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韻書所切出的音與客家話實際的音不同時,可能有幾種情況:一是該字有兩個反切,因為語音是會改變的,語音演變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反切,而每個時代都會帶有不同的層次,可能是上一個時代的音延用至下一個時代,但下一個時代的音卻有了些微的改變,因此同一個字會有不同的讀音,反映了語音來源的不同層;再是,客家話所保有的音是韻書中未收錄到的音,這也說明了客家話值得研究的價值;另外,也有可能是客語的語音所對應的漢字推測可能不是該字。
當我們在切客家話的反切下字是蟹開一的時候,我們是可以切出有[oi]、有[ai],還有[e]的韻,但是明明被切字是一等字,而[e]是出現於二等字的音,所以我們是必須回歸到《廣韻》的時代來說的--因為《廣韻》來自《切韻》,而《廣韻》的時代是宋代,在《廣韻》之後才會有「等韻」,我們知道「等韻」是針對廣韻的反切作科學性的、語言學的分析方式,分析出一到四等,也就是說中國有語言學概念的開始是在「等」韻的時候,因為「等韻」如《切韻指掌圖》、《韻鏡》等各種類型的字典,它上面的編排方式就如現代的「聲韻調配合表」,藉此我們可以知道,在《廣韻》的時代是沒有等的概念的,也沒有「攝」的分類。
《廣韻》的目的是為了要作詩押韻,而廣收各地韻的字典,所以它提供的只有字義與那些可以互相押韻的字。但到了「等韻」時,分析出在《廣韻》裡的反切上字聲母有哪些,與反切下字的韻母有哪些,也就是說在《廣韻》時期是沒有等的概念的,而到了「等韻」時,將本來沒有等的概念去做了區分,然而區分等的依據,又決定於是用了哪一個方言作為依據。在區分等時,不同方言在念同一字之際,不一定每一個方言都讀相同的音,有些方言讀成一等沒有細音,但有些方言卻讀為四等有細音,因此將這些原本是一家人的字要劃分時,分等的人也就很重要了,要能把所有的方言現象都呈現出來,這是較不容易的,所以當他根據某一方言所記錄的反切,也許在其他地方是不受用的。
就像是蟹攝字「梯」念[oi],但是[oi]在客家話中應該是在一等,可是在方言調查字表中卻被放在四等,所以我們可知像是如客家話相類似的,或與客家話有相同的語音層次的語音系統來說,「梯」念[oi]應該是被放在一等的。因此,有些字我們必須要從一個大範圍、大家族,如蟹攝字要從蟹攝這個大家族來看它,暫時把等的概念拿掉,所以蟹攝一等有[oi],我們也可以放大至蟹攝這個大家族有[oi]的韻,而不只是在一等的地方而已。
【文/李庭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資料來源:陳秀琪老師「客語漢字書寫」上課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