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3|回复: 0

客家诗僧释圆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2 13: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诗僧释圆彻(1929—2004)
     
  
释圆彻法师别号“春明一衲”,法名日杲,俗家姓名陈(王向)秀。1929年11月5日(十月初五日),出生于广东梅县丙村圩镇饭架巷5号。祖父陈次石务农。父亲陈智麟是有名的裁缝师。陈家是当地名门望族。伯祖父陈崧(梦石)是潮梅名儒,考取禀生拔贡后被母校“韩山书院”聘为院长9年。父亲陈智麟五兄弟:长兄陈迪予,禀生拔贡,参加同盟会,在汕头经办《大风报》,鼓吹革命;大弟陈利苍留学日本,曾在广西柳州、潮汕等地任警务要职;二弟陈毓缙在家务农;三弟陈毓缥,在广东陆军学校参加同盟会,不幸英年早逝。
    因战乱,父亲陈智麟生意差,靠母亲在娘家丙村圩“布上”张屋借菜地种卖菜养家糊口。法师长大后作《出身》诗云;
    家世栽云攀桂萼,灌园有母乐清贫。
   (耒尤)锄春早蔬翻绿,刀尺宵深线压金。
    细剪烟霞缝破衲,静观花鸟羡空林。
    冲龄即具超尘想,每傍精蓝学梵音。
5虚岁时,便随姐姐上学,因少不更事,淘气影响学习,塾师不愿收留而被父亲放在裁缝店内监管。9虚岁时,进丙村“介文学校”读书。此前叔父陈利苍利用教其子陈琥秀(即陈烙痕、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政治部主任)的机会教其在家读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国文程度比较高,直接插班到四年级就读。3年后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丙村中学”。
14虚岁(1942)农历八月中旬,父母患 “赤痢”病,传染给养妹阿兰,至九月初九父故,九月十五日母故,九月二十日小妹阿兰也亡。他也被传染,但奇迹般地活过来。
15虚岁(1943)时天大旱,潮梅大饥荒,,父母双亡后,哥哥店铺收入不足糊口,原有若干田园也在双亲去世时已卖掉,家徒四壁,他被迫缀学在家,每天到山岭挖野菜、采野果来充饥。第二年春,为有活路,他报名当兵,因身高不够而未果。
1944年初夏,野菜早已被挖尽,村民饿死不少。他到县城讨施粥时,人贩子把他和7个少年骗带上江西。亲友皆不知此事,以为他已饿死,待到22年后“文革”被迫回乡时方知他已是名僧。
经10余天跋涉,走到江西宁都县丘坊村,他被贩卖给张姓人家做童工。数月后由张氏安排在村中洪氏学堂做杂工。先生有时没来上课,他能代讲课,家长满意,18虚岁(1946)时受聘为教师。1948年,在教书时认识一个叫瑞顺的僧人,因他早具慧根,对佛祖崇拜信仰,即随其到福建明溪县聚龙寺,皈依兴启法师。
1949年,江西解放,1952年参加“土改”工作,查田核产时,任乡宣传员、宗教委员、人民代表等,并常投稿《永安人民》报,为特约通讯员。
1953年 (25岁)夏,辞去教职,由聚龙寺兴启法师带往宁化县“莲池寺”剃度,成为沙弥,取法名“盛发”,住宁化县法轮寺依慧果法师研习天台宗。同年冬,剃度师兴启病倒,遂回寺侍之左右。十一月初四日师寂,徒弟们四散,他回到莲池寺,耕种所分到田地,禅农并举。
1954年底,莲池寺住持在兴启法师圆寂周年时,为其灵骨入塔,并叫盛发修书连同经资寄到苏州“灵岩山寺”,为兴启师超度。他在信中道出想到该寺求戒的大愿,约10天后,灵岩山寺首座“了然”大和尚复信,推荐他到南京宝华山授“比丘大戒”,并把法名“盛发”改为“圆彻”。1955年三月十九日,参加解放后首次“全国授戒大法会”,成为比丘僧。他激动得彻夜不眠,赋《求戒》诗曰:
身心已许法王家,荷笠担囊上宝华。
泽沛三坛昭戒日,威严八部逾恒沙。
人天喜踊传金牒,海众欢腾雨妙花。
欣秉僧仪圆具足,三衣一钵老烟霞。
受戒毕,与几位师兄朝礼安徽九华山,遍参金山、焦山等。往上海听大和尚能海老法师讲《菩提道》,听如三老法师讲《法华经》。回至苏州灵岩山寺,由了然和尚推荐到全国著名的苏州“净宗佛学院”读书,学制3年。
1956年,他勤学猛进,被选为“监学”,兼任文学课教师,受教课高僧所重。同年,作为佛教界青年代表出席了“苏州市青年代表大会”。
1957年,在灵岩山寺读书期间,兼任方丈妙真大和尚秘书,代理答复国内外来信。1958年在学院毕业,留寺常住。
1961年秋,受妙真长老之托到福建省永安县为沙弥觉素等7人剃度,同年至山西五台山,在大和尚“能海”上人座前学“律藏”。一年期满,自愿留山修习,经上人推荐,留住碧山寺(即广济寺),户口从苏州迁来。
1964年,应召返苏州灵岩山寺,接该寺首座、曹洞宗第56代传人“了然”大法师传衣钵,成为曹洞宗第57世,世系法名“日杲”。不久,他仍回五台山研修“律藏”。
在五台山5年,研习、整理数百部佛经,饮誉于中原佛教界。
1966年“文革”乱起,五台山300多位僧人被遣俗乡,法师于次年1月遣送回家乡广东梅县,被迫还俗。
1978年,“文革”结束后,山西五台山宗教委电报催其速返寺,接电后,他即了结家乡的一切俗事,辗转千里,回到离别11载的五台山,住塔院寺。
1979年正月初五,他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函召赴京,正月十二日又接催信,只得交待寺务,于十九日在山下坐火车直达首都。
抵京后,朴老马上召集明真、正果、净慧、圆彻等5人会议,成立了中国佛协办公室、佛学研究部、国际部、教务部、接待事务部,研究在各省、市速复佛教协会问题。这次会议后又调入茗山法师,这五大法师各管一个部(办),开始了紧张工作。释圆彻主管“教务部”,整理现存佛经和宣扬佛教知识书刊的编印工作等。中国佛协办公设在广济寺内。
他首先校勘《房山石经》。它是隋末唐初由幽州高僧静宛和尚开始在北京房山刻藏的石刻佛经,以后高僧在此刻经,直至清康熙三十年共刻藏石经一千多部,三千四百余卷。1956年至1958年发掘和整理了大小碑刻共一万五千余块,是我国珍贵的佛教遗物。是年冬,他带着《房山石经》南下,边走边校勘。在福建过年,正月十五,应邀参加闽侯县雪峰寺的恢复挂牌仪式。
回京后,于1982年至1985年,受聘为“佛学研究部”研究员,与其它三位高僧一起主持工作。在日常事务中,一直协助赵朴初会长工作,经常接待各国佛教团体、友人的来访,代朴老起草一些重要文件等。
在京7年,遍访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了国内外高僧大德,受赵朴初耳提面命,整理和编撰了许多佛教书刊,为中国佛教中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还有幸参与修订首部《刑法》。
每遇喜事,总有诗词佳作,“诗僧”之名享誉京华。其书法和绘画亦属上乘,求书诗画者遍及国内外。
1986年,福建名刹闽侯县雪峰寺恭聘他为首座,朴老批准他离京赴任。
在福建期间,他主持恢复了当地多座著名寺院的佛教活动。作为梅县客家人,他在福建沙县到处寻访“惭愧祖师”潘了拳的出生地。但因机缘未到,直到1993年,法师再到沙县淘金山弘法开示时,委托当地统战干部再次寻找,才在夏茂镇洋元村一个叫“粉干曲”的地方查到了“惭愧祖师”的出生地。他非常高兴,马上通知了梅县阴那山“灵光寺”住持释瑞基,中断了一千多年的佛缘才得重续。后瑞基法师募集了一百多万元,在“惭愧祖师”出生的祖屋原基上,建了一座有相当规模的“报恩寺”,还为当地村民修筑了一条直通“报恩寺”的水泥村道。
法师于1988年移锡粤东汕头市鸥汀古寨证果寺任住持,直至示寂。住寺期间,兼顾兴、梅佛事,受聘兼任兴宁“神光寺”方丈,倡建梅州市“千佛塔”。还受聘为梅州市、兴宁市佛协名誉会长。
法师多才多艺。不仅精佛理,且善诗词,工书画。1993年12月,喜获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所颁发<<收藏证书>>,文曰:“圆彻先生: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你热情向毛主席纪念堂赠献书画作品二件,……我们正式予以珍藏。”。1998年12月出版诗集<<微尘集>>,计有诗词千余首。此前有《尘海清音》、《尘海云踪》、《太姥山杂诗》、《闽江纪事诗》、《闽江纪事诗抄》行世。
法师为法忘躯。自1994年初左目患青光眼病,至夏几近失明,右目视力也随之衰弱。时值募款建寺紧张之际,师仍奔波不息。1998年患脑下垂重疾,多次住院,长卧病榻,瘦骨嶙峋,不能自理,说话艰难,依然强忍病痛,主持建寺。2004年2月18日(正月廿八日)下午5时45分,世缘已满,以吉祥卧安然示寂于证果寺内。享年76虚岁,僧腊51春,戒腊49秋,证果圆彻,永生极乐,佛门顿失良才,弟子痛失依怙。《讣告》载于21日《汕头日报》,福建、广东等地善信前来瞻仰法体者络绎不绝。24日上午举行“追思法会”,中国佛协常务理事释心印大和尚读祭文,福建闽侯雪峰寺方丈释广霖大和尚介绍生平,中国佛协理事释弘广大法师、弘澈大法师与汕头市佛协会长释法性大法师和市、区民宗局负责人等,以及善信一千多人参加。下午1时,出龛往潮阳灵山寺荼毗,由方丈心印大和尚举火,获舍利子逾百。
法师传记收入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5月出版的《走南闯北》一书中。

作者地址:梅县政府大院人大五楼(李国泰)
邮    编:514700  
电    话:办:(0753)2589556  手机:1382381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0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