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8-21 22:04 编辑
http://www.heyuan.cn 2009-7-27 11:35:31 凌 麗
前 言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文化沉澱和產生人才的內外環境,一個難能一現的人才的出世,往往與這個地方的大環境和這位人才之前數代人的努力有關聯。
於是,這個人才的祖籍地,往往又是人們了解、研究這位人才時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本土菁英
在我國近代史上,三位英雄先後橫空出世,為推翻腐朽的滿清王朝而作出卓有成效的貢獻,他們就是太平天國中最具智慧的人物馮雲山、石達開與近代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前者還得到過後者的讚賞。他們的祖籍地,是河源的龍川、和平、紫金:太平天國開國元勛、前導副軍師後軍主將、南王馮雲山祖居龍川縣石灰窯村;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祖籍地是和平縣下車鎮;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祖籍地是紫金縣中壩鎮。
馮雲山:祖籍龍川石灰窯村
太平天國開國元勛、功績最為顯赫的南王馮雲山,祖籍和石達開一樣,也在河源市轄的鄉鎮,這可能是很多人未曾聞知的。
馮雲山,本名乙龍。這個曾用客家話說動後來的翼王、客家人石達開參與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天生奇才(謝炳《金陵癸甲紀事略•馮雲山傳》評價),出生在廣東花縣(今花都),少年時與同是出生在花縣的洪秀全一起學習古代經典。馮雲山還很喜歡鑽研天文、地理、兵法、曆算,對相面術也有研究,他認為洪秀全“有王者風”,從此死心塌地為洪秀全出謀劃策,成為太平天國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
馮雲山有毅力、有能耐,極受信徒尊重,最艱苦、最基礎的七年紫荊山傳教,均是馮雲山奔走。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的加入,也是馮雲山的功勞。《李秀成自述》曾提到:“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從文獻記載和近年調查的資料看,馮雲山祖籍廣東龍川瓦窯村,早就是大姓大族,後遷花縣獅嶺尾。到他父親當家時,因為族人太多,又從獅嶺尾移居禾落地,馮雲山一家祖孫三代,在禾落地薄有田產,是個亦農亦工、半耕半讀、家道小康的普通人家。
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副會長、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陳周棠研究太平天國史多年,他認為,馮雲山是太平天國前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一個傑出的農民革命宣傳家、組織家和軍事家,他不僅為太平天國革命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而且為太平天國革命作出了傑出貢獻。但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長期以來,對於他的家庭情況、後裔去向問題,書上記載較少,而且有些材料以訛傳訛。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陳周棠教授從1975年7月至1978年12月曾到馮雲山的故鄉——花縣獅嶺公社做了多次調查,對馮雲山的花縣始祖來自何地也做了多處走訪和詳細調查。
陳周棠說,在調查中,馮雲山故鄉馮姓老人介紹,獅嶺姓馮的是從龍川縣石灰窯村遷來的,遷來的始祖是貞定公(馮貞定)兄弟二人,他們一到花縣就住在獅嶺,獅嶺墟就是馮姓開創的。貞定公居獅嶺之後便與廖氏、王氏結了婚,生下恩連公等六個孩子。除第三、第五個孩子沒有後代外,其餘後人都分居在附近的雙龍、四合、六王等村。恩連公住在獅嶺尾,馮雲山就是他的後人。
基於大量調查取證,陳周棠在他的著作《廣東地區太平天國史料選編》中明確指出,馮雲山祖居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著名歷史學家、廣西師範大學教授鍾文典亦持同一觀點,並為史學界公認。
石達開:祖籍和平下車鎮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眾英雄中的佼佼者。16歲被洪秀全、馮雲山親顧家門請出山,19歲統帥千軍萬馬,20歲封王,24歲在西征中打敗過曾國藩的湘軍,清朝名帥曾國藩差點因此殉節而死,32歲被清廷凌遲處死。今年的6月27日,正是石達開逝世145周年紀念日。
石達開生前用兵神出鬼沒,死後仍令敵人提心吊膽,甚至他身後數十年都不斷有人打著他的旗號從事反清活動和革命運動,辛亥革命黨人曾通過詩歌、小說、繪畫等各種媒介宣傳他的事跡以“激勵民氣,號召志士,鼓吹革命”。他深得民心,以致死後幾十年,江淮地區百姓還稱頌他“威儀器量”。石達開祖籍廣東和平,遷居廣西貴縣,“因本縣土人趕逐客人,無家可歸”,同意與洪秀全、馮雲山等一同扯起造反大旗。
和平縣下車鎮石頭塘村石氏遺址是石達開祖輩居住的遺址。從石相宏舉家落居於此,居住幾代,在和平縣下車鎮石頭塘墓葬較多。據《貴港市文史資料》(第21輯)載,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九世祖石相宏率六子遷移到廣東省和平縣下車鎮石頭塘落居。至他的第十一世祖石元啓昆弟石元開首先(清乾隆三十年左右,公元1765年)從廣東和平縣移居廣西貴?穴桂?雪縣落居。至他第十三世祖石鳳佑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左右又從和平縣率家遷移廣西貴縣北山里那邦村落居,到石達開的兒子這輩,移去才五代。石達開祖籍是廣東省和平縣,亦是史學界公認的。
孫中山:祖籍紫金中壩
孫中山祖輩是從東莞還是紫金遷居香山(今中山)的,是以往數十年來有爭論的問題。上個世紀30年代出版的孫中山年譜、傳記,原採孫氏祖先明代居於東莞長沙鄉(今上沙鄉)之說。1942年中山大學教授羅香林在重慶出版了《國父家世源流考》,否定源自東莞之說,提出孫氏十二世祖於清初始從紫金經增城移居香山的論點。當時國民黨黨史會的一些資深編纂如鄧慕韓、孫鏡、莫紀彭、許師慎等曾撰文反對,但羅著得到蔣介石、於右任、張繼題署,孫科、鄒魯、吳鐵城、陳立夫作序,後來又獲國民黨政府學術獎,故此後出版的有關著作追述孫氏先世時幾乎都採羅說。
1983年5月孫科夫人陳淑英在紫金中壩孫屋排題寫了“國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題詞。
198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會主席屈武為紫金親筆題寫“紫金中壩孫中山先生祖籍紀念館”館名。
1987年12月16日,時年99歲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為紫金“孫中山祖籍祠堂”、“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題詞。
1999年4月,孫中山嫡孫孫治強先生題寫的“孫文先生祖籍紀念館”和“祖父孫文祖籍在紫金”以及掛圖等一批文物,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展出。
孫中山先生的祖籍是紫金中壩,早已為他的後裔及史學界承認。
2003年9月8日,定居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女士率兒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先後拜祭了孫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並親筆題詞“尋根問祖”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祖籍在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希望恢復中山鎮原名”等。這是百年來,孫中山後裔第一次到紫金尋根祭祖。
2007年3月23日上午,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在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孫穗芳和省、市有關負責人為紀念館動工培土。孫穗芳分別為該縣中山中學、中山紀念小學和慶齡中學親筆題詞。
孫穗芳在她專著里的《孫中山家族世系表》中記載了孫中山的祖宗有鬆(考)、駱氏(妣)是在“明永樂年自河田遷至紫金中壩,為入粵始祖(入粵一世)”。傳至孫中山先生為十八世。到了連昌(考)、陳氏(妣)(入粵第十二世)時,“清康熙年間由紫金中壩遷居廣東增城,復徙中山(香山)縣湧口門村”。
早在明末,孫中山的先祖孫鼎標(生卒年月不詳)已在紫金從事反清鬥爭。孫鼎標綽號孫大食,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穴原良莊甲公館村?雪人,是孫中山入粵始祖孫有鬆第十一代孫,外遷香山(中山縣)連昌公之父。
明朝末年,紫金解元鍾丁先起兵勤王,孫鼎標亦舉兵千餘響應,成為鍾丁先的得力部將。後率部至博羅縣會同韓如炎部攻打惠州清軍,孫鼎標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激戰3天,攻破惠州。清順治八年至十三年(1651-1656年),又與永安縣令王孫蘭大小百十戰,聲震清廷。
過了200多年,孫中山成為革命先行者,進行反封建運動,遙遙呼應了他的先祖。
另據《紫金縣誌》記載,紫金“中壩”曾叫“中山”,孫中山祖籍在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村。1947年紫金縣行政設置中有中山鄉,鄉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現在的中壩圩);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全縣劃為4區28鄉,其中附城區轄中山鄉;1950年5月,紫金縣改設5區27鄉,第一區轄中山鄉;1957年12月,紫金縣撤銷區的設置,改為29個鄉(鎮),其中有中壩鄉,至此再沒出現中山鄉的名稱。也就是說,解放後中山鄉的名稱還在紫金一直保持了10年之久。
河源史志網2011年3月4日,第31尊孫中山銅像在紫金縣中壩鎮揭幕。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右三)一行到紫金中壩中山中學,為孫中山銅像揭幕。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2003年9月8日到紫金縣中壩鎮尋根問祖,確認中壩鎮就是孫中山先生的祖籍。 2003年9月8日,孫穗芳母子拜謁孫氏入粵始祖妣駱孺人墓。 孫氏入粵先祖妣駱孺人墓 經過7個月的奮鬥,一座佔地面積31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908平方米的孫中山紀念館在中壩鎮圩鎮上拔地而起,並將於5月29日舉行隆重的竣工剪綵儀式。今天離該紀念館竣工剪綵還有兩天時間,但翹望已久的紫金縣80多萬人民卻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與激動,盼望著這激動人心的日子馬上到來。走進紫金,可以看到該縣上下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將於28日晚在紫金縣文化活動中心舉行的音樂晚會,更是把全縣人民喜迎孫中山紀念館竣工剪綵的熱情推向高潮。
廣東中山翠亨鄉因是孫中山故居而聞名世界,而我市的紫金縣卻因該縣的中壩鎮是孫中山先生入粵始祖居地而著名。2010年11月29日,孫中山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出席在河源召開的第23屆世客會時,對關於孫中山先生祖居地的爭議,她一臉堅毅地說:“孫家先祖入粵的第一站,就是紫金中壩,這是有鐵證的。歷史不能更改。”
至今,作為孫姓家族源流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驛站——中壩鎮依然保存著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圩鎮上,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場所較多,當地居民也有著很深的“中山情結”。
孫中山與中壩之淵源
據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專著《孫中山家族世系表》記載,孫中山的先祖友鬆(考)、駱氏(妣),明永樂年自河田遷至紫金中壩,為入粵始祖(入粵一世),生四子:敬忠、惠忠、勤忠、榮忠。傳至孫中山先生為十八世。到了連昌(考)、陳氏(妣)(入粵第十二世)時,清康熙年間由紫金中壩遷居廣州增城,復徙中山(香山)縣湧口門村。
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位於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距中壩圩鎮1公里。祖屋建於清代,民國重修,1942年闢為紫金中壩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孫屋排是經孫中山後代確認、專家和學者考證後,認為這裡是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由此,這裡成為孫中山始祖入粵的第一站。
孫中山祖籍紀念館比較簡單,館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磚木結構,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孫氏的家世源流、列祖考妣墓碑搨片、孫科先生(孫中山長子)贈送的孫中山照片和寄來的一些函件等。在紀念館,還有不少紀念孫中山的題詞,孫中山革命時期的老照片也被掛在四壁。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1987年,該館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另據《紫金縣誌》記載,紫金“中壩”曾叫“中山”,孫中山祖籍在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村。1947年紫金縣行政設置中有中山鄉,鄉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現在的中壩圩);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全縣劃為4區28鄉,其中附城區轄中山鄉;1950年5月,紫金縣改設5區27鄉,第一區轄中山鄉;1957年12月,紫金縣撤銷區的設置,改為29個鄉(鎮),其中有中壩鄉。1958年中壩鄉改名為中壩公社,至此再沒出現中山鄉的名稱。也就是說,解放後中山鄉的名稱還在紫金保持了10年之久。
孫中山的根在中壩
風光秀美的中壩鎮是有理由留住輾轉來到這裡的孫友鬆兄弟的,但在當地卻流傳著另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據傳,孫友鬆的原配夫人駱八十娘隨著丈夫一起南遷時,她用竹籮挑著谷種、瓜種和神牌、香爐等,日行夜宿,翻山涉水入粵。有一天,走到紫金時,她的籮繩忽然斷了,籮筐掉在地上。夫妻倆便詢問當地長者,才得知這裡是長樂縣(今紫金縣)。夫妻倆驚喜之餘,認為這是一個好預兆,長樂即長居久樂之意,於是便決定在這裡定居。
雖然這僅是傳說,但在發昌村確實還保存著駱八十娘墓。駱八十娘墓保存完好,墓在發昌村,佔地30平方米,坐北朝南,用花崗石砌筑。記者看到,墓碑的陰面刻著“孫氏祖妣八十娘駱儒人墓”的字樣。“文革”時期遭嚴重破壞,墓碑等曾被拆,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找回原墓碑,並按原址原狀重新修復。可見,後人對該墓址的愛護和重視,以及對孫氏的敬仰。1987年,駱八十娘墓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
中壩人的“中山情結”
紫金縣中壩鎮的居民有著很深的“中山情結”。鎮上的學校、書店和餐館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以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紀念與敬仰之情。
至於孫中山的入粵始祖孫友鬆為何會遷到中壩,有的說法是孫友鬆因為家貧才攜妻南遷,秀美富饒的中壩留住了他們。現在,中壩人因為這裡是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而感到自豪。在鎮上,一些地方也用“中山”為名。位於中壩鎮的中山中學,是孫中山長子孫科意慾發展教育,經鄉人溫濟琴轉告鄉中父老,由鄉紳張渠等人倡導籌建的學校。學校建成後孫科親筆書寫了中山中學校名和“和平、奮鬥”校聯。這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學,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紀念中學。後來,中壩鎮還建了一所中山紀念小學,由民革原主席屈武題寫校名。
中壩鎮原來僅有的一所中學中山中學遠遠滿足不了該鎮教育發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壩第二中學正式動工興建。為緬懷宋慶齡女士,1993年5月,中壩第二中學改名為慶齡中學,全國政協原主席鄧穎超為慶齡中學題寫了校名。
孫中山後裔尋根問祖確認紫金中壩
為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 1942年,中山大學教授羅香林在重慶出版了《國父家世源流考》,提出孫氏十二世祖於清初始從紫金經增城移居香山的論點。當時國民黨黨史會的一些資深編纂如鄧慕韓、孫鏡、莫紀彭、許師慎等曾撰文反對,但羅著得到蔣介石、於右任、張繼題署,孫科、鄒魯、吳鐵城、陳立夫作序,後來又獲國民黨政府學術獎,故此後出版的有關著作追述孫氏先世時幾乎都採羅說。
1983年5月,孫科夫人陳淑英在紫金中壩孫屋排題寫了“國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題詞。
198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會主席屈武在紫金親筆題寫“紫金中壩孫中山先生祖籍紀念館”館名。
1987年12月16日,時年99歲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為紫金“孫中山祖籍祠堂”、“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題詞。
1999年4月,孫中山嫡孫孫治強先生題寫的“孫文先生祖籍紀念館”和“祖父孫文祖籍在紫金”,以及掛圖等一批文物,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展出。
孫中山先生的祖籍是紫金中壩,早已為他的後裔及史學界承認。
2003年9月8日,定居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女士率兒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先後拜祭了孫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並親筆題詞“尋根問祖”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祖籍在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希望恢復中山鎮原名”等。
這是百年來,孫中山後裔第一次到紫金尋根祭祖。
保護開發孫中山祖籍地 近年來,紫金縣對孫中山祖籍地的文物保護、史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孫中山祖籍研究協會,召開紀念孫中山誕生120周年大會,編輯整理孫中山祖籍研究史料,將孫友鬆墓、駱八十娘墓、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列為紫金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中壩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由於是磚木結構建築,且年久失修,在風雨侵襲中部分已經倒塌,僅存的數間瓦房也成為危房,重修迫在眉睫。
不僅當地政府重視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保護和建設,孫中山後裔也對中壩十分關心。2003年9月8日,孫中山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回到中壩鎮孫屋排村祭祖。孫穗芳當時提出恢復中壩鎮“中山”的原名並希望重修孫中山祖籍紀念館,以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升紫金乃至河源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2006年6月,孫穗芳先後致信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表達了籌建孫中山紀念館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了省、市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有關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妥善處理並答覆孫穗芳女士。2007年初,紫金縣、中壩鎮專門成立了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實施孫中山紀念館修建工作。當年3月23日,該縣舉行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重建動工儀式。後由於建設資金短缺等原因,該紀念館建設工作一度停滯。
2008年3月,市委書記陳建華帶隊至中壩調查,要求重建孫中山紀念館,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山先生精神。經過長期籌備,孫中山紀念館於2010年10月28日在中壩鎮黨委、政府辦公樓舊址動工興建。2011年3月4日,孫穗芳女士把第31尊孫中山銅像贈送給中壩的中山中學,並為銅像揭幕。為進一步弘揚中山先生精神,紫金縣委、縣政府決定把縣第四小學和縣第四中學分別改名為紫金中山實驗小學和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並將於5月29日掛牌。
自2007年以來,該縣已將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保護和建設列入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作為打造“五彩繽紛紫金游”的主要亮點。紀念館建成後,作為一處文物史跡,將成為紫金旅遊的又一文化新景觀,對促進其旅遊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孫中山紀念館重建計劃投入760多萬元,新建的孫中山紀念館將保留老紀念館原貌和原有的客家建築風格,並將重建後的紀念館打造成紫金縣的旅遊文化景區景點,充分發揮旅遊效益,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相關鏈接
紫金縣孫中山紀念館大事記
紫金縣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首建於1942年,位於該縣中壩鎮發昌村皇冠山(又稱黃牛挨磨山)下,原為孫氏宗祠。
198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主席屈武親筆題寫“紫金中壩孫中山先生祖籍紀念館”館名,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時恢復陳列,民革中央辦公廳發電致賀,台、港人士和美籍華人等都慕名前往參觀。
1987年,孫中山祖籍紀念館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孫中山祖籍紀念館被列為“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9月8日,定居在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女士率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中壩鎮孫屋排尋根祭祖,是近百年來孫中山後裔到紫金尋根祭祖第一人。
2006年6月,孫穗芳致信廣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提出籌建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想法。
2007年3月23日,開工重建孫中山祖籍紀念館。
2010年10月28日,孫中山紀念館在中壩圩鎮動工興建。
據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和孫科《八十述略》諸書的考證和記載,該孫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時期的中書舍人及兩浙節度使孫拙,族人長年居住於河南的陳留郡,即今河南開封東南的陳留縣。孫拙的兒子孫誗,很賢達能幹,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黃巢舉事時,孫誗為承宣史,帶兵去平息義軍,征戰於閩越江右之間,英勇善戰立了軍功,被封為東平侯,駐軍於虔州虔化縣,即今天的江西寧都縣。由於治理地方成績顯著,老百姓安居樂業,當地人都挽留他,於是就在那裡定居下來。由是孫誗便成為該孫氏族人由豫入贛的南遷始祖。 1984年前後,廣東中山市中山研究會專門組織進行了孫中山家世的調查,在江西省寧都縣田頭鄉孫屋底村孫世龍家發現了5卷本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裡面記載了該孫氏家族從晚唐到明永樂年間在河南、江西、福建一帶的遷徙繁衍情況,其中也是將唐中書舍人孫拙之子孫誗作為由豫入贛的南遷始祖,有關史實考證與上述記載大致相同。而其譜名所謂“富春孫氏”的記載,說明該族應是江浙富春孫氏的後裔。另外,如廣東興寧《章峰堡孫氏族譜》等,也都記載有孫拙、孫誗父子,及其世居河南陳留和選將南征諸事跡。 查《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洛陽卷15,唐朝後期有《唐故朝散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柱國賜紫金魚袋樂安孫公墓誌銘》載:“公諱拙,字幾玄,武水樂安人也。”據碑文記載,孫拙曾祖父孫會,官至吏部尚書;祖父孫公x,以工部尚書致仕;父親孫瑝,為御史中丞。孫拙進士及第後,歷任監察御史、右補闕、河南府長水令、殿中侍御史諸官職,政績不錯,聲聞京師,後又拜中書舍人,金紫出使浙越。晚年,授西都留守副使、檢校禮部尚書,直至後唐初年拜工部侍郎。粗略一看,此人主要在唐僖宗、昭宗朝為官,且官拜中書舍人,出使浙越,應即為孫誗之父無疑。這樣的話,該支河南孫氏應來自山東武水(今山東聊城西南),應為樂安孫氏之後,並非富春孫氏,且世代為顯宦,燦然一高門大族。 但仔細考孫拙的生卒年,碑載:孫拙“以天成元年歲在丙戌五月十二日薨於洛城稅舍,享年69歲。”就是說他生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死於後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而黃巢起義是在公元875-884年,孫拙此時是18-27歲,如說孫拙本人率軍與起義軍作戰,還勉強能成立;而說此時孫拙之子已為將官,率軍去平息起義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碑中也沒有孫拙子孫的記載,只是籠統地說:“嗣子盡心全孝道,志在保家,仰奉訓慈,專營大事。”孫拙葬於河南縣平樂鄉張揚里,俯祖墳旁,也非陳留郡人。這樣便只有兩種可能性:要麼孫誗不是中書舍人孫拙之子;要麼在唐朝後期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孫拙,且都官任中書舍人。可以推測,後者的可能性極其微小。 我們再查一下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中所載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所撰《先祖孫誗公五修墓誌》,碑文說:“寧之有吾孫氏也,以鼻祖諱誗於唐僖宗中和間,因黃巢之寇,充承宣使,提兵江右,略地至是。民皆安堵,父老遮道請留,遂家焉。”其後是孫誗子孫的詳盡記載,而對其父祖,卻隻字未提。它只能說明,直到清朝前期,人們還不能肯定孫誗祖上的情況。其實,孫誗能率軍參加鎮壓黃巢起義,其年齡至少與孫拙相差不多,而將中書舍人孫拙找出來,作為孫誗之父,那是後來修譜之人慣用的手法。查一下地圖,該族人所居河南開封之陳留,離先秦衛國孫氏當時的世居之地:汲郡(今河南汲縣一帶),只有五六十公里,應該說相當靠近,所以唐代的河南陳留孫氏也很有可能是先秦衛國孫氏之後。 該《修族譜》記載,孫誗約在唐光啓四年(公元888年)被封為百將東平侯,即定居江西寧都,生子孫實,實生七子,其第三子孫士元生孫有敬,有敬第一個由江西寧都遷居福建長汀河田,成為孫家由贛遷閩之始祖。此後,孫家在閩歷居四代,直到明永樂年間,孫有敬的第四代孫即為孫誗的第七代孫:孫友鬆由福建遷徙到廣東紫金縣忠興壩落戶,成為孫家由閩入粵的始祖。這一記載中,有關遷徙路線應大致不錯;然而其世系肯定有誤,就以孫友鬆於永樂初年(公元1403年)遷粵計算,從孫誗至孫友鬆共八輩人,而經歷了500多年,平均每代相隔64年之多,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以一般25-30年為一代計算,其中應相隔了17-20代人。 而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中考證出,《寧都南門外直街孫氏族譜》載,孫誗公有第四世孫曰承事者,其後裔今居福建汀州河田,其餘各房則無遷福建者。孫科《八十述略》中說,孫誗五傳至承事公遷閩。總之,是孫承事或其後裔遷閩,與孫誗相差5代以上,這樣反而比《修族譜》要合理一些,而孫承事再傳至十幾代才至孫友鬆遷粵。 孫友鬆入粵後的家世遷徙情況,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記載考證得比較詳細:以孫友鬆為入粵始祖,至十一世祖孫鼎標,時值明清之交,鼎標隨鍾丁先起義抗清,雖英勇善戰,然終不敵清兵。孫氏族人為避免戰禍,紛紛離散流徙。鼎標次子、十二世祖孫連昌遷居增城,康熙中葉再遷居香山縣湧口門村,成為孫家入香山之肇祖。再傳兩代,連昌之孫、十四世祖孫殿朝始由湧口村遷入翠亨村,成為翠亨村孫家之開基祖。再傳三代:十五世祖孫恆輝,十六世祖孫敬賢,到十七世祖孫達成便是孫中山的父親。孫達成生於1813年,從孫友鬆1403年入粵,經100餘年,傳17代。以後,孫中山及其子孫科都出生於翠亨村。 從地圖上鳥瞰,孫中山祖先家族的遷徙路線稍有曲折,而由北往南之方向卻是明顯的。不過,該族人在進入南方後,其支脈也逐步分散遷徙。紫金縣忠興壩孫氏光緒二年重修族譜舊抄本,所載孫見龍撰譜序說:“苗裔定居汀州府、或居雩都城內,或居本郡,或居雩都青塘、或居安遠。……積德後昌,生齒日繁,其子孫遂多鶯遷。”該孫氏族子孫散居於贛南、閩南與粵之東北部為多。
……
在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將孫中山的家世考實出版之前,許多人認為總理家世是源於廣東東莞孫氏。如胡去非《總理事略》第一章第二節《家世述略》謂:“翠亨孫氏,系出金陵,其遠祖有名固,字允中,謚溫靖者。宋英宗治平間進士,曾官神宗朝樞密使,與韓琦友善,及王安石為相,改行新法,不合去官,謫居江西。傳十五世祖常德公,仕元為杭州刺史,及明初,應友人何真之聘,至廣東東莞任西席,遂居東莞之員頭山,此為孫氏遷粵之始。常德公生四子,仲子華貴公,合居上沙鄉(亦作長沙鄉)……” 即是說該支廣東孫氏先祖為北宋之孫固,他先去官謫居江西,其後裔十五世祖孫常德,為元末明初人,始遷廣東東莞,此說有東莞諸鄉的族譜為據。再如《西南黨務月刊》十四期上,經東莞上沙鄉代表孫繩武修正後的《總理始遷祖一案》,更將其世系表排列了出來。其中列出孫常德遷粵後四子的分徙狀況:孫貴武居肇慶,孫貴紹居惠州三株竹,孫貴華居東莞上沙鄉,孫貴榮居東莞員頭山。同時,東莞縣長鄧慶史派人調查了上沙鄉孫氏宗祠的先祖牌位,確是由孫貴華為始祖,後裔依次排列。另外,中山縣左埗頭孫氏名譜亦載始祖為孫常德,也為同源。可見這支孫氏的後裔在廣東分佈較廣。實際上,至今仍有人堅持孫中山家族源出東莞之說法,並對羅香林的觀點提出種種質疑。不過,經羅香林詳盡考證後,絕大多數人已認同該支孫氏族人並非孫中山家族之先祖。 又以中山縣小欖孫氏為例,民國《香山縣誌·續編》卷三“輿地氏族”謂:“孫族始祖永奇,由南雄珠璣巷遷居羊城,爰及有明三衛兵移居小欖,永奇與弟永源同隸後衛陳憲旗下,遂家焉。分三房,現歷二十四代,丁口二百有奇。”1912年5月11日,在廣州舉行歡迎孫中山辭去大總統職務後回廣東的“孫族懇親會”上,宣佈員孫龍光在演說詞中道:“我孫氏子孫,自南雄珠璣巷遷來廣東後,散居各處,枝派雖同,毫無聯絡。”其實,廣東各姓氏幾乎都有從“南雄珠璣巷”遷粵的傳說,該“巷”作為廣東北部與江西交界的交通門戶,對移民的南遷具有象征意義,是一個理想的南移民居集結地,然後再分散遷徙。所謂“枝派雖同”也只是一句聯絡感情之語,而此懇親會有廣東各地孫氏族200多人參加,就可見其枝派之繁。 再如《榕岡孫氏世系圖譜》謂,其先祖孫乙為孫覺的嫡孫,江蘇高郵人,紹興三年進士,授廣東揭陽縣令,遂佔籍於揭陽榕岡。宋末元初,其族人為避難,散居於惠來縣華湖鎮、潮陽市成器鎮及沿海之海豐、陸豐等地。《吳川孫氏重修族譜》稱,其為富春孫氏後裔,世居江西饒州鄱陽縣。先祖孫祥任福州知府,家族遂遷居福建古田基巷仁壽里。再由閩遷粵,居化州(今廣東化州縣)之龍塘,又遷茂名落戶,最後由茂名遷吳川(今吳川縣)油麻坡。可知,廣東孫氏族系派別之不一,主要為宋末以來北民南遷運動之結果。如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中所指出:“考廣東各地孫氏多系自外省遷入,其源流派別,不一而足。” 孫中山生父孫達成(1813-1888年)香山縣(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6歲往澳門鞋店當學徒三年,後在澳門板樟堂街一間葡萄牙人開設的鞋店當鞋匠,月工資四元。32歲回鄉務農時成婚。孫達成在鄉間沒有自耕土地,佃入祖堂田二畝五分,及弟媳程氏田地四畝,種水稻及雜糧。一年辛勤勞動只獲得微薄的租餘入息,致使孫達成除白天勞動外,夜晚還兼做村中更夫,年俸二百斤谷以幫補家訐。直至1880年才辭去更夫職責。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壽終。
孫達成墓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犁頭尖山腳
國父的母親楊太夫人
香港孫母墓 孫中山母親楊太夫人墓,位於香港九龍西貢飛鵝嶺百花林,坐申向寅 孫中山元配盧慕貞 盧慕貞是一位曾與孫中山同甘苦共患難,勤勞質樸,襟懷坦蕩,深明大義的偉大女性,值得載入史冊的不平凡的女性。
盧慕貞生於1867年7月30日,其父盧耀顯承先祖業讀書,後漂洋過海到檀香山謀生,與孫眉同為檀香山華僑。
1885年5月7日,盧慕貞在與年方20歲的孫中山定親後不久就結婚了。與盧慕貞結婚3個月後,孫中山離開家鄉再赴香港中央書院復學。盧慕貞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女子,身材矮小,膚色較黑,自幼纏足,是一個相貌很普通,個性內向的舊式女子。
而孫中山溫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適中,堪稱為美男子。現在的講法就是帥哥,孫中山前後所受的中西式教育,多達20年之久,長久留學於海外,學貫中西,見多識廣。因此,從傳統觀念看,夫妻二人不管從哪方面來衡量,條件都不相當,相似之處也少。然而,由於孫中山一向敬重父母,所以,他當時在婚姻問題上沒有違抗父母和大哥之命。
1891年10月20日,盧慕貞與孫中山結婚6年後,兒子孫科出生。1892年7月,孫中山以全校之冠的優秀成績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孫中山在澳門鏡湖醫院任外科醫師。由於受葡萄牙籍醫生的排擠,後來到廣州自己開設了一間「東西藥局」,單獨行醫。生活有了著落以後,孫中山就把他的妻子和兒子接到了澳門。這段時間,相夫教子,生活安逸,其樂融融,是盧慕貞感覺最幸福的時日。1894年他們的長女孫娫降生了。1896年二女兒孫婉出生。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這是孫中山與盧慕貞的愛情結晶。有學者著述說孫中山與盧慕貞沒有感情,是不合情理的。
澳門盧慕貞墓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自述族譜及家世[url=http://drsunacademy.com/DesktopModules/GalleryServerPro/gs/handler/getmediaobject.ashx?moid=736&dt=3&g=2]http://drsunacademy.com/DesktopModules/GalleryServerPro/gs/handler/getmediaobject.ashx?moid=736&dt=3&g=2
盧慕貞生於1867年,1885年(光緒十一年)5月7日與孫中山結婚。,結婚時19歲,一直住在澳門1952年在澳門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