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斤狗”原名李三雄,梅县松南乡小黄沙人,家境贫苦,又骨瘦如柴,村里人都轻视他,给他起个绰号叫“三斤狗”。他因家贫潦倒,也不敢与人计较,只好逆来顺受。年长月久,这个“三斤狗” 绰号就尽人皆知,原名李三雄反而被人遗忘了。
“三斤狗”有个儿子,名叫阿发,早年随水客到南洋马来亚大吡 锡矿工人,头两年还有来信,以后便音讯全无了。
有一天,“三斤狗”没米下锅,想起阿梗伯姆是村里的大户,便去向他借米。可是尽管“三斤狗”在阿梗伯姆面前讲尽好话,却一粒米也没借到。“三斤狗”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不一会阿梗伯姆带着族中的兄弟叔侄到来,厉声喝问:“三斤狗,你竟敢偷我的金钗!”“三斤狗”先是一怔,接着便说:“谁偷了你的金钗!”阿梗伯姆不由分说,便下搜查”。族中兄弟将“三斤狗”的房屋彻头彻尾地搜查遍了,也没有发现金钗,可是,阿梗伯姆仍不死心,一口咬定金钗给“三斤狗”偷走了。“三斤狗”百辩难脱,气愤地说:“到社官坛去誓!”又说:“如果我偷了阿梗伯姆的金钗,行到半路都会跌一跤。”于是。阿梗伯姆和族人随同“三斤狗”到社官坛去发誓。
“三斤狗”受了冤屈,心中愤愤不平,气得连走路也发抖。当他跨过一条水圳道时,一不留神跌落圳道里去了。于是,大家哗然,都说社官真灵。从此,“三斤狗”便戴上一顶“贼”帽子。
有一年的年三十日,全村上下锣鼓声声,爆竹连连,可是,“三斤狗”连一个钱买猪肉都没有,心急如焚,愧无三牲拜祭祖宗,无奈何硬着头皮向 猪的阿二赊了一斤猪肉,原块放在锅里煮。谁想到这时来了个债主,一登门就开口讨债:“‘三斤狗’,年三十日了,今年的久债该还清了!”“三斤狗”哀声地说:“张老板,年三十日了,我家还没有米落锅,哪有钱来还债呀!”正当这时,一阵风吹来了肉香味,张债主走近灶锅,揭开锅盖一看,便大笑说:“‘三斤狗’,你没有钱还债,却有钱买肉!”“三斤狗”急忙辩解说:“那是赊来祭祖的。”“你要祭祖,我也要祭祖!这块肉当作抵债吧!”张债主说着就把肉抓在手里,向门外走去,正要出门时,听到“三斤狗”叹道:“人家有肉过年,我家无肉汤过年。”“那个刻薄的张债主,听了“三斤狗”的话,回转身来,抓一把炉灰撒在汤里,神气地说:“这汤也要抵债!”
这一年三十日晚上,大家都酒肉满合,吃得又饱又醉,可怜“三斤狗”连汤也没有喝一口,饿着肚子上床。半夜里,听到有人敲门,“三斤狗”心惧又是债主来了,不敢开门,只在床上轻声问了一句:“谁呀?”门外说:“爸爸,阿发回唐山来了。”“三斤狗”闻言又惊又喜,当时一跃而起,想去开门,但随即又停了下来,问道:“阿民,你有没有带钱回来,如果没钱,情愿莫回来被人看衰退!”儿子说:“爸爸,快快开门!”“三斤狗”开门一看,阿发手提大提包,后面站着四个挑夫,地上放着四担“番货”,满面笑容。
天还未亮,全村上下响起了阵阵锣鼓声,鞭炮声,人们都到祠堂敬祖公了。“三斤狗”忽听门外有人在说:“大家都敬祖公了,只有”三斤狗“关着门睡大觉。”又有人说:“他穷得连食都没有,拿什么去敬祖公!”“三斤狗”一听,气得胡须都竖起来了,忙对儿子说道:“阿发,听见了吗?如今办三牲已来不及了,我们就拿花边(银元)敬祖公吧!”
不久,“三斤狗”父子捧着两大簸箕银元来到祠堂上,忽听有人说:“桌脚不平,神桌不稳!”阿发即刻拿了块花边往神桌脚下一垫。满厅堂男女老少,目瞪口呆。待问明白,才知“三斤狗”的儿子阿发回来了,顿时情况大变,有人喊“三伯”;有人喊“三伯公”。大家都到“三斤狗”面前恭喜说好话。祭祖结束时,照例要由族中长辈说一两句吉利的话,这一年大家都都推举“三斤狗”代表族中长辈讲话。“三斤狗”也毫不推辞,站在厅堂正中,开口便说:“我们族中大姓人多,年年都难免有老寿,我看今年头等要祭的是,龙扛要买两条,孝帘布要买一副,大铜锣要买一面,你们说对吗?“满堂的兄弟叔侄都连声说:”三伯公话对!”“三伯公话的着!”祭祖回家后,有人送酒,有人送肉来,也有人送原只熟鸡熟鸭来,也有人送大鲩鱼。个个都说:“三伯公,一点意思,敬奉你老人家!”
吃过早饭,全族上下都来给三伯公拜年,正当满堂高兴的时候,三伯公笑哈哈地说:“去年年成好,狗仔也快大,上夜才三斤,下夜就三伯了!”大家哭笑不得。“三斤狗”接着又说:“年初八阿发完福请酒,每家请一个人,六十岁以上的另外加请。但是,阿梗伯姆年过七十,我也不请。”这里大家七嘴八舌,都说阿梗伯姆冤枉好人,难怪三伯公生气。
年初八请酒那天,大家都纷纷劝三伯公买田做屋,“三斤狗”公开表示要先村人造福,出钱买社官坛那块地,废掉社官坛,办公公益事业。大家凡有后都拍手叫好。
自此以后,村里凡有红白好事。都请“三斤狗”坐上席喝酒。“三斤狗”也不谦让,每次吃完酒总是边抹嘴巴边笑着说:“打帮我的儿子。虽然这样,请他喝酒的人还是接二连三,越来越多。
流传地区:梅县
搜集地点:梅县松口镇
搜集时间:1987年
搜集整理:陈扬明
[来源:摘自《广东民间故事全书》 | 作者:搜集:陈扬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