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何如璋:慈禧太后与内阁矛盾加剧引发“地震” 吴振清 何如璋之所以被严厉惩罚,唯一的合理解释是:这一年4月8日,慈禧太后与以恭亲王为首的内阁矛盾加剧,利用中法冲突,罢黜恭亲王,彻底撤换内阁、军机处大臣。史称“甲申易枢”。这次政局的大“地震”彻底改变了何如璋的命运。 |
何如璋(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20辑,原标题为“何如璋冤案辨析” 何如璋其人
何如璋(1838~1891年),字子峨,号璞山,广东大埔人。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光绪初年出任中国首任驻日本公使,为中日外交、琉球事件交涉、朝鲜对外开放、东北亚国际局势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和公使馆参赞黄遵宪同被誉为杰出的外交官。何如璋的才能得到赏识,任满归国后接连升迁,光绪九年(1883)出任福建船政大臣。
然他到任仅半年,便爆发中法战争,在马尾海战中,中国舰船沉毁,船政局船厂和学堂也遭到法军炮击,因此遭到弹劾,被清廷从重惩罚,与张佩纶一起遣戍军台效力,在张家口度过近四年流放生活。期满后返回故乡,主讲于潮州韩山书院。光绪十七年(1891)病逝,年五十四岁。
何如璋蒙冤的由来
百余年来对何如璋的评价有很大争议,原因是许多史书记述其事迹有悖历史真实,毫无根据的污蔑和歪曲使他长时期蒙受冤枉与指责,乃至到今天都没有得到澄清。所以有必要对此作出辨析,还历史人物以公正。
流传最广、最易使人相信的是《清史稿》的记载。在《清史稿》中,何如璋传记附在《张佩纶传》之后,文字简短,记述马尾海战时说:“承鸿章旨,狃和议,敌至,犹严谕各舰毋妄动。及败,藉口押银出奔,所如勿纳,不得已,往就佩纶彭田乡。佩纶虑敌踪迹及之,绐如璋出。士论谓闽事之坏,佩纶为罪魁,如璋次之。”指责何如璋一心秉承李鸿章的意旨,指望通过和谈解决中法争端,大敌当前,仍然严令各舰将士不得轻举妄动。马尾海战失败后,借口押运银两出逃,所到之处不被接纳,张佩纶骗他返回船政局。福建战败,张佩纶是罪魁祸首,何如璋居其次。
这一段记述,完全抄录翰林院编修潘炳年的奏折里的话。而潘炳年弹劾张佩纶、何如璋,自言是根据“闽信”,也就是福建家乡人来信,他说:“臣等于马江失败后,迭接闽信,具言张佩纶、何如璋闻警逃窜。”他在京城就是依据乡间传闻而上奏。列举的罪状一条是“法人递战书于扬武管驾张诚,张诚达之何如璋,秘不发”,说何如璋隐匿了法国侵略者的战书,贻误战机。第二条是“张佩纶、何如璋甫闻炮声,即从船局后山潜遁”, “何如璋逃奔快安施氏祠,乡人焚祠逐之,夤夜到洋行投宿,早晨入城,栖身两广会馆,市人又逐之,复踉跄出就张佩纶。张唯恐众人踪迹及之,骗何如璋回厂”,指责何如璋临战脱逃,四处躲避。第三条是“何如璋督办船政,旦夕谋逃遁,弃厂擅走,已有罪矣。复于六月一日,将船政存钱二十六万两,借名采买,私行兑粤,不告支应所绅员。而私交其昌、汇丰各洋行。群众议论其盗国帑”,认为何如璋早就有心潜逃,侵吞公款。
清廷遂即命令赶赴福建前线的大臣左宗棠、杨昌浚调查,经过仔细查证,上奏说:首先,法国侵略军的战书应当递交总督何璟,不应递交船政大臣何如璋。事实也是如此,何璟接到战书,而后电告马尾前线,译出电文时战斗已经打响。扬武管驾张诚从来没有接过战书,当然何如璋更没有隐秘战书的事。其次,针对说何如璋逃窜一事,经查“皆系里巷快心之说,未足为据也”。乡间百姓道听途说,不是事实。战斗发生时何如璋同张佩纶都在前线观战指挥。对第三条责难,调查后发现,何如璋连续两天击退法军后,唯恐船政经费银两有失,于是连夜押运到省城福州,寄存到藩库。汇兑银两系按照正常手续,为采买造船材料所用,有人证物证,“均相符合,其非盗帑,无待言矣”。这样本来已经洗清何如璋的罪名,但是左、杨却遭到朝廷申斥。原因很简单,必须有人对战败负责,何如璋一定要做替罪羊。
《清史稿》依照潘炳年奏折中“莫须有”的传闻之词,写入史书,影响极其恶劣,多年来在教科书以及近年的影视作品,都将何如璋描写成马尾战败的罪人。而事实并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