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張伊珊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有人將一九八八年的「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稱作是「客家運動元年」。當年訴求客家話能夠多管道發聲,如今走過二十四個年頭,有關單位陸續成立,並推動各項計畫。客家話的消失危機,卻沒有因此好轉,仍然堪憂。
沒有哪個社會運動,能夠一次到位,解決長期存在或受壓迫的問題,必須經過漫長努力與付出,也許可以開花結果,又或許僅留下意義的足跡。一如二十四年前的「還我母語運動」。那時的參與者之一,現為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羅肇錦,認為就現階段而言,社會大眾已較能於公共場合,使用或接受客家話,並表明自己是客家人。這是唯一值得肯定的好現象。
然而最基本的現象,似乎來得太晚。二十多年來,即便設有客家行政單位、電視台、相關系所,及母語課程等各式發聲管道,已達當年訴求,且發展順利、樣樣俱全。事實上,僅達到些許的心理改變,尚未解除客家話的消失危機。「但係,𠊎試著恁樣个改變,太慢哩。雖然敢講,不過細人仔,毋多會講,講著毋多、講又毋正。」一直將傳承客家語言,視為己任的羅肇錦,說來憂心忡忡。
無論如何,敢說客家話,有了自尊,才有傳承的下一步。對於未來客家話的想像為何,羅肇錦笑說,將朝國語式的思維發展,而這當然還需要一段時間。接著,客家話便淪於影音資料內,到時你我都不在了吧。說話的同時,他看上去瀟灑,又帶點無奈。語言只活在人們使用的當下,越是常用的語言,其結構越完整。
問起該怎麼突破現狀,羅肇錦指出「政治」是關鍵。目前政治力量太弱,很難有所突破。假設能劃分、成立客家語言自治區,可暫時緩和消失危機。他進一步提出,可行的想法:鼓勵三十到五十歲的中壯年客家人,向上學習深入的客家話,向下帶動年輕人說客家話。建立起一道溝通橋樑,連結兩代語言,走出一個完美圓弧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