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古镇 一样的风情
2005年08月04日18:14
南古镇的烟雨让多少游子流连,小桥流水和江南女子的温柔让所有去过的人醉倒。苏南的古镇如周庄、同里、甪直等等已经为南京游客所熟悉,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浙江!
梦里西塘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嘉善县,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蕴。选一个清闲的日子,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再从上海坐火车仅一小时即可到达嘉善,再换乘小巴约三十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古镇。 西塘原名胥塘,历史上有“吴根越角”之称,因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西塘那种穿古透今、风味别致而浓郁的宅院文化和生活气息更能吸引人。
走在热闹的西街上,青石板路面,两边都是古朴的民居,部分民居开成了店铺,各色的旗幡当街挑出,“熏豆”、“芡实糕”等,显出一种热闹中的悠闲。站在环秀桥上展目四望,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廊棚古色,一派水乡古镇的风光,环顾皆秀色。桥体上刻有对联:上下影捞波底月,往来人度水中天。下桥走到一线天,巷子极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墙壁上都是古旧的青砖,斑斑驳驳,向上望去,高高的墙,窄窄的天空,感到很压抑,又有一种特殊的安全感。如果找一处靠水的小屋居住,感受一下推窗望水,窗外行舟,水气漫窗的感觉,那是多大的惬意。躺在床上,耳边传来小船在水面滑过的声音,闻着水乡古镇的气息,简直就想一直睡下去。
在西塘这样的水乡古镇里,只有慢慢地行走才能充分领略到它的美。路的左侧是住户和商铺,右侧是河,据说这条河上通钱塘江,下连黄浦江,是条活水,以前也走过货船。沿着河边挑出一条条大小不同的旗幡,“醉芙蓉”、“响堂”、“小舅妈熏青豆”等等,颇有古风。让游人经过也会忍不住停留一会。顺着河道望去,前面的送子来凤桥边一溜停了不少小船,也有几艘载着游客在河上慢慢游荡,圆弧的船顶挑出一片天空,船头的红灯笼随着船身轻微晃动,隐约听见悠悠的橹声传来。坐在河边体会那种临河悠闲的感觉,别提有多妙。西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桥。安仁桥、安境桥、安善桥、仁桥、五福桥、永宁桥、清宁桥、卧龙桥、渡禅桥、来凤桥等等,风格不一,工艺精湛,自古誉为“卧龙凌波,彩虹飞架”。
河两边的古宅,均为白墙乌瓦,随着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白墙已经不白,靠近瓦的地方泛出青色,瓦上有些地方也长起了瓦草。 灯笼是西塘的特色,沿着河边的古宅墙上、楼上、廊棚的柱子上,包括游船上,都挂了很多红灯笼,到了晚上,灯笼都点亮后,整个西塘就沉浸在这温暖的灯光里了。就这样顺着廊棚走,满目的廊棚、石桥、旧墙、乌瓦、旗幡、灯笼,满心满肚的淳朴的水乡气息。另外,一定要尝尝西塘地产的黄酒:嘉善特黄,闻的时候有淡香,喝在口中甜中略酸,韵味无穷。不得不离开之时,临桥挥挥手与西塘作别,也许,梦里还会再来这个原滋原味的水乡小镇。
神秘古镇廿八都
没人会想到,在浙西南苍茫的大山中保存着江南最大的一片明清建筑群,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住在老屋里的几千户人家竟有一百三十多个姓氏、九种方言,民风习俗和建筑风格都与周围迥然不同。就是这些令人想不到的神秘和新奇,让喜欢探密的游客足以过一把瘾了。
在朝阳还未露容的清晨赶往廿八都,飞奔在连通浙闽的“仙霞古道”上,充满精致古味的公路秀在窗外上演。穿千年关隘仙霞关,过颇像广西风雨石拱亭桥的水安桥,伴着车轱辘与桥面卵石摩擦的回响,水安桥上那漂亮的木结构长廊亭被远远地甩在身后,绕过枫溪边两个“嘎吱嘎吱”响的的大水车,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豁然显现。
晨炊升起,安详的小镇渐渐醒来。与其他到处都是游人的江南古镇不同,廿八都的街道上行人不多,整个小镇出奇地安静,古镇好像丝毫没被远来的游人打扰,偶尔的几声鸡鸣犬吠让小镇的气氛更显静谧和安详,让人仿佛回到那记忆中的年代。和镇上的居民聊天,从老人到小孩都讲着一口有几分北方口音的“普通话”,而仅仅在几十公里外的江山,人们还都是一口正宗的浙南方言,让人颇感新奇。 原来现今的古镇居民,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唐朝黄巢起义军留下来的守军和商旅的后裔。千余户人家,有142个姓氏,13种方言。历史形成的移民现象,使古镇的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与周围乡镇大不相同,而13种方言也渐渐地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的“廿八都普通话”。
而镇里的明清建筑也与周围其他古镇建筑不同,各式各样,浙式、徽式、赣式等建筑形式在这里融合,有些地方甚至看到一些福建客家楼的影子,比如宽敞的便于采光的天井。即便是有些建筑外表相似,但走进里面你会发现精美的内饰在廿八都无一家雷同。木雕、彩绘;北方风味、南方风情,在廿八都里水乳交融。 走遍二十八都,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几乎仍是原汁原味。线条细腻的木刻垂莲、窗扇、横梁、斜撑,花样繁多的木刻浮雕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几百年来似乎丝毫未动,问廿八都人从哪里来,不少人已说不清楚自己的祖先是谁,于是每一件遗物都成了祖先的象征。
在乌镇追忆似水年华
乌镇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等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从水阁和廊棚无不透出无限的水乡韵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据称西街是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街道是旧时的形制,建筑也是旧时的尺度。横横竖竖青石铺就的路面,缝隙间长着青苔。西街归来,到餐饮集中的常丰街吃晚饭。依水的仿古建筑,依水而筑。选择一家靠河的饭庄,择一靠窗的位置坐下,一定要尝尝“清蒸白水鱼”、“臭豆腐煎鸡蛋”、“乌镇三丝”,很有地方风味,值得品尝。沿着东市河南侧,岸边长长的廊棚,寂静空旷,“美人靠”上常常会有MM靠着。翻建、修缮的古建筑内容广泛,涵盖居住、饮食、作坊、纪念馆、贸易、文化、娱乐等各方面,游客可以观看、参与的活动如皮影戏、花鼓戏等节目众多,让人目不暇接。
两座造型优美的石桥--太平桥和观音桥隔河相望,平行布局。东观音桥的拱呈完整的半圆形,造型玲珑细致;太平桥的桥拱曲线稍平缓,立柱柱头雕刻的花纹是莲花座,长十多米,造型流畅大气。两桥相对,互为衬托,步移景易,不断变化相机的取景框,单单这一组双桥风景就可留下好几幅画面。石桥默默不语,流水寂寂无声。站在桥上,手扶久远的石栏,左顾右盼,从清晰到模糊,近近远远的水、桥,小舟、行人,充满了眼帘。著名的逢源双桥在景区的最东侧,因其上有廊棚,分左右二桥而独具特色。桥下有水栅栏,是古时水路进出关卡。乌镇的水系不仅有带状,还有片状。逢源双桥一带水面开阔,形成能掉转船头的地方,名曰“财神湾”。这里汇集了水乡的特色建筑,厅堂、石桥、廊棚、水阁,全方位的美景尽收眼底。过桥后右转,步入东大街。一律的旧石板铺地,曲曲直直在脚下延伸;窄窄的巷子,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和店铺,一间间由马头墙隔着,规模大小不一。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让人感叹时光的久远。在街的中部,当地住户会很热情地为游人指出《似水年华》中女主角默默的家及旁边在剧中经常出现的幽深小弄。這里少有現代文明的足迹,很容易把思绪带会那遥远的年代,使古镇凭添几分古老的神秘色彩。
即将离开时,一定要去看看乌镇最具代表性的两件古物--老杏树和古牌坊。老杏树是在乌镇中心医院的院子里,远望去,老杏树犹如一棵长满了青草的巨大枯树。古牌坊说的是梁昭明太子读书的遗址,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可以相信它才是这古镇的见证和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