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7|回复: 0

縣市合併前高雄市「客語生活學校」之政策執行過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7: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圖/曾韻潔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語言為族群文化之根本,而語言的流失現象亦是族群面臨且迫切需解決之問題,更有學者指出「原住民語已經住進加護病房,客家話在掛急診,閩南話已在掛號」,來形容國內語言文化沒落的程度。為了挽救瀕臨流失的語言,建立客家語言復甦機制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之要務,自2003年起於全國國中、國小、幼稚園及托兒所補助推行「客語生活學校」。其政策目的旨在「強化對客語之認同與提升使用客語之意願與能力,使客語在校園中廣受接納及使用,並使客語從邊陲回歸主流地位」。其政策推行至今,客家人口數於全國排名第十七的高雄市,在「客語生活學校」的歷年申請總數排名第六。如何在一個非客家文化發展重點區的閩南都會下推廣客語教學,並使政策執行達到顯著的績效,為作者探究之動機。
  初期深度訪談與問卷研究之結果發現,可歸納為三大層次的執行結果,詳述如下:
1.行政首長及相關部會的執行:
高雄市的政策始於行政首長對文化復甦的使命以及藉由執政來呈現政黨政綱,將客家政策納為施政要項之一。推動初期採用專人專案的輔導策略,以及客語資源中心提供了相對應的教學資源,並採取「轉化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的教學理念,使政策得以制度化地運作。
2.學校單位的理念與策略:
由於在都會區的環境限制下,客語教學以多元文化為理念,採用生活化且活潑有趣的教學策略。不但提升了客籍學生的學習意願亦吸引了非客籍的學生選修。
3.學生修課及其家長願意子女選修原因:
初步問卷整理發現,「有趣活潑的教學方式」、「數位遊戲教材」與「實作參訪」等非正式課程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選修客語之主要動機。而家長願意讓子女選修客語之原因則可歸納為:「能力的培養」、「價值觀念的型塑」,以及「增加對自我認同與肯定」三點。
  由以上論述觀之,高雄市的「客語生活學校」在執行上面臨了外在環境結構的限制,因而在上級單位與基層機關的運作上採取了因應的做法,同時也反映於學生修課與家長同意選修之因素上。其個案在政策執行方式與結果的呈現,在某種程度上似乎與一般認知以「復甦母語」為主旨的「族群語言政策」有些出入。但以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其執行結果不但強化了客籍學生的自我認同,更提升了非客籍學生的學習意願,使得更多學生進一步想接觸並瞭解客家文化。其結果是有助於多元文化之發展,同時也為客家族群隱形化之現象提供了一個可能解決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7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