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自己的家乡文化是很不了解,说来惭愧。
所以自己最近一直在回忆儿时的一些趣事,现在从儿时经常哼的歌谣开始说起,愿大家在回忆的同时也把自己对客家文化和风俗人情方面的东西也用自己的笔表达出来。
我至今不太明白,我小时侯为什么会对夜幕中的点点流萤产生那么浓烈的兴趣。流萤最偏嗜的美食是嫩南瓜叶,为了捉萤火虫,我和几个堂弟常常摸黑爬到瓜棚上,好几次引来大人的一顿揍。
置身山野的客家孩子几乎都迷恋发光的东西,看着流萤闪闪地欢舞,这是儿时的一大乐事,将萤火虫用白纱布裹好,夜晚悬在蚊帐上,这就是当时我们自己称的“电火”。
在流萤下的游戏是客家孩子的传统项目,这代代相传的客家童谣中就得到印证。其中有很多的谣曲就是也萤火虫其兴的。
火萤虫,唧唧虫,唧打唧,上天唧,上瓦上,碗来装,碗瓦碗,莲花碗,莲瓦莲,跳脚莲,跳瓦跳,蛇跳,蛇瓦蛇,白蛇,白瓦白,雪白,雪瓦雪,落雪,落瓦落,肠落,肠瓦肠。猪肠,猪瓦猪,野猪,野瓦野,唱野,唱瓦唱,和尚,禾瓦禾,割禾,割瓦割,番割,番瓦番,翻倒一个猪腰子分你食!
这些年过去了,这些童谣你们是否熟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