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9|回复: 2

老农说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17: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美的心 于 2011-10-29 11:36 编辑

    谷子
        
     谷子,山西就是指小米。山西以沁州黄最为出名。我小时候没吃过小米,也没有见过小米株,而今看到了,就是高粱苗一样的,只是它抽穗结着这种果实。
    小米,我家乡没有。 我家乡倒是有一种叫“禾子”的作物,俗名黄米,比小米略粗。小米为粟,黄米为黍。山西应该有,可惜此处不见,未能取图。小时候吃过一个外婆的远房亲戚带来的禾子ji,估计曾经是很重要的一种粮食,可惜没有见过。听说禾子属贱生作物,尤其刀耕火种年代,抛荒就可有收成。
    谷子,我家乡就指稻谷了。而我家乡称“稻谷”的单指水稻,称稻苗为“禾”,而称“禾子”的则指黄米。 也就是说,我家乡称稻谷为“谷子”,山西称小米为“谷子。山西用“水稻”和“谷子”是分开来称呼两种不同的作物。

    高粱   
   
     高粱,很熟悉呢。
    虽然多年没有吃过高粱了,但是些年前有吃过糖高粱杆。
    乡谚也说:“吃荞吃麦,吃不过馍;往高往远,往不过娘。”(本地方言“嚼馍”就是指吃饭,估计是北方及西北地区的话。上千年的移民过后,“嚼馍”仍指吃饭,不过已经是指吃米饭了,本处指吃米。“往”,因本地方言有些为古代汉语,这里是动词,“走”的意思。整句话是说:吃荞吃麦,都比不过吃米,吃米吃得最多而又不厌倦;一个人可以走高走远走四方,但只有娘家才是你最愿意走而且走动最勤的地方。)
    ——我就是很好奇,在我家乡,高粱是除了大米小麦外,应该位列第三的粮食类别了。这乡谚俗语里没有它,有点遗憾。另一种方式里也经常空缺,估计以前粮食金贵,如同人取名“富贵”一样,地方上一些人家给娃儿取坏名(自然有官名),或“荞ji”或“麦ji,或“苞谷ji”(ji入声,对应汉字未名,糍粑糕饼类),就少见“高粱ji”。可见,真是不拿高粱当旱粮。
    然而,在山西高粱米至今仍是很常见的,就整个大北方而言,高粱米也很普通,酿酒醋类尤是用得多。


     荞麦
   
     荞麦,我家乡单称“荞”。
    “红根根,绿叶叶。
    开白花,结黑果。”
    该谜语说的就是荞麦。
    记得小时候收荞麦时候,人们在谷场上打荞麦,怎么打的不知道了,只知道有在秸秆堆上游戏过。且记得每次打完以后会烧荞麦杆,此时人们都纷纷珍藏荞麦灰。大约可以当作小苏打,用以做粽子之类。

    燕麦
   
     燕麦。我家乡称“黄麦”——疑亦为“胡麦”、“水麦”之类,而“黄麦”之称最为普遍。
    此前吃过不少回燕麦粥,而今才知是这个东西——貌似在我家乡人们不兴种植黄麦以后,这个物种有以野生(俗称默生)的形式存在。盖因其出米率极低,过去人们惟在饥荒时节才采摘这种野麦子。又因野生的黄麦少,采摘收入量甚微,故而乡谚说:“撂工撂工着黄麦谷”,意即干活不得要点,扔下当紧的不管,丢西瓜拣芝麻,不务正业。
    但是要知道,在缺粮的年代,即便野生的黄麦,也给多少人家充了饥。故而,亦是好麦呀。

     小麦
   
     小麦,我们那里以前有地的时候也有,就称“麦”。
    阳春三四月,蝉鸣嘶嘶,布谷啁啾的季节,这种小麦就抽穗了。这个时间,要抓紧接茬儿,就是在麦子地里种上花生,这样花生刚发出来稍稍长齐时候,就收割麦子了,一点也不误农时。
    麦子收回,可以炒麦谷泡子,就是爆麦米花。还可以拿一两升来,找个有石磨的人家,推了。拿回家,可以摊饼子,可以做饺子,也可以捏麦丸子(就是北方的疙瘩片儿)。因为没有去麦麸,所以手推的面粉,都是灰色的,但是很好吃。可能南方人多水稻,少有麦子,故而很珍贵。

    另附胡麻图
     
     胡麻,只听说过胡麻油好好吃。我家乡没有,以前也没见过。民间资料不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8: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有一个地方都种五谷,所以,要分清五谷,也不是容易的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9: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下次我问问省内同学他们那里各有种些什么。
我家那里好像农作物果木等种类就很多,包括江西福建那边的桐树到北方的葡萄核桃……
五谷具体指哪一些种,说法不一,随便摘几个来,让我们怀念和认识~

最近去了山西农博会,好些省份有去参展,惟山西的农产品最丰富——其种类之丰富,是我在其他省所未曾见过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13: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