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8-15 9:31:30[url=]河源日报[/url]谢全建 周建华我要评论(0)
●学子档案
姓名:刘晓莹
高考成绩:635分
录取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连平县溪山镇很多人已经知道,本镇茶山村桥头屋的刘晓莹,今年高考以635分的高分,被中央财经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录取。然而,很少人知道,她家正为刘晓莹的6000元学费发愁。
刘家在桥头屋只有一间房,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经济与住房压力剧增,刘晓莹的父母选择了离开农村,到县城寻求发展机会。刚好有个亲戚调离连平,就把位于连平县城的那套三室一厅的单位家属房无偿借给刘家居住。于是,在没有房租负担的顾虑下,刘晓莹的父母四处打散工,挣得微薄的报酬供女儿们念书。
好在,刘家的女儿都非常争气。老大刘晓丹于2008年考上暨南大学医学院;翌年,老二刘晓惠考取中山大学,攻读地质学;今年,刘晓莹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这所学校远在北京,尽管学费和住宿费都不是很贵,但路费和生活费与在南方就近上学相比,则多了一些,加上两个姐姐还在上大学,对于入不敷出的刘家来说,压力是相当的大。
刘晓莹的父亲刘希旺曾在广西当兵,是位退伍军人,但他承认,自己在发展经济方面,不具有军人本色。“刘希旺,希望不大。”他这样调侃自己。刘希旺是个泥水工,替人家修补墙壁,获取工钱,但这活不是经常有,所以收入不稳定。刘晓莹的母亲是个临时工,活也是时有时无,来钱没有保障。倒是女儿们十分懂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老大、老二上大学后,一方面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一方面刻苦学习取得奖学金,同时积极勤工俭学,在校的住宿费和生活费由自己解决。
刘晓莹是在深圳念的高中。虽然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全免,但生活费需要自己负担。她深知家里的艰难,从不乱花钱——不要手机,不跟人家攀比,每个学期,生活费只花500元。她说,家里经济困难,但自己要在学习上胜过别人。为了省钱,每学期她仅回家两次。
高考结束至今60多天,暑假里,刘晓莹坚持做家教,为县城的一些小同学补习物理和数学,换点报酬帮助自己上大学。大姐留在广州打暑假工,省得回家跟妹妹争房间住,还可以谋点生活费。
□本报记者 谢全建
■特约记者 周建华
“新闻助学”圆梦行动
本报爱心热线:3822000
本报“爱心基金”账号:802753567608091001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河源分行营业部
http://heyuan.cn/xw/20110815/58406.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