喊出“坚决不客气,武力抵抗(来犯者)”的民族强音时,一定会因自豪而笑醒。客家人讲究慎终追远,当我们在感谢陈铭枢等民族英雄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时,亦感谢给予英雄生命的先祖先烈。



告别念帮公,船驶往念帮公居住的地方——曲璋乡曲木村途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前方有个什么东西”之类的话,大概是因曾去海豚之乡的广西钦州没见着海豚,一直处于遗憾之中,条件反射地急问“是不是白海豚啊”,而被同伴们取笑。是啊,湖中哪来海豚?然而,在曲樟,在大廉山,在六湖垌,这个地灵人杰地方,有何人间奇迹不会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文采了!不愧客家中的精英,立国栋梁、民族脊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9 21:35 编辑

[原创]网友走进北部湾名将陈铭枢故里[版主已阅]
文章提交者:天意202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陈铭枢(1889~1965),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和政治家,民革的创始人之一。
        1889年生于广东省合浦县公馆镇璋嘉村(现广西合浦县曲樟乡),字真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堂(黄埔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参加中央第二敢死队。
     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3 年离校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入大森浩然庐学校。
     1915年回广东策划谋炸广东督军龙济光的活动,事泄被捕入狱,后越狱再逃日本。
     1919年在广东肇(庆)军游击营任营长。次年任粤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22年参加北伐,6月16日陈炯明叛变,第1师在回师途中为陈炯明瓦解。不久辞职,改名真如,避居南京学佛。
     1924年经邓演达介绍任粤军第1师第1旅旅长。
     1925年2月率部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5月回师广州,参加南征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师长。10月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南征,任南征军总指挥(后改任第1路指挥),收复广东高州、廉州等地。
     1926年7月率第10师参加北伐战争,在友军配合下于汀泗桥、贺胜桥击败吴佩孚守军。11月所部扩编为第11军,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1927年3月,由武汉去南京。5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1月复任第11军军长,率部由闽回粤,会同黄绍竑、徐景唐部在四军老军长李济深的指挥下对张发奎开战,借口是张发奎部通共,和共产党合谋制造广州起义,史称第四军第一次内战。大战结束后,张发奎败退出广东,通电下野,获胜的李济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后来李济深因同情桂系被蒋介石扣押。其下的三员大将立场不同,陈铭枢、陈济棠通电拥护中央,徐景唐联合桂系和张发奎为救李济深出狱发动了第四军第二次内战,这也是铁四军和钢七军第一次交锋,也叫钢铁之战。战后桂系败退出广东。陈铭枢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任第八路军司令,对掌军民两政,随即所部扩编为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率领下出广东参加中原大战。
     1931年5月,蒋介石因扣押国民党粤系元老胡汉民,引发宁粤冲突,汪精卫等在陈济棠支持下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陈铭枢因十九路军在省外作战,无力反抗,辞省主席职,通电拥护蒋介石。7月任江西“剿共”军右翼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9.18事变后宁粤双方在国难后重现合作,陈铭枢成为双方唯一能接受的人选,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12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部长。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陈铭枢命令第19路军抗击日本军队,反对妥协政策,受到蒋、汪排斥。10月毅然辞职赴法国。
  1933年回国,与李济琛等发动福建事变,蔡廷锴不认同他的军事部署,他把蔡骂的抬不起头来,蔡后来私下说,反正十九路军是他陈铭枢的,他愿意怎么败掉是他的事。十九路军失败后陈铭枢失去了军事实力,沦为政坛看客。1933年底去香港,继续从事反蒋爱国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等职,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运动。
     1947年6月被授为陆军上将并退为备役。
     1948年1月在香港与李济琛等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各派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
        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上书毛泽东劝其引退,被划为右派分子,罢除本兼各职。
       1965年5月15日,在北京郁郁而终逝世,终年76岁。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2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客籍有广西省“共运”的先驱和领导人朱锡昂烈士、解放后广州市首任市长朱光、北伐军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张国元、原国家司法部部长邹瑜等

据说朱锡昂、朱光,其祖先是江西安远人,明代迁徙博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3: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8 00:24 编辑

回复 4# hd136302 的帖子
是的:
博白朱姓远祖通宝公,江西赣州府安远县人,明赐进士出身,任四川南江知县,敕授文林郎,生五子:洪珍、洪琛、洪宽、洪鉴、洪瓒。其中长子洪珍,次子洪琛迁博白,其余均在安远原藉。

博白敦笃堂始祖朱洪珍,系文公(朱熹)十三代裔孙,明代进士,任广东灵山县教谕,妣钟氏,生五子:绍晃、绍琪、绍玉,绍禄、绍昊。洪珍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自安远迁白州衙前竹根山村。
    博白敦睦堂始祖朱洪琛,号荣国,明太学生,妣严氏,生四子:仲仁、仲义、仲礼、仲智。琛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由江西赣州府安远县东乡古田坡,迁于白州金村而创业。
    朱氏大宗族的门联为:“紫阳世泽;沛国家声。”
    此联为颂扬祖德宗功。上联的“紫阳世泽”,指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世泽。朱熹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为我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父亲朱松曾读书子紫阳山(在安徽歙县城南),后来朱熹居福建崇安,乃榜其所居之听事堂曰“紫阳书堂”,以示不忘。后世逐以“紫阳”名朱子之学。下联“沛国家声”,指的是起源发族的世家声望。沛国,郡国名。汉高帝改泗水郡置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东汉改为国。汉末以后,治所屡有迁徙,辖境渐小。东晋复为郡,北齐废。
    神主寝堂的横匾上书“源远流长”。楹联有:
    “追思祖德,承前启后,敦宗睦族,沛国家声远;
    怀念宗功,继往开来,笃庆锡光,紫阳世泽长。”
    “念前人创来维艰,毋台毋荒,共展孝思光前绪;
    看今日统垂可翼,克勤克俭,好将步武振徽犹。”
    合浦香山全体叔侄敬献的楹联为:
    “宗室本江西,亿万斯年,谨记衙前香山同血脉;支源迁博邑,千百余载,莫忘大旗陀角共渊源。”
    上联说明合浦县(清属广东辖)香山朱姓氏族之源流,宗室本源来自江西。“衙前”,博白村名;香山,合浦村名;两村朱姓原来血脉相同。下联说明合浦香山朱姓支源是博白迁徙而去,“大旗”,“陀角”,清代博白县辖的堡(相当于现今的乡镇)名。大旗堡,辖地相当于现今的沙河镇;陀角堡,相当于现今的合江镇和东平镇两镇的辖区。这些地方的朱姓氏族渊源相同。
    据清道光十二年纂编的《博白县志》载,“陀角堡宗祠,明广东灵山县教谕朱洪珍祠在衙前村。”而《朱氏族谱》载该宗祠之建置时间为:明弘治二年(1489年)建;清康熙甲戌三十三年(1694年)立宗祠。乾隆甲戌十九年(1754年)重修;道光庚寅十年(1830年)增修;清咸丰五年(1855年)被烧毁,咸丰辛酉十一年(1861年)重建。其建置的历史已有500余年。
革命烈士纪念碑. 朱锡昂烈士墓


朱锡昂(1887-1929),字识惺。广西博白县沙河镇上垌村人,清末秀才,广西早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广东高等工业学堂毕业。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6月,任中共广西特委书记。同年9月,广西特委改为临时省委后,为中共广西临时省委主要负责人,领导广西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1929年6月,在郁林县(现广西玉林市)新桥乡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时年42岁。朱锡昂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深受党和人民爱戴和敬仰。



朱光,男,原名朱光琛广西博白县松旺镇茂山屯人。1906年11月22日生。1969年3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逝世,终年63岁。 朱光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少儿时代就投身于社会进步活动。毛泽东主席称他为“江南才子”。
原广州市第二任市长、江南才子朱光就是永茂客家人朱永茂祠堂。朱永茂祠建于清朝期间,建筑面积为四座十二间,另有火房四间,共有四百二十平方米,整座建筑雄伟美观,材料上乘,特别是祠面顶端的四个镬耳,别具一格,为广西境内的独具特色的祠堂之一。朱永茂祠客家人人丁繁衍,人材辈出,人口约为四千多人,

顺带一提
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  
  江西安远人周三,起兵进犯程乡,都指挥吴某统率兵马驻于县境。县官派叶文保、肖子名率领民兵协助征讨。在此年间,周三还率兵进犯兴宁。兴宁民众四处逃散,县治仅存20余户,田园荒芜,以至县不成县,并附于长乐,由长乐知县习韶兼管县事。     兴宁、长乐并县,兴宁驿迁于长乐城南,在县城南另设县前铺。     长乐知县陈坚始筑城墙,经历150年。建成城墙长59丈。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明朝廷调俞大猷统官兵20万镇压张琏起义军,起义终于失败。     5月,析程乡豪居与江西安远、福建武平部分地方凑建平远县(因其界于武平、安远之间故名),在豪居都林子营设立县治,废除通判府馆,属赣州府,首任知县王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7: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jiashan 于 2012-5-9 18:26 编辑

                       

              楼主去过广西合浦曲樟乡?写得真好。不是楼主的原创作品吧?或漏掉了原作者的名字?如是这样,请恢复原文中的署名。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jiashan 于 2012-5-9 18:27 编辑

                          为何要讨论,楼主是说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文中的“陈先生”指陈铭枢将军的侄子陈海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9: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Kejiashan 的帖子
“陳先生”指陳銘樞將軍的侄子陳海春?
正是陳海春


陳海春先生一邊走一邊向我們指認一些房屋外墻和環村圍墻上被槍擊後留下的點點痕跡。想起江西某地的客家人曾為落居入戶,爭得稅收上的平等與當地官府所作的長達50餘年的鬥爭,及客家人一路遷徙所受到的歧視和襲擊,深知客家人在建此類封閉式圍屋圍村時,是多麼地無奈。而此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部分圍墻的斷垣殘壁狀,又昭示著客家人與周邊異族、異族群的最終和平共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9 19:53 编辑

回覆 6# Kejiashan 的帖子
樓主去過廣西合浦曲樟鄉?
多年前曾去過,對革命烈士紀念碑. 朱錫昂烈士墓,“江南才子”朱光故居都記憶很深,看到超級版主留言,就我記憶所知回覆了帖子,農村里宗支世輩比較容易考證,要是離宗太久居城居市超過五代就很容易脫譜離宗,難以考證了。

我入粵祖鍾提齡公元末明初劃籍入五華鐵爐壩開基的歷史背景,正因明洪武二十年戊辰歲1387年江西安遠人周三率兵進犯興寧三年。興寧民眾四處逃散,縣治僅存20余戶,田園荒蕪,以至縣不成縣,並附於長樂,人們不死則遷,興寧全縣僅餘二十餘家戶
洪武二十三年明朝廷派夏則中任興寧知縣招民復縣期間興寧家戶增至七百餘,,我祖文振公攜眷由長樂劃籍遷入興寧縣馬臍塘寨仔腦定居,裔孫後各擇宅場。我年前修譜時特考證過史實,但遺憾對文振公世輩考證遇到極大困難,至今還無法統一定論。興寧譜和紫金譜至今文振公生父世輩記述不同,各差兩輩爭論無法定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2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jiashan 于 2012-5-9 20:28 编辑


                                此文是您写的吗?你认识陈海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请楼主署上原作者名。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2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wugang 发表于 2012-5-9 19:30
回覆 6# Kejiashan 的帖子
樓主去過廣西合浦曲樟鄉?
多年前曾去過,對革命烈士紀念碑. 朱錫昂烈士墓,“ ...



                         楼主如再不出来注明此为他人的作品,我要投诉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20: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K姐(1378115220) 18:08:42
  客籍爱国将领陈铭枢故乡樟嘉古村游记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8&fromuid=73855


   郁闷。K姐的作品被人转发到《客家风情》,却被转帖者将原署在文首的姓名抹掉了。

陈海春(775400897) 19:54:33
这样不好
K姐(1378115220) 20:08:20

k×1/k=1(657843292) 20:08:39

(来自手机QQ: http://mobile.qq.com )  
K姐(1378115220) 20:09:13

k×1/k=1(657843292) 20:09:26
   
K姐(1378115220) 20:19:04
太无耻了。对我要求署上原作者名不理。
K姐(1378115220) 20:20:04
wugang
K姐(1378115220) 20:20:26
真实姓名鍾煜晟
性别男
生日1958 年 1 月 23 日
学历博士
K姐(1378115220) 20:20:42
有谁认识此人?
K姐(1378115220) 20:21:01
海春认识?
K姐(1378115220) 20:23:12
海春是否可去帮说句话?
陈海春(775400897) 20:23:47
不认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2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jiashan 于 2012-5-9 20:40 编辑


                   揭开爱国名将故里神秘的面纱(三):樟嘉古村的风和水(图/北海风景 吉他新声等)
                          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5640761.html   


                        揭开爱国名将故里神秘的面纱(三):樟嘉古村的风和水

                                 文/罗小群   图/北海风景 吉他新声 黎发祥 越州魂 孤风自吹 陈海春


                                     楼主的主帖原帖在这,不错吧?一字没改,就变成了自己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0: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Kejiashan 的帖子
http://hd3g.gxnews.com.cn/viewthread.php?t=5637094
约记得是揭开爱国名将故里神秘的面纱(三):璋嘉古村的风和水(图/北海风景 吉他新声 等)(回复: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