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黃珮瑜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許多傳說故事裡,「伯公」角色的前身都是來自凡人。這一點讓「伯公」在客家先民的印象中,變得更為親切。看似神格位階較低,但較為親近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在客家庄的開發上,也因為這些傳說故事,讓原本艱辛的開墾過程,有了精神上的寄託。
有關「伯公」的傳說故事,多少反映出台灣北中南客家社會的地域性特徵,像是東勢流傳的傳說故事,大多與流經中部的大安溪及大甲溪有關,利用神秘且湍急的河流孕育出屬於客家人民的想像及傳說;而南部六堆的客家地區所流傳的傳說故事,大部分與族群之間的鬥爭有關,藉由「伯公」的傳說故事,來解釋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及客家先民開墾的生活經驗。
以美濃地區所流傳的傳說故事為例,可以看出美濃地區是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社會,而「水」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資源,所以在美濃可以看見水圳旁會有大大小小的「伯公祠」,當美濃農村的經濟狀況逐漸改善,也會一一的反應在「伯公祠」的建築修建上。由此可見,美濃客家社會對「伯公」的重視。隨著文化的接觸與相互影響下,不變的信仰及亙古的傳說故事讓現今及未來的社會閱讀曾經的經驗。
台灣客家「伯公」的傳說故事是重要的民間文學,每一個故事,每一則傳說,闡述過去客家先民的情感寄託,及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產生出來的美學情趣。因此,民間文學的保存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課題之一,藉由民間文學及傳說故事的研究,發現及體會客家文化其中的韻味及內涵。在這一座台灣小島中,透過多元的文化交流,讓客家民間文學及傳說故事增添不少色彩,而在這些民間文學作品中,找到幾筆可以勾勒出客家文化特色的「伯公」傳說故事,讓後代的人們可以了解客家社會中基層的信仰與生活經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