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1|回复: 9

广东三大方言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2 11: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广东三大方言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我搜了GOOGLE,百度都找不到。我现在一个论坛跟人论广州话(白话)的人口比例问题,我记得以前80年代吧看过一个资料,说白话人口是最多的,但不到一半。

具体是多少呢?请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主要方言:

客家话:分布最广,梅州除了丰顺的个别乡镇,河源地区全部,惠州地区大部分,韶关的70%人口。除了兴-梅-惠-河-韶成片的分布,还有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分布:增城40%人口,从化一半以上人口,花都部分,粤西的廉江,化州等地。

粤语:珠江三角洲,粤西,湛江

潮汕:潮州、揭阳、汕头,海陆丰(与潮汕略不同)

雷州话:雷州半岛

军话:汕尾地区部分,深圳的大鹏

粤北土话:乐昌,连州,仁化等地除了客家,广府话之外的一部分

西南官话:粤北少数

少数民族语言:粤北的瑶族,粤中畲族
------------------------------------------------------
有一个数字,广东客家 2200万,需要核实。

分布收集的资料:
2. 广东(重点:历来料及比较少的粤西,珠江三角洲,粤北,潮汕地区的客家):

湛江的客家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8
台山客家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9
广东广宁县客家4.6万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6
鹤山县的客家人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7
廉江县的55万客家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8
增城客家33万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2
广东高要县的客家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
粤西化州的客家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32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5
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旺岭客家村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1
粤北曲江县的客家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82
深圳客家的分布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0
英德市的客家分布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 ... b66255&tid=1855
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的客家190万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 ... e9dd66&tid=1861
粤北乐昌县的客家分布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 ... e9dd66&tid=1862
东莞16%的人口说客家话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5
普宁市的客家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47
三水市六和镇一万多客家人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0
汕尾市的客家人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14
惠东客家人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64
龍門縣的客家 佔85%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69
揭东县西部乡镇的客家人分布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22  2004年2月7日
粵北客家話的分佈與形成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16 2004年2月11日
连州市[原来连县]的客家20余万人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47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44 广州白云区太和镇的客家村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14 肇庆鼎湖山区的客家一万多人 3-1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3-22 1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22 12: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方言肯定不到一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2 15: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积方面,客家的确最大的,潮汕,雷州闽语区加起来不到1/6。

论面积: 客家3/6,粤语2/6,潮雷1/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3-22 18: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4 0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客家话和广府话都是古客家话的一个分支,古客家的两极一极是广府话,另一极是梅州话。
因为广府人的祖籍在韶关,韶关是客家地区。广东存在许多分不清是客家还是广府的方言,一般都被划为客家话,因为广府话不过是客家话的一个分支而已。
广府话是类似于惠州话或者其他客家话的一种客家小方言,只不过后来壮大了,就独立出去了,他的根在客家韶关。
明朝从粤北南下的广东人被称为广府人,清朝从粤北南下的广东人被称为客家人。如果没有那场土客械斗,根本不会有广府和客家这两个名词。
所以说,真正的客家话应该是包括客家话和广府话,在广东至少有六千万至七千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5 2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kejia at 2004-3-24 02:35
我始终认为客家话和广府话都是古客家话的一个分支,古客家的两极一极是广府话,另一极是梅州话。
因为广府人的祖籍在韶关,韶关是客家地区。广东存在许多分不清是客家还是广府的方言,一般都被划为客家话,因为广 ...

------------------------------------------------------------------------------------------------------------------------------

这位仁兄怎么这么说呢?如果广府人的祖籍在韶关,韶关是客家地区,就说广府话是客家话的分支,那么,客家人的祖籍在河南,那客家话是不是河南话的分支啊,以色列犹太人的祖籍也是在耶勒思坦,而那里现在明显是阿拉伯人多,那可以说犹太话是阿拉伯话的分支吗?如果明朝从粤北南下的广东人被称为广府人,那广府人来之前珠江三角洲住的都是什么人啊?广府人又是怎么样从客家话的小方言发展成一个大方言的啊?如果小小的广府人(所谓的操客家小方言的人)都能占据肥沃的珠江三角洲,那当时所谓的客家大方言还呆在韶关山沟沟里干什么啊?贪那里风景好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5 2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渍式移民与粤语方言区的形成
上古岭南的土著居民与中原人很少往来,使用的是古越语,即至今仍部分留存的古越族后青壮、黎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壮侗语族各语支。但民族语言的交流早就发生,先秦时期楚方言和吴越方言已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岭南,故在今粤语方言的许多词义与楚方言或吴越方言接近乃至相同,这已在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一节有所阐述。秦汉多次进军岭南,留下大批“中县人”,即中原移民,促使岭南社会发生较大变化,语言也不例外。然而岭南古越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秦汉时虽分裂为不同支系,如似书•地理志》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但仍保持文化上的统一性。这时南下汉人主要在北江和西江沿岸分布,并不能占领成片广大地区,只是选择其中“些交通方便、易于防守的地点定居下来,例如西汉在今广东境内建立的七郡二十六县治所即属其例,而周围地区仍是古越人天下。但南下汉人数量不少,并拥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必然慢慢地对周围地区发生影响,其语言正像白纸上滴下墨汁一样向附近浸润,于是汉越语言进一步交流。只是这段时间毕竟有限,未能深刻改变岭南文化原貌。
东汉三国时期,南下汉移民增加,尤其是东吴以岭南为后方,加速开发,岭南土著文化受到更大冲击,古越人汉化加深,粤语方言也加快了其孕育过程,如任国志•吴书•薛综传》说其时交广地区土著越人,已经“粗知言语(指中原汉语)”,和“颇有似类(指接受汉文化)’‘,但仅是个开端,然而终未能自成一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有大批汉人南下,所置州县空前增多,大大小小的汉人据点星罗棋布,古越人汉化继续加快。在前段发展基础上,一方面岭南越语与中原和北方汉语继续融合,同时渗入许多东方闽语和吴语成分。“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七」;另一方面由于山J!l阻隔,交通闭塞,随着时间推移,南下汉人所使用的汉语与中原和北方汉语距离越来越远,变异日益增多,终于脱离母语,自成体系,粤语方言大抵在这时形成。如据晋稽含《南方草木状》“五敛子”条说“五鼓子……上有五校,如刻出,南人呼校为鼓,故以为名……出海南”。五敛子即杨桃,现代粤语仍称“棱”为“敛”,广州、阳江等地,至今也称杨桃为五敏于。
唐代岭南俚人相继汉化,分布范围进一步收缩,粤语方言也进入稳定阶段。但到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政权割据,与中原和北方联系减少,反而加速了粤语方言独立发展,显示更多的地域特色。
宋代,封建统治者推行“强于弱枝”政策,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地方势力被削弱。这使岭南土著与汉人之间产生更多隔阂,一部分土著居民得以在山区振兴起来,例如这时海南黎族在五指山区经济就有一定发展,出产“黎米”接济境外。其结果反使在唐代稳定了的粤语方言,脱离了原来汉化轨道,朝着与中原和北方汉语偏差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在原来汉化基础上重新大量吸收古越语成分,形成为成熟定型的粤语方言。如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风土门•方言》视今粤方言一些地区,‘相舟日埋船头,离岸日反船头,舟行日船在水皮上,大脚胜犬日大虫脚”等,至今仍在使用。他“又尝令译者以礼部韵(指中原汉语)按交趾语,字字有异”。说明两种语言差异很大。故宋代粤语与现代粤语方言差不多,不过分布区域已经大为扩大,因为经过多次移民,到宋代广东客户人数已经超过主户,外来汉人已成为当地居民主体,原先墨渍式扩散的语言据点已拓展、相联成为连续面,覆盖广大地区,即今粤语方言分布区域。
宋代以后,粤语方言扩散历久不衰,分布地域越来越大。如英德以北本为客家方言地盘,由于广州地位日益重要,南来北往的旅客渐渐增多,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粤汉铁路通车,铁路沿线的城镇与广州交往更加频繁,粤语方言随而扩散到这些城镇,韶关以及粤北很多城镇也流行粤语方言了。
二、板块转移式和闭锁式移民与客家。
闽南以及少数民族方言区的形成 客家先人南迁,先秦史籍载而不详,至今争议颇多,这里姑且勿论。但西汉以降,客家先人南迁已有比较可靠记载。至西晋永嘉以后,北方居民大量南下,定居于江淮。唐末藩镇害用和黄巢起义,又一次引起民族大迁移,客家先人抵达闽广。但更多的客家人作为一个民系是宋末元初进入岭南,定居于粤北和粤东的。这种长途跋涉、离开祖辈世居的大本营,转移到与原居地不相邻接的大迁移,是一种板块式移民方式。早期客家人的迁移可以说是这样进行的。粤东和粤北大片客家人聚居地即为这语言板块。但是在迁移过程中,一则不可避免地与当地语言发生接触,受到影响;二则自己故土母体语言也随着时代迁流而改变,于是客家人所操的语言与中原和北方汉语有更多差异,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语言分支、清郑昌时《韩江闻见录》(卷10)指出“其依山而居者,则说客话,而目潮音为白话。……而客音去正音为近”。而清学者陈漫又说“客音多合周德清《中原音韵》”。按周德清为元代学者,著有《中原音韵》,可见,大抵到宋元之际,客家方言已经基本定型,成为广东主要方言之一。 元初开始,闽粤边区客家人口不断增加,据《无史》所载,已无主客之分。那里本来就很瘠薄的土地承载不了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于是到明清再度掀起多次小股迁移,主要指向粤中、粤西南和海南岛,绝大部分是山区,有所谓“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客家人本有坚强的内聚力,到达新居地以后,为了生存,避免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尽可能聚族而居,自成社区,与外界接触交流不多,当地人一般也不介入他们的社区。这样客家方言就有可能长期保持其原来面貌,其分布区域成了独立于周围方言海中的孤岛。这种孤岛零散于广大山区,有的县甚至只有一两个乡讲客家话,中山市五桂山区就有包括神湾、坦洲、南釜、板芙等乡约3万人使用客家方言。台山县赤溪区全是客家人,历史上曾由此独立设置赤溪厅(县),新中国建立后才并入台山县。又如海南岛惜县那大、南丰、洛基一带的客家人,“皆于数十年前由惠潮梅各地移入者,风俗语言,毫无改变”[2]。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正像雨滴生成需要一个凝结核心一样,一小股移民聚居地不断吸引新移民到来,方言岛区域有可能扩大,多个方言岛相联成片,成为方言板块。实际上,许多客家方言板块就是这样形成的。但移民时代有先后,规模有大小,分布方式也不尽相同,方言分布空间过程也以它们为转移,所以方言板块与方言岛可以同时或有先有后形成。客家方言的形成和扩展提供了典型范例。
现在闽方言分布区,秦汉时也是百越族人居地,但人数不多。东晋南朝时代,中原和江浙一带汉人大量迁入福建晋江地区,成为闽人主体。他们带来河南中州的中原汉语与当地汉人和其他土著民族语言接触,渐渐形成闽方言。广东潮汕地区与福建地理上本为一体,有深刻的人文因缘。这些移民有一部分进入潮汕地区,并与当地土著结合,发生同样的语言接触过程,大抵到唐代,闽方言在广东已经基本定型,被称为闽南方言,即福佬话或潮州话,属闽方言的一种次方言,形成时间晚于粤语方言。一个有力证明是据宋桐州三阳志•风俗形胜》载,韩愈贬潮州,曾试图以中州正音代替潮州乡音,但是没有成功,可知潮州话已大体定型,难以苹变。宋代以后,为数不少的闽人和潮汕人一批批沿海路南迁,抵达广东南部沿海和海南岛,形成三个不相连续的方言板块。第一块在阳江到电白沿海,时代可能始于明朝。光绪《电白县志》称:“唐宋以前,壮瑶杂处,语多难辨,前明军卫留居电城,今城中人语曰,旧时正海旁,声音近雷琼,日海话;山中声音近潮嘉。曰山话。”又宣统《阳江县志》也称:“土音……惟西境儒洞等处接近电白,与电白、雷琼音通,与土音遇异,谓之海话。”第二块在雷州半岛东部,唐宋以后,外地移民大量迁入雷州半岛,主要来自闽南兴化府、泉州府和漳州府,以及粤东潮州府地区,定居于雷州半岛沿海各县。北宋绍圣四年(lop年)贬雷州的文学家苏辙在《和子赡(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小引》中说:“余居海良…••其耕者多困人也。”康熙《海康县志•风俗志》云:“雷之语有三……有东语,亦名客语,与漳、潮大类,三县九所乡落通谈此。”这两块方言合称雷州方言,亦称海话。第三块在海南岛东北部,称为琼文活或海南话,同治重刊《广东通志》云:“琼岛孤悬海外,音与潮同,杂以闽人。”又道光《琼州府志》也说:“琼语有数种,曰东语,又曰客语,似闽音。”其实这也是闽南语分支,虽然有一定变化,但其源头仍是闽南语。据研究,海南岛闽南语板块大概是明中晚期从潮州一带转移过去的。咸丰《琼山县志》风俗条说:“郡城县城,营居多戍籍,自宋元顺化皆汉土遗裔。洪武以来,军士初拨则多苏浙之人,继拨则河之南北,再调则又闽潮之产。”再证之以地名,海南与福建地名相同地区主 要集中在岛东北部。这是闽潮移民留下的痕迹。
在海南岛北部,以临高县为中心,包括倡县、澄迈、琼 山和海口部分地区,生活着被认为与广西壮族同源不同流的 所谓‘临高人”,操特殊临高话,也是一个方言板块。据研究“临高人”是从广西渡海以后渐渐以现在居地为问宿的。同客家方言的传播方式一样,闽南方言的涓涓细流也可能注入其他方言区域,形成闽南方言岛。例如中山县操闽南方言的有7万人,分布于沙溪、大涌、横栏、板芙、南益。三乡等区镇内。在粤语方言区内有不少这样零散的闽南方言居民点。这些移民多是数百年前从粤东辗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但大部分地区已为粤语方言居民占据,他们只能见缝插针,最后形成自己的居地和方言岛。 方言板块和方言岛也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广东历史上越族人有很多支系,各占一定地域。后来汉人到来,他们除部分汉化以外,剩下的都退守山区,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所操语言保持较多一致性,大者为方言板块,小者为方言岛,或者方言岛镶嵌在方言板块之内,构成形态多样的空间格局。例如海南黎族原分布在环岛沿海,宋元以后完全退入五指山区,构成一块为汉语包围的壮侗语族黎语支板块。虽然黎族各支系语言还有很多差异,但一致性毕竟是主要的。明中叶以后,苗族远从广西而来,历尽坎坷,最后定居于海南深山穷谷之中,完全处于闭锁状态,绝少有扩散可能,甚至与黎人也不能通话,形成数个规模不等的苗语方言岛。增城、博罗舍族语言也有类似过程,也属苗语支方言岛。此外,粤北连南、现源、连县、连山、阳山、英德、始兴、翁源等地还有人数不等的瑶语支方言岛,以及连山壮语方言岛等,皆有自己的空间形成和扩散或收缩的过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5 23: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话内部有很多不同点,是语言歧化所致,广州话与梅州话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那是歧化加大所致。客家人与广府人都是广东人的一部分。所以说客家话与广府话应该是一家。
如果广府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客家话,那么广府话和客家话合称为广东话,双方都应该没意见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20: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