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unicinese 于 2012-3-27 19:51 编辑
統一客家話拼音系統是閆弘基先生於2012年3月提出的客家話拼音系統,以[[廣東省]][[梅州市]][[梅縣]][[梅縣話|梅城口音]]為標準,以[[拉丁字母]]拼寫語音,以音節後附加字母和聲母的清濁來源來表示[[聲調]]。
=方案內容==
字母客家話中文字母表
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 Hh Ii Jj Kk Ll Mm Nn / Oo Pp Qq Rr Ss Tt / Uu Vv Ww Xx Yy Zz
名稱: a bee cee dee e ef gee ah i jo ka el em en o pee qu ar es tee u vee wee ex y zee
漢字注音: 阿 匕 启 帝 誒/ei/ 唉夫 己 阿禾 衣 由 卡 唉耳 唉母 唉恩 歐 丕 古 阿兒 唉斯 替 烏 伏衣 無衣 唉禾 於 巳衣
用法: /a/ /b/ /tʂ/+/ʨ/ /d/ /e/+/ɛ/ /f/ /dʐ/+/ʥ/ /χ/+/h/ /i/ /j/ /k/ /l/+/r/ /m/ /n/ /o/+/ɔ/ /p/ /g/ /r/+/l/ /s/ /t/ /u/ /f/+/v/ /w/ /χ/+/ɦ/ /y/ /s/+/z/
拼音採用[[拉丁字母]],其中w不用來拼寫梅縣客家話。
聲母聲母總數為19個。不以輔音為首的音節,稱為零聲母。列表如下:
b/bh[p] 波 | p/ph [pʰ] 婆 | m [m] 摸 | f [f] 火 | v [v] 窩 | d/dh [t] 多 | t/th [tʰ] 拖 | n [n] 挪 | l/r[l] 羅 |
| q/qh [k] 哥
| k/kh [kʰ] 科 | ng [ŋ] 我 | h/x [h] 河 |
| dzi/dzhi [ʦi-] 擠
| tsi/tshi [ʦʰi-] 妻 | si/zi [si-] 西 |
|
| dzj/dzhj [ʦ] 資 | tsj/tshj [ʦʰ] 雌 | sj/zj 思 |
|
1、資 dzj1、雌 tsj1、思 sj1 等字的韻母[ɿ]用j表示。
2、.清濁音各有一套字母。h為全濁聲母的標記(sh除外,但包括z,v),r為卷舌輔音標記,j是半元音,且使端組和見組(但改寫為章組)卷舌化,在精組中(自成音節)視為啞音;
3、濁輔音在客家話、普通話和粵語中已經清化,普通話 平聲分陰陽,陽平用 / 後面的一套聲母標記,如:ph,ch,th,tsh 等;仄聲用/前面的一套聲母來標記,如:bh,gh,dh,dzh,等,保留濁輔音的方言如吳語等只用用這一套聲母;含z zh的聲母及 v,x 直接清化為對應的清輔音 s,sh,f,h;非母和敷母同為清音而且在現代漢語中沒區別,故均用 f 標記;疑母消失,因此ng聲母開頭的音節多數讀為零聲母,少數變讀為n。x在云母和某些匣母里不發音;
4、用來拼寫普通話和其他方言的聲母有:
荘[ts]dzr 初[ts']tsr 崇[dz]dzhr/tshr 生sr 俟[z] zr
章[ʨ]g 昌[ʨ"]c 船[ʥ]gh/ch 書[ɕ]sh 禪[ʑ] zh 日[nʑ]gn/gn...r 微[w]w
韻母韻母總數為74個。列表如下: j [ɪ] 資
| i 衣 | u 姑 | a [a] 阿 | ia [ia] 也 | ua [ua] 掛 | o [ɔ] 哦 | io [iɔ] 喲 | uo [uɔ] 過 | e [ɛ] 這 | ie [iɛ] (撒) | ue [uɛ] 穢 | ai [ai] 挨 | iai [iai] 椰 | uai [uai] 怪 | oi [ɔi] 哀 |
|
| au [au] 凹 | iau [iau] 腰 |
| eu [ɛu] 歐
|
|
|
| iu [iu] 有
|
|
| iui [iui] 銳 | ui [ui] 貴 | am [am] 庵 | iam [iam] 淹 |
| em [ɛm] 砧
|
|
| oem [əm] 針 | im [im] 陰 | an [an] 班 | ian [ian] 煙 | uan [uan] 關 | on [ɔn] 安 | ion [iɔn] 阮 | uon [uɔn] 管 | en [ɛn] 恩 | ien [iɛn] 邊 | uen [uɛn] 耿 | oen [ən] 真 | in [in] 因 |
| iun [iun] 允
| un [un] 敦 | ang [aŋ] 冷 | iang [iaŋ] 影 | uang [uaŋ] 礦 | ong [ɔŋ] 江 | iong [iɔŋ] 央 | uong [uɔŋ] 光 |
| iung [iuŋ] 雍
| ung [uŋ] 工 | ab [ap] 鴨 | iab [iap] 葉 |
| eb [ɛp] 粒
|
|
| oeb [əp] 汁 | ib [ip] 邑 |
| ad [at] 八
| iad [iat] 乙 | uad [uat] 刮 | od [ɔt] 遏 |
|
| ed [ɛt] 北 | ied [iɛt] 鱉 | ued [uɛt] 國 | oed [ət] 質 | id [it] 一 |
|
| iud [iut] 郁 | ud [ut] 骨 | aq [ak] 扼 | iaq [iak] 錫 | uaq [uak] □ | oq [ɔk] 惡 | ioq [iɔk] 約 | uoq [uɔk] 郭 |
| iuq [iuk] 育
| uq [uk] 督 | m [m] 唔 | n [n] 五 |
|
元音y/y/用來拼寫普通話和其他方言.
i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 ji、ja、jo、je、jai、jau、ju、jui、jam、jim、jan、jin、jun、jang、jong、jung、jab、jib、jad、jid、jud、jag、jog、jug。
聲調調類 | 陰平 | 陽平 | 上聲 | 去聲 | 陰入 | 陽入 | 調號 | 1 | 2 | 3 | 4 | 5 | 6 | 調值 | 44 | 11 | 31 | 52 | 11 | 55 |
| fu
| vu | fux | fus | fug | vug | 例字 | 夫 | 扶 | 府 | 富 | 福 | 服 |
采用字母標調,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字母標調不是隨隨便便選擇幾個字母就行的, 而應該認真考慮漢語聲調的來源。就像法文單字的許多輔音韻尾單獨念是不發音的,但如果放在句子中而且後面的單字是以元音開頭的,那麼那個輔音韻尾還是要發音的,所以是臨時性啞音,由此證明那些輔音不是隨便添加的區別符號,而是有歷史語音基礎的。談到漢語聲調的來源,通過研究對比跟我們漢語同源的兄弟民族語言如藏語,其安多方言仍然無聲調,而其拉薩方言已經是有聲調的語言了。
通過藏漢同源語言的比較,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平聲 漢語的平聲音節後面沒有任何非鼻輔音韻尾,分為陰平陽平是聲母原來有清濁之分,確切地說,陽平就是原來的濁聲母音節。考慮到在國際音標裏 h 可以表示送氣聲母,而且h在許多語言裏是不發音的,而本方案已經把 h 作為全濁聲母的標記,故帶有h標記的全濁聲母(sh除外,但包括z,v)以及鼻輔音開頭的平聲音節就是陽平,只有少數例外; 陰平不標記任何字母;
2、上聲 後面的輔音韻尾,藏語裏表現為 h 的濁輔音x,本方案用x來標記上聲,因為x在Greek語裏發言是kh,而在Russian 語發音正是漢語的h,這也是北拉當年采用x 作h的原因;
3、去聲 在藏語裏表現為s輔音韻尾,故以s標記;
4、入聲 藏語裏是以-b -d -q結尾的,本方案與之保持一致;
5、輕聲 是類似於英語的輕重音(對比一下與普通話聲調形成關系密切的滿語),而且上面提到的各種聲調都有臨時變讀作輕聲的可能性,所以它不是一個獨立的聲調,故不作標記。
總之,通過藏漢同源語言的比較就可以看出,聲調字母/輔音韻尾不是外來附加的隨隨便便的東西,而是本來就有的,只不過是現代漢語在演進的過程中丟失了,而聲調的產生只是對濁音清化、輔音韻尾消失的補償而已。就因為本來就有輔音韻尾,所以絕對不可以單憑個人的好惡隨隨便便選擇什麼字母來標調的,那樣的話任何人都可以搞出一套標調字母來,也就沒什麼使人信服的標準可言了。個人認為,從實用的,以及審美的角度考慮,恢復漢語的字母標調,比用符號加在元音字母上面(這反而是外來的)好得多,方便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