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67|回复: 5

封建社会三大终结者祖籍河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1 17: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8-21 22:04 编辑

http://www.heyuan.cn 2009-7-27 11:35:31 凌 麗
前 言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文化沉澱和產生人才的內外環境,一個難能一現的人才的出世,往往與這個地方的大環境和這位人才之前數代人的努力有關聯。

於是,這個人才的祖籍地,往往又是人們了解、研究這位人才時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本土菁英

在我國近代史上,三位英雄先後橫空出世,為推翻腐朽的滿清王朝而作出卓有成效的貢獻,他們就是太平天國中最具智慧的人物馮雲山、石達開與近代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前者還得到過後者的讚賞。他們的祖籍地,是河源的龍川、和平、紫金:太平天國開國元勛、前導副軍師後軍主將、南王馮雲山祖居龍川縣石灰窯村;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祖籍地是和平縣下車鎮;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祖籍地是紫金縣中壩鎮。

馮雲山:祖籍龍川石灰窯村

太平天國開國元勛、功績最為顯赫的南王馮雲山,祖籍和石達開一樣,也在河源市轄的鄉鎮,這可能是很多人未曾聞知的。

馮雲山,本名乙龍。這個曾用客家話說動後來的翼王、客家人石達開參與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天生奇才(謝炳《金陵癸甲紀事略•馮雲山傳》評價),出生在廣東花縣(今花都),少年時與同是出生在花縣的洪秀全一起學習古代經典。馮雲山還很喜歡鑽研天文、地理、兵法、曆算,對相面術也有研究,他認為洪秀全“有王者風”,從此死心塌地為洪秀全出謀劃策,成為太平天國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

馮雲山有毅力、有能耐,極受信徒尊重,最艱苦、最基礎的七年紫荊山傳教,均是馮雲山奔走。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的加入,也是馮雲山的功勞。《李秀成自述》曾提到:“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從文獻記載和近年調查的資料看,馮雲山祖籍廣東龍川瓦窯村,早就是大姓大族,後遷花縣獅嶺尾。到他父親當家時,因為族人太多,又從獅嶺尾移居禾落地,馮雲山一家祖孫三代,在禾落地薄有田產,是個亦農亦工、半耕半讀、家道小康的普通人家。

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副會長、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陳周棠研究太平天國史多年,他認為,馮雲山是太平天國前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一個傑出的農民革命宣傳家、組織家和軍事家,他不僅為太平天國革命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而且為太平天國革命作出了傑出貢獻。但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長期以來,對於他的家庭情況、後裔去向問題,書上記載較少,而且有些材料以訛傳訛。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陳周棠教授從1975年7月至1978年12月曾到馮雲山的故鄉——花縣獅嶺公社做了多次調查,對馮雲山的花縣始祖來自何地也做了多處走訪和詳細調查。

陳周棠說,在調查中,馮雲山故鄉馮姓老人介紹,獅嶺姓馮的是從龍川縣石灰窯村遷來的,遷來的始祖是貞定公(馮貞定)兄弟二人,他們一到花縣就住在獅嶺,獅嶺墟就是馮姓開創的。貞定公居獅嶺之後便與廖氏、王氏結了婚,生下恩連公等六個孩子。除第三、第五個孩子沒有後代外,其餘後人都分居在附近的雙龍、四合、六王等村。恩連公住在獅嶺尾,馮雲山就是他的後人。

基於大量調查取證,陳周棠在他的著作《廣東地區太平天國史料選編》中明確指出,馮雲山祖居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著名歷史學家、廣西師範大學教授鍾文典亦持同一觀點,並為史學界公認。

石達開:祖籍和平下車鎮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眾英雄中的佼佼者。16歲被洪秀全、馮雲山親顧家門請出山,19歲統帥千軍萬馬,20歲封王,24歲在西征中打敗過曾國藩的湘軍,清朝名帥曾國藩差點因此殉節而死,32歲被清廷凌遲處死。今年的6月27日,正是石達開逝世145周年紀念日。

石達開生前用兵神出鬼沒,死後仍令敵人提心吊膽,甚至他身後數十年都不斷有人打著他的旗號從事反清活動和革命運動,辛亥革命黨人曾通過詩歌、小說、繪畫等各種媒介宣傳他的事跡以“激勵民氣,號召志士,鼓吹革命”。他深得民心,以致死後幾十年,江淮地區百姓還稱頌他“威儀器量”。石達開祖籍廣東和平,遷居廣西貴縣,“因本縣土人趕逐客人,無家可歸”,同意與洪秀全、馮雲山等一同扯起造反大旗。

和平縣下車鎮石頭塘村石氏遺址是石達開祖輩居住的遺址。從石相宏舉家落居於此,居住幾代,在和平縣下車鎮石頭塘墓葬較多。據《貴港市文史資料》(第21輯)載,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九世祖石相宏率六子遷移到廣東省和平縣下車鎮石頭塘落居。至他的第十一世祖石元啓昆弟石元開首先(清乾隆三十年左右,公元1765年)從廣東和平縣移居廣西貴?穴桂?雪縣落居。至他第十三世祖石鳳佑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左右又從和平縣率家遷移廣西貴縣北山里那邦村落居,到石達開的兒子這輩,移去才五代。石達開祖籍是廣東省和平縣,亦是史學界公認的。

孫中山:祖籍紫金中壩

孫中山祖輩是從東莞還是紫金遷居香山(今中山)的,是以往數十年來有爭論的問題。上個世紀30年代出版的孫中山年譜、傳記,原採孫氏祖先明代居於東莞長沙鄉(今上沙鄉)之說。1942年中山大學教授羅香林在重慶出版了《國父家世源流考》,否定源自東莞之說,提出孫氏十二世祖於清初始從紫金經增城移居香山的論點。當時國民黨黨史會的一些資深編纂如鄧慕韓、孫鏡、莫紀彭、許師慎等曾撰文反對,但羅著得到蔣介石、於右任、張繼題署,孫科、鄒魯、吳鐵城、陳立夫作序,後來又獲國民黨政府學術獎,故此後出版的有關著作追述孫氏先世時幾乎都採羅說。

1983年5月孫科夫人陳淑英在紫金中壩孫屋排題寫了“國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題詞。

198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會主席屈武為紫金親筆題寫“紫金中壩孫中山先生祖籍紀念館”館名。

1987年12月16日,時年99歲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為紫金“孫中山祖籍祠堂”、“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題詞。

1999年4月,孫中山嫡孫孫治強先生題寫的“孫文先生祖籍紀念館”和“祖父孫文祖籍在紫金”以及掛圖等一批文物,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展出。

孫中山先生的祖籍是紫金中壩,早已為他的後裔及史學界承認。

2003年9月8日,定居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女士率兒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先後拜祭了孫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並親筆題詞“尋根問祖”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祖籍在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希望恢復中山鎮原名”等。這是百年來,孫中山後裔第一次到紫金尋根祭祖。

2007年3月23日上午,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在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孫穗芳和省、市有關負責人為紀念館動工培土。孫穗芳分別為該縣中山中學、中山紀念小學和慶齡中學親筆題詞。

孫穗芳在她專著里的《孫中山家族世系表》中記載了孫中山的祖宗有鬆(考)、駱氏(妣)是在“明永樂年自河田遷至紫金中壩,為入粵始祖(入粵一世)”。傳至孫中山先生為十八世。到了連昌(考)、陳氏(妣)(入粵第十二世)時,“清康熙年間由紫金中壩遷居廣東增城,復徙中山(香山)縣湧口門村”。

早在明末,孫中山的先祖孫鼎標(生卒年月不詳)已在紫金從事反清鬥爭。孫鼎標綽號孫大食,紫金縣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穴原良莊甲公館村?雪人,是孫中山入粵始祖孫有鬆第十一代孫,外遷香山(中山縣)連昌公之父。

明朝末年,紫金解元鍾丁先起兵勤王,孫鼎標亦舉兵千餘響應,成為鍾丁先的得力部將。後率部至博羅縣會同韓如炎部攻打惠州清軍,孫鼎標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激戰3天,攻破惠州。清順治八年至十三年(1651-1656年),又與永安縣令王孫蘭大小百十戰,聲震清廷。

過了200多年,孫中山成為革命先行者,進行反封建運動,遙遙呼應了他的先祖。

另據《紫金縣誌》記載,紫金“中壩”曾叫“中山”,孫中山祖籍在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村。1947年紫金縣行政設置中有中山鄉,鄉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現在的中壩圩);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全縣劃為4區28鄉,其中附城區轄中山鄉;1950年5月,紫金縣改設5區27鄉,第一區轄中山鄉;1957年12月,紫金縣撤銷區的設置,改為29個鄉(鎮),其中有中壩鄉,至此再沒出現中山鄉的名稱。也就是說,解放後中山鄉的名稱還在紫金一直保持了10年之久。
河源史志網
2011年3月4日,第31尊孫中山銅像在紫金縣中壩鎮揭幕。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右三)一行到紫金中壩中山中學,為孫中山銅像揭幕。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2003年9月8日到紫金縣中壩鎮尋根問祖,確認中壩鎮就是孫中山先生的祖籍。
2003年9月8日,孫穗芳母子拜謁孫氏入粵始祖妣駱孺人墓。
孫氏入粵先祖妣駱孺人墓
經過7個月的奮鬥,一座佔地面積31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908平方米的孫中山紀念館在中壩鎮圩鎮上拔地而起,並將於5月29日舉行隆重的竣工剪綵儀式。今天離該紀念館竣工剪綵還有兩天時間,但翹望已久的紫金縣80多萬人民卻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與激動,盼望著這激動人心的日子馬上到來。走進紫金,可以看到該縣上下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將於28日晚在紫金縣文化活動中心舉行的音樂晚會,更是把全縣人民喜迎孫中山紀念館竣工剪綵的熱情推向高潮。

廣東中山翠亨鄉因是孫中山故居而聞名世界,而我市的紫金縣卻因該縣的中壩鎮是孫中山先生入粵始祖居地而著名。2010年11月29日,孫中山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出席在河源召開的第23屆世客會時,對關於孫中山先生祖居地的爭議,她一臉堅毅地說:“孫家先祖入粵的第一站,就是紫金中壩,這是有鐵證的。歷史不能更改。”

至今,作為孫姓家族源流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驛站——中壩鎮依然保存著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圩鎮上,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場所較多,當地居民也有著很深的“中山情結”。

孫中山與中壩之淵源

據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專著《孫中山家族世系表》記載,孫中山的先祖友鬆(考)、駱氏(妣),明永樂年自河田遷至紫金中壩,為入粵始祖(入粵一世),生四子:敬忠、惠忠、勤忠、榮忠。傳至孫中山先生為十八世。到了連昌(考)、陳氏(妣)(入粵第十二世)時,清康熙年間由紫金中壩遷居廣州增城,復徙中山(香山)縣湧口門村。

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位於中壩鎮發昌村孫屋排,距中壩圩鎮1公里。祖屋建於清代,民國重修,1942年闢為紫金中壩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孫屋排是經孫中山後代確認、專家和學者考證後,認為這裡是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由此,這裡成為孫中山始祖入粵的第一站。

孫中山祖籍紀念館比較簡單,館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磚木結構,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孫氏的家世源流、列祖考妣墓碑搨片、孫科先生(孫中山長子)贈送的孫中山照片和寄來的一些函件等。在紀念館,還有不少紀念孫中山的題詞,孫中山革命時期的老照片也被掛在四壁。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1987年,該館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另據《紫金縣誌》記載,紫金“中壩”曾叫“中山”,孫中山祖籍在河源市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村。1947年紫金縣行政設置中有中山鄉,鄉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現在的中壩圩);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全縣劃為4區28鄉,其中附城區轄中山鄉;1950年5月,紫金縣改設5區27鄉,第一區轄中山鄉;1957年12月,紫金縣撤銷區的設置,改為29個鄉(鎮),其中有中壩鄉。1958年中壩鄉改名為中壩公社,至此再沒出現中山鄉的名稱。也就是說,解放後中山鄉的名稱還在紫金保持了10年之久。

孫中山的根在中壩

風光秀美的中壩鎮是有理由留住輾轉來到這裡的孫友鬆兄弟的,但在當地卻流傳著另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據傳,孫友鬆的原配夫人駱八十娘隨著丈夫一起南遷時,她用竹籮挑著谷種、瓜種和神牌、香爐等,日行夜宿,翻山涉水入粵。有一天,走到紫金時,她的籮繩忽然斷了,籮筐掉在地上。夫妻倆便詢問當地長者,才得知這裡是長樂縣(今紫金縣)。夫妻倆驚喜之餘,認為這是一個好預兆,長樂即長居久樂之意,於是便決定在這裡定居。

雖然這僅是傳說,但在發昌村確實還保存著駱八十娘墓。駱八十娘墓保存完好,墓在發昌村,佔地30平方米,坐北朝南,用花崗石砌筑。記者看到,墓碑的陰面刻著“孫氏祖妣八十娘駱儒人墓”的字樣。“文革”時期遭嚴重破壞,墓碑等曾被拆,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找回原墓碑,並按原址原狀重新修復。可見,後人對該墓址的愛護和重視,以及對孫氏的敬仰。1987年,駱八十娘墓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
中壩人的“中山情結”

紫金縣中壩鎮的居民有著很深的“中山情結”。鎮上的學校、書店和餐館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以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紀念與敬仰之情。

至於孫中山的入粵始祖孫友鬆為何會遷到中壩,有的說法是孫友鬆因為家貧才攜妻南遷,秀美富饒的中壩留住了他們。現在,中壩人因為這裡是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而感到自豪。在鎮上,一些地方也用“中山”為名。位於中壩鎮的中山中學,是孫中山長子孫科意慾發展教育,經鄉人溫濟琴轉告鄉中父老,由鄉紳張渠等人倡導籌建的學校。學校建成後孫科親筆書寫了中山中學校名和“和平、奮鬥”校聯。這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學,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紀念中學。後來,中壩鎮還建了一所中山紀念小學,由民革原主席屈武題寫校名。

中壩鎮原來僅有的一所中學中山中學遠遠滿足不了該鎮教育發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壩第二中學正式動工興建。為緬懷宋慶齡女士,1993年5月,中壩第二中學改名為慶齡中學,全國政協原主席鄧穎超為慶齡中學題寫了校名。

孫中山後裔尋根問祖確認紫金中壩
為孫中山入粵始祖居地
1942年,中山大學教授羅香林在重慶出版了《國父家世源流考》,提出孫氏十二世祖於清初始從紫金經增城移居香山的論點。當時國民黨黨史會的一些資深編纂如鄧慕韓、孫鏡、莫紀彭、許師慎等曾撰文反對,但羅著得到蔣介石、於右任、張繼題署,孫科、鄒魯、吳鐵城、陳立夫作序,後來又獲國民黨政府學術獎,故此後出版的有關著作追述孫氏先世時幾乎都採羅說。

1983年5月,孫科夫人陳淑英在紫金中壩孫屋排題寫了“國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題詞。

198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會主席屈武在紫金親筆題寫“紫金中壩孫中山先生祖籍紀念館”館名。

1987年12月16日,時年99歲的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為紫金“孫中山祖籍祠堂”、“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題詞。
1999年4月,孫中山嫡孫孫治強先生題寫的“孫文先生祖籍紀念館”和“祖父孫文祖籍在紫金”,以及掛圖等一批文物,在紫金中壩孫中山紀念館展出。

孫中山先生的祖籍是紫金中壩,早已為他的後裔及史學界承認。

2003年9月8日,定居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女士率兒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縣中壩鎮孫屋排,先後拜祭了孫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並親筆題詞“尋根問祖”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祖籍在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希望恢復中山鎮原名”等。

這是百年來,孫中山後裔第一次到紫金尋根祭祖。

保護開發孫中山祖籍地
近年來,紫金縣對孫中山祖籍地的文物保護、史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孫中山祖籍研究協會,召開紀念孫中山誕生120周年大會,編輯整理孫中山祖籍研究史料,將孫友鬆墓、駱八十娘墓、孫中山祖籍紀念館列為紫金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中壩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由於是磚木結構建築,且年久失修,在風雨侵襲中部分已經倒塌,僅存的數間瓦房也成為危房,重修迫在眉睫。

不僅當地政府重視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保護和建設,孫中山後裔也對中壩十分關心。2003年9月8日,孫中山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博士回到中壩鎮孫屋排村祭祖。孫穗芳當時提出恢復中壩鎮“中山”的原名並希望重修孫中山祖籍紀念館,以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升紫金乃至河源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2006年6月,孫穗芳先後致信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表達了籌建孫中山紀念館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了省、市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有關省領導作出批示,要求妥善處理並答覆孫穗芳女士。2007年初,紫金縣、中壩鎮專門成立了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實施孫中山紀念館修建工作。當年3月23日,該縣舉行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重建動工儀式。後由於建設資金短缺等原因,該紀念館建設工作一度停滯。

2008年3月,市委書記陳建華帶隊至中壩調查,要求重建孫中山紀念館,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山先生精神。經過長期籌備,孫中山紀念館於2010年10月28日在中壩鎮黨委、政府辦公樓舊址動工興建。2011年3月4日,孫穗芳女士把第31尊孫中山銅像贈送給中壩的中山中學,並為銅像揭幕。為進一步弘揚中山先生精神,紫金縣委、縣政府決定把縣第四小學和縣第四中學分別改名為紫金中山實驗小學和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並將於5月29日掛牌。

自2007年以來,該縣已將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保護和建設列入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作為打造“五彩繽紛紫金游”的主要亮點。紀念館建成後,作為一處文物史跡,將成為紫金旅遊的又一文化新景觀,對促進其旅遊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孫中山紀念館重建計劃投入760多萬元,新建的孫中山紀念館將保留老紀念館原貌和原有的客家建築風格,並將重建後的紀念館打造成紫金縣的旅遊文化景區景點,充分發揮旅遊效益,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相關鏈接
紫金縣孫中山紀念館大事記
紫金縣孫中山祖籍紀念館首建於1942年,位於該縣中壩鎮發昌村皇冠山(又稱黃牛挨磨山)下,原為孫氏宗祠。

198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主席屈武親筆題寫“紫金中壩孫中山先生祖籍紀念館”館名,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時恢復陳列,民革中央辦公廳發電致賀,台、港人士和美籍華人等都慕名前往參觀。

1987年,孫中山祖籍紀念館被列為“紫金縣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孫中山祖籍紀念館被列為“河源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9月8日,定居在美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女士率子王祖耀等一行來到紫金中壩鎮孫屋排尋根祭祖,是近百年來孫中山後裔到紫金尋根祭祖第一人。

2006年6月,孫穗芳致信廣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提出籌建孫中山祖籍紀念館的想法。

2007年3月23日,開工重建孫中山祖籍紀念館。

2010年10月28日,孫中山紀念館在中壩圩鎮動工興建。

據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和孫科《八十述略》諸書的考證和記載,該孫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時期的中書舍人及兩浙節度使孫拙,族人長年居住於河南的陳留郡,即今河南開封東南的陳留縣。孫拙的兒子孫誗,很賢達能幹,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黃巢舉事時,孫誗為承宣史,帶兵去平息義軍,征戰於閩越江右之間,英勇善戰立了軍功,被封為東平侯,駐軍於虔州虔化縣,即今天的江西寧都縣。由於治理地方成績顯著,老百姓安居樂業,當地人都挽留他,於是就在那裡定居下來。由是孫誗便成為該孫氏族人由豫入贛的南遷始祖。

1984年前後,廣東中山市中山研究會專門組織進行了孫中山家世的調查,在江西省寧都縣田頭鄉孫屋底村孫世龍家發現了5卷本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裡面記載了該孫氏家族從晚唐到明永樂年間在河南、江西、福建一帶的遷徙繁衍情況,其中也是將唐中書舍人孫拙之子孫誗作為由豫入贛的南遷始祖,有關史實考證與上述記載大致相同。而其譜名所謂“富春孫氏”的記載,說明該族應是江浙富春孫氏的後裔。另外,如廣東興寧《章峰堡孫氏族譜》等,也都記載有孫拙、孫誗父子,及其世居河南陳留和選將南征諸事跡。

查《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洛陽卷15,唐朝後期有《唐故朝散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柱國賜紫金魚袋樂安孫公墓誌銘》載:“公諱拙,字幾玄,武水樂安人也。”據碑文記載,孫拙曾祖父孫會,官至吏部尚書;祖父孫公x,以工部尚書致仕;父親孫瑝,為御史中丞。孫拙進士及第後,歷任監察御史、右補闕、河南府長水令、殿中侍御史諸官職,政績不錯,聲聞京師,後又拜中書舍人,金紫出使浙越。晚年,授西都留守副使、檢校禮部尚書,直至後唐初年拜工部侍郎。粗略一看,此人主要在唐僖宗、昭宗朝為官,且官拜中書舍人,出使浙越,應即為孫誗之父無疑。這樣的話,該支河南孫氏應來自山東武水(今山東聊城西南),應為樂安孫氏之後,並非富春孫氏,且世代為顯宦,燦然一高門大族。

但仔細考孫拙的生卒年,碑載:孫拙“以天成元年歲在丙戌五月十二日薨於洛城稅舍,享年69歲。”就是說他生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死於後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而黃巢起義是在公元875-884年,孫拙此時是18-27歲,如說孫拙本人率軍與起義軍作戰,還勉強能成立;而說此時孫拙之子已為將官,率軍去平息起義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碑中也沒有孫拙子孫的記載,只是籠統地說:“嗣子盡心全孝道,志在保家,仰奉訓慈,專營大事。”孫拙葬於河南縣平樂鄉張揚里,俯祖墳旁,也非陳留郡人。這樣便只有兩種可能性:要麼孫誗不是中書舍人孫拙之子;要麼在唐朝後期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孫拙,且都官任中書舍人。可以推測,後者的可能性極其微小。

我們再查一下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中所載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所撰《先祖孫誗公五修墓誌》,碑文說:“寧之有吾孫氏也,以鼻祖諱誗於唐僖宗中和間,因黃巢之寇,充承宣使,提兵江右,略地至是。民皆安堵,父老遮道請留,遂家焉。”其後是孫誗子孫的詳盡記載,而對其父祖,卻隻字未提。它只能說明,直到清朝前期,人們還不能肯定孫誗祖上的情況。其實,孫誗能率軍參加鎮壓黃巢起義,其年齡至少與孫拙相差不多,而將中書舍人孫拙找出來,作為孫誗之父,那是後來修譜之人慣用的手法。查一下地圖,該族人所居河南開封之陳留,離先秦衛國孫氏當時的世居之地:汲郡(今河南汲縣一帶),只有五六十公里,應該說相當靠近,所以唐代的河南陳留孫氏也很有可能是先秦衛國孫氏之後。

該《修族譜》記載,孫誗約在唐光啓四年(公元888年)被封為百將東平侯,即定居江西寧都,生子孫實,實生七子,其第三子孫士元生孫有敬,有敬第一個由江西寧都遷居福建長汀河田,成為孫家由贛遷閩之始祖。此後,孫家在閩歷居四代,直到明永樂年間,孫有敬的第四代孫即為孫誗的第七代孫:孫友鬆由福建遷徙到廣東紫金縣忠興壩落戶,成為孫家由閩入粵的始祖。這一記載中,有關遷徙路線應大致不錯;然而其世系肯定有誤,就以孫友鬆於永樂初年(公元1403年)遷粵計算,從孫誗至孫友鬆共八輩人,而經歷了500多年,平均每代相隔64年之多,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以一般25-30年為一代計算,其中應相隔了17-20代人。

而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中考證出,《寧都南門外直街孫氏族譜》載,孫誗公有第四世孫曰承事者,其後裔今居福建汀州河田,其餘各房則無遷福建者。孫科《八十述略》中說,孫誗五傳至承事公遷閩。總之,是孫承事或其後裔遷閩,與孫誗相差5代以上,這樣反而比《修族譜》要合理一些,而孫承事再傳至十幾代才至孫友鬆遷粵。

孫友鬆入粵後的家世遷徙情況,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記載考證得比較詳細:以孫友鬆為入粵始祖,至十一世祖孫鼎標,時值明清之交,鼎標隨鍾丁先起義抗清,雖英勇善戰,然終不敵清兵。孫氏族人為避免戰禍,紛紛離散流徙。鼎標次子、十二世祖孫連昌遷居增城,康熙中葉再遷居香山縣湧口門村,成為孫家入香山之肇祖。再傳兩代,連昌之孫、十四世祖孫殿朝始由湧口村遷入翠亨村,成為翠亨村孫家之開基祖。再傳三代:十五世祖孫恆輝,十六世祖孫敬賢,到十七世祖孫達成便是孫中山的父親。孫達成生於1813年,從孫友鬆1403年入粵,經100餘年,傳17代。以後,孫中山及其子孫科都出生於翠亨村。

從地圖上鳥瞰,孫中山祖先家族的遷徙路線稍有曲折,而由北往南之方向卻是明顯的。不過,該族人在進入南方後,其支脈也逐步分散遷徙。紫金縣忠興壩孫氏光緒二年重修族譜舊抄本,所載孫見龍撰譜序說:“苗裔定居汀州府、或居雩都城內,或居本郡,或居雩都青塘、或居安遠。……積德後昌,生齒日繁,其子孫遂多鶯遷。”該孫氏族子孫散居於贛南、閩南與粵之東北部為多。


……


在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將孫中山的家世考實出版之前,許多人認為總理家世是源於廣東東莞孫氏。如胡去非《總理事略》第一章第二節《家世述略》謂:“翠亨孫氏,系出金陵,其遠祖有名固,字允中,謚溫靖者。宋英宗治平間進士,曾官神宗朝樞密使,與韓琦友善,及王安石為相,改行新法,不合去官,謫居江西。傳十五世祖常德公,仕元為杭州刺史,及明初,應友人何真之聘,至廣東東莞任西席,遂居東莞之員頭山,此為孫氏遷粵之始。常德公生四子,仲子華貴公,合居上沙鄉(亦作長沙鄉)……”

即是說該支廣東孫氏先祖為北宋之孫固,他先去官謫居江西,其後裔十五世祖孫常德,為元末明初人,始遷廣東東莞,此說有東莞諸鄉的族譜為據。再如《西南黨務月刊》十四期上,經東莞上沙鄉代表孫繩武修正後的《總理始遷祖一案》,更將其世系表排列了出來。其中列出孫常德遷粵後四子的分徙狀況:孫貴武居肇慶,孫貴紹居惠州三株竹,孫貴華居東莞上沙鄉,孫貴榮居東莞員頭山。同時,東莞縣長鄧慶史派人調查了上沙鄉孫氏宗祠的先祖牌位,確是由孫貴華為始祖,後裔依次排列。另外,中山縣左埗頭孫氏名譜亦載始祖為孫常德,也為同源。可見這支孫氏的後裔在廣東分佈較廣。實際上,至今仍有人堅持孫中山家族源出東莞之說法,並對羅香林的觀點提出種種質疑。不過,經羅香林詳盡考證後,絕大多數人已認同該支孫氏族人並非孫中山家族之先祖。

又以中山縣小欖孫氏為例,民國《香山縣誌·續編》卷三“輿地氏族”謂:“孫族始祖永奇,由南雄珠璣巷遷居羊城,爰及有明三衛兵移居小欖,永奇與弟永源同隸後衛陳憲旗下,遂家焉。分三房,現歷二十四代,丁口二百有奇。”1912年5月11日,在廣州舉行歡迎孫中山辭去大總統職務後回廣東的“孫族懇親會”上,宣佈員孫龍光在演說詞中道:“我孫氏子孫,自南雄珠璣巷遷來廣東後,散居各處,枝派雖同,毫無聯絡。”其實,廣東各姓氏幾乎都有從“南雄珠璣巷”遷粵的傳說,該“巷”作為廣東北部與江西交界的交通門戶,對移民的南遷具有象征意義,是一個理想的南移民居集結地,然後再分散遷徙。所謂“枝派雖同”也只是一句聯絡感情之語,而此懇親會有廣東各地孫氏族200多人參加,就可見其枝派之繁。

再如《榕岡孫氏世系圖譜》謂,其先祖孫乙為孫覺的嫡孫,江蘇高郵人,紹興三年進士,授廣東揭陽縣令,遂佔籍於揭陽榕岡。宋末元初,其族人為避難,散居於惠來縣華湖鎮、潮陽市成器鎮及沿海之海豐、陸豐等地。《吳川孫氏重修族譜》稱,其為富春孫氏後裔,世居江西饒州鄱陽縣。先祖孫祥任福州知府,家族遂遷居福建古田基巷仁壽里。再由閩遷粵,居化州(今廣東化州縣)之龍塘,又遷茂名落戶,最後由茂名遷吳川(今吳川縣)油麻坡。可知,廣東孫氏族系派別之不一,主要為宋末以來北民南遷運動之結果。如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中所指出:“考廣東各地孫氏多系自外省遷入,其源流派別,不一而足。”

孫中山生父孫達成(1813-1888年)香山縣(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6歲往澳門鞋店當學徒三年,後在澳門板樟堂街一間葡萄牙人開設的鞋店當鞋匠,月工資四元。32歲回鄉務農時成婚。孫達成在鄉間沒有自耕土地,佃入祖堂田二畝五分,及弟媳程氏田地四畝,種水稻及雜糧。一年辛勤勞動只獲得微薄的租餘入息,致使孫達成除白天勞動外,夜晚還兼做村中更夫,年俸二百斤谷以幫補家訐。直至1880年才辭去更夫職責。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壽終。
孫達成墓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犁頭尖山腳

國父的母親楊太夫人


香港孫母墓 孫中山母親楊太夫人墓,位於香港九龍西貢飛鵝嶺百花林,坐申向寅

孫中山元配盧慕貞

盧慕貞是一位曾與孫中山同甘苦共患難,勤勞質樸,襟懷坦蕩,深明大義的偉大女性,值得載入史冊的不平凡的女性。
盧慕貞生於1867年7月30日,其父盧耀顯承先祖業讀書,後漂洋過海到檀香山謀生,與孫眉同為檀香山華僑。
1885年5月7日,盧慕貞在與年方20歲的孫中山定親後不久就結婚了。與盧慕貞結婚3個月後,孫中山離開家鄉再赴香港中央書院復學。盧慕貞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女子,身材矮小,膚色較黑,自幼纏足,是一個相貌很普通,個性內向的舊式女子。
而孫中山溫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適中,堪稱為美男子。現在的講法就是帥哥,孫中山前後所受的中西式教育,多達20年之久,長久留學於海外,學貫中西,見多識廣。因此,從傳統觀念看,夫妻二人不管從哪方面來衡量,條件都不相當,相似之處也少。然而,由於孫中山一向敬重父母,所以,他當時在婚姻問題上沒有違抗父母和大哥之命。
1891年10月20日,盧慕貞與孫中山結婚6年後,兒子孫科出生。1892年7月,孫中山以全校之冠的優秀成績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孫中山在澳門鏡湖醫院任外科醫師。由於受葡萄牙籍醫生的排擠,後來到廣州自己開設了一間「東西藥局」,單獨行醫。生活有了著落以後,孫中山就把他的妻子和兒子接到了澳門。這段時間,相夫教子,生活安逸,其樂融融,是盧慕貞感覺最幸福的時日。1894年他們的長女孫娫降生了。1896年二女兒孫婉出生。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這是孫中山與盧慕貞的愛情結晶。有學者著述說孫中山與盧慕貞沒有感情,是不合情理的。
 澳門盧慕貞墓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自述族譜及家世
[url=http://drsunacademy.com/DesktopModules/GalleryServerPro/gs/handler/getmediaobject.ashx?moid=736&dt=3&g=2]http://drsunacademy.com/DesktopModules/GalleryServerPro/gs/handler/getmediaobject.ashx?moid=736&dt=3&g=2
盧慕貞生於1867年,1885年(光緒十一年)5月7日與孫中山結婚。,結婚時19歲,一直住在澳門1952年在澳門去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22 19:34 编辑

据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和孙科《八十述略》诸书的考证和记载,该孙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时期的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族人长年居住于河南的陈留郡,即今河南开封东南的陈留县。孙拙的儿子孙誗,很贤达能干,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举事时,孙誗为承宣史,带兵去平息义军,征战于闽越江右之间,英勇善战立了军功,被封为东平侯,驻军于虔州虔化县,即今天的江西宁都县。由于治理地方成绩显著,老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人都挽留他,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由是孙誗便成为该孙氏族人由豫入赣的南迁始祖孙中山先生唐朝祖先孙俐墓,孙俐(音禅),生卒年不详,原籍河南陈留(汜水河柏庙一带),唐僖宗中和三年(西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为孙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孙俐元配陈氏墓也位于此山头之另一侧,为绣针落槽形,坐北向南(壬山丙向)。 孙中山祖墓
孙中山的祖墓位于宁都城南梅江镇高坑村马家坑的大山里。这个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的古墓


1984年前后,广东中山市中山研究会专门组织进行了孙中山家世的调查,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了5卷本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里面记载了该孙氏家族从晚唐到明永乐年间在河南、江西、福建一带的迁徙繁衍情况,其中也是将唐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孙誗作为由豫入赣的南迁始祖,有关史实考证与上述记载大致相同。而其谱名所谓“富春孙氏”的记载,说明该族应是江浙富春孙氏的后裔。另外,如广东兴宁《章峰堡孙氏族谱》等,也都记载有孙拙、孙誗父子,及其世居河南陈留和选将南征诸事迹。

查《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15,唐朝后期有《唐故朝散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乐安孙公墓志铭》载:“公讳拙,字几玄,武水乐安人也。”据碑文记载,孙拙曾祖父孙会,官至吏部尚书;祖父孙公x,以工部尚书致仕;父亲孙瑝,为御史中丞。孙拙进士及第后,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河南府长水令、殿中侍御史诸官职,政绩不错,声闻京师,后又拜中书舍人,金紫出使浙越。晚年,授西都留守副使、检校礼部尚书,直至后唐初年拜工部侍郎。粗略一看,此人主要在唐僖宗、昭宗朝为官,且官拜中书舍人,出使浙越,应即为孙誗之父无疑。这样的话,该支河南孙氏应来自山东武水(今山东聊城西南),应为乐安孙氏之后,并非富春孙氏,且世代为显宦,灿然一高门大族。

但仔细考孙拙的生卒年,碑载:孙拙“以天成元年岁在丙戌五月十二日薨于洛城税舍,享年69岁。”就是说他生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死于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而黄巢起义是在公元875-884年,孙拙此时是18-27岁,如说孙拙本人率军与起义军作战,还勉强能成立;而说此时孙拙之子已为将官,率军去平息起义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碑中也没有孙拙子孙的记载,只是笼统地说:“嗣子尽心全孝道,志在保家,仰奉训慈,专营大事。”孙拙葬于河南县平乐乡张扬里,俯祖坟旁,也非陈留郡人。这样便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孙誗不是中书舍人孙拙之子;要么在唐朝后期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孙拙,且都官任中书舍人。可以推测,后者的可能性极其微小。

我们再查一下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中所载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所撰《先祖孙誗公五修墓志》,碑文说:“宁之有吾孙氏也,以鼻祖讳誗于唐僖宗中和间,因黄巢之寇,充承宣使,提兵江右,略地至是。民皆安堵,父老遮道请留,遂家焉。”其后是孙誗子孙的详尽记载,而对其父祖,却只字未提。它只能说明,直到清朝前期,人们还不能肯定孙誗祖上的情况。其实,孙誗能率军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其年龄至少与孙拙相差不多,而将中书舍人孙拙找出来,作为孙誗之父,那是后来修谱之人惯用的手法。查一下地图,该族人所居河南开封之陈留,离先秦卫国孙氏当时的世居之地:汲郡(今河南汲县一带),只有五六十公里,应该说相当靠近,所以唐代的河南陈留孙氏也很有可能是先秦卫国孙氏之后。

该《修族谱》记载,孙誗约在唐光启四年(公元888年)被封为百将东平侯,即定居江西宁都,生子孙实,实生七子,其第三子孙士元生孙有敬,有敬第一个由江西宁都迁居福建长汀河田,成为孙家由赣迁闽之始祖。此后,孙家在闽历居四代,直到明永乐年间,孙有敬的第四代孙即为孙誗的第七代孙:孙友松由福建迁徙到广东紫金县忠兴坝落户,成为孙家由闽入粤的始祖。这一记载中,有关迁徙路线应大致不错;然而其世系肯定有误,就以孙友松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迁粤计算,从孙誗至孙友松共八辈人,而经历了500多年,平均每代相隔64年之多,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以一般25-30年为一代计算,其中应相隔了17-20代人。

而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中考证出,《宁都南门外直街孙氏族谱》载,孙誗公有第四世孙曰承事者,其后裔今居福建汀州河田,其余各房则无迁福建者。孙科《八十述略》中说,孙誗五传至承事公迁闽。总之,是孙承事或其后裔迁闽,与孙誗相差5代以上,这样反而比《修族谱》要合理一些,而孙承事再传至十几代才至孙友松迁粤。

孙友松入粤后的家世迁徙情况,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载考证得比较详细:以孙友松为入粤始祖,至十一世祖孙鼎标,时值明清之交,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虽英勇善战,然终不敌清兵。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纷纷离散流徙。鼎标次子、十二世祖孙连昌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成为孙家入香山之肇祖。再传两代,连昌之孙、十四世祖孙殿朝始由涌口村迁入翠亨村,成为翠亨村孙家之开基祖。再传三代:十五世祖孙恒辉,十六世祖孙敬贤,到十七世祖孙达成便是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生于1813年,从孙友松1403年入粤,经100余年,传17代。以后,孙中山及其子孙科都出生于翠亨村。

从地图上鸟瞰,孙中山祖先家族的迁徙路线稍有曲折,而由北往南之方向却是明显的。不过,该族人在进入南方后,其支脉也逐步分散迁徙。紫金县忠兴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所载孙见龙撰谱序说:“苗裔定居汀州府、或居雩都城内,或居本郡,或居雩都青塘、或居安远。……积德后昌,生齿日繁,其子孙遂多莺迁。”该孙氏族子孙散居于赣南、闽南与粤之东北部为多。



……



在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将孙中山的家世考实出版之前,许多人认为总理家世是源于广东东莞孙氏。如胡去非《总理事略》第一章第二节《家世述略》谓:“翠亨孙氏,系出金陵,其远祖有名固,字允中,谥温靖者。宋英宗治平间进士,曾官神宗朝枢密使,与韩琦友善,及王安石为相,改行新法,不合去官,谪居江西。传十五世祖常德公,仕元为杭州刺史,及明初,应友人何真之聘,至广东东莞任西席,遂居东莞之员头山,此为孙氏迁粤之始。常德公生四子,仲子华贵公,合居上沙乡(亦作长沙乡)……”

即是说该支广东孙氏先祖为北宋之孙固,他先去官谪居江西,其后裔十五世祖孙常德,为元末明初人,始迁广东东莞,此说有东莞诸乡的族谱为据。再如《西南党务月刊》十四期上,经东莞上沙乡代表孙绳武修正后的《总理始迁祖一案》,更将其世系表排列了出来。其中列出孙常德迁粤后四子的分徙状况:孙贵武居肇庆,孙贵绍居惠州三株竹,孙贵华居东莞上沙乡,孙贵荣居东莞员头山。同时,东莞县长邓庆史派人调查了上沙乡孙氏宗祠的先祖牌位,确是由孙贵华为始祖,后裔依次排列。另外,中山县左埗头孙氏名谱亦载始祖为孙常德,也为同源。可见这支孙氏的后裔在广东分布较广。实际上,至今仍有人坚持孙中山家族源出东莞之说法,并对罗香林的观点提出种种质疑。不过,经罗香林详尽考证后,绝大多数人已认同该支孙氏族人并非孙中山家族之先祖。

又以中山县小榄孙氏为例,民国《香山县志·续编》卷三“舆地氏族”谓:“孙族始祖永奇,由南雄珠玑巷迁居羊城,爰及有明三卫兵移居小榄,永奇与弟永源同隶后卫陈宪旗下,遂家焉。分三房,现历二十四代,丁口二百有奇。”1912年5月11日,在广州举行欢迎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后回广东的“孙族恳亲会”上,宣布员孙龙光在演说词中道:“我孙氏子孙,自南雄珠玑巷迁来广东后,散居各处,枝派虽同,毫无联络。”其实,广东各姓氏几乎都有从“南雄珠玑巷”迁粤的传说,该“巷”作为广东北部与江西交界的交通门户,对移民的南迁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理想的南移民居集结地,然后再分散迁徙。所谓“枝派虽同”也只是一句联络感情之语,而此恳亲会有广东各地孙氏族200多人参加,就可见其枝派之繁。

再如《榕冈孙氏世系图谱》谓,其先祖孙乙为孙觉的嫡孙,江苏高邮人,绍兴三年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遂占籍于揭阳榕冈。宋末元初,其族人为避难,散居于惠来县华湖镇、潮阳市成器镇及沿海之海丰、陆丰等地。《吴川孙氏重修族谱》称,其为富春孙氏后裔,世居江西饶州鄱阳县。先祖孙祥任福州知府,家族遂迁居福建古田基巷仁寿里。再由闽迁粤,居化州(今广东化州县)之龙塘,又迁茂名落户,最后由茂名迁吴川(今吴川县)油麻坡。可知,广东孙氏族系派别之不一,主要为宋末以来北民南迁运动之结果。如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中所指出:“考广东各地孙氏多系自外省迁入,其源流派别,不一而足。
孙中山先生唐朝祖先孙俐墓,孙俐(音禅),生卒年不详,原籍河南陈留(汜水河柏庙一带),唐僖宗中和三年(西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为孙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孙俐元配陈氏墓也位于此山头之另一侧,为绣针落槽形,坐北向南(壬山丙向)。 孙中山祖墓
孙中山的祖墓位于宁都城南梅江镇高坑村马家坑的大山里。这个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的古墓,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来寻宗觅祖的孙氏后裔,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风水界人士来考察学习。有资料记载孙俐墓是杨公的作品



孙中山生父孙达成(1813-1888年)香山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6岁往澳门鞋店当学徒三年,后在澳门板樟堂街一间葡萄牙人开设的鞋店当鞋匠,月工资四元。32岁回乡务农时成婚。孙达成在乡间没有自耕土地,佃入祖堂田二亩五分,及弟媳程氏田地四亩,种水稻及杂粮。一年辛勤劳动只获得微薄的租馀入息,致使孙达成除白天劳动外,夜晚还兼做村中更夫,年俸二百斤谷以帮补家讦。直至1880年才辞去更夫职责。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寿终。
孙达成墓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犁头尖山脚



国父的母亲杨太夫人。杨太夫人生于1828年
(道光八年),卒于于1910年6月13日,享年83岁




香港孙母墓 孙中山母亲杨太夫人墓,位于香港九龙西贡飞鹅岭百花林,坐申向寅



孙中山元配卢慕贞

卢慕贞是一位曾与孙中山同甘苦共患难,勤劳质朴,襟怀坦荡,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值得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女性。
卢慕贞生于1867年7月30日,其父卢耀显承先祖业读书,后漂洋过海到檀香山谋生,与孙眉同为檀香山华侨。
1885年5月7日,卢慕贞在与年方20岁的孙中山定亲后不久就结婚了。与卢慕贞结婚3个月后,孙中山离开家乡再赴香港中央书院复学。卢慕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女子,身材矮小,肤色较黑,自幼缠足,是一个相貌很普通,个性内向的旧式女子。
而孙中山温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适中,堪称为美男子。现在的讲法就是帅哥,孙中山前后所受的中西式教育,多达20年之久,长久留学于海外,学贯中西,见多识广。因此,从传统观念看,夫妻二人不管从哪方面来衡量,条件都不相当,相似之处也少。然而,由于孙中山一向敬重父母,所以,他当时在婚姻问题上没有违抗父母和大哥之命。
1891年10月20日,卢慕贞与孙中山结婚6年后,儿子孙科出生。1892年7月,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优秀成绩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孙中山在澳门镜湖医院任外科医师。由于受葡萄牙籍医生的排挤,后来到广州自己开设了一间「东西药局」,单独行医。生活有了着落以后,孙中山就把他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了澳门。这段时间,相夫教子,生活安逸,其乐融融,是卢慕贞感觉最幸福的时日。1894年他们的长女孙娫降生了。1896年二女儿孙婉出生。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这是孙中山与卢慕贞的爱情结晶。有学者著述说孙中山与卢慕贞没有感情,是不合情理的。
 



澳门卢慕贞墓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自述族谱及家世http://drsunacademy.com/DesktopModules/GalleryServerPro/gs/handler/getmediaobject.ashx?moid=736&dt=3&g=2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22 20:27 编辑


芙蓉嶂水库。这里水下50多米远的地方有一座洪沿三公坟墓,是洪秀全家族花县始祖的坟墓。1958年芙蓉嶂水库建成蓄水便把坟墓淹没了。1990年和99年久旱无雨,水库几乎干涸见底,洪沿三公的坟墓也露了出来。这坟墓没有特别之处,同花县民间普通墓式一样,青砖灰缝构筑,经水浸30多年,墓仍完好无损,也算难得了。碑文右上方刻“嘉庆二十年秋月吉日重修”,中间刻“清显考讳沿三洪公大人之墓”,左下方刻“祀男英经、英纶、英缄、英纬;孙会玄同立”字样。嘉庆二十年(1815年)正是洪秀全出生的第二年,洪沿三是他的高祖。
  洪沿三原是嘉应州(今梅州)客家人,迁来花县时,初定居芙蓉嶂东面的福源水村,第五代才迁到新华镇的官禄布村。洪秀全在福源水出生,不久随父迁居官禄布。洪秀全的发迹及失败是否又同这祖坟有关,不敢断言。毕竟也是一个古迹,可惜被水淹没,无法观赏。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新华镇官禄布村,就可以看到洪秀全故居、书房阁和洪秀全亲手种植的龙眼树,到时大家再来发“思古之幽情”吧。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名洪仁坤、洪火秀,原为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建立了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梅县石坑镇有洪族一支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洪老汉逝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洪老汉的二儿子洪英伦稍懂风水相术,他得知芙蓉嶂的风水诗后,于是便按照诗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见果然为风水宝地。于是选定位置,把父亲尸骸迁葬到此,重建了坟墓。墓形像一座太师椅,用青砖砌结,正中有花岗石造的墓碑,碑上款刻“嘉庆二十年秋谷旦吉日重修”,正中是“清显祖考讳公三洪公大人墓”,落款是“祀男英绎、英伦、英缄、英纬,孙会玄同立。”

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建设芙蓉嶂水库,陈济棠所葬的“土地坛”母墓及其附近土丘,一直被水淹没。近年,由于气候干旱,雨量稀少,水库蓄水逐年减少,到1990年底,几乎干涸见底,许多过去被水淹没的坟墓,因而露凸了出来。一次,我们文史委员会的同志,在陪同外宾参观芙蓉度假村时,发现“土地坛”脚下,南距陈母墓100多米的地方,凸起古坟数座,墓碑渍满污泥,长满青苔。嗣将墓碑洗净,则见“嘉庆二十年秋月吉日重修,清显考讳三洪公老大人之墓,祀男英经、英伦、英缄、英纬,孙会玄同立”的碑文。“洪三公”者,据华师大陈周棠教授所编《洪氏族谱》,系洪氏十一世祖,于嘉应州(今梅州市)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之洪族始祖。据此,完全可以证实,洪氏始祖坟既未被毁,也未被挖,亦未改姓,所传避祸改姓即可否定。
  当然,祖坟者,所指不只始祖坟,还应包括始祖之后到洪秀全之父母之坟墓。为进一步弄清历史真相,以冰释已往对此问题的种种讹传,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于1991年4月19日,邀请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派人前来同我们一起考察。经市、县政协文史委同志深入现场,进一步考察,还发现在“土地坛”脚下,除洪三公之墓外,还有洪三的夫人叶氏,洪门谭氏十五世祖洪梧杨公、洪云辉公等四座洪氏祖墓,以洪三公墓为顶点,成菱形排列。为考察洪秀全宗族在花县的发展及其祖坟的下落,进一步提供了线索。
  洪氏宗族,在花县的发祥地,按史书及其族谱记载,都是现今的花山镇福源水村。因此,洪氏宗族先祖的坟,肯定有些仍会在福源水附近。为进一步查证,县文史委员会的同志,于1991年5月11日,亲到福源水村调查,得到了村委会领导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会见了洪氏后代,时年73岁的洪南利老伯,请他介绍洪氏家族的发展情况,并由他作响导到祖居地福源水库考查。经过翻山越岭,看遍附近所有山头,发现在水库东南端名叫“将军勒马”的山窝上,找到了一座被杂草遮蔽,荆棘丛生的古墓,将污渍斑斑的青苔除去,即现出:“显祖考□□□英伦洪公墓”碑文。查《洪氏宗谱》,洪英伦即为洪秀全之高祖父,洪公之次子。其墓未被毁、未被挖,亦无改姓又得一证明。5月22日,县文史委员会的同志,又根据洪南利所提供的情况,请他引路,到距今梯面镇政府所在地八公里的“茅斜岭”考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搜寻,结果,在土名为“文武点兵”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座曾为其后代拜祭过的古坟。此坟由于年深日久,风雨侵蚀,字迹已经模糊,但其碑文尚可辨认:“清显考瑄儒洪公老大人之墓”。此瑄儒公者,按《洪氏宗谱》所载,是为洪秀全之曾祖父。其墓未被毁,未被挖,亦无改姓,又一有力证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23 00:55 编辑

















http://bbs.gd.gov.cn/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53763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著述家世从孙友松又十一代,适时明清之际,十一世祖孙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以英勇善战,为钟氏器重,尝于一日升官三级。时人乃称公馆为连升馆,颂其功也。此后,鼎标公以兵败北,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多流徙离散。其次子连昌公,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务农渔,成为孙家人香山的肇族。孙连昌公到涌口门村,越二传,至连昌公之孙孙殿朝起,始由涌口门村迁入翠亨村,成为孙家人翠亨村的开墓祖。殿朝生恒辉,辉生敬贤,贤生达成,而孙达成就是祖父孙中山的父亲。由此可知,孙恒辉、孙敬贤、孙达成、孙中山、孙科都诞生在翠亨村。  祖父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公生于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去世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享年62岁。孙敬贤公共生三子,我的太祖父、孙中山的父亲达成(1813--1888年)是长子,还有次子学成(1823--1864年)和三子观成(1826 -1867年)。
 钟丁先(1613—1672年),字后觉、南山,号忏云,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勤奋攻读,明崇祯十五(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崇祯十七年,北上赴试,到达河南省,得悉太平军攻陷北京,投考无望,折回原籍。他具有一代才子气质风貌,曾被誉为“天南之异人”、“永安第一诗人”。不久,清兵入关,明幼主南下,钟丁先倾尽家产,招募几千人,屯于中坝凹下山,起兵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后,获悉钟丁先起义勤王,钦授其福建监军道。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后,升钟丁先为参议,翌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此后,钟丁先出兵与汀州、惠州、班固山等地清兵交战15年,兵败。退回凹下山,欲图再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南朝覆灭,钟丁先解散义军,解甲回乡。清廷两次劝其出仕,许以高官厚禄,但丁先不为所动,均遭拒绝。并以此与尘世隔绝,隐居深山,削发为僧,发誓“不着清朝衣,不踏清朝地、不食清朝谷。”“一臣不事二主”。隐居天字嶂万寿庵、凤安下石彼岸庵。康熙年间,死于彼岸庵,葬在庵侧,终年59岁。
孙中山的祖居地有三处:一是江西省宁都县;二是福建省长汀县;三是广东省紫金县。
?  据孙中山的家世族谱目前最权威的《台湾乐安孙氏族谱》(1971年台湾版)(由孙中山之长子孙科作序)载:孙氏远祖唐朝以前居住在河南陈留地方,至唐僖宗时孙拙曾任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其子孙?由于黄巢作乱被朝廷任命为承宣使,领兵游击于闽越江右间,因军功封为东平侯,屯兵虔州虔化县(即今宁都)。孙?便将家族迁入虔化。五传至承事公又迁居福建汀州河田,为河田始祖。又五传孙友松偕弟孙友义由河田迁居长乐县忠坝公馆村(今属广东紫金县)。孙友松为孙中山一脉孙氏入粤始祖。
?  在江西宁都县,得县政协文史委和县地名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援和帮助,在县政协赖副主席陪同下深入到孙氏宁都始祖东平侯孙?及其夫人陈氏墓地进行考察。该墓葬坐落在宁都县城郊南门4华里的乌石营马架坑,处于两个小山岗中间,面向南偏东,背后群山起伏,前面是一小块低地和隆起的小丘;隔山坳远望可看到蜿蜒伸展的山脉;左边是滔滔梅江,有虎踞龙盘之气派。墓碑高1.4米、宽0.7米、厚0.11米。据介绍,1965年11月14日,民革江西省委、江西大学统战部曾组织联合调查小组,到宁都调查孙中山先生始祖东平侯孙?的墓址,因时间短促而未有结果。1983年,宁都县地名志办公室邱常松先生在编撰地方志的过程中,发现了孙中山先生的祖籍家谱,并按家谱记载寻找到了孙?及其夫人的坟墓。随后《江西日报》及电台记者先后前往采访并作了报道。1985年10月民革江西省委、江西大学民革支部、江西大学历史系、宁都县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再次对坟墓进行了调查考证,认定无误后遂正式向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报告,并于同年拨专款对墓道进行维修。
?  与此同时,在县政协帮助下,我们查阅并复制了由当地孙世龙家珍藏的《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民国三十八年修,五卷六本)和《宁邑孙氏八修族谱》(民国三十八年修)。两谱都在首卷中记道:孙氏始组讳?。居汴梁陈州(即今河南东部陈留一带),?公乃唐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唐末因黄巢之乱以公武材选为百将,引兵游击于闽越江右间,遂居虔化县,即今宁都县,以功封百将东平侯。
?  以下传孙实,孙实传第三个儿子,再传孙有敬,以后分别是六郎、十六居士、九承士、三承士。三承士之后迁居福建长汀河田。现引族谱原文于下:?   “生四居士讳实,生七子,五郎、六郎皆殇,长大郎讳耀,次二郎讳英、三郎讳士元、四七郎讳爽、五八郎讳见,以公侯伯子男编立五房。公房查老谱所载人丁稀少,传到廿三世仁兴、仁旺即无续笔。侯房自英以下散处乡里,到十一世彬公字彦父,迁青塘而分居于都,丁财甚盛。伯房祖士元生四子:有恭、有敬、有惠、有信。有恭房在宁都者仅数丁,迁居兴国、赣州者人丁亦少;有敬房今居严坑、法沙等处;有惠房居城南暨平阳乡孙屋底等处,两处子孙为多;有信房查志谱唯载一宣教子孙迁浙江余姚县,传十六世,八县尉讳时敏,子孙迁韶州、兴宁。”?
  孙中山直系先祖为三世祖讳士元(即伯房)。按该谱《孙氏伯房世系总考》载:“三世祖讳士元,生四子:长十五郎字有恭、次十七郎字有敬、三念二郎字有惠、四念六郎字有信。恭房之后居兴国、赣州,敬房之后传到七世九承士,生二子,长二居士,次三承士,三四职匡。二居士之后明居下乡严坑,三承士之后居福建汀州河田,四职匡之后居法沙湖田。”
?  从上述宁都孙氏族载资料与罗香林教授所撰《国父家世源流考》(民国三十六年商务印馆出版)及《台湾乐安孙氏族谱》(1971年版)所载内容资料,是完全连接,并且是一致的。
?  在福建省长汀县,我们通过县政协文史委,与对孙氏河田祖居颇有研究的学者范汝生、邹子彬先生等进行座谈,他们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其中邹先生虽已八十七岁,但身体健壮,记忆力很好,对孙中山祖居地河田的情况了如指掌。据他们介绍,孙氏在长汀生活过的地方,主要是现在的河田镇,其次在附城蓝屋坪村的“孙屋桥”。河田古称柳村,又称“和田”。地处汀江之滨,是一片平川,有温泉,周围几十里,有大小几十个小村庄,地旷人少。早在唐朝,就有不少从中原南迁的客户聚居。因此,孙中山先生上祖孙有敬自赣入汀选择这个村庄定居是有见地的。现在孙氏在河田留下的遗迹有“孙屋田”、“孙屋地”、木  录屋”,民国时期在木 录屋曾建有“中山台”,以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可惜现在河田已无孙姓人居住。中山台早在大跃进年代被夷为平地、良田。“孙屋桥”坐落在城关西门外的蓝屋坪村,据该村的老人反映,这里过去曾有好几栋房子,都是孙姓人居住过的。20世纪50年代早已迁走他乡,现无孙姓人居住了。抗战时期曾有过十几个讲广东话的人来这里扫墓,其后再未见有人来扫过墓。在不远的山上,发现有七座朝向江西的孙氏古墓。另外,在牛岭峰还有一座孙姓的兄弟墓,可辩认出“有”字样的碑文,可见当时或先后从宁都入汀的孙氏,不止孙有敬一家,还有同裔兄弟来汀。据族谱载,五传至孙友松迁居入粤时,孙姓在汀已有一百余人。
?  在紫金县,我们得到县政协、县志办、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的热情接待、介绍并陪同前往孙中山先生祖居地紫金县忠坝镇公馆村调查。据《紫金县志》载,紫金县古称永安县,于明朝隆庆三年即1569年建县。建县前其境分属长乐县(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市)地域。长乐县于宋末1071年建县。明朝嘉靖年间,境城内农民起义、矿工起义不断,其中青溪寨头山矿工起义持续达20余年,范围波及兴宁、长乐、程乡(今梅县)、揭阳、河源、龙川、博罗及海丰、归善、东莞,均以归善县古名都、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都为大本营。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派兵进行第五次征剿,镇压了起义。为确保安靖,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划归善县之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流域)、长乐县之琴江都(琴江流域)三都设立永安县,意即从此永远安定;以古名都鸟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后因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同名,且其建县早于本县,民国三年(1914年)经中央政府批准改名为紫金县,以紫金山命名。
?  紫金地域属丘陵山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山环水绕,层峦叠翠,林木参天,风景幽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明朝永乐年间(15世纪20年代)孙中山的高祖孙友松、孙友义兄弟从福建长汀河田迁到这里定居,其定居点在距县城19公里的忠坝镇北面的黄牛埃磨山下一个叫孙屋排的发昌村,老地名又叫公馆村。这是因入粤始祖十一世孙鼎标于明末清初在孙屋排兴建的一所武术馆而得名。这武术馆是对族人进行武术训练,从事抗清保家卫乡的场所,曾被称为“公馆”。可惜公馆现已十分破烂不堪。据介绍,现在公馆和入粤始祖孙友松、孙友义兄弟墓,孙友松太夫人骆八十娘墓已分别被河源市、紫金县列为市县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拟在公馆旧址建设孙中山祖居陈列纪念馆。1997年11月县政协在忠坝镇召开孙中山诞辰131周年座谈会,县、镇、村领导和中山先生族裔近百人参加,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与“公馆”隔河相望的地方有一处叫卧龙岗,1942年乡人张仿渠等为纪念伟人孙中山先生,集资创办了一所“中山中学”,请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题写校名和题字。孙科除题写校名外,还根据他父亲生前的教导为这所学校题词“和平奋斗”,并立为校训。1990年,在原有中山中学基础上忠坝镇又增办了忠坝二中,1992年,为纪念中山先生夫人宋庆龄,忠坝二中更名为庆龄中学。现中山中学已办了60年,成为一间完全中学,庆龄中学也办了10年,是一间初级中学。这两所中学共有学生2000多人,正日益兴隆,桃李芬芳。
?  孙中山先生是客家人,他的客家渊源深远而流长。我们在宁都、长汀、紫金三县政协文史委及县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搜寻到许多谱牒资料,除了已有的江西省宁都县孙氏族谱、台湾孙氏族谱以及紫金县孙氏支谱证实中山先生的客家渊源外,还有60年前公开出版发行的罗香林教授编著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该书指出:“香山的孙氏本是中原世族,唐末之乱渡江南徙,子孙散布于赣南、闽南与粤省各地。晚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因‘黄巢之乱’迁居江西宁都。越五传有承事公者,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至明初永乐年间,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之忠坝,是为国父上代入粤始祖。又十二传有连昌公者,以累世参与反清义师,兵败流散。于康熙年间自紫金迁居增城。又过了两代,再迁至香山县涌口门村。这是孙氏全家族迁居本县之始。又两代有殿朝公,自涌口村迁至翠亨村定居。从中山先生的高祖友松公入粤传至国父已经有十八代,就从迁到翠亨村算起,也有五代。”
?  再是孙哲先生手着八十述略中也说到:“我祖先上世于唐朝时,从河南陈留南迁江西宁都,明初由闽西迁广东省紫金县,清初由紫金县迁香山县。从迁粤始祖友松公至先父的嫡孙治平、治强,恰好二十代,并称我的父祖辈皆深明大义,对先父的影响极大。而先父领导民族革命,推翻满清帝制,一方面固然受当时环境所刺激,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祖先遗传的结果。”
?  1972年,世界客属总会在台北筹办第二次恳亲大会。筹备干部邹志奋、翁玲、蓝萼洲三人向孙哲公报告工作时,孙哲对筹备工作垂询甚详,并予嘉勉,也欣然接受任大会名誉会长。说话间,哲公称父亲曾告诉他,老家住东江永安县(现名紫金),并对客属从中原南迁,及代出英豪史迹知之甚详。
?  此外,早年曾随侍中山先生革命多年的北伐、抗日名将薛岳将军,他告诉台湾著名客属研究专家谢福健先生说:中山先生自己说过,他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孙陈淑英夫人也曾在谢先生著作中亲签:“先翁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等字样。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中山先生本人也曾说过自己是客家人,承认客家渊源。据杨庆平先生着《孙中山的家世与客属渊源》一文载:“有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接见到访客家人,对国家大事多有谈及,并蒙先生多作指示,无不表示敬佩,临别前有一位客家人对孙中山先生说:‘中山先生,您是客家人?’中山先生肯定地答:‘是,是!’在座陪客都满怀疑惑。其中有广府人直言对孙中山先生说:‘中山先生,你明明是广府人,为何说是客家人?’孙先生很和蔼地对他们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而且在革命时期,要通力合作,他们说我是客家人乃指祖先是客家人’。他们听了哑口无言,由此也可见孙先生的伟大胸怀。”
?  孙中山先生次女孙婉女士,于1966年3月参加五华同乡会议时说:“民国十年,我准备与戴元先生结婚,父亲很和蔼地对着母亲说:恩赛(即戴元)品德佳,学问好,俩人感情也好,而且又是老同乡。”戴元是孙先生的女婿,嘉应五华县人,孙先生称他的爱婿是老同乡,又一次证明了孙先生是客家人,他的客家渊源是确切事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1: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为孙武后裔,苏州有考证
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根据搜集到的93部孙氏族谱进行研究,汇集成32万字的《孙氏族谱世系源流》一书。其中,一项重要成果是发现孙中山先生系我国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孙武的70世系孙。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学者研究孙中山先生祖系源流。当时,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撰《国父家世源流考》,考证出了“至明永乐间,有讳友松公者,再迁广东紫金,是为国父上世入粤始祖。”又十二传,孙 (一作连)昌起兵反清,兵败流散,于康熙间自紫金迁居增城,旋再迁中山县涌口门村,又二传,孙殿朝自涌口门村迁居翠亨村,是为中山先生高祖,即中山先生父亲孙达成为孙殿朝的曾孙。罗香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当时政要孙科、吴铁城、陈立夫的肯定,并为之作序。
  1971年,《(台湾)乐安孙氏族谱》出版,时年已81岁高龄的孙中山之子孙科在其《先世述略》中说:“我们的远祖,时为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的孙拙,有子曰孙 者,甚贤能……以军功封东平侯,屯于虔州虔化县……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孙科还写道,孙 五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的河田。在《(台湾)孙氏族谱》一书中,有从孙 到孙承事的世系,也有孙承事至孙友松的七世相传的世系。这样,从孙 到孙中山先生的世系就十分清楚了。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在江西省宁都县搜集到藏于该县田头孙屋村村委会的《宁都孙氏族谱》。该谱现存两册,年代不详,内收文天祥所作的序,内有“中书舍人拙,拙生百将 (按:百将为孙 之字)”句。在《新唐书·审相世系》内,详细记载了孙武至孙拙的世系。但由于孙拙为后唐人,没有记载孙拙的后世子孙。除文天祥的《孙氏族谱序》外,元代《黄学士集》中有《嘉仪大夫金宣徽院事致仕孙公墓志铭》一文,内有“中书侍郎拙,避地南迁,家于虔化,虔化为于都。于都之有孙氏,自中书始,中书之子 ”之句,可为佐证。计算下来,从孙武到孙中山共71世,孙中山先生为孙武的70世孙。据了解,这一考证新成果在台湾、美国孙中山先生的亲属中,已传为佳话。(引用文献出书: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藏《孙氏族谱世系源流》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23: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010年01月14日 17:11《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个民系,主要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广东中西部、广西东部、台湾、海南、四川和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客家人杂居其间。一般学者认为,今广东梅州市是南宋末年以后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区域。南宋至清中叶的大部分时间里,梅州市被称为程乡;1773年--1912年,改称嘉应州。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民系,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占有着重要地位。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正是由客家人组织发动起来的,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和客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部分是明末清初由广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的后裔。罗尔纲在《亨丁顿论客家人与太平天国事考释》一文中指出:天王洪秀全以下六人的起义诸王领导集团中有五人是客家人。(1)由《洪氏宗谱》可知,洪秀全原籍广东嘉应州石坑堡,后来才迁入花县。洪秀全的太高祖三公和妣叶氏葬花县,并建立一祠于花县之官禄布,但叶氏没有生孩子,三公的5个儿子均为温孺人所生,温孺人葬嘉应州。其长子英经生于1684年,英经生下5个儿子后老死嘉应州。并且,道光二十七年(1847)英经的一个曾孙庆扬(洪秀全堂叔)负祖先骸骨迁入花县以前,三公后裔一直有人留居嘉应州。(2)这表明洪氏家族是分批迁入花县的,迁入年代最早当在康雍之际,迟至道光末年这一迁徙过程才最后结束。这从洪仁玕的记述可以得到佐证。他说:三公的“四子中,英纶与英纬最初迁于广州北部的花县”。(3)太平天国的另一重要领导人东王杨秀清,其祖籍也在广东嘉应州,他是“移居广西后的第四代”。(4)冯云山和石达开的祖籍则在与嘉应州相邻的地区。冯云山祖居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5);石达开的祖辈原先居住在广东和平县,“于乾隆五十年(1783)左右移居广西贵县北山里那帮村落居创业”(6)。龙川、和平二县虽不属嘉应州管辖,但都属于客家人占绝对优势的客家县。上述表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等人不仅是“客籍耒人”,且大多祖居客家人的核心区域--嘉应州及其附近地区,他们的祖辈从这里迁出的时间并不长,且迁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和祖居地保持着联系。另外,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中也有一些是客家人。洪仁玕自不必说,根据考查,陈玉成的祖辈先居福建上杭县,南宋时迁居广东韶州府翁源县,清康熙年间,他的祖辈才从广东翁源远徙广西。(7)上杭县和翁源县也都是客家县。这些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失败始终处于客家人的领导之下。

二,洪秀全、冯云山等在宣传、发动和组织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以广西东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基础。贵县赐谷村是洪秀全、冯云山传播拜上帝会的第一个重要基地。其“附近一带地方多为由粤迁居之客家人”(8)。洪秀全初到赐谷村时,住在他表兄王盛钧家。这里的一些客家人成了洪秀全在广西的第一批信徒。桂平县紫荆山是洪秀全、冯云山等组织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据地。冯云山初到桂平县时,以府城南门内的张老水家为落脚点。“张老水,广东客家人,以发豆芽、腌盐酸菜出卖为生。”(9)正是在张老水一家的帮助下,冯云山才得以深入紫荆山区。冯云山到达紫荆山区后,起初住在紫荆山口的古林社,古林社亦“多是广东来的客家人”(10)。冯云山曾在紫荆山大冲曾家“设馆授徒”。这曾家的先祖正是清乾隆年间由广东嘉应州迁居紫荆山的。《曾氏族谱》载:“五十世祖裕振公,在元朝由福建宁化县石碧村迁来广东程乡县”,“七十世祖梅西公,……由广东嘉应州梅子墩于大清乾隆二十五年迁来广西浔州府桂平县紫荆山。”(11)就整个紫荆山区来说,当时约有6000左右居民,在这些居民中“广东迁来的客家人占多数,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占优势。”(12)这些由广东迁来广西的客家人,尽管已阅100多年,但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及其客家方言,这为洪秀全、冯云山等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很大便利。冯云山到达紫荆山后,正是以客家人为宣传发动的对象。历史学家肖一山指出:“粤东来佃种之客家人,大概多在桂平紫荆山一带,亦有在该县平隘山作烧炭工人者。……贫农、炭工、矿工三种,为当时来人之职业,冯云山初至传教,即以此三种人为对象,而后成为太平天国之基本部队”。(13)这里面提到的来人,主要是客家人。洪仁玕叙述1850年秋天的情形时也说:“上帝会教徒多数为客家人”(14)。紫荆山一带的客家人大量加入拜上帝会,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势力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客家人大量迁入广西东南地区,进一步激化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矛盾。清朝前期,广西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面积则所增无几,以致人均耕地面积由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40.88亩下降到嘉庆十七年(1812)的1.62亩。(15)人口增加的原因一是当地人口自然增长;二是外省人特别是客家人大量迁入。迁入广西的客家人有的被招纳为矿徒;有的在墟镇作佣工或担夫;但大部分都流入农村,从事农业。他们是社会上最穷困的阶层,为了生存,他们只好向地主租佃。于是客土农民间往往发生抢耕现象,地主则乘机加重对佃农的剥削。“山间佃众田稀,供不及求,谋耕急切,则租约必重。”(16)土地上的尖锐对立,加上本地人对语言习俗与自己不同的客家人所抱的本能的排斥心态,广西东南地区的尖锐社会矛盾便以土客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发展为大规模的土客械斗。“(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田州……因土客争雄,各集亡命,肆行焚劫。”“道光戊申(二十八年)……邑(贵县)之北岸,土客械斗,杀戳相寻者五年。”“道光二十八年间,桂平金田村黄、谭两姓因事酿斗,参加混斗者中各千余人”。道光三十年,贵县客家人和土人展开全县规模的械斗,互杀40多天。(17)土客大规模械斗,正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为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提供了有利契机。民国《桂平县志》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时,最初不过300人,不久,土客械斗中失败的客家人“男妇老弱三千余”加入起义队伍,“其势始盛”。(18)肖一山也说:“贵县来人(客家人)与土人械斗,……战争越八月,来人终不敌,而相率败走,加入洪秀全上帝会,太平军之势始炽”。(19)可见,客家人的大量参加是金田起义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紧密联系,必然影响到太平天国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国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烙印。(1)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丛考甲集》第二集。从整个史学界来看,人们对于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四人为客家人不存在分歧。但对韦昌辉、肖朝贵的族属问题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韦昌辉是壮族,钟文典等人则认为韦昌辉是客家人。后来发现的《韦氏族谱》和对安徽宣城洪桥双沟村的韦昌辉后裔所作的调查也支持这一看法。(参考王天奖:《中国近代史文摘》。)有关肖朝贵的争议则更大,目前尚无定论。

(2)陈周棠校补:《洪氏宗谱》。

(3)(14)洪仁玕:《太平天国起义记》。见神州国光社1954年第二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种:《太平天国》(以下简称《太平天国》)〈六〉,第835页、870。

(4)(9)(10)(12)钟文典:《太平天国人物》,第116;73;76页。

(5)陈周棠主编:《广东地区太平天国史料选编》。1986年版,第30页。

(6)广东和平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和平文史》,第八辑,第3页。

(7)钟文典:《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籍贯考》。见《文物》,1979年第7期。

(8)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册,第69页。

(11)转引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第514页。

(13)(19)肖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三册,第44-45页,第45-46页。

(15)参考梁方仲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392页,乙表71;第400页,乙表76。

(16)民国《桂平县志》卷二十九《纪政·食贷》。

(17)转引刘佐泉:《客家历史史与传统文化》,第226-227页。

(18)民国《桂平县志》卷三十三,《纪事》,下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12: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