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26|回复: 2

河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0 14: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4-19 15:20:30[url=]河源日报[/url]佚名我要评论(0)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整个河源市域范围,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包括源城区、东源县、紫金县、龙川县、和平县和连平县一区五县,共设94个建制镇,1个民族乡,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省级中心镇19个(包括5个县城)。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规划基期是2008年,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0年。
发展总体定位
     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施适度工业化战略,全面推进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积极打造全省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示范市,大力建设“五大基地”——新兴产业基地、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将河源发展成为广东“绿色宝库”和“幸福之乡”。
总人口和城镇人口
    总人口近期年均增长率控制在2%,2015年控制在390万人以内;2015年—2020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9%,2020年控制在430万人以内。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60万人以内。
城镇化水平
    近期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5%,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约52%;2015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6%,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约60%。
城镇规模结构
到2020年,形成大城市1个(中心城区),中等城市2个(老隆、紫城),小城市2个(阳明、元善),小城镇86个。

城镇空间结构
总体空间结构:
    在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河源将以“井”字型发展轴带为主线,以多层次的中心城镇和集群化的产业聚集区为节点,形成不同类型、规模的城镇和产业区向“点轴”集聚,六大片区“以点带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打造四条发展主轴:
    强化城镇与产业沿交通轴线的拓展态势,打造两纵两横“井”字型发展轴带,形成融入珠三角、沟通长三角、带动环珠三角空间发展格局。

培育三级城镇中心:
    通过实施不均衡发展策略,培育教育科研、旅游服务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等服务功能,将产业、用地、交通等开发引导性资源优先倾斜给基础条件好、集聚能力强的市区、县城和中心镇,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市域中心——地方性中心——一般镇”三级城镇中心体系。
整合六大发展片区:
    为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地区差异,根据各级城镇的空间距离和产业关联程度,构筑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周边受辐射带动的城镇为节点的六大发展片区,并以交通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产业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区划
产业空间布局:
    建立市域统筹协调的绿色产业体系,支撑河源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粤赣高速公路、河梅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及和平—龙川—汕尾公路沿线的“五条产业发展带”;重点打造以综合服务业、商贸物流业、休闲旅游业、新兴产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五类产业聚集区”;集中“特色产业基地”。
主体功能区划:
    (1)优化开发区——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地区,主要发展提升型产业。在源城、县城及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镇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区域地位和产业聚集度,规划总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2)重点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基础的地区,主要发展扶持型产业。今后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规划总面积约362 平方公里。
    (3)生态发展区——具有一定生态功能或者近期不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用地地区,主要发展储备型产业。今后要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规划总面积约6748 平方公里。
     (4)禁止开发区——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非建设用地和不允许开发的地区,主要发展保护型产业,并搞好生态林及水源林建设,规划总面积约8415平方公里。

城乡土地利用与空间管理
      2020年,河源市中心城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县城及其它镇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全市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79平方公里。通过采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以空间换空间”的措施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27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204平方公里。
“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
    (1)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例如“三旧”改造中的旧村更新改造)策略,以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来增加城镇建设用地。(2)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都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通过低效园地、山坡地改造补充所占耕地,既满足城镇发展用地需求,又有效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指标,实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
“三规合一”的空间管治体系:
     通过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的管治要求,划定优先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四条控制线,实施相应的管治措施。

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开发利用目标:
     利用河源“众河之源”的先天水资源优势,打造魅力水道,以河流水系为纽带,串联市域内丰富的文化景点和商业空间节点,打造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人文设施和景观体系,形成“一核六区”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结构。通过创建一批旅游休闲基地,开发一批旅游休闲精品路线。
打造一个全市旅游服务核心:
     依托恐龙文化公园、客家文化公园、东江文化公园、苏家围等城市景观,发展文化体验、滨水休闲、特色商贸、住宿娱乐等服务业,将源城区建设成为以城市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贸会议为主的复合型、综合性旅游服务核心。
建设六大特色旅游区:
     根据主导景观和文化特征不同,划分各具风情的六大特色旅游区,包括:以七寨湖(水库)为主的市区万绿生态旅游度假区;以东源万绿湖为重点的滨水生态休闲度假区;以连平九连山为重点的森林度假区;以和平客乡温泉养生为特色的温泉度假区;以龙川秦风古邑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紫金人文风情特色旅游区。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铁路规划:
    规划的线路有龙汕铁路、广梅汕扩能改造工程和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
高速公路规划:
    规划的线路有汕昆高速、汕湛高速、大广高速、东环高速、粤湘高速。规划期末,河源市高速公路总里程提高至约550km。
国道规划:
    国道205线进行升级改造,有条件的路段等级达到一级公路标准。规划期末,河源市国道总里程约210km。
省道规划:
    规划一级公路有省道242线、省道120线、省道341线、省道230线。规划二级公路有省道242线、省道227线、省道228线、省道229线、省道339线、省道340线和省道341线。规划期末,河源市省道总里程约870km。
农村公路规划:
    全部县道完成水泥路面改造,基本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
城际轻轨及城乡公交系统规划:
    规划惠州至河源城际轻轨,总里程约40km。
内河航运规划:
    完善河源、老隆和古竹三大内河港口设施建设。
客货运站场规划:
     规划一级车站为龙川北站,二级车站为河源火车站,三级车站有和平和紫金火车站。县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16个,等级货运站14个。

社会事业发展与重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根据“市域中心—地方性中心—一般镇”的城镇中心体系结构,河源将打造三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其中中心城区为市域服务主中心(一级),龙川和紫金县城为市域服务副中心(一级);东源、和平和连平县城为地方性服务主中心(二级),灯塔、麻布岗、忠信、蓝口、船塘、鹤市、临江、龙母、彭寨、下车、隆街、蓝塘、龙窝和古竹等镇为地方性服务副中心(二级);其余一般乡镇为镇区级服务中心(三级)。
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1)塑造六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建设镇级地方性文化活动中心;(3)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1)重点建设和完善市级大型医疗中心;(2)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医疗卫生设施配置;(3)加强城市社区医疗中心和乡村医疗中心建设。

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支持体系:
    (1)外围生态屏障环——由河源外围连绵高耸的山脉首尾相接而成,在河源与江西、梅州之间形成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

    (2)三大“绿楔”——九连山脉、罗浮山脉和莲花山脉等大型山体以及农田。

    (3)六大“绿核”——结合重要自然、人文景点营造贴近生活、展示特色的生态公园,包括源城区的新丰江-桂山森林公园、东源县的康禾-白溪森林公园、紫金县的越王山风景名胜区、龙川县的枫树坝森林公园、和平县的黄石坳森林公园和连平县的黄牛石森林公园。

    (4)四条生态休闲绿道——结合水系重点打造串联主要景观节点、游赏序列完整、服务功能齐备的生态休闲绿道,绿道宽0.5km—10km不等,全长约338km。

生态功能区划:
   (1)北部山地丘陵生态区——包括新丰江水源涵养区,总面积约4751平方公里;河源北部东江水源涵养功能区,总面积约4273平方公里。

    (2)中部河谷平原丘陵生态区——包括东源—龙川山地水土保持功能区,总面积约564平方公里;沿江河谷平原经济发展功能区,总面积约1379平方公里。

    (3)东南部山地丘陵生态区——包括紫金—东源—龙川山地水土保持功能区,总面积约1821平方公里;紫金中部河谷丘陵城镇发展与农业发展功能区,总面积约1189平方公里;紫金山地水土保持区,总面积1665平方公里。

重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能源规划:
(1)电力系统。至2020年,河源市全社会用电量约为107亿千瓦时,年最大电力负荷约为258万千瓦。(2)燃气系统。至2020年,城市燃气气化率达到100%,其中管道气为80%,瓶装气为20%。农村燃气气化率达到60%。

供水系统:
    到2020年,河源市规划建设重大水厂约11个,其中新建4个,扩建7个。
排水系统:
    规划全市共设集中污水处理厂26座,其中源城区4座、东源县4座、紫金县5座、龙川县5座、和平县4座、连平县4座。 垃圾处理:至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3900吨/日。规划扩建1座垃圾处理厂和1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新建12座垃圾处理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
防洪系统:
    河源新市区、老城区近期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远期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县城标准:龙川、东源、和平、连平和紫金县城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一般乡镇按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乡村防护区按10年—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14: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2011-4-19 16:26:04[url=]河源日报[/url]佚名我要评论(0)
规划范围  
    (1)城市规划区:本次规划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80个村委会和43个居委会,总面积3190平方公里,分为东部协调发展区、城市重点发展区、万绿湖生态保育区三个分区。(2)中心城区: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城市重点发展区内控制250平方公里范围为中心城区。包括源城区、东源县仙塘镇和新港镇、紫金县临江镇和古竹镇的城镇集中建设区。
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08年;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展望:2020年后。
城市性质  
     环珠三角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新兴的产业基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休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主要职能
     (1)环珠三角地区性中心。(2)粤闽赣交通枢纽。(3)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4)先进制造业基地。(5)绿色产业基地。(6)生态旅游示范基地。(7)河源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至2020年城市规划区内总人口控制在128万人以内,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08万人以内。(2)用地规模,至2020年城市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68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1)“一带”即以东江作为城市空间组织的纽带,沿岸线组织各城市功能,形成两江四岸的城市总体格局。

      (2)“两心”即新市区—老城中心区,以行政、居住、教育、服务功能为主;高新区中心,是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行业聚集区。

    (3)“两轴”即西部发展轴线:以河源大道、京九铁路为骨架形成的发展轴线;东部发展轴线:沿东环路至古竹沿线,形成文教科研与城市生活轴线。

    (4)“四廊”即各个城市片区之间预留由水体、绿带构成的四条生态廊道,由北至南依次为木京—洋潭生态廊道、石峡生态廊道、柏埔河生态廊道、埔前河生态廊道。

    (5)“六组团”即仙塘组团、观塘组团、白田组团、临江组团、埔前组团、古竹组团6个城市功能组团。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2020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6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规划中心城区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村庄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内各项用地规划指标情况如下:

(1)居住用地30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7%;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69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

(3)工业用地面积269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


(4)物流仓储用地17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

(5)对外交通用地2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

(6)道路广场用地169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5%;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

(8)绿地131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

(9)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13909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约1006公顷。  

综合交通规划
      (一)铁路线及站场规划:(1)河源高速铁路:广梅汕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和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项目。(2)客运站:河源站,规划升级为二级客运站。(3)货运站:仙塘站,升级为三级铁路货运站。

    (二)航运及港口规划:5个旅游客运码头(仙塘客运码头、木京客运码头、交通中心码头、万绿湖旅游码头及风光码头),3个货运港区(埔前港区、临江港区、仙塘港区),2个综合港区(城南港区、古竹港区)。

    (三)城市主骨架路网结构:“六纵十三横”。(1)“六纵”:粤赣高速、西环路、河源大道、东环路、东环高速以及环城高速;(2)“十三横”:河梅高速、新河大道、永康路、建设大道、河紫路、双下路、迎客大道、力王大道、东环路南段、科技大道、临埔大道、埔前大道以及汕湛(广河)高速。

    (四)客货运系统规划 :(1)客运系统规划:规划形成一级站3个(城南客运站、城北客运站、城东客运站)、二级站1个(埔前客运站)、三级站4个(桂山客运站、仙塘客运站、古竹客运站、临江客运站)。(2)货运站规划:中心城区规划埔前物流园区、仙塘物流中心、华南物流城三个物流中心(园区)。

    (五)公共交通系统规划:规划公交通道由对外公交通道(城际轨道、常规公交)、市区内部公交通道(BRT、常规公交)以及环路公交系统(城巴)构成。规划形成三级公交枢纽,按照依托对外交通枢纽设置和分片区服务的原则,共规划设置12个公交枢纽站。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公共中心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形成“二主,三副,多节点”公共中心体系结构。(1)“二主”:“新城区-老城”复合公共服务中心、高新产业园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2)“三副”:东源公共服务副中心、白田—临江公共服务副中心、古竹公共服务副中心。(3)“多节点”:多个城市组团级公共中心。

    (二)行政办公设施布局规划:市级行政办公设施主要集中于河源市新行政区;源城区、东源县等县区级行政办公设施原则上保持现状不变;高新产业园区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位于高新产业园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内。

    (三)商业金融设施布局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一主三副六区多点”的商业网点布局格局。

    (四)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在江东区高校园区以南建设市级综合性体育中心,区级体育设施分别位于高新产业园区、仙塘、白田和古竹。

    (五)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河源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市中医院。加强市级专科、特色医院的建设,近期重点完成市慢性病防治院、市职业病防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精神病防治院的建设。规划在白田、古竹片各新建一所500床的综合医院,东源县人民医院原址扩建。

    (六)教育科研设施规划:在已有高校园区基础上,整合东江教育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保留7所市属中职学校,新建1—2所5000—8000人的中职学校。

     (七)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规划将现源城区社会福利院升级为市级社会福利机构,扩建市儿童福利院及埔前镇敬老院,规划新建养老院6处。

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一)公园城市、万绿水城。(1)“公园城市”建设目标: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平衡协调发展,拥有广阔的自然空间、环境优美、景致怡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生态宜居城市,重点规划建设30个大型骨架公园。

     (2)“万绿水城”: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将河源市建设成为丰水期无洪水隐患,枯水期水量充足,水质优秀,滨水空间丰富多样的万绿水城。

     (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目标:规划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建设“公园城市”为总目标,合理安排中心城区内的各类绿地,完善绿地系统结构,提高绿化覆盖率,实现“250米见绿”。

     (三)区域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二轴、多点、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形成“两江四岸铺翡翠、三山四楔嵌绿城”的网络式绿地系统体系。

     (五)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目标 :在维育现有城市山水格局的基础上,形成“公园城市、万绿水城”的河源景观特色。

      (六)整体景观格局规划 :以“一湖两江三园四山”为重点,构成“区、廊、轴、点”相结合的城市景观风貌体系,规划形成“山为屏、江为廊、城在林中、园在城中”的整体景观格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08: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规划有好的未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3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