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簋,读作“诡”(Guǐ),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
拼音:guǐ 注音:ㄍㄨㄟˇ 简体部首:皿,部外笔画:12,总笔画:17 繁体部首:竹 五笔86:TVEL,五笔98:TVLF 仓颉:HAVT 郑码:MXLK 笔顺编号:31431451153425221 四角号码:881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C0B[1]
详细释义
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西周 青铜夔龙纹簋
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2]
编辑本段方言集汇
1、粤语:gwai2 2、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kwui3 [海陆丰腔] kui3 [宝安腔] kui1 [梅县腔] gwi3 [1] 3、沪语:ju3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记载
《未集上》《竹字部》 ·簋 〔古文〕朹《广韵》居洧切《集韵》《韵会》矩鲔切《正韵》古委切,音晷。《说文》黍稷方器也。《广韵》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内圆外方曰簋。《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为簋,实一觳,崇尺。《疏》祭宗庙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质,器用陶瓠之意也。《易·损卦》二簋可用享。《注》离为日,日体圆。为木,木器圆。簋象,则簋亦以木为之也。《诗·秦风》於我乎每食四簋。《传》四簋:黍稷稻粱。《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东面坐启簋会,各郤于其西。《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言道其德行,曰食土簋。《注》用土作簋。考证:〔《传》四簋,黍稷稻梁。〕 谨照原文稻梁改稻粱。〔《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道其德行。〕 谨照原文尚尧舜道为句,言其德行为句,言字不可省,谨增言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