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2車逾80人‧35天走萬里‧重走機工路出征 2011-06-26 11:13
陳振泉(前排右)旗幟一揮,22輛遠征滇緬之路的80位參與者,仿效當年第一批南橋機工浩浩蕩蕩出發。(圖:星洲日報) “重走南橋機工抗日滇緬路”共吸引了逾80位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等地的人士參與。(圖:星洲日報) 陳振泉(左2)揮旗禮開始前,與魏葦(前排右)握手寒暄。左:謝萬森、右2起:陳凱希、翁清玉和王如明。(圖:星洲日報) 陳松清撿拾新加坡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處的泥土,準備帶往中國昆明西山南橋機工紀念碑,作為“落葉歸根,魂歸故土”的儀式,意義深遠。(圖:星洲日報)
(新加坡25日訊)22輛車逾80名參與者今早從獅城出發,準備在35天內途經馬來西亞、泰國、寮國,然後進入中國雲南省境內,重走當年滇緬公路的部份路段,全程1萬2千多公里。 活動是由馬來西亞隆雪華堂主催,柔州河婆同鄉會青年團與二戰歷史研究會聯辦,新加坡怡和軒俱樂部和陳嘉庚基金會協辦,星洲日報為媒體伙伴。
“重走南僑機工抗日滇緬路”活動,邀請了新加坡外交部兼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高級政務次長陳振泉揮旗。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在途中前往新加坡的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處弔唁,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代表當場獻上花圈表示敬意。 挖泥帶至昆明紀念碑 此外,馬來亞二戰歷史研究會秘書陳松清也在該處一角,挖撿該處的泥土,並帶往中國昆明西山南橋機工紀念碑,作為“落葉歸根,魂歸故土”的儀式,意義深遠。 出席者包括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魏葦、怡和軒俱樂部主席林清和、副主席謝萬森、陳嘉庚基金主席潘國駒、柔佛古來河婆同鄉會會長黃福庭、隆雪華堂署理會長兼馬來亞二戰歷史研究會主席翁清玉、活動主要贊助人海鷗集團董事經理陳凱希、工委會主席蔡成宗和車隊隊長吳國文等。 參加“重走南橋機工抗日滇緬路”活動的團友,昨晚在怡和軒俱樂部出席怡和軒俱樂部和陳嘉庚基金所設的歡迎宴。 南橋機工後裔之一的蘇育平今午在加拉巴沙威宴請團友。 柔佛州河婆同鄉會則贊助22輛參與活動的四驅車,每輛500令吉。 蔡成宗:意義非凡
――工委會主席 “機工們當年響應陳嘉庚的號召,奮不顧身的前往滇緬之路進行抗日活動,運送物資及修車,為的便是確保抗日前線作戰物資有效的供應,意義非凡。” 林清和:歷史被埋沒
――怡和軒俱樂部主席 “雖然這段歷史具有深遠的意義,但卻被埋沒了。” 黃福庭:馬新壯舉之旅
――柔古來河婆同鄉會會長 “雖然馬新國度有所不同,但卻有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回憶;因此,這項活動可說是馬新兩地人民的壯舉之旅。” 翁清玉:居安思危
――隆雪華堂署理會長兼馬來亞二戰歷史研究會主席 “年輕人除了須瞭解過去的歷史,也須居安思危。” 陳凱希:從原地出發
――活動主要贊助人海鷗集團董事經理 “活動特別選在怡和軒俱樂部為出發地點的原因,是因為當年第一批南橋機工,便是從此處出發。” 潘國駒:促進交流
――陳嘉庚基金主席 “過去6年以來,新加坡陳嘉庚基金會一直都邀請馬來西亞獨中老師,前來新加坡兩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培訓,為促進兩國人民在教育上的交流而努力。” 陳振泉:後人應學習
――新加坡外交部兼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高級政務次長 “南橋機工除了多為華裔同胞,巫裔和印裔人士也參與其中,還獲得4名勇敢的女性參與。 當年大家不分種族、宗教和性別,全情投入抗日活動,非常值得現今社會人士學習。” (星洲日報/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