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9-1 22: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12-9-1 22:25 编辑
亦猪亦狗 发表于 2012-6-10 23:24
你自己不认同就不认同,其它说客家话的人认同就好了。人家说客家话的关你什么事,孙中山的子孙都说自己的爷 ...
孙中山的子孙都说自己的爷爷是客家人了,
----------------------
自欺欺人是不好的。
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为东莞上沙题写“国父先代故里”,委托堂侄、中山县长孙乾管理族中事务。孙科的问题,本大猫在过去的帖子就提到,翻看可知,不重复。其母卢慕贞举荐的东莞上沙孙族族人孙绳武为孙科重用。孙科长子孙治平,孙治平之子孙国雄,还有孙中山其他的嫡传后代,态度如何,网络也可见,非常明确:祖居东莞,在东莞源流上签字确认。孙眉直系嫡系子孙签名存档:孙满、孙乾及其子孙;孙中山直系嫡系子孙签名存档者:孙治平、孙治强、孙穗英、孙穗华及下一代。
您的位置首页 > 孙文档案 > 孙中山志 > 家世与亲属 > 先世居地【作者】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文章来源】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成文日期】2004-10-03 【点击率】38次
翠亨 村名,位于东经113°31′、北纬22°26′,距中山市中心约25公里,今属中山市南朗镇。该村北距广州市中心约100公里,南与珠海市交界,距澳门约30公里;东隔珠江口与东莞、深圳、香港相望。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陆德兰和陆邦桂两叔侄由崖口陆家迁居于此。此后,麦姓于明朝万历初年、冯姓于明朝末年、杨起茂(1655~1715)于清朝康熙中期率其亲族陆续迁入,形成村落,坐西向东。后来,崖口的陈沛忠(1690~1740)于清朝雍正前后、南朗涌口村的孙殿朝(1745~1793)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分别迁入。之后,迳仔蓢的部分孙殿朝族亲,原居山门村(又名山门坳,位于翠亨西南约0.4公里处)的陈姓及苏、梁、谭姓等相继迁入。民国18年(1929)后,原居迳仔蓢的部分何姓亦迁来此村。村庄周围地多沙碛,土质硗劣。居民主要种植水稻及杂粮,产量甚低,故村民多外出谋生。孙中山出生前后,村中有杨、陆、冯、孙、麦、苏、陈、钱、梁、谭共10姓,70多户,其中孙姓有六七户(加上迳仔蓢族亲,孙氏共有十一二户)。孙中山高祖孙殿朝曾在村后偏南侧修建一座小屋,在村外购置包括“龙田”在内的十数亩田地,并与众叔侄合力,在迳仔蓢土名“看山田”的地方修建一间孙瑞英祖祠。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并在翠享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光绪十年(1884)孙中山在家乡结婚后,乡居时间极少。民国元年(1912)5月下旬,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的孙中山返乡与亲人小聚。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影响了村中陆皓东、杨鹤龄、杨心如、杨殷等青年。青天白日旗为陆皓东设计,孙中山誉陆皓东为“共和革命牺牲之第一人”;杨殷追随孙中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民国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杨日韶、杨日璋、杨维学自幼受革命前辈思想影响,在抗战时期光荣牺牲。现翠亨地区保留有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追随者的部分活动遗迹和庐墓,其中孙中山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皓东故居和杨殷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冯氏宗祠、孙达成墓、陆皓东墓、孙寿屏(即孙眉)墓和孙昌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成立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负责管理上述文物点。自1980年后,翠亨村的周边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化趋势较为明显。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致力保护翠亨村的历史文化环境,取得一定的成效,使村庄核心区域大体上保持了清末民初的历史风貌。
迳仔蓢 村名,位于翠亨村西北0.3公里处。明朝万历初年(1573~1580),崖口麦姓迁居至此,后何姓由香山小榄迁入,至清顺治前后,涌口村孙乐南第5代孙孙瑞英迁居于此,形成村落,坐北向南,居民最多时约30户。孙瑞英曾在迳仔蓢开荒耕田,该田地后成为翠亨孙氏祖尝田。因田地收成欠佳,孙瑞英后裔曾迁回涌口村生活,后又从涌口相继迁出。乾隆三十九年(1774),孙瑞英第4代孙孙殿朝由涌口迁入邻近迳仔蓢的翠亨村,并与房亲在迳仔蓢修建孙瑞英祖祠。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1864),孙达成、孙学成、孙观成三兄弟在房长孙尊贤主持下,与其他房亲签订合约,批耕其祖孙瑞英所遗尝田,种植果树,后因孙学成、孙观成相继离世,开荒计划搁置。孙瑞英及其后裔死后多葬于迳仔蓢附近山地。民国20年(1931)夏秋间,为修建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今中山纪念中学),由孙科、孙满主持,将拟建校区内的17座家族坟墓迁往崖口附近的谭家山安葬。迳仔蓢村原以何姓为多,孙姓次之,麦姓仅数户,后因土地贫瘠和山洪冲毁房屋,其部分何姓、孙姓迁入翠亨村,至20世纪初,该村开始居民逐渐外迁,民居废用,孙瑞英祠堂亦因乏人料理而逐渐荒废,但迳仔蓢地名沿用至今。
涌口 村名,位于中山市南朗镇中心东偏北3.5公里处,南有低缓丘陵,东、北、西三面平坦,现属南朗镇管辖。早在明朝初年,该地已有人居住。约至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东莞长沙乡(后改上沙乡)孙玄(字礼赞)偕子孙禘儿(字乐川)、孙禘宗(字乐南)徙居至此。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有黎姓迁入,后梁、陈、李、许诸姓陆续迁入。该村向南,因位于丰阜湖古涌道口,故名。清顺治前后,孙乐南第5代孙孙瑞英由涌口迁居迳仔蓢。孙瑞英后裔曾回涌口购买旁系先祖孙容窝(孙乐南第四子)遗田,并搬回涌口居住,后又相继迁出,或迁回迳仔蓢,其中十四世孙殿朝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涌口迁居翠亨村。光绪六年七月(1880年8月),为便于祭扫祖墓,在檀香山各叔侄捐签银两支持下,由十七世孙达成主持将原葬涌口村附近直系祖墓迁至翠亨犁头尖山竹高龙一带。村内现保留有孙家屋、孙家井等遗迹,附近山地保留有3座孙中山旁系先祖坟墓。至2004年9月,该村有人口1600多人,梁姓约占70%,另有程、陈、黎等姓,村民有出外谋生传统。
左步 村名,原名左埗头,位于中山市南朗镇中心东偏北3公里处,南有低缓的企石山,东、北、西三面平坦,现属南朗镇管辖。早在明朝初年,该地已有人居住,约至明朝成化元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间,涌口村孙褅儿(号乐川)分居繁衍于此,辟中堡,后阮姓迁入辟东堡,欧姓迁入辟西堡,之后又插入部分小姓。左步孙姓系翠亨孙姓(含迳仔蓢孙姓)宗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朝档案记载孙中山“改称早埔头人”,“早埔头”即左埗头的谐音。民国元年(1912)5月28日,孙中山偕妻卢慕贞、女孙娫、孙婉与长兄孙眉夫妇到左埗孙氏大宗祠祭祖和拜会宗亲,并与宗亲合影留念。孙眉与宗亲孙锦芳曾商议修建合宗祠事宜。1993年左步孙氏修建新祠堂,设立“孙文谒祖门”。2001年11月25日,孙中山长孙治平偕子国雄、堂侄必胜、必兴、必达等亲人前往左步拜会宗亲。至2004年9月,该村有人口1100多人,以孙、阮、欧姓为主,村民有出外谋生传统。
上沙 村名,位于东莞市中心以南35公里处,村后为丘陵地带,其余三面为村田,现属长安镇管辖。元末明初,因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为避祸乱,孙常德由浙江杭州举家徙居南雄珠玑巷,为明朝东莞伯何真赏识,被聘为西席(教师),遂偕家人迁居东莞员头山乡(何真家乡,今茶山黄屋、刘屋二乡)。后来,孙常德次子孙贵华由员头山迁居35公里外的上沙一带生活,时上沙地区已有人居住,之后蒋姓(亦由杭州迁来)和任姓相继迁入,遂成村落。该村向南,因濒临珠江口,长沙成带,故名长沙,后以地处沙地上端,更名上沙、沙头,亦称沙溪。孙常德晚年亦居上沙,终老于此。约在明朝成化年间,孙常德第5代孙孙礼赞偕子孙禘儿(字乐川)、孙禘宗(字乐南)徙居香山涌口村,间中因兵荒马乱,孙礼赞父子曾回东莞避乱或取食粮,后又分别返回涌口(长子孙乐川分居左埗头)。此后数百年间,上沙孙氏与左步孙氏多有来往。民国元年(1912)5月11日,广东孙族在广州召开恳亲大会,欢迎前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东莞上沙乡孙族父老三四十人应邀参加,与会者在茶会后与孙中山合影留念。会后,上沙父老收到“广东孙族欢迎中山家先生恳亲大会摄影纪念”照片和《孙族恳亲会欢迎中山记》纪念传单。两件纪念品现由与会者孙同发之子孙衍佳收藏。民国21年5月,孙中山侄孙孙满、孙乾到上沙寻根。民国36年春,孙科为上沙题字“国父先代故乡”。1992年6月,孙满、孙乾偕眷到上沙拜会宗亲。上沙地区仍保存有孙氏大宗祠、孙中山一至四世祖墓和分支香山的三世祖祠堂,邻近358省道的上沙村口立有牌坊,上有孙中山瓷像和孙满题“孙中山先生先代故乡”坊额,另有中山公园和孙中山纪念展览等设施。至2004年9月,上沙有居民2500多人,其中孙姓占90%左右,居民有外出谋生传统。
http://www.zsda.gov.cn/plus/view.php?aid=2844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