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22 10:06:12[url=]河源日报[/url]蒲荔子我要评论(0)
3年前,没有人能想象得到,佗城能从一个破旧脏乱的小镇发展成现在这个四季飘着桂花香的古城。如今,越来越漂亮的街道,越来越多的游客,终于让佗城人有了想象家园未来图景的底气。“客家古邑,千年佗城”,这是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对于佗城的想象,“恢复成古城风貌”,这是文物保护专家们对佗城的希冀,“希望以后游客多了,饭店生意会越来越好”,这是普通佗城人朴素的愿望。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正因为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未来的佗城才拥有了无数的可能。
佗城北门夜色。复古城墙传递出历史的厚重。 佗城南越王庙里的赵佗塑像。佗城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在岭南历史文化地图上占有重要地位。 佗城新貌。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佗城影剧院“修旧如旧”,承担起展示客家文化、客家民俗风情表演等功能。
未来开发 让老百姓“活”在古镇里 “佗城现在还只是初步保护,升级是说不上的。”在建于古龙川县衙衙署原地的镇政府里,镇委书记陈文中为记者描绘了他心目中古镇“升级”的蓝图。这位土生土长的佗城人反复强调,不会借鉴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将原住地居民全体迁出的经验。他认为与其孤立、静态地保护,不如让佗城的老城区保持“活城”的面貌,让老百姓“活”在世代居住的古镇里。
“佗城有赵佗文化、考棚文化,文化底蕴比丽江深厚得多。”佗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办公室主任马建成说,“现在丽江已经很难看见土生土长的丽江人了,但这里还是佗城人的佗城。”
对于佗城人来说,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的精神归宿也在这里。但另一方面,如果要原样保持现在佗城人的生活,便很难将其恢复成古城的风貌。这个悖论成为升级改造面临的首要难题。“我们现在只迁出那些对文物破坏特别严重地方的居民,未来再考虑逐步把居民迁到新城,把古城完全恢复成原来的风貌。”佗城镇委书记陈文中说,根据规划,甚至连镇委办公室都要搬迁。“镇政府所在地原来是赵佗的县衙,以后将恢复成古代县衙的样子。”
从今年开始,佗城将在古城外兴建4个停车场和一条新的主干道“越王大道”。在规划中,“越王大道”将成为新区的标志性道路,而佗城居民也将会陆续迁居到那里,“那将是个现代化的商业区,购物、娱乐设施都齐备。”陈文中介绍。据悉,整个佗城的修复改造要持续到2012年,总投资将达到1.5亿元。“现在才仅仅是修复了一部分核心文物建筑。”陈文中说,随着居民往新区迁徙,佗城还将进行全方位的旧城改造,佗城的近期目标是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4A级景区。
改造后的佗城如何才能体现出原汁原味的“古韵”?“对于这些居住在古城里的居民来说,不动就是最好的保护。”考古专家们建议,要维持这些历史建筑的风貌,不仅要靠政府的努力,更要让居民们树立起自觉保护的意识;不仅要保留有文物价值的古迹,也要保护居民们生活的痕迹和器物,只有两者融合,才能让佗城不仅有古城气息,也有生命的呼吸。“修缮开发切忌粗糙,不伦不类。”考古专家麦英豪说。
而参与佗城改造规划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敏则认为,要保证古城风貌,除了修复原有建筑外,还要注意旅游景点必备的基础设施都尽量建在老城外,特别是现代化旅馆不能建在老城内。
未来生活
除了金子,也提供彩虹般的前景 走在佗城的老街上,你很难不被那些星罗棋布的宗祠吸引:它们或是高调地矗立在街道两旁,或是隐匿藏身于小巷之内;它们有的金碧辉煌,令人炫目;有的古朴雅致,颇有古韵……从赵佗而始,佗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在这古镇,仍有179个姓氏,堪为奇观。对于游客来说,这些宗祠是不错的景点,值得观赏和玩味,但对于佗城人来说,这些宗祠的每根横梁,每根立柱都镌刻着客家人不停迁徙与奋斗的故事。它们,是佗城人凝固的记忆。
这是佗城人过去的生活,那么,佗城人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首先,他们的生活将依然与古城息息相关。在从东莞回到佗城开书法店的黄伟新看来,文物的修复普通的佗城人或许参与不了,但古城的保护和宣传却是人人有责。“去年世客会的时候,我做了一百个电子屏幕把佗城这几年的照片全部放在里面,让游客看到过去和现在的变化。”黄伟新说,以后佗城发展得好了,大家的日子也会跟着好起来,这个道理很简单。
而佗城镇中心小学老校长骆校长觉得,未来的佗城,将让年轻人更多地留在自己的家乡:“佗城的保护和开发,首先将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的机会多一点,选择多一些,不必单纯务农,年轻人就愿意留在本地了。”他觉得,与游客涌入而造成物价上涨、居住环境改变等担忧相比,更迫切的是改造工程能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本地经济文化竞争力。
尽管佗城众多景点存在“小、散、弱”的特征,但是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规划里,古镇的未来却宏大而鲜活:古镇将建设成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集赵佗文化和客家文化研究、文化旅游、客家文艺、工艺品加工生产销售、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
对于佗城来说,除了摸得着的金子,还能否提供彩虹般的生活前景,这将成为改造过程中最值得玩味的一笔。
未来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城注入生命力 在老佗城人的心中,佗城虽小,却处处都是故事。越王井里的水,他们喝过,几千年前赵佗也曾喝过;龙川学宫里那块雕着游龙的大石板,曾是无数科举学子顶礼膜拜之地,却也是佗城中心小学孩子们课后玩耍的乐园;就连龙川的特产酿豆腐,传说都是赵佗当年仿造北方的饺子做的……“当我还是小孩子时,考棚就变成了龙川第一中学,里面的木制丁字架拆了,最大的考场做了会议室。”出生于1929年的黄伯鉴回忆起幼时看到的考棚,里面漂亮的木头家具曾让他兴奋不已。
如今,经过修缮后,学宫、考棚回来了,越王庙、越王井也回来了,但那些带着佗城老人们温热记忆的故事如何回来,那些厚重的文化积淀如何让南来北往的人感受到,成为佗城升级改造中不可回避的难题。沈从文曾在《边城》中这样描绘凤凰古城:“两岸泊舟无数,宿醉未醒的船夫从晨曦中的吊脚楼边匆匆跳到船头,妖冶泼辣的女子在楼头挽留相好的船夫,被山匪抢了媳妇的小裁缝垂着泪锁纽扣。”也许,对于一座古城来说,吸引人的是那些古色古香的文物建筑,但真正让人回味的,却是古城散发出的久远气息,比如那些哼唱了几千年的山歌,比如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民俗,比如那些在这里世世代代生活了几千年的人……
随着硬件逐步完善,柔软的古城气息成为佗城最需要补的一堂课。“吸引游客不仅要有这些文物古迹,也要有与这些历史遗迹相适应的文化活动。”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认为,如果只有古迹,难免显得有些空洞,而如果加入了“活态”的文化,便能使一个古城焕发出生命力。刘晓春举例说,既然佗城现在还存有非常完整的客家宗祠文化,就应该通过节日中举办祭祖这种形式展现。
在采访中,刘晓春一直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面动静结合。“比如考学文化依附于科举制度产生,现在已经没办法复制,所以只能通过展览的形式出现;但有些文化,如客家山歌,可以通过活泼的、动态的方式展现。”
事实上,根据未来的规划,客家山歌成为佗城最先完善的“软实力”。在佗城的南门码头有一棵生长千年的“早合树”,被当地人称为千年山歌神树,传说“山歌仙”赵三妹等爱人从军归来,天天在这树下唱山歌。“未来这里将会建成一个山歌广场,天天有山歌表演。”马建成说。
南方日报记者 蒲荔子 吴敏
摄影/河源日报记者 黄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